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開始反覆低鉀危及生命 仁濟醫院腎上腺多學科團隊微創手術...

2020-12-05 新民晚報

圖說:仁濟醫院腎上腺多學科團隊微創手術成功解除「頑疾」 醫院供圖(下同)

老何(化名)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三年前突然出現右手持物不穩的現象,當時查電解質發現血鉀值僅為1.8mmol/L(正常值為3.5-5.5mmol/L),已是危急值水平。之後患者長期口服保鉀藥物和補鉀治療,但血鉀仍偏低。

血鉀是維持人體心臟電生理活動的重要元素,嚴重的低鉀將導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老何反覆低鉀,治療效果差,究竟該如何治療長期困擾著他。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腎上腺多學科團隊合作下,內分泌科確診老何患有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腫瘤介入科行腎上腺靜脈採血(AVS)定位優勢分泌側,泌尿科手術團隊腹腔鏡下精準微創手術,成功幫助這位患有高血壓低血鉀的患者解除了困擾多年的「頑疾」。術後,患者在不服藥的情況下,血鉀值為4mmol/L,達到正常水平。

今年老何外院腹部CT檢查發現左側腎上腺外支局部結節狀改變,慕名到仁濟醫院就診。泌尿科主任醫師陳勇輝查看患者後,建議先至內分泌科進行充分評估和術前準備。經過全面的評估,內分泌科確診該患者屬於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據悉,原醛症是指腎上腺皮質分泌過量「醛固酮」,導致體內瀦鈉、排鉀、血容量增多,臨床主要表現為高血壓合併低血鉀。

在內分泌科科主任麻靜團隊明確診斷之後,先由腫瘤介入科副主任醫師池嘉昌為患者行AVS,最終明確患者左側腎上腺優勢分泌。據悉,AVS是目前確定原醛症分型診斷的「金標準」,而分型對於原醛症的治療方案選擇尤為重要。此項檢查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高。作為仁濟醫院開展質譜法測定腎上腺相關激素後實施的首例AVS,池嘉昌通過精湛的技術,成功定位患者左側腎上腺為優勢分泌側,為手術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隨後,患者由泌尿科陳勇輝醫生行腹腔鏡下微創手術。術後第二天血鉀即恢復正常,高血壓也明顯緩解,解決了困擾患者多年的難題。

據陳勇輝介紹,腎上腺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腺體之一,腎上腺疾病較複雜,如果發現腎上腺疾病不能急於手術,應該進行充分全面的內分泌評估,從而確定能否手術及決定手術方式。

麻靜提醒廣大患者,如果患有高血壓合併低血鉀並發現腎上腺異常,應儘早到內分泌科就診,通過精準的內分泌激素測定進行規範評估,才能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相關焦點

