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伍曉丹 韓羽柔
三甲醫院為什麼要設立全科醫學科?全科醫學科就是什麼病都看?NO!
「全科醫生不等於『全能醫生』。」11月27日,在廣東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全科專業普通師資培訓班上,珠江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牛紅心教授表示,三甲醫院全科醫學科一方面主要負責疾病早期與健康問題,以及常見病與多發病、合併多種疾病的患者;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承擔全科專業住培師資培訓、培養全科專業住院醫師,以及與社區進行雙向轉診。

全科醫生缺口不容忽視
據記者了解,11月27日至30日,由廣東省醫師協會及全科醫師分會主辦、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承辦的廣東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全科專業普通師資培訓班在珠江醫院舉行。來自全省各醫療機構的160多名醫學教師參與培訓。
當前,「全科醫生」(也叫家庭醫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2018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到203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按照《意見》提出的目標計算,到2030年我國應有全科醫生近70萬。
而據今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我國每萬人口全科醫生數量約為2.61人,儘管相比2016年底的1.51人已有較快增長,但相比2030年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與發達國家每萬人8-10名全科醫生的數量差距更大,全科醫生的缺口不容忽視。
全科醫生的數量少是一方面,其質量水平同樣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據了解,目前我國全科醫生大多數是以短期轉崗培訓為主,接受了規範化培訓的全科醫生佔比並不是特別大,其中,能夠提供培訓的全科師資數量同樣有待提升。

為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提供充足合格師資
今年9月份,珠江醫院全科醫學科被中國醫師協會遴選為2020年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重點專業基地。該科室主任牛紅心教授表示,舉辦此次培訓班,主要旨在為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提供充足和合格的全科師資,即進行全科師資的全科思維培養、教學方法及教學技能的提高以及全科醫學臨床實踐。
培訓班上,廣東省醫師協會常務副會長吳少林教授、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遲春花教授、廣州醫科大學副校長胡丙傑教授、四川省全科醫師分會副會長李雙慶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院長杜慶鋒教授、珠江醫院副院長夏歐東研究員、深圳大學醫學部全科醫學系主任尹朝霞教授和省內多位全科醫學知名專家,先後奉獻20餘場專題講座及工作坊。
專家教授們交流全科醫學理念,剖析全科醫學教學痛點和難點,分享最新的教學方法,就全科醫學概念、全科醫學臨床技能及教學技能、內科常見病的社區處理、醫學人文與醫患溝通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講授和探討。
通過4天的現場培訓,以及線下180個課時的培訓,最終經過考核合格的全科師資將能夠承擔全科醫師的規範化培訓任務,強化規培基地對全科醫學的重視,助力為社會培養更多更高質量的優秀全科醫生。
什麼是全科醫生?
相比專科醫生,全科醫生是「通才」,他們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能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和個性化的醫療服務。對於大多數常見病、多發病,全科醫生可以及時診治,而對於一些疑難重症,全科醫生會介紹相關的專科醫生,實現醫患精確匹配。
在社區工作的全科醫生主要是提供慢性病管理,能夠持續性服務患者。大型醫院尤其三甲醫院的全科醫學科的作用,主要是收治以症狀就診的未分化疾病患者和需要長期、連續、綜合治療,特別是涉及多器官、多系統的慢性病患者,承擔全科醫師、全科師資培訓等教學任務,以及與社區進行雙向轉診。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謝哲
審籤 | 梁澤銘
實習生 | 李思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