人工聽骨:讓聽力障礙患者重回有聲世界

2020-12-06 婁底新聞網

人工聽骨:讓聽力障礙患者重回有聲世界

字號: 2014-09-01 17:06作者:劉素鳳 來源:婁底新聞網 我要評論()

術後,醫務人員為李女士做耳內鏡檢查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素鳳)8月26日,婁底市中心醫院八病室(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病房裡,在該院順利接受了左耳人工聽骨聽力重建術的李女士正和該科主任、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張豔紅交談著,李女士的媳婦則在一旁不停地微笑著點頭,她告訴我們:「婆婆患有多年的中耳炎,今年三月開始聽力嚴重下降,我們跟她說話她經常聽不見,要不就是聽錯了。你看,現在跟人交流完全沒有問題了,手術效果非常好,她自己也很開心,太感謝醫生了。」

今年三月,家住漣源的李女士在為孫女洗澡時,不慎讓自己的耳朵進了水,當時也沒有太在意。由於李女士患有多年的中耳炎,隨後,她的左耳又痛又癢,並開始流膿,原來聽力較好的左耳聽力下降得非常快。作為生意人,聽力障礙為其帶來了諸多不便,先後七次輾轉各地求醫都沒有突破性的進展,聽力反而持續下降。

8月11日,李女士聽人介紹到婁底市中心醫院門診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時,從接診醫師八病室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李泉那裡聽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可以手術治療,通過鼓膜修補及安裝人工聽骨重建聽力。原來,在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李泉發現,李女士患有慢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膽脂瘤型),聽小骨被病變組織完全包裹且被破壞,李泉向李女士解釋道,要徹底清除病變組織就必須將聽小骨切除,可是切除聽小骨後,聽力會比術前更差。而中耳膽脂瘤具有極強的骨質破壞性,如不及時清除,可能導致面癱、腦膜炎、腦膿腫等嚴重的併發症。人工聽骨聽力重建手術能解決患者的後顧之憂,在徹底清除病變組織後,通過安裝人工聽骨來提高患者的聽力。

入院後,八病室主任、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張豔紅將這一複雜病例向該院副院長、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首席專家杜友紅教授匯報,杜友紅教授認真查閱相關檢查資料後,對手術方案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隨後,張主任組織全科醫生對該病例進行了討論,並為其制定了精確的手術方案。8月15日,市中心醫院手術室內,在主任醫師張豔紅的指導下,由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李泉,主治醫師彭福森、陳鮮芳聯合為李女士實施了全麻下左耳改良乳突根治術+人工聽骨聽力重建術+鼓膜修補術。手術全程在顯微鏡下進行,經過手術組醫生3個多小時小心精細地操作,李女士左耳的病變組織被徹底清除,專家還成功為其植入了直徑不足2毫米的人工聽骨,手術圓滿成功。術後,在八病室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李女士恢復效果良好,聽力較術前明顯好轉,據該科主任張豔紅介紹,李女士的聽力在術後三個月還會進一步提高。

據婁底市中心醫院副院長、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首席專家杜友紅教授介紹 ,人工聽骨聽力重建術通過重建聽骨鏈,能較好地恢復人的中耳腔傳聲功能的生理狀態,以此提高患者的聽力水平。這不僅為慢性中耳炎、聽小骨破壞患者,也為外傷後聽骨鏈中斷及中耳畸形、鼓室硬化、耳硬化症等有聽力重建要求的患者帶來了福音。同時,杜友紅提醒廣大中耳炎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耳衛生,切忌髒水進入耳朵,特別是遊泳時要保護好耳朵。如果出現聽力下降明顯且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編輯/劉飛翔)

