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舉行 北大醫學鍾南山、季加孚獲獎

2020-11-06 北京大學醫學部

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頒獎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北大醫學傑出校友、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季加孚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獎的北京大學專家學者還有,校友、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分子醫學研究所程和平院士、物理學院顏學慶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入選人數在全國高校中最多。

截至目前,北京大學共有55人次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獎勵。 他們在各自的學科領域內取得了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


鍾南山,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3年抗擊「非典」中,他不顧生命危險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主持制定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診治指南,為戰勝「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貢獻。主動向公眾普及衛生知識,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為奪取應對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敢言敢醫,提出存在「人傳人」現象,強調嚴格防控,領導撰寫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關等方面作出傑出貢獻。

榮獲共和國勳章、最美奮鬥者、改革先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白求恩獎章。


季加孚,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院長,教授,創建我國胃癌治療規範,顯著改善胃癌臨床治療效果。為我國創新胃癌防治計劃作出重大的開創性貢獻。

季加孚從事胃癌外科工作38年,是國際知名的胃癌領域專家,先後任國際胃癌學會主席和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委會主委。他通過系列自主創新研究突破瓶頸,推動胃癌治療成為了標準、精確、整合的系統工程,帶領中國研究躋身國際一流行列。

創建模塊化胃癌手術規範、降低手術風險,並主辦第12 屆國際胃癌大會,向48 個國家介紹中國經驗,為制定D2 手術共識起到了關鍵作用;開拓胃癌綜合治療模式,突破腹腔鏡D2 手術難題:率先開展圍術期化療研究,將胃癌的3 年無病生存率從56%提升至78%,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率先證實微創技術可安全應用於進展期胃癌;闡明胃癌發病分子機制,建立全球最大胃癌樣本庫:率先開展胃癌組學及侵襲轉移機制等研究,精準篩選化療耐藥人群;並確立了國內樣本庫質量管理規範,為人類癌症基因組計劃等104 項國內外重大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在Lancet、Science、Nature和JAMA等期刊發表論文406篇,主編國內首部胃癌英文專著及首個SCI 腫瘤學期刊,培養研究生及博士後120 餘人。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 項、省部級一等獎3 項,獲吳·楊獎、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職業成就獎及中菲亞洲國際和平獎。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突貢專家、北京學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兼職教授。

延伸閱讀

何梁何利基金於1994年設立,由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共同捐資創建,旨在獎勵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中國科技工作者,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26年來,共遴選獎勵1414位傑出科技工作者。

該基金設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與「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該基金每年評獎一次,由專業評審組初評、評選委員會終評,最終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產生獲獎人選。


北京大學醫學部 宣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頒獎:鍾南山、樊錦詩獲成就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共授予52名傑出科技工作者。最高獎項:鍾南山、樊錦詩其中,最高獎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的兩位獲獎者是大眾熟悉的科學家:鍾南山院士和樊錦詩研究員。
  • 鍾南山、樊錦詩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技成就獎
    中新網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3日下午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共有52名傑出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得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 北大教授程和平、顏學慶、季加孚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編者按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頒獎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程和平院士、物理學院顏學慶教授、腫瘤醫院季加孚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入選人數在全國高校中最多。
  • 鍾南山樊錦詩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本報北京11月4日電(記者袁於飛 通訊員蔣程)11月3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今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授予52名傑出科技工作者,其中最高獎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了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
  • 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揭曉 鍾南山、樊錦詩獲「成就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記者今天從何梁何利基金官網獲悉,我國呼吸疾病領域的領軍科學家鍾南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此外還評選產生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0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名。
  • 2020年度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揭曉!四川2人獲獎
    四川在線記者 徐莉莎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名單揭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另有30位和20位科技工作者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四川共2人獲獎。
  • 2020年度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揭曉!四川2人獲獎
    四川在線記者 徐莉莎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名單揭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另有30位和20位科技工作者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四川共2人獲獎。
  • 5位清華校友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
    清華新聞網11月5日電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大會並講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大會。2020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從全國823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 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張澄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山東省醫學界獲此獎項的第一位學者。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於1994年創立,旨在獎勵中國傑出科學家,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
  • 樊錦詩、王愛勤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蘭州晨報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11月3日在北京召開,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共有52人獲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人,「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0人,「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人。
  • 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近日在京舉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張澄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山東省醫學界獲此獎項的第一位學者。張澄教授先後承擔國家863重大課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基金委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10餘項,在Nat Med、Cell Metab、Nat Commun、J Am Coll Cardiol、Nat Rev Cardiol、PNAS等國際著名雜誌發表SCI收錄論文130餘篇,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 中科院10人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 2020年,共有52位中國科學家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0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位。中國科學院此次共有10位科學家獲獎(詳見名單)。
  • 海南1人獲獎!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表彰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其中,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劉國道榮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區域創新獎),表彰其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的突出貢獻。
  • 2020何梁何利獎獲獎人揭曉(名單)
    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科學家揭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30位在數學力學、生命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科學發現,作出突出技術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
  • 蘇州兩名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獲獎科學家揭曉。「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共50位,其中,蘇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路健美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內科血液學教授吳德沛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這也是蘇州大學首次獲得該獎項。
  • 52人獲獎!2020何梁何利獎名單出爐
    作者 | 李晨陽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科學家揭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30位在數學力學、生命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科學發現,作出突出技術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下設「青年創新獎」、「產業創新獎」、「區域創新獎」三大類,共授予20位優秀科技工作者。
  • 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通告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於1994年3月30日捐資創立的、以獎勵中華人民共和國傑出科技工作者為宗旨的科技獎勵基金。
  • 軍隊系統6人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頒獎大會在京舉行,軍隊系統6人獲獎。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共評選出52位獲獎人。其中,2位為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作出卓越貢獻的傑出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0位在科學技術領域有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位取得高水平科技成就,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創造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中國農大沈建忠院士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頒獎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我校動物醫學院沈建忠院士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於1994年設立,由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共同捐資創建,旨在獎勵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中國科技工作者,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 202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來了
    10月3日,每年一度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揭曉,全國52名科技工作者獲得了這一獎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自1994年3月,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各捐資1億港元,在香港註冊成立社會公益性慈善基金,用來獎勵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科學技術工作者,促進中國的科學與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