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醫院腎上腺多學科團隊微創手術為反覆低鉀危及生命患者成功...

2020-12-05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2日電(記者 陳靜)血鉀是維持人體心臟電生理活動的重要元素,嚴重的低鉀將導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老何(化名)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三年前突然出現右手持物不穩的現象,當時查電解質發現血鉀值僅為1.8mmol/L(正常值為3.5-5.5mmol/L),已是危急值水平。之後患者長期口服保鉀藥物和補鉀治療,但血鉀仍偏低。老何反覆低鉀,治療效果差,究竟該如何治療長期困擾著他。

  記者2日獲悉,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腎上腺多學科團隊合作下,內分泌科專家確診老何患有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腫瘤介入科行腎上腺靜脈採血(AVS)定位優勢分泌側,泌尿科手術團隊腹腔鏡下精準微創手術,成功幫助這位患有高血壓低血鉀的患者解除了困擾多年的「頑疾」。術後,患者在不服藥的情況下,血鉀值為4mmol/L,達到正常水平。

  今年老何外院腹部CT檢查發現左側腎上腺外支局部結節狀改變,慕名到仁濟醫院就診。泌尿科主任醫師陳勇輝查看患者後,建議先至內分泌科進行充分評估和術前準備。經過全面的評估,內分泌科確診該患者屬於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據悉,原醛症是指腎上腺皮質分泌過量「醛固酮」,導致體內瀦鈉、排鉀、血容量增多,臨床主要表現為高血壓合併低血鉀。

  在內分泌科科主任麻靜團隊明確診斷之後,先由腫瘤介入科副主任醫師池嘉昌為患者行AVS,最終明確患者左側腎上腺優勢分泌。據悉,AVS是目前確定原醛症分型診斷的「金標準」,而分型對於原醛症的治療方案選擇尤為重要。此項檢查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高。作為仁濟醫院開展質譜法測定腎上腺相關激素後實施的首例AVS,池嘉昌通過精湛的技術,成功定位患者左側腎上腺為優勢分泌側,為手術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隨後,患者由泌尿科陳勇輝醫生行腹腔鏡下微創手術。術後第二天血鉀即恢復正常,高血壓也明顯緩解,解決了困擾患者多年的難題。

  據陳勇輝介紹,腎上腺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腺體之一,腎上腺疾病較複雜,如果發現腎上腺疾病不能急於手術,應該進行充分全面的內分泌評估,從而確定能否手術及決定手術方式。

