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法啟動全面修訂 野兔、青蛙有望納入立法保護範圍

2020-12-02 紅星新聞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經部署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工作,全面禁食野味有望在法律條文中得以體現。鍾南山院士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也表示,我們應該與世界上的野生動物和諧相處,不要打破生態平衡,法律規定禁止飼養或食用野生動物是很有必要的。

據統計,目前我國允許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種類大約有100種,它們的皮毛、肉質、藥用部位等每年約有500億元產值。專家呼籲,徹底禁止商業利用是杜絕類似疫情發生的根本措施。

同時,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各省都加大了對野生動物交易的打擊力度,中國政法大學馬懷德教授牽頭的法律修改研究課題組擬建立清單模式,將野兔、山雞等野生動物納入立法保護範圍內。

專家:建議永久叫停野生動物貿易產業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全輝博士從事野生動物研究和保護20餘年,在他看來,把野生動物當做商業資源利用,是各種違法活動屢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只有徹底商業繁育和利用才是治本之道。」孫全輝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人類大規模圈養野生動物只有幾十年,而禽畜被人類馴化的歷史至少有上千年,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現存的野生動物可以被馴化,另外從基因層面來講,繁育的野生動物依然還是野生動物。

所以孫全輝博士建議對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實行全面禁貿,因為從疾病防控角度來看,野生和人工繁殖的野生動物都可以傳播病毒。此外,「食用野生動物的罪責也不能全部歸咎於普通消費者,以我個人從事動物保護工作的經歷,一些管理部門的觀念也很陳舊,有些人甚至充當產業界的利益保護傘。」孫博士說。

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教授張立表示,禁食野生動物涉及到國家林草局、工商、公安等多個部門,近年來,執法機關監管力度不到位也是造成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癥結所在。並建議在疫情發生期間永久叫停野生動物產業。

據了解,10餘年前林業部門頒布的「可以合法人工飼養並進入市場的野生動物品種」共54種,包括梅花鹿、紅腹錦雞、野豬、狐狸等國內品種,也包括從國外引進的鴕鳥、大東方龜、尼羅鱷等6個品種。我國目前以供應食品、毛皮、藥用原料、科學試驗等的人工繁育野生物種約100種,養殖企業及養殖戶50萬家(戶),從業人員超過100萬,年產值約500億元。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劉長秋也認為,允許人工繁育和馴養野生動物,客觀上為不法分子販賣野味提供了可能。但有些動物如孔雀、梅花鹿、鴕鳥等,可以作為旅遊觀賞之用,如何確保不被肉食,關鍵還在執法端。

課題組:將一切野生動物納入立法保護範圍

疫情發生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3部門表示,將嚴厲打擊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違規交易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和強度,並倡導文明飲食文化。目前,安徽、河南、福建等地已開展行動查處了多起野生動物非法交易案件。

2月12日,由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教授牽頭組織的課題組,對野生動物保護法提出九條修改建議。其中在立法目的上指出,我國原有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存在保護範圍過於狹窄、視角單一等問題,要強化從公共衛生角度開展保護,倡導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飲食習慣,維護生物多樣性。

課題組擬重新對野生動物進行界定,建立清單模式,除了極其有限的可食用野生動物外,將野生青蛙、野兔、山雞等其他一切野生動物納入立法保護範圍。而即便是可食用的少數物種,也要將其等同於肉類食品予以嚴格監管,實行嚴格的驗驗檢疫制度。同時,新修訂的法律名稱改為《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法》,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也有所加大。

九條建議發出後,得到了動物保護業內專家的廣泛支持。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呂植教授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這些意見與自己之前的提議比較吻合,應該集納了眾多專家看法,整合得也比較清楚。

