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一則「深夜街頭一女孩遭男子拳打腳踢、撕扯衣服、拖行」的視頻引起廣泛關注,更有網警當即喊話:今晚不睡!徵集線索。25日晨,央視發布消息稱受害人已找到,並已經治療出院。
如若我們在海外工作、學習、旅遊期間遭受各種暴力侵害,怎樣表述自己的收到的是何種暴力呢?本文為大家梳理了一些實用詞彙。
Violence 暴力
所有暴利的總稱 violence,這是一個十分重要同時也實用的詞彙。當我們在海外遭遇各種暴力行為,一時間可能不能準確記起每一種暴利的分類以及英文表達,但只要說出這個詞,那麼旁人就能明白你是遭遇了非法侵害,需要幫助。當然也不能輕信任何陌生人,找到警方或直接尋求大使館幫助是在海外保障自我安全的首要選擇。
cultural violence 文化暴力
Cultural 文化,比如 Chinese cultural 中國文化、eastern culture 東方文化等。是和外國人進入深入聊天的一個必備詞彙。同時剛到國外時,也要多問多了解當地文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化衝突。
cultural violence 文化暴力的定義十分抽象,卻是殺傷力極大的一種極不人道的行為。例如佩戴納粹胸章,否認南京大屠殺事件,鼓吹文化大革命等等。以喚起人們的慘痛回憶和對良知泯滅的恐懼,形成二次傷害。
domestic violence/family violence 家庭暴力
之前介紹過的美劇《大小謊言》中,妮可基德曼飾演的角色就是在長崎遭受家庭暴力的重壓下,最終決定和丈夫和平分手。而家庭暴力的英文構成也體現了這一暴利的特點。
Domestic 本意國內的,但加上 violence 成為 domestic violence 後,成為了家庭暴力的專有名詞。另一種說法 family violence 相對來說就好理解得多。
家庭暴力從過去很多女性選擇隱忍,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敢於站出來維護自身權益,不得不說是社會的進步,但任需努力。
language violence 語言暴力
language violence 語言暴力應該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暴力形式。既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導致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受侵犯和損害。
Language 指各種語言,比如 foreign language 外語,body language 肢體語言等。
sexual violence/Sexual Assault/sexual battery性暴力
在談「性」色變的社會背景下,難以啟齒成為了很多性暴力加害者的保護傘。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性暴力不僅僅是我們印象中的強姦和非禮,即使是非身體接觸的性侵犯,只要造成了受害人的恐懼、羞辱和傷害,就都屬於性暴力的行為。
性暴力的英文表達也很多,但都有 sexual 性的,這個單詞。Assault 攻擊、襲擊;battery 更多人知道是電池的意思,但在 sexual battery 這個單詞中也有毆打的意思。
emotional abuse 冷暴力
emotional abuse 冷暴力這個詞在很多情感類文章中會經常提到。其實質是一種精神虐待。表現為通過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傷害。因為其本質是一種精神虐待,所以英文單詞中用到的是 abuse 濫用、虐待、辱罵,而非 violence. 其前面的單詞 emotional 意為情緒的,既 emotional abuse 也可以解釋為情緒性虐待。
cyber violence/Network Violence 網絡暴力
網絡暴力也是近幾年來為人熱切關注的一種暴力形式,我們常說的「鍵盤俠」往往就是這種暴利的幫兇甚至主領導者。
Cyber 是網絡的較為專業的翻譯,network 相對來說更容易記憶,因為 net 本身就是網子的意思,network 也是網絡的意思。
school violence/campus violence/bullying at school 校園暴力
不僅是網絡暴力,校園暴力事件也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School 是比較常見的學校的翻譯,campus 除了指校園,還有校園、大學生活、校內草地的意思。而與之相比 bullying 恃強欺弱這個詞就顯得更為專業,適用範圍也更廣。不僅可以用在校園霸凌上,在工作時、日常和人交往時,往往也可以用 bullying 來表示「欺負」的意思。
了解才能更好地保護。
文章的最後,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每一個人都能平平安安,保護好自己和家人朋友,永遠都不要有使用這些詞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