  • 仁濟醫院腎上腺多學科團隊微創手術為反覆低鉀危及生命患者成功...
    ,嚴重的低鉀將導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老何(化名)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三年前突然出現右手持物不穩的現象,當時查電解質發現血鉀值僅為1.8mmol/L(正常值為3.5-5.5mmol/L),已是危急值水平。之後患者長期口服保鉀藥物和補鉀治療,但血鉀仍偏低。老何反覆低鉀,治療效果差,究竟該如何治療長期困擾著他。
  • 反覆低鉀危及生命,原來是...
    老何(化名)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三年前突然出現右手持物不穩的現象,當時查電解質發現血鉀值僅為1.8mmol/L(正常值為3.5-5.5mmol/L),已是危急值水平。之後患者長期口服保鉀藥物和補鉀治療,但血鉀仍偏低。血鉀是維持人體心臟電生理活動的重要元素,嚴重的低鉀將導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 仁濟醫院:「開每一刀都應該是藝術品」
    三甲醫院應該承擔起怎樣的社會責任,為大眾健康提供高水平、高效率的保駕護航?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據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2015年數據,仁濟醫院開展三四級手術總量共22843例,位列全市第一;在14種嚴重危害市民健康及生命的惡性腫瘤中,有5大腫瘤的收治患者數列全市前三,其餘9種也均進入前五名。
  • 江陰22歲小伙頭痛欲裂又查不出病因 竟是腎上腺長了腫瘤
    家人立即將他送往江陰市人民醫院敔山灣院區進行救治,送到醫院沒一會,小健在急診室就出現了嚴重休克的情況,立即被送入ICU。經過初步檢查,小健血壓很低,心音極弱幾近停跳,並且雙肺水腫!嚴重會造成腦血管破裂 危及生命唯一的方法就是切除腫瘤。然而,雖然通過ECMO治療,小健的生命體徵有所恢復,但距離手術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 SK無錫醫院與上海仁濟醫院共建
    今天無錫高新區SK無錫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IRCAD公司是法國擁有全球尖端手術研究、培訓設施的非營利性機構。IRCAD在腹腔鏡手術及微創手術領域與逆行創新研究及教育方面,每年有90多個國家的4000多名醫療團隊訪問中心並接受培訓。目前該中心擁有24萬名專業醫療會員,形成全球最大外科醫生交流平臺。SK集團為了與中國國內的醫學院、醫療機構等在核心臨床醫療水平的共同發展,在無錫建立IRCAD中心,地點選在SK無錫醫院選址內。
  • 南華附一醫院泌尿外科完成區域內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腎上腺手術
    南華附一醫院泌尿外科完成區域內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腎上腺手術。紅網時刻衡陽11月17日訊(通訊員 黃忠欣 記者 譚倩)11月16日,一名38歲的男性患者在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了由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操作下的右側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完整切除了直徑達6cm的腎上腺腫瘤。據了解,此次手術為區域內泌尿外科首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標誌著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順利邁入了「機器人」時代。
  • 「高血壓外科醫生」蔣紹博:有些高血壓,微創手術可治癒
    但這個人們多自以為耳熟能詳的病名背後,卻隱藏著有些患者可以通過微創手術治癒的真相。一次手術後的「意外」發現,顛覆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東院泌尿微創一科主任蔣紹博對於高血壓的認識。他在國內創新性提出「高血壓外科」的概念,並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了外科治療高血壓的效果。
  • 24歲小夥患罕見腎上腺腫瘤 5科室主任10小時聯合「拆彈」
    「阿龍已喪失最佳手術時機,但手術卻是阿龍生存的唯一機會,而且手術面臨的風險和難度前所未有,國內尚無此疑難病症的可借鑑經驗。」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郭永連介紹,醫院多次組織多學科協作救治組召開大會診和病例討論,得出結論:不手術隨時猝死,手術則九死一生。
  • 年輕媽媽身患巨大腎上腺腫瘤,醫生冒險手術救治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姜潤德團隊成功完成了一例合併腹腔大出血的巨大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該腫瘤為腹膜後嗜鉻細胞瘤,體積14×10釐米。手術團隊克服患者術前腹腔出血,術中大量出血和血壓驟降等極端風險,成功挽救了一位年輕母親的生命。
  • 血壓飆升,原來七旬老漢後腹膜長了這個瘤,仁濟醫院膽胰外科和內...