  麻靜提醒廣大患者,如果患有高血壓合併低血鉀並發現腎上腺異常,應儘早到內分泌科就診,通過精準的內分泌激素測定進行規範評估,才能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據悉,仁濟醫院腎上腺多學科團隊成立後,內分泌科、泌尿外科、檢驗科、腫瘤介入科、放射科團隊會共同為患者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區別於以往的疾病診治流程,團隊之間相互合作,信息共享,共同討論決定患者治療方案,為患者提供全面高效專業的一站式服務,使患者免於反覆奔波於多個科室。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三年前開始反覆低鉀危及生命 仁濟醫院腎上腺多學科團隊微創手術...
    圖說:仁濟醫院腎上腺多學科團隊微創手術成功解除「頑疾」 醫院供圖(下同)老何(化名)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三年前突然出現右手持物不穩的現象,當時查電解質發現血鉀值僅為1.8mmol/L(正常值為3.5-5.5mmol/L),已是危急值水平。
  • 反覆低鉀危及生命,原來是...
    老何(化名)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三年前突然出現右手持物不穩的現象,當時查電解質發現血鉀值僅為1.8mmol/L(正常值為3.5-5.5mmol/L),已是危急值水平。之後患者長期口服保鉀藥物和補鉀治療,但血鉀仍偏低。血鉀是維持人體心臟電生理活動的重要元素,嚴重的低鉀將導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 仁濟醫院:「開每一刀都應該是藝術品」
    三甲醫院應該承擔起怎樣的社會責任,為大眾健康提供高水平、高效率的保駕護航?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據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2015年數據,仁濟醫院開展三四級手術總量共22843例,位列全市第一;在14種嚴重危害市民健康及生命的惡性腫瘤中,有5大腫瘤的收治患者數列全市前三,其餘9種也均進入前五名。
  • 多學科聯合會診優勢再顯,煙臺海港醫院成功為尿毒症患者實施全膝...
    膠東在線7月8日訊(通訊員 柳學武) 日前,煙臺海港醫院骨外二科充分發揮多學科聯合會診優勢,成功為一名尿毒症患者實施人工全膝關節置換。同時,此例手術的成功,也標誌著海港醫院骨科在處理疑難複雜病情方面技術水平再上新臺階。
  • 湖南省腫瘤醫院微創治療為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的生命續航
    在全球CRLM患者資料庫LiverMetSurvey 的一項涉及71個國家、326個 醫療中心、26280例患者的大型研究中顯示,在接受根治性肝切除的CRLM患者中,5年和10年生存 率分別為42%和25%,未切除的CRLM患者僅為9%。由此可見,根治性手術切除對延長結直腸癌患者生存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 株洲愷德醫院為突發急性腦梗死半個月的患者打通「生命隧道」
    紅網時刻1月15日訊(通訊員 黎婕妤)近日,株洲愷德醫院腦血管救治中心(卒中中心)團隊通過微創神經介入手術成功為一名已突發急性腦梗死半個月的患者進行了大腦中動脈閉塞後期開通手術,幫患者疏通了堵塞的腦血管。術後醫患合影。
  • 江陰22歲小伙頭痛欲裂又查不出病因 竟是腎上腺長了腫瘤
    嚴重會造成腦血管破裂 危及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切除腫瘤。然而,雖然通過ECMO治療,小健的生命體徵有所恢復,但距離手術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江陰市人民醫院一支囊括重症醫學科、血管外科、超聲科、手術麻醉科、普外科、內分泌科、泌尿外科等多學科協作救治專家組與頑固的高血壓、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24小時對小健的血壓、心功能進行不間斷地動態監測,同時根據患者血管情況進行補液、擴容。
  • 低位直腸癌苦不堪言 黑龍江省醫院精準微創手術幫患者極致保肛
    近日,黑龍江省醫院香坊院區普外三科葛欣主任帶領團隊,為一位低位直腸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鏡輔助下超低位直腸癌根治術,不僅保留了患者的肛門,還緩解了患者術前因無法保留肛門所導致的心理擔憂,患者順利康復出院。家住哈爾濱市的林女士,今年56歲,因直腸癌,就診於省內多家醫院。
  • 血壓飆升,原來七旬老漢後腹膜長了這個瘤,仁濟醫院膽胰外科和內...
    仁濟醫院膽胰外科和內分泌科團隊聯合診治後經手術「拆彈」成功。目前顧伯伯血壓血糖控制良好。仁濟醫院膽胰外科和內分泌科團隊聯合「拆彈」成功(央廣網發 仁濟醫院供圖)經仁濟醫院膽胰外科主任劉穎斌聯合內分泌科會診,初步判斷患者後腹膜團塊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性大,考慮副神經節瘤可能。經檢查發現患者腫瘤位置較高、體積較大,靠近肝臟、血管等重要臟器,稍有不慎可能引起術中大出血。
  • 南華附一醫院泌尿外科完成區域內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腎上腺手術
    南華附一醫院泌尿外科完成區域內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腎上腺手術。紅網時刻衡陽11月17日訊(通訊員 黃忠欣 記者 譚倩)11月16日,一名38歲的男性患者在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了由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操作下的右側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完整切除了直徑達6cm的腎上腺腫瘤。據了解,此次手術為區域內泌尿外科首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標誌著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順利邁入了「機器人」時代。