責任編輯:羅錚

相關焦點

  • 孫建軍:關注聽覺健康,重回有聲世界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聽骨。聽骨是人體最小的骨骼,人類全身有206塊骨頭,其中6塊就是指的一邊三塊的聽骨。外界聲音經過耳廓的收集、外耳道共振和鼓膜的震動,經聽骨鏈的槓桿作用,傳到內耳,通過耳蝸感受器傳導至聽神經,然後經過聽神經傳到大腦。
  • 海南日報數字報-省首例可拆剪人工鈦聽骨聽力重建術獲成功
    這是我省首例可拆剪人工鈦聽骨聽力重建術。  該院副院長、主任醫師符徵告訴記者,因為中耳炎,3年前,小王左耳聽力就不斷下降。幾天前,左耳流膿的小王入住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經醫生檢查,發現小王左耳鼓膜後上邊緣穿孔,穿孔內可見膽脂瘤,聽力測試表明,小王左耳氣導下降32分貝,屬傳導性耳聾。  符徵等人經過術前評估討論認為,小王的左耳可通過安裝人工聽骨進行恢復。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南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人工耳蝸...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該科整體實力、技術水平、學科規模均達省內先進水平,是豫西南聽力和言語功能康復和治療中心,南陽市人工聽覺植入重點實驗室,頭頸部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和手術治療中心,眩暈診療中心,南陽市呼吸睡眠研究中心,國家耳鼻喉頭頸外科研究中心成員單位,河南省人工耳蝸手術定點醫院,也是新鄉醫學院的教學單位及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今天請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走進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走近這群可敬的白衣天使。
  • 靖邊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人工聽小骨植入 讓患者重獲新聲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靖邊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人工聽小骨植入 讓患者重獲新聲 近日,靖邊縣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專家李陽的幫助下,成功完成了第一例耳內鏡下鼓室成形、人工聽骨鏈植入
  • 靖邊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人工聽小骨植入 讓患者重獲新聲
    ,成功完成了第一例耳內鏡下鼓室成形、人工聽骨鏈植入、外耳道成形術。 圖為:植入人工聽骨該手術的成功,讓患者重獲新聲,與傳統的手術方式相比,在清除耳內病灶的同時,極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聽力功能,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
  • 聽力不好到底選擇人工耳蝸還是助聽器
    澳大利亞人工耳蝸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全替代一個器官的」人工器官「。人工耳蝸是「人工耳」,替代耳朵。 助聽器(Hearing Aid) 是一個有助於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障礙,進而提高與他人會話交際能力的工具、設備、裝置和儀器等。助聽器有電力的和非電力的兩類,後者目前已被廢棄。前者又有電子管式和電晶體式兩種。
  • 人工耳蝸助先天性聽力損失三胞胎姐妹第一次聆聽世界
    三胞胎小姐妹:朵朵、蕊蕊、蜜蜜先天性極重度聽力損失三胞胎姐妹 人工耳蝸成為首選2017年11月, 出生於江西的5個月大的三胞胎小姐妹被診斷出先天性極重度聽力障礙,一系列檢查證實,三胞胎的聽力損失均超過90分貝!世界對她們而言幾乎是一片寂靜。
  • 新疆首例人工骨橋植入術幫助19歲哈薩克女孩患耳重獲聽力
    原標題:新疆首例人工骨橋植入術幫助19歲哈薩克女孩患耳重獲聽力亞心網訊(記者 宗合)吉木乃縣19歲哈薩克族姑娘加德拉因為右耳先天性外耳道骨性閉鎖、聽小骨發育畸形導致右耳聽力嚴重損失,於2017年8月11日在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耳鼻喉診療中心實施了人工骨橋植入手術以後,這也是我們新疆首次人工骨橋植入手術在臨床上的應用成功。
  • 男子從小聽力下降,左耳反覆流膿?一次手術成功讓他重建聽力
    近日,湘雅常德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成功為1名中耳膽脂瘤患者行經外耳道耳內鏡下人工聽骨植入術。經過耳鼻喉科專家團隊近2小時的精細操作,在為患者徹底清除膽脂瘤病變的基礎上,為該患者重建了聽力,推進了常德地區耳顯微外科的進一步發展。
  • 調查顯示:我國近16%的人患有聽力障礙