    央廣網上海1月15日消息(記者楊靜)顧伯伯今年70多了,長期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史,服用多種藥物,血壓血糖均控制較差,收縮壓最高曾到300毫米汞柱(mmHg,正常值為140 mmHg以下)。 最近,顧伯伯因腦梗住院,CT檢查發現後腹膜有個較大團塊,最長直徑約7釐米。
  • 湖南省腫瘤醫院微創治療為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的生命續航
    從今年9月初開始,他便感覺腸胃有些不適、消化不好,偶爾出現便血的症狀。身為一個身高不足170體重卻達到200斤的胖子,張先生並沒有引起重視,只認為,人上了年紀,身體會有些異常屬正常現象。直到10月底,張先生便血症狀加重,且出現大便形狀改變,才在家人陪同下來到當地醫院就診。經詳細檢查後,確診為直腸癌並伴有肝轉移癌。
  • 「針」微創才是「真」微創——一文讀懂甲狀腺結節微波消融術_騰訊...
    其中結直腸手術200餘臺,2017年由普外科聯合介入科成立特色專病團隊,在腸梗阻的收治方面由原來每年300餘例上升至目前600餘例,在介入聯合治療腸癌合併腸梗阻疾病方面近兩年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和進步,特別是加入仁濟醫院長三角地區結直腸外科協作組後,科室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平臺,科室對結直腸相關疾病的診治水平也更上一個臺階。
  • 早期微創手術解煩憂
    早期肺癌,微創手術來解決。近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承辦的江蘇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年會上獲悉,目前提高肺癌總體治療效果唯一的途徑就是早診早治。早期微創手術治療能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能達到70%以上,原發癌的治癒率能達到90%以上。
  • 南華附一醫院神經導航精準手術水平再上新高
    11月14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接診了一位中年男性,患者病症為右手腳無法動彈、不能說話,經CT、CTA診斷顯示為左基底節腦內血腫,考慮為高血壓性腦出血,血腫量30毫升。入院後,該院神經外科團隊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在排除傳統開顱和內鏡手術方式後,團隊在家屬的配合下決定實施神經導航下顱內血腫清除術。
  • 胸腺瘤,也可以微創手術啦!
    近日,我院胸外科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丁建勇教授指導下成功施行胸腺腫瘤劍突下微創手術。王阿姨女兒通過網絡查詢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丁建勇教授是縱隔腫瘤方面的知名專家,並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擔任胸外科學科帶頭人,王阿姨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丁建勇教授的專家門診。經診治,診斷考慮胸腺瘤,最好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腫瘤。
  • 株洲愷德醫院為突發急性腦梗死半個月的患者打通「生命隧道」
    紅網時刻1月15日訊(通訊員 黎婕妤)近日,株洲愷德醫院腦血管救治中心(卒中中心)團隊通過微創神經介入手術成功為一名已突發急性腦梗死半個月的患者進行了大腦中動脈閉塞後期開通手術,幫患者疏通了堵塞的腦血管。術後醫患合影。
  • 低位直腸癌苦不堪言 黑龍江省醫院精準微創手術幫患者極致保肛
    低位直腸癌苦不堪言 黑龍江省醫院精準微創手術幫患者極致保肛2020-11-26 15:01:18 作者:宣傳統戰部康豔立 董宇翔 瀏覽次數:01結直腸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特別是低位直腸癌患者,還面臨著肛門是否可以保留的難題
  • 反覆便血要重視!九旬老人患腸息肉和腸癌
    生活報訊 (江麗波 李同昌) 近日,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普外四科成功為一位90歲的老人完成全腹腔鏡直腸癌NOSES手術,經直腸取出標本,腹部無切口,術後腹部僅留數毫米的戳卡瘢痕。為90歲患者完成此微創手術,國內罕見。
  • 心房上長了雞蛋大的粘液瘤 專家為老人巧施施全胸腔鏡下微創心臟手術
    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李鴻雁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為患者施行全胸腔鏡下體外循環輔助左房粘液瘤切除術。術後,老人胸痛不適明顯緩解,目前已康復出院。李鴻雁副主任醫師(左二)正在為患者做檢查 老人胸痛不適原來是心房粘液瘤作祟兩周前,72歲安徽籍李大爺突然感覺胸痛不適,還伴有頭暈乏力,休息後症狀也沒有緩解。
  • 生命接力不打烊!浙大邵逸夫醫院8天連做9臺器官移植術
    自2019年1月浙大邵逸夫醫院一次性拿到肝、腎、心、肺臟器移植執業資格,迅速組建技術過硬的器官移植團隊以來,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醫院成功開展肝臟移植、腎移植、肺移植、心臟移植等移植項目,讓43位器官衰竭患者重獲新生。浙大邵逸夫醫院從「微創時代」闊步邁向了「移植時代」,移植手術已成為其常規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