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全科醫生單獨評價

2021-01-09 澎湃新聞

小邱是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大浪社康中心的一名全科醫生,除了看病,解決居民的「頭痛腦熱」、發現危急重症及時轉診之外,她還要承擔婦女保健、兒童保健、老年健康體檢、慢病管理等基本公衛工作和提供家庭醫生服務。

全科醫生的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作為國內新興的一個醫生類別,全科醫生的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換句話說,只要是跟居民健康有關的事,他們都要關。所以,像小邱這樣的社康中心全科醫生,要管的範圍非常寬,除了要治病,還要管好居民健康,做好公共衛生服務。然而,他們都遇到了一個共同的困惑:做得很寬,考核卻很「窄」。目前,我國對全科醫生的考核還是沿用「別人家」的專科醫生的老辦法,跟專科醫生比專科能力,其它的活,比如健康管理,你做得再好,也不在考核範圍,很多全科醫生感覺很「受傷」。

這樣的困境,即將在深圳率先破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的首創。

打破全科醫師發展「短板」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介紹,我國全科醫學發展起步晚,全科醫師短缺,全科醫師管理制度不健全。近年來,各地出臺不少措施,完善全科醫師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在深化醫改的過程中,深圳也出臺了一系列幫助全科醫學人才發展的政策措施,比如開展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對新聘用到社康機構工作的規培畢業生安排生活補貼,打破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師聘用高級職稱的職數限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舊存在不足。

「比如,我們尚未建立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的全科醫生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術能力評價制度。目前,全科醫師執業註冊後,對其繼續教育、能力評價方面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導致『注而不管』,註冊完了之後沒有人管,激勵約束不強。全科醫師繼續教育課程、繼續教育方法以及能力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與其承擔的居民健康管理服務職責不匹配,引導作用不強。」深圳市衛健委體制改革和基層健康處處長李創指出。

例如,全科醫師和專科醫師的執業範圍有很大區別,評價專業技術能力時,卻要在同一個賽道上比拼,明顯不公平。職稱評審時,全科醫師也是以看病為主,其承擔的居民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卻沒有考慮在內,這樣很難引導全科醫師持續提升職業發展和居民健康管理水平。

基於這些弊端,深圳希望通過制定《全科醫師管理辦法》,建立覆蓋全科醫師執業全周期的管理制度,明確全科醫師能力要素和職業發展路徑,創新全科醫師繼續教育管理,改革全科醫生專業技術評價方式,促進全科醫師持續提升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打造全科醫學高地。

考核全科醫生不唯看大病論英雄《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是國內首部全科醫師管理辦法,根據該《管理辦法》,深圳將在全國率先組織成立全科醫學專家委員會,為全科醫師發展做好「頂層設計」。

全科醫學專家委員會的職責主要是三方面:為市衛生健康部門建立完善全科醫師管理制度和政策以及制定繼續教育課程規範、全科醫師能力評價標準提供決策諮詢服務;為市衛生健康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機構組織的全科醫師專家點評提供專業支持。

根據《管理辦法》,深圳改革了全科醫師的崗位管理和績效考核內容,除了完成基本醫療服務的數量與質量,還納入健康管理服務範圍的居民數量與健康管理質量、完成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數量與質量、服務對象的滿意度等,讓全科醫師不唯看大病、做手術論英雄。社區健康服務機構及其舉辦醫院將根據全科醫師績效考核結果核定其薪酬。

另外,《管理辦法》也建立了全科醫師專業技術能力評價體系,明確了3大方面共15個指標,除了完成診療工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居民健康管理外,還加入了全科醫師開展科研、教學、參與全科醫學管理事務、開展全科醫學管理服務創新項目等指標,引導全科醫師不斷提升職業能力,成為全科醫學領域的「業界大咖」。

投訴多將影響信用管理記錄除了幫助全科醫生發展,還要做好管理和監督。根據《管理辦法》,市衛生健康部門將建設全科醫師執業管理信息化平臺,建立全科醫師執業全周期的個人執業管理電子檔案。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介紹,全科醫師執業管理電子檔案主要內容包括個人基礎信息;醫學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以及技能考核等教育信息;執業註冊、定期考核、職稱評審、專業技術能力評價(含所有要素及其評價結果)等執業資質水平信息;用人單位崗位聘用、管理、考核等單位管理信息;參加全科醫學教學、科研、學術交流、全科醫學管理服務創新項目活動等信息;信用管理記錄以及醫德醫風等執業管理信息。