  • 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福音!南華附一醫院神經導航精準手術水平再上新高
    紅網時刻 記者 譚倩 衡陽報導說到導航儀,人們的第一反應是車載導航或是手機導航,卻很少知道利用導航儀也能開展神經外科手術。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利用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神經外科導航系統(又稱為「大腦GPS」),成功實施了一例高血壓引發的腦出血微創手術,將患者從癱瘓邊緣拉回。
  • 年輕媽媽身患巨大腎上腺腫瘤,醫生冒險手術救治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姜潤德團隊成功完成了一例合併腹腔大出血的巨大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該腫瘤為腹膜後嗜鉻細胞瘤,體積14×10釐米。手術團隊克服患者術前腹腔出血,術中大量出血和血壓驟降等極端風險,成功挽救了一位年輕母親的生命。
  • 「高血壓外科醫生」蔣紹博:有些高血壓,微創手術可治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聰聰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每三個成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壓患者。但這個人們多自以為耳熟能詳的病名背後,卻隱藏著有些患者可以通過微創手術治癒的真相。一次手術後的「意外」發現,顛覆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東院泌尿微創一科主任蔣紹博對於高血壓的認識。
  • 遂平仁安醫院再次成功完成經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 - 瀟湘名醫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孫夢瑤)近日,遂平仁安醫院外科二病區成功為一位腎上腺腫瘤患者實施了經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患者男性,遂平縣陽豐鄉人,1月前體檢時發現左側腎上腺佔位,輾轉多家醫院,最終決定在仁安醫院進行治療。
  • 「針」微創才是「真」微創——一文讀懂甲狀腺結節微波消融術_騰訊...
    1.超聲提示單髮結節,直徑≤1cm,沒有貼近包膜(距離> 2mm),FNA證實為乳頭狀癌,頸側區沒有可疑淋巴結轉移; 2.經評估,患者自身條件不能耐受外科手術治療或患者主觀拒絕外科手術治療的; 3.患者思想顧慮過重影響正常生活且拒絕臨床觀察(患者要求微創介入治療) ;
  • 24歲小夥患罕見腎上腺腫瘤 5科室主任10小時聯合「拆彈」
    7月5日,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準備,由醫院泌尿外科、肝膽胰外科、心臟大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首席專家組成的多學科協作救治手術組為阿龍進行手術,強力「拆彈」。 據悉,切除如此巨大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合併瘤栓,目前國內罕有文獻報導。
  • 心房上長了雞蛋大的粘液瘤 專家為老人巧施施全胸腔鏡下微創心臟手術
    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李鴻雁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為患者施行全胸腔鏡下體外循環輔助左房粘液瘤切除術。術後,老人胸痛不適明顯緩解,目前已康復出院。李鴻雁副主任醫師(左二)正在為患者做檢查 老人胸痛不適原來是心房粘液瘤作祟兩周前,72歲安徽籍李大爺突然感覺胸痛不適,還伴有頭暈乏力,休息後症狀也沒有緩解。
  • SK無錫醫院與上海仁濟醫院共建
    今天無錫高新區SK無錫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項目將建成一個研發、培養人才一體的醫療綜合體,並設立特色醫療專區以及癌症治療、康復中心、月子中心等功能設施,引進最先進的治療裝備,發揮其優勢,引領高精尖醫療水平,為無錫新吳區及周邊地區居民提供優質的基本醫療服務,同時承擔急難危重疾病的診治任務,引領當地醫療技術發展,成為醫療服務水平一流的區域醫療中心。
  • 山東省立三院破禁區:84歲食管癌患者常年便秘,微創手術解病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蒙 通訊員 曹坤高齡患者的手術,因患者多伴有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術中極易出現併發症,風險很高,對外科醫生來說更是個巨大挑戰。高齡患者的胸腔手術,更被視為「手術的禁區」。近日,山東省立三院胸外科團隊成功打破禁區限制,為一位84歲高齡食管惡性腫瘤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取得了良好效果。
  • 早期微創手術解煩憂
    早期肺癌,微創手術來解決。近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承辦的江蘇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年會上獲悉,目前提高肺癌總體治療效果唯一的途徑就是早診早治。早期微創手術治療能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能達到70%以上,原發癌的治癒率能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