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行業不是「法外之地」!反壟斷法修改納入明年立法工作計劃

2021-01-08 騰訊網

作者:時代財經 梁施婷 編輯:梁勵

圖片來源:Pixabay

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舉行記者會,介紹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的立法工作,該會議將於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

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在記者會上介紹,此次常委會會議有8件法律案提請繼續審議,其中,備受關注的關於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將進行第三次審議。

根據常委會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意見,三次審議稿主要作出了六個方面的修改:一,進一步加強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預防犯罪教育的職責;二,明確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強溝通聯繫,建立家校合作機制,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和矯治等工作;三,與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相銜接,進一步明確嚴重不良行為的界定;四,完善申請進入專門學校的入學程序;五,完善專門矯治教育場所的管理和職責分工;六,明確人民檢察院的有關監督職權。

常委會會議也將第三次審議關於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在未成年人方面,三次審議稿作了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草案二次審議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三次審議稿有條件地對範圍作微調,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也將在本次常委會會議上提請初次審議。嶽仲明表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目的是為了防止食品浪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共32條,不分章節,分別對食品、食品浪費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

一同在本次常委會議上提請初審的,還有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關於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關於監察官法草案,關於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訂草案以及關於兵役法修訂草案、軍事設施保護法修訂草案、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草案。

據介紹,截至11月11日第二十三次常委會會議閉幕,2020年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8件,修改法律9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10件。嶽仲明表示,新制定法律數量多,制定修改法律分量重,立法保障改革蹄疾步穩。

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已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十八次委員長會議原則通過,對明年立法工作作出預安排。明年立法工作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

其中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明年人大常委會的重點立法工作將包括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法、反壟斷法、公司法、企業破產法,制定期貨法、印花稅法等稅收法律等。

在保障高品質生活方面,將修改教育法、職業教育法、執業醫師法、傳染病防治法、國境衛生檢疫法、體育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畜牧法、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安全生產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制定家庭教育法、文化產業促進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溼地保護法、法律援助法、社會救助法等。

在推進高效能治理方面,則將修改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複議法、審計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等。