此外,市衛生健康部門還將建立完善全科醫師信用監管制度,當全科醫師出現編造虛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虛假服務記錄;因違法執業行為被行政處罰或者記分的;被多名服務對象或者反覆多次被同一服務對象投訴舉報並查證屬實的;不履行健康管理服務職責,情節嚴重的,將被當納入其信用管理記錄。

有「罰」也有獎。《管理辦法》規定,市、區衛生健康部門要建立全科醫師榮譽激勵制度,對長期紮根基層、作出突出貢獻的全科醫師,給予表彰獎勵,在推薦醫療衛生人員享受各級政府特殊津貼和各級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優秀共產黨員等評選中,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推薦或者評選全科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盧祖洵認為,《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充分考慮了執業註冊與執業管理、能力建設與繼續教育、職稱評審與能力評價、執業檔案、監督管理等多個方面,為深圳市加強全科醫師隊伍建設與管理,促進全科醫師持續提升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提供了依據。

該《管理辦法》將於2月1日正式實施,實施後,將適用於在本市社區健康服務機構執業的全科醫師(含中醫全科醫師),而在其他醫療機構執業的全科醫師,則參照執行。

目前,深圳全市共有註冊全科醫師5378人,其中,在社康中心執業的全科醫師有4378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全科醫生有了獨立評價體系
    作為國內新興的一個醫生類別,全科醫生的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除了要治病,還要管好居民健康,做好公共衛生服務。但全科醫生的考核一直沿用專科醫生的老辦法,這讓全科醫生感覺很「受傷」。這樣的困境,即將在深圳率先破局。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深圳1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 記者 劉芳)1月8日,記者從深圳市衛健委獲悉,深圳衛健部門近日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首部全科醫師管理辦法。
  • 不唯「手術」論英雄,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
    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首創。打破全科醫師發展「短板」我國全科醫學發展起步晚,全科醫師短缺,全科醫師管理制度不健全。
  • 全科醫生不再唯手術論英雄
    南方日報訊 (見習記者/劉珊)1月8日,記者從深圳市衛健委獲悉,近日《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印發,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將有獨立體系。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 全科醫生真的不如專科醫生嗎?
    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全科醫生的學習當中,為基層醫療貢獻一份力量,使基層醫療體系的建設更加完善。 近年來,全科醫生的概念在各種報導中被不斷提及。但大多數人都不明白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的區別,為什麼要鼓勵大家先去全科醫生處就診,難道不是專科醫生更加專業嗎?
  • 營造全社會尊重關心全科醫生的氛圍
    記者:在一些居民的眼中,家門口的全科醫生不如大醫院的專科醫生讓他們「仰視」;甚至,有些專科醫生也存在有些瞧不上全科醫生的誤區。對此,您怎麼看呢?曾益新:相對於大醫院的專科醫生,全科醫生在有些國家和地區又稱為家庭醫生,主要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和轉診、病人康復、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並為個人和家庭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和個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但是,服務於基層並不代表全科醫生知識結構和專業素養不如專科醫生。
  • 廣東160名主治醫師集訓,將作為全科醫生講師帶教社區醫生
    當前,「全科醫生」(也叫家庭醫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2018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到203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按照《意見》提出的目標計算,到2030年我國應有全科醫生近70萬。
  • 【音頻解讀】《廣州市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實施...
    重點任務:圍繞建立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完善全科醫生使用激勵機制、規範全科醫生執業管理、加大政策保障等提出重點改革措施,使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競爭力顯著增強,越來越多的醫生願意從事全科職業。  三、如何提高全科醫生培養質量?  (一)醫學教育方面。
  • 解讀《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意見》