    會上發布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有15.84%的人患有聽力障礙,其中患致殘性聽力障礙,即中度以上聽力障礙的人佔到總人口的5.17%。 全國聽力障礙與耳病調查由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牽頭實施,目的在於調查了解我國聽力障礙的現患情況、致病原因、幹預需求和服務利用狀況,評估《全國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規劃(2007—2015年)》實施情況。
  • 願為您的耳朵帶來「溫度」——邵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人工聽小骨...
    邵陽新聞網10月11日訊(通訊員李薰)近日,邵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鄭建華,又一次成功地為一名因左耳反覆流膿、聽力下降、頭痛耳鳴困擾10餘年的中年患者進行了顯微鏡下改良乳突根治術、外耳道成型術、人工聽小骨植入聽骨鏈重建術。
  • 先天性中耳膽脂瘤手術成功,張朝梅團隊為13歲男孩重建聽力!
    6月7日上午,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耳科主任張朝梅帶領耳科團隊成功為一名13歲左耳耳鳴、聽力下降男孩,在清除膽脂瘤病變的基礎上,進行了人工聽骨聽力重建。耳科張朝梅主任組織團隊多次進行討論,商議手術方案,最後確定了最佳治療方案——左耳鼓室探查術,在探查病變的同時儘可能恢復患者聽力。
  • 人工耳蝸術前評估內容有哪些?
    除先天性聽力障礙外,遺傳性耳聾還能以遲發性聽力障礙的方式表現出來。遲發性耳聾的特點是:患有遲發性耳聾的人往往有很好的語言基礎;遲發性耳聾的過程是漸進的;遲發性遺傳性耳聾通常與遺傳基因有關。雖然遲發性耳聾不是短時間內發生的,但隨著聽力損失的加重,仍將會對人們的工作和學習產生影響。現在科學技術已經將人工耳蝸植入術引進,真正做到了「聾而不啞」讓耳聾患者重新回到有聲世界。
  • 您了解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聽力損失嗎?
    為什麼同樣是聽力下降,但是採取的聽力幹預措施卻不一樣呢,有的人戴助聽器,而有的人植入人工耳蝸呢?這些問題要從聽力損失的分類開始說起…… 聽力損失的分類有哪些,又是按照什麼標準進行劃分的呢?對於聽友們來說,了解自己屬於哪種聽力損失的類別,對他們有什麼幫助呢?以上這些問題,小編都會在下面的文章中一一解答。
  •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為2歲10月先天性聽力喪失男童成功植入人工耳蝸
    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為2歲10月先天性聽力喪失男童成功植入人工耳蝸——重慶仁品耳鼻喉醫院「人工耳蝸植入」救助正在繼續朱小宇,2016年9月出生在重慶市墊江縣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小宇的到來,讓這個家庭滿溢著幸福和希望。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健康、平安、快樂的長大。
  • 江津100名聽力障礙患者免費適配助聽器
    9月23日至24日,江津區殘聯在殘疾人康復就業中心開展2020年度康復工程助聽器適配項目,為100名符合條件的成人聽力障礙患者免費適配助聽器。2020年度康復工程助聽器適配項目,是殘疾人精準康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州一醫院成功開展首例聽力重建術
    > 點擊「涼山日報」關注我哦10月18日上午,隨著一臺鼓室成形+人工聽小骨植入+聽力重建術在州一醫院成功完成,標誌著我州治療聽力重建技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 婦幼常識微課堂(五)|重視聽力篩查,早發現、早幹預。
    據了解,2006年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有聽力障礙患者2780萬人,佔全國殘疾人的33.5%,為各類殘疾之首。在我國,每年有3萬左右聾兒出生,其中大部分為重度、極重度惑音性神經性耳聾。自20世紀90年代起,世界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均開展了新生兒聽力篩查,為先天性耳聾患兒早期診斷與幹預提供保障。聲音是怎樣傳進耳朵的?
  • 寶寶聽力有損失?山東省耳鼻喉醫院專家:這些情況需植入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植入標準需要先進行最佳助聽下言語識別率的測試後才能確定。目前在發達國家人工耳蝸植入指標放得越來越寬,比如說abr的反應閾值大於70以上,就可以進行人工耳蝸植入。國內標準是雙耳的聽力損失大於90分貝以上,才建議患者來進行人工耳蝸植入。
  • 是什麼偷走了你的聽力?常坐地鐵戴耳機聽音樂的你,要注意
    到新華醫院就診,經純音聽力測試,發現他的聽力已經比常人下降了40分貝。圖片來源於網絡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12-35歲的年輕人中,有約11億人正面臨著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而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成為了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截至目前,全世界殘疾性聽力喪失患者約有4.66億,佔全球人口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