相關焦點

  • 市場監管總局:網際網路行業不是法外之地
    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對阿里巴巴收購銀泰商業、騰訊控股企業閱文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集中案的調查結果,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阿里巴巴投資)、
  • 青平:公平競爭,網際網路行業絕非反壟斷法外之地
    近年來,網際網路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更多需求,更是重塑了全球產業鏈分工,帶動產業成長,推動實體經濟朝著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也正是因為網際網路產業在經濟、生活中如此重要,所以能否維護行業公平公正原則顯得尤為重要。但隨著網際網路產業的迅速崛起,「頭部」企業佔據市場,壟斷行為伴生同行,不僅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更是阻礙了行業創新發展。
  •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有人說倆人和解了,有人說誰低頭了,網際網路是兩個人的網際網路?是耍弄網友還是咋的?如果說大衣哥違法,自有法律說了算,而不是某個人說了算。如果某個人違法,也是法律說了算,不是息事寧人,溜走了之。網際網路必須有底線,不是個別人的舞場,願意咋跳就咋跳,對那些無良的人網友們都會譴責,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是個別人任意作為的場所。平臺給了說話的地方,但說話需要底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約束,最近網絡上歪風塵上,懟英雄者有之,鬼五錘六者有之,欺騙網友者有之。
  • 知法懂法|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反壟斷法利刃出鞘,為市場有序競爭保駕護航
    我國運用素有經濟憲法之稱的反壟斷法來調節市場經濟的態度也日益明晰。數字平臺競爭不是反壟斷法外之地平臺經濟自古有之。平臺,本質上就是連接需求與供給,促成交易。在這個意義上,傳統的中介組織、信用卡服務、貨幣、集市等等,都屬於平臺經濟,也概莫能外都受到法律制約,這裡的法律當然也包括反壟斷法。
  • 人民日報熱點辨析: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虛擬性、開放性是網絡空間的重要特徵,但虛擬不是虛幻、虛假,也不是對現實的簡單數位化模擬;開放不是無法、無序,也不是可以隨意亂來。網絡空間是以數位化方式重塑的新的社會交往環境和社會生活空間,是建築於各種真實的社會關係之上的特殊空間。從本質上看,網絡空間是現代社會的一種新形態。網絡空間無法獨立於社會與人,不能離開現實主體,網絡空間的主體依然是現實生活中的人。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2021-01-14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瞭望丨OTA召回不是「法外之地」
    文|南辰    汽車等各個領域的OTA召回都應當納入監管,這需要更高層級的立法調研,核心問題是依靠法規的硬約束,解決生產廠家的信息壟斷和隱瞞,防止因為信息不對稱產生對消費者權益的「霸凌」    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發展,汽車遠程升級(Over-The-Air,以下簡稱OTA)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 網上買菜「被貸款」 網際網路平臺不是法外之地
    網上買菜「被貸款」 網際網路平臺不是法外之地 2021-01-13 10:09:56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有用戶吐槽,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美團外賣和美團買菜分別開通金融服務即「美團月付」,欠款100多元。不少網友表示,也曾有過類似經歷。
  • 人民日報:網際網路從來不是反壟斷的法外之地!
    你看早期的網際網路企業打著創新的旗號到處闖蕩,觸碰,甚至觸碰了一些紅燈,國家也一直寬容性的監管,也是為了創新吧!只要你別幹壞事,別出格,國家是寬容的,是鼓勵成長的,所以才有了像阿里啊、jd、pdd、企鵝、百度等等等等。但是到今天,他們已經長大了,如此大的規模和體量到了反哺社會、培育科技創新的時候了!網際網路經濟的根基在哪?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在公眾人物或機構...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在公眾人物或機構發言時時間:2019-09-02 11:1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在公眾人物或機構發言時 來自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 計算機信息系統不是法外之地
    袁慧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計算機信息系統在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端」都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與此同時,犯罪分子也將貪婪的目光聚焦到這個領域,使得實踐中的侵犯計算機信息系統類犯罪呈現高發態勢。
  • 女星母親是老賴,大學生吐槽被粉絲要求開除: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近日,有網友吐槽了這件事,不爽在這種醜聞之後又看到虞書欣的推送和廣告,並以此對網際網路網民的忘性表示了失望。 之後粉絲們開始去大學的官博下留言,要求學校開除學生,稱「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這位大學生丟了法律人的臉。 大學官微引用了《烏合之眾》中的一段話作為回應,廣受好評。之後虞書欣本人道歉,稱事情都因自己而起,希望能夠畫上句號。 網際網路確實不是法外之地,但是什麼行為叫做「不法」,不能單從某些人的喜好來判定。
  • 中國駐蒙特婁總領事刊文:香港不是中國「法外之地」
    中新網多倫多6月3日電 中國駐蒙特婁總領事陳學明近日就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為當地媒體發布題為《為什麼要審議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的文章。文章指出,香港不是中國「法外之地」,以法治方式在港維護國家安全,天經地義。
  • 網際網路不是勞動用工的法外之地!
    近日,某網際網路大廠持續爆出員工加班時猝死、員工跳樓身亡、員工因違反公司制度被辭退等用工方面的負面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與熱議。這三起事件中的事實原委、是非曲折可能需要通過法定程序才能最終辨明和查清,但由這三起事件所引出的兩個主要法律問題,也是目前社會輿論的焦點,卻值得我們去深思和探討。
  • 消失的人工智慧 「法外之地」
    比如,計劃建立一個「透明中心」,允許外部專家查看公司團隊如何管理短視頻內容。據說,位於美國洛杉磯,將於2020年5月開放,共享原始碼和公開獨立安全措施。這裡的工作令人嚮往,每天都看各種有趣的短視頻,像極了很多人疫情期間每天躺在床上的銷魂姿勢。不用愧疚,大家都中了毒,用戶平均每天在TikTok上花費52分鐘。
  • 中國香港,不是「法外之地」
    這幾天最重磅的新聞,莫過於「港版國安法」的審議了。  5月21日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張業遂說,本次大會將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自媒體時代,人人持有「麥克風」,個人言論的空間前所未有地拓展。不過,天橋區檢察院檢察官提醒您,網絡空間並非「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不等同於無所不言。侮辱受災群眾網友被刑拘  近日,受颱風「利奇馬」的影響,我國多個省市突發暴雨洪澇災害。
  • 野生動物法啟動全面修訂 野兔、青蛙有望納入立法保護範圍
    同時,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各省都加大了對野生動物交易的打擊力度,中國政法大學馬懷德教授牽頭的法律修改研究課題組擬建立清單模式,將野兔、山雞等野生動物納入立法保護範圍內。「只有徹底商業繁育和利用才是治本之道。」孫全輝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人類大規模圈養野生動物只有幾十年,而禽畜被人類馴化的歷史至少有上千年,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現存的野生動物可以被馴化,另外從基因層面來講,繁育的野生動物依然還是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