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公平競爭,網際網路行業絕非反壟斷法外之地

2021-01-20 中國青年報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阿里、閱文、豐巢做出行政處罰,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因「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被市場監管總局依法立案調查。「反壟斷」一詞成為了風口浪尖上的話題。

近年來,網際網路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更多需求,更是重塑了全球產業鏈分工,帶動產業成長,推動實體經濟朝著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也正是因為網際網路產業在經濟、生活中如此重要,所以能否維護行業公平公正原則顯得尤為重要。但隨著網際網路產業的迅速崛起,「頭部」企業佔據市場,壟斷行為伴生同行,不僅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更是阻礙了行業創新發展。而且相比傳統行業,網際網路行業的不正當競爭常發生在線上,影響範圍廣,違法成本低,操作靈活,取證認定也更難。

回望所有行業的發展,哪個優秀的網際網路企業不是從公平競爭中拼搏而出的?有公平競爭的環境才能給小企業發展的信心與動力,才能讓他們不斷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公平競爭,是他們成長為下一個「阿里」的前置條件。而且反壟斷不僅惠及企業,更是維護普通民眾的利益,使消費者「錢袋子」更穩當。

今年1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充分考慮了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特殊性,明確提出對網際網路平臺領域的監管原則從「包容審慎」轉變為「科學有效」。這部期待已久的重要規章即將出臺,意味著我國在網際網路平臺領域的反壟斷執法將進入新階段。網際網路企業應樹立避免壟斷性擴張自覺意識,去思索如何做出更多創新去贏得用戶,而非壟斷市場。政府也要創新監管方式,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以「網際網路」監「網際網路」,不斷提升監管效能,維護公平競爭,向科技要監管效率。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公平競爭,維護良好的網際網路經濟生態體系,提升數字經濟時代生產力,網際網路行業絕非反壟斷法外之地。