紅星新聞記者 袁野 盧燕飛

相關焦點

  • 葉榲平課題組:《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立法目的、適用範圍及基本原則
    近期,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工作的背景下,學界針對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在立法目的、適用範圍等需要修改完善的內容展開了探討,形成了四種主要觀點:其一,制定統一的《動物保護法》。該觀點認為野生動物保護法的適用範圍較為狹窄,建議將《野生動物保護法》《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管理辦法》等相關立法進行系統梳理,整合為《動物保護法》,促進野生動物保護立法的綜合化和體系化。其二,制定《動物福利法》或《反虐待動物法》。
  • 保護野生動物亞洲國家如何立法
    屈文生 王春榮  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食用等行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再度引發廣泛關注。主要旨在保護野生動物尤其是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及其執行則成為問題的關鍵所在。  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於1988年11月8日通過,此後經過多次修訂。
  • ...法師:建議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設立「護生日」、禁止動物表演
    所以,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儘快修訂《野保法》,將公共健康安全內容寫入立法目的條款。應當在考量生態系統、物種和生物遺傳資源保護的基礎上,更加充分地考慮公共健康安全等因素。需要經過科學論證,免受「飲食文化」等因素的幹擾,確定禁食的野生動物範圍。在制定相關規定時候,林業草原、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應共同參與,充分考慮包括公共健康安全在內的各方面因素。
  • 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短板與對策 | 法治論苑
    編者按: 2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就疫情防控中,社會普遍關心的法律問題進行解答時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經部署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工作,擬將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增加列入常委會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並加快動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進程
  • 保護野生動物:需要合力+執行力
    上位法修訂未完成前,地方就先修訂地方性法規,可能會與上位法衝突。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倡導「禁食動物」「可食動物」和「倡導不食動物」的三分法,一是將「保護動物」(包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三有」動物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如大熊貓、金絲猴、穿山甲、果子狸等)和「疫源動物」(有證據證明可能為高風險、高致病性的野生動物,如蝙蝠、穿山甲、果子狸、旱獺等)納入禁食動物「黑名單」。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這個地方擬最嚴立法禁吃甲魚、蛇、狗...
    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關於推遲召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決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以及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但全面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還需要一個過程。
  • 哪些動物不能吃?雲南省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針對雲南省工作實際,《實施意見》專門明確,要加強邊境地區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加大對邊境地區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和非法貿易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要求將根據上位法修改情況及時啟動《雲南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雲南省動物防疫條例》的修訂工作等。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近來,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媒體也呼籲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經研究,全面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需要一個過程,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儘快通過一個專門決定,既十分必要又十分緊迫。問:決定對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是如何規定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答: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重在野生動物的保護,禁食的法律規範限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未經檢疫合格的其他保護類野生動物。
  • 江西財經大學陳幸歡:野生動物保護地方立法家長主義與趨同性省思
    地方立法中的創新規定,如將飲食服務部門列為保護職能部門、收繳收容的野生動物放歸前檢疫、保護主管部門的支持起訴和起訴制度,吹哨人獎勵制度等,《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時可借鑑。隨後,廣東省和北京市的人大常委會分別於2020年的3月31日和4月24日,公布了新修訂的《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和新通過的《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河北等省也啟動對野生動物保護地方立法的修訂工作。
  • 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
    是否可以對一切從事野生動物的行為提起公益訴訟?如何科學界定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案件範圍?這些都是無法迴避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理由一方面,從辦案實踐和立法層面來看,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是非常狹窄的。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專家建議推出可食用動物白名單
    鑑於全面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還需要一個過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儘快通過一個專門決定十分必要。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前查漏補缺此次通過的決定聚焦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目的就是要在相關法律修改之前,及時、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為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立法保障。
  • 反虐待動物法立法之路還有多遠?
    「我們現階段對於動物的保護,沒有一個統一的法規。」在朱列玉看來,目前在我國,虐待動物的違法成本較低,也幾乎沒有遏制手段。我國動物法體系的特點是分類立法,現行法律中關於禁止虐待動物的規定零星地分散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畜牧法》《實驗動物管理條例》《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等法律法規中,且缺少法律責任,仍處於倡導狀態。
  • 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實效性舉措
    摘  要: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從側面反映出我國仍需在野生動物保護的立法執法普法等方面作進一步努力和完善。科學立法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和基礎,有效避免針對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需要形成整治合力,提高保護野生動物的理念和行動自覺。
  • 習近平談野生動物保護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從國家到地方,從立法到執法、司法,各方面各環節齊發力,依法保護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違規交易、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的呼聲,空前嘹亮。黨建網微平臺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部分論述,和您一起學習體會。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海魚兔子鴿子還能吃嗎?
    經研究,全面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需要一個過程,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儘快通過一個專門決定,既十分必要又十分緊迫。全國人大常委會出臺一個專門決定,能夠聚焦濫食野生動物的突出問題,在相關法律修改之前,先及時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為打贏疫情阻擊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立法保障。
  • 雲南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到底哪些不能吃?速看!
    針對我省工作實際,《實施意見》專門明確,要加強邊境地區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加大對邊境地區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走私和非法貿易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要求將根據上位法修改情況及時啟動《雲南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雲南省動物防疫條例》的修訂工作等。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保建、李培、王樹芬、納傑、楊福生,秘書長韓梅出席會議。
  • 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防範公共衛生風險成為重要原則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進行審議,並在全國人大網上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北京農林科學院近日組織召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研討會,法學專家和野生動物保護一線的執法人員以及社會組織就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條款提出了建議。
  • 楊朝霞:釐清「野生動物」的事理是《野保法》修訂的基礎,建議增設...
    這些人工繁育動物,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穩定,我們現在有9種納入了2017年的《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這次修法把一部分納入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由農業部門按照《畜牧法》進行管理。還有很多動物,因為不屬於畜禽的範疇,納入不了這個目錄,那麼這部分怎麼辦?
  • 專家解讀「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竹鼠、蛇等都不能吃了
    2月24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梁從誡 汪松呼籲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
    應著眼於杜絕少數消費者和某些行業通過大量捕獵「吃、用、養」野生動物的陋習;擴大野生動物保護範圍,明令禁止為商業或「利用」目的捕獵任何種類的野生動物;禁絕任何種類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進入市場;在餐館中禁止以任何種類的野生動物做成食品供顧客消費;對所謂「野生動物園」的建立和養殖野生動物應有嚴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