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基層骨幹全科醫生與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醫生自由「結對子」,兩級導師製做「一對一」教學,將利用三年時間進行學習,提高基層全科醫生的業務能力。10月23日,天津市啟動了基層首席全科醫生培訓項目,以三級綜合醫院為基地,培育一批「頭雁」,建立基層學科帶頭人儲備,再通過「頭雁」帶動「群雁」,繼續強化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和轉崗培訓,擴大實施範圍,引導更多人才走上全科醫生崗位,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
    濱海新區小王莊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首席全科醫生楊雲祥是此次135名參加首席全科醫生培訓中的一名學員,他選擇的首席導師是張強主任。「我了解到張主任在老年病的診治和管理方面非常突出,而在社區就診最多的也是老年病、慢性病患者,選擇這方面的專家可以彌補我們治療和管理上的不足,提高基層診療的能力的水平。」楊雲祥說,「基層醫院的診療能力提高了,才能加大臨床服務能力,讓更多常見病、多發病留在基層,更好地實現小病在社區看,大病去醫院看,建立一種很好地上下機制。」
    通過與社區全科醫生的交流,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全科醫學科科長郭小夏發現,基層醫生在基本技能方面有很大的需求,為此,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做了整個醫師臨床基本技能培訓的體系,在學習過程中會對學員們進行定期培訓和考核。
    「我們在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加入了動手操作環節,以便他們能夠獨立在基層社區為老百姓做基礎的導尿管、胃管的更換,並且加大急救的技能學習,使培訓體系更加完善。」郭小夏告訴津雲新聞記者。「我們一共設計了21個必修課和10選3的選修課,照顧到學員的傾向性、個人興趣。」
    郭小夏介紹,一級導師是從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選取了更傾向於全科的科室,包括急診醫學科、老年病科、重症醫學科、中醫科和健康事業部五個專業,更傾向於全科。一級導師在三年時間裡相當於一個班主任的角色,全程跟著每一個學員的學習,會督促學員的學習進度,同時,也會幫助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以後遇到病人需要轉診到總醫院也通過一級導師進行對接。二級導師相當於專業課的任課老師,比如心臟科、呼吸科,導師會針對這些疾病做系統性講解,同時也會涉及到與其他學科有關聯的時候怎樣鑑別。
    津雲新聞記者了解到,整個培訓包括線上視頻課程,結合教材錄製了300集視頻課程作為基礎知識的培訓。線下也會有臨床導師帶教,包括視教門診、教學查房、或者學員根據工作當中病歷的體會與老師進行線下溝通,一些前沿的學術會議也會邀請學員過來參加。
    天津市衛計委基層衛生處調研員劉光宗表示,基層全科醫生在學期間通過與導師間交流互動,汲取知識、學有所長,成為學科帶頭人。三年後能夠發揮基層「頭雁」作用,傳幫帶基層醫務人員,帶動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整體提升。(津雲新聞記者趙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