【責任編輯:王俊秀】

相關焦點

  • 市場監管總局:網際網路行業不是法外之地
    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對阿里巴巴收購銀泰商業、騰訊控股企業閱文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集中案的調查結果,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阿里巴巴投資)、
  • 反壟斷法利刃出鞘,為市場有序競爭保駕護航
    我國運用素有經濟憲法之稱的反壟斷法來調節市場經濟的態度也日益明晰。數字平臺競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平臺經濟自古有之。平臺,本質上就是連接需求與供給,促成交易。在這個意義上,傳統的中介組織、信用卡服務、貨幣、集市等等,都屬於平臺經濟,也概莫能外都受到法律制約,這裡的法律當然也包括反壟斷法。
  • 【聚焦經濟熱詞】強化反壟斷,保護市場公平競爭和創新
    平臺企業是網際網路經濟背景下新興的市場主體,是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相結合的產物,其充分利用數據資源等關鍵生產要素,藉助網絡載體,在不斷進步的信息通信技術推動下,在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和環節發揮著重要作用,顯示出傳統行業一些難以企及的競爭優勢。
  • 網際網路行業不是「法外之地」!反壟斷法修改納入明年立法工作計劃
    三次審議稿有條件地對範圍作微調,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也將在本次常委會會議上提請初次審議。
  • 唯品會遭總局立案調查,網際網路不是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法外之地
    針對唯品會涉嫌不正當競爭一事,新華網評論:規則面前,大小平等。從業務門類龐雜的網際網路巨頭,到體量相對偏小的垂直電商,國家監管部門近期的行動,傳遞出一個清晰信號:無論是大是小,市場監管規則面前一視同仁。
  • 5大科技巨頭市值「縮水」超萬億,專家:現在談網際網路壟斷還為時尚早
    網際網路產業在中國狂飆突進發展的同時,也展示出這個行業「贏者通吃」的邏輯。正如阿里巴巴包攬衣食住行、通訊社交離不開騰訊。但現在,風口正在發生轉變。怎樣定義網際網路壟斷?21世紀的網際網路浪潮來得兇猛,但法律對網際網路行業可能產生壟斷的意識來得相對遲緩。2008年,中國正式實施了《反壟斷法》,其所針對的更多是行政壟斷。
  • 反對不正當競爭 推動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壟斷行為還是不正當競爭行為,都使得競爭的積極作用不能正常發揮,市場的正常秩序受到破壞,經濟的活力受到抑制。因此,競爭作為市場機制這一「無形之手」的核心內容之一,雖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但由於其本身也會帶來某些消極後果,因而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去維護。
  • 無法外之地,唯品會涉嫌不正當競爭被立案調查
    (原標題:無法外之地,唯品會涉嫌不正當競爭被立案調查)1月14日,資本邦了解到,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唯品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涉嫌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立案調查。
  • 如何認定網際網路壟斷資本巨頭的市場支配地位
    然而,至少在現階段我國反壟斷法適用中,無論是執法機構還是司法部門在相關案件的調查和審理中,「相關市場界定」已成為進一步適用反壟斷法判定相關經營者之行為是否導致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前提要件和必經程序,這就為現階段科學合理及時有效地規範網際網路領域市場競爭,尤其是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案件的查處和審理帶來了巨大挑戰。
  • 人民日報:網際網路從來不是反壟斷的法外之地!
    你看早期的網際網路企業打著創新的旗號到處闖蕩,觸碰,甚至觸碰了一些紅燈,國家也一直寬容性的監管,也是為了創新吧!只要你別幹壞事,別出格,國家是寬容的,是鼓勵成長的,所以才有了像阿里啊、jd、pdd、企鵝、百度等等等等。但是到今天,他們已經長大了,如此大的規模和體量到了反哺社會、培育科技創新的時候了!網際網路經濟的根基在哪?
  • 無法外之地,唯品會涉嫌不正當競爭被立案調查_新三板要聞_新三板...
    無法外之地,唯品會涉嫌不正當競爭被立案調查 2021-01-14 10:52:07 來源:資本邦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2021-01-14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召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座談會聽取部分行業協會和企業意見建議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重要批示精神和《國務院關於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要求,9月29日上午,胡祖才副主任在委內召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座談會,聽取部分行業協會和企業對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意見和建議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有人說倆人和解了,有人說誰低頭了,網際網路是兩個人的網際網路?是耍弄網友還是咋的?如果說大衣哥違法,自有法律說了算,而不是某個人說了算。如果某個人違法,也是法律說了算,不是息事寧人,溜走了之。網際網路必須有底線,不是個別人的舞場,願意咋跳就咋跳,對那些無良的人網友們都會譴責,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是個別人任意作為的場所。平臺給了說話的地方,但說話需要底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約束,最近網絡上歪風塵上,懟英雄者有之,鬼五錘六者有之,欺騙網友者有之。
  • 數字世界不是法外之地
    「法者,治之端也。」11月16-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需打造網上網下齊抓共管的網絡治理工作格局,營造全行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因此,如何建立健全數字場景下利於創新激勵和公平競爭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已成為當下亟待回應的問題。「網絡空間的法治化、規則化已經迫在眉睫,這也是我們實現數位化轉型,並走向網絡強國的必經之路。」尚冰說。中國對外經貿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許可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法律制度對經濟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網際網路經濟同樣離不開法治化。
  • 美團回應反壟斷法:支持監管  將開放推進行業數位化發展
    雷帝網 樂天 11月30日報導在美團發布第三季度業績後的投資者電話會上,在問及對近日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有何看法時,美團高管稱,該法案從長遠看,對網際網路和科技行業整體有積極意義
  • 袁國寶:網際網路大變天,巨頭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拋開國家意志力量先不說,單從內容來看,這款「針對性」十足的《指南》正為網際網路各大量身定製。曾有觀點認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這是一個難以對壟斷評判的行業——諸如大數據、科技、虛擬化等難以具化,以及以往圍繞「價格」「產品」反壟斷方法的不貼合,導致傳統的反壟斷法律對網際網路行業不適用。但現在,一切都不再是理由!
  • 人民日報海外版:四個關鍵詞 看好2021網際網路發展
    基於百度超10億的用戶規模和強大的搜索、信息流數據生成的2020百度沸點顯示,「疫情」一詞登上2020年度關鍵詞榜單之首。同時,與疫情相關的「直播帶貨」、「在家辦公」「在線網課」「宅家運動」「在家理髮」「雲社交」等熱詞也出現在年度生活方式榜單中,生動地總結了2020年「雲上生活」新常態。2020年,網際網路抗疫顯示出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