    一、《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及意義  全科醫生是綜合程度較高的複合型臨床醫學人才,主要在基層承擔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預防保健、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等一體化服務,為個人和家庭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和個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 內蒙古衛健委明確 符合這5種情況可轉全科醫生
    醫藥網1月7日訊 隨著國家到地方近年來對全科醫生重視培養和使用,全科醫生地位及待遇逐年提高。不少基層醫生表示,如何才能註冊或加注全科醫學專業呢?近日,內蒙古衛健委發布《關於做好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師執業註冊工作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明確5種情形可註冊或加注全科醫學專業。
  • 我國半數專科醫生將接受轉崗培訓 成為全科醫生
    本報訊 (記者李莉)在昨天舉行的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全科醫學教育研究會成立儀式上,記者了解到,未來幾年內,我國目前的專科醫生將有50%要通過轉崗培訓成為全科醫生。  隨著我國老齡化加速,相應的醫學模式和疾病譜都發生了變化,群眾對醫療衛生的需求越來越高。
  • 一個全科醫生的「功能醫學」觀
    一個全科醫生的「功能醫學」觀——專訪博鰲一齡生命養護科學研究中心學術研究處特聘全科專家張維本教授紀要發布時間: 2019-01-16 09:52:17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 全科醫生是幹嘛的?前景如何,快來看看吧!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全科醫生是幹嘛的,甚至連全科醫生這個職業都沒有聽說過。但是,隨著我國經濟水平越來越發達,在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之際,全科醫生所發揮的作用將越來越明顯且強烈。近些年來,國家也逐步地重視全科醫療的發展,給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很多政策性的支持和鼓勵。並且也頒布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去大力培養全科醫生,比如廣受社會關注的臨床醫學定向生項目便是其中的傑作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都有數萬名全科醫生走向醫療崗位,為基層衛生的建設添磚加瓦。
  • 全科醫學 美國模式在中國的前途
    然而,因長期觀念的差異與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的不同,全科醫學在國內仍然處於相對弱勢的局面,亟待加快發展與提升,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並符合中國國情的全科醫學體系。  鑑於全科醫學與全科醫生的作用與影響,美國早在1915年就成立了內科醫師學會(ACP),於1947年成立了美國家庭全科醫師協會(AAFP)。目前這兩個全美最大醫生組織的人數已達到30多萬,成為覆蓋基層醫療服務與健康管理的最重要的保障。
  • 衛計委:基層全科醫生職稱不再唯英文和論文為評審標準
    中國網1月25日訊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曾益新指出,目前最突出的問題是全科醫生崗位的吸引力不足,《意見》將著眼於解決這一問題。
  • 基層全科醫生與導師「結對子」 發揮「頭雁」作用提升基層醫院診療...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基層骨幹全科醫生與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醫生自由「結對子」,兩級導師製做「一對一」教學,將利用三年時間進行學習,提高基層全科醫生的業務能力。
  • 醫學生注意,全科醫生規培這三點,每個人都應該知道
    全科規培全稱是全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同其他臨床專業的規培一樣,培訓時間為36個月。是國家為了發展基層醫療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建設未來醫共體的關鍵性計劃。由於目前國家對全科醫生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全科和兒科一起成為了規培專業中的緊缺專業。
  • 【開明e講堂】李琰華:「霸王級」寒潮來襲,全科醫生提醒咱們杭州...
    李琰華主任說:「此次寒潮來臨之前,全科醫生就「治未病」的原則,提早為民眾提供科學實用的意見。這也是全科醫學的核心所在,它提供以預防為導向的健康照顧,擁有方便、周全、連續的醫療保健服務形式,是老百姓自我保健的好管家。在老百姓遇到不能解決的健康問題時,全科醫生都可給予幫助和答疑。」
  • 社區全科連鎖診所「呂醫生」獲千萬元級A輪融資,要在3年內布局200...
    36氪獲悉,坐標成都的社區全科連鎖診所呂醫生已完成A輪千萬級戰略融資,資方為通淇高投股權投資基金(通江投資集團與湖北高投產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 據呂醫生總經理王文騁介紹,本輪融資後,未來3年會在成都布局200家直營社區全科診所;另外,還會開展健康管理服務,並著手布局醫療大數據。
  • 專科與全科哪個更有前途?基層執業的醫生該怎麼選?遵循這些原則
    全科門診首選來講,大多數基層所謂的全科醫生,與廣義上的全科醫生是有區別的。他們的全科資質獲取更加簡單:只要憑藉手中的鄉村醫生執業證書,經過縣級以上的衛生主管部門主辦的研修班學習,通過全科資質考核後,就可以得到全科醫生資格證書,從而在基層從事全科診療的工作。從實用性上來講,這類醫生的執業權限甚至超過了執業(助理)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