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這個寧德古田人是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重要貢獻者!

2020-12-05 騰訊網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背後,有兩位重要華人學者,其中一個是咱們福建古田人!他就是江秉華!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授予威廉·凱林(WilliamG.Kaelin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PeterJ.Ratcliffe)及格雷格·塞門扎(GreggL.Semenza)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領域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在諾獎官方提供的五篇核心文獻中,一篇Semenza(塞門扎)參與的關於克隆低氧誘導因子(HIF)蛋白的文章,第一作者為華人學者王廣良。論文還有一位作者,署名是JiangBH(中文名江秉華)

也就是說在這巨大成就背後,有兩位中國科學家的身影,其中一位還是我們寧德古田人,一起來認識一下他。

江秉華個人簡歷

1962年出生於福建寧德古田,1991年進入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94年8月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格雷格·塞門扎(Gregg Sememza)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1997-2000年在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2000年10月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建立自己的實驗室和研究團隊。迄今為止發表論文170餘篇論文引用次數3萬餘次。

江秉華教授1962年12月出生於古田縣吉巷鄉一個僻遠的農村家庭。1984年畢業於中國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植物遺傳學專業,獲學士學位後分配於福建省中藥研究所工作。1991年赴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生化與分子生物系留學,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接著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繼續攻讀,於1997年獲博士後學位,受聘於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分子與新藥系任研究員。2000年起至今,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 MBR腫瘤中心及微生物免疫與細胞生物學系擔任博士生導師,並擔任國內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經常回國到各地。網絡上關於江秉華教授的英文資料很多,福建師範大學曾引進部份資料作為英文教材作用。

古田縣吉巷鄉有個「博士之家」,該家族同一輩份的兄弟姐妹間竟有近十名博士散居於海內外,為各行各業默默作著貢獻。2003 年被世界最權威的名人錄 《Who’s who in medical care 》評為年度最著名人士的江秉華教授就是其中一名。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據已故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2015年10月8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也是首位獲得諾獎的中國女性。

如果不是今年的諾貝爾獎,生物學家江秉華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即使是在國內科研圈也是如此。

其實,還有很多華人科學家都在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地為全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湧現像屠呦呦一樣獲得諾貝爾獎,成為時代的楷模與全世界共同的驕傲,為他們點讚!!!

來源:東南網

[ 這裡是閩東日報,感謝您的閱讀 ]

閩東日報移動端矩陣

「你說我辦」新聞報料熱線:2876799

相關焦點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威廉·凱林(William G.截至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110次,其中有39次是授予單個科學家。曾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共計12位。2015年,憑藉在青蒿素方面所做的貢獻,藥學家屠呦呦成為第一位摘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
  • 2019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
    201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是:William G.
  • 剛剛,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新華社記者鄭煥松 攝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7日電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7日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威廉·凱林、格雷格·塞門扎以及英國科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以表彰他們在「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 一文讀懂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本世紀尚無人能單獨獲獎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瑞典時間10月5日11時30分(北京時間17:30)公布。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該獎項每年頒發一次,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據諾貝爾獎項官方網站數據顯示,自獎項設立的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110次,總計219人次獲獎。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來源:網易新聞 / 中國醫學論壇報▍整理:賽柏藍器械10月7日,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深度解讀!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17:30,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來自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William G. Kaelin Jr、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的Sir Peter J. Ratcliffe和約翰斯霍普金斯的Gregg L. Semenza因揭示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的機制而獲得此獎。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10月8日,在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一個屏幕上顯示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攝10月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現場。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攝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茜)10月8日,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獎項頒給「有助於我們理解宇宙的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研究成果,總計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由三位宇宙探索者分享。
  • 解讀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果
    揭開細胞與氧氣「互動」的神秘面紗——解讀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果新華社斯德哥爾摩2019年10月7日電 氧氣是我們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由美國、英國的3名科學家分享,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領域的貢獻。,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環球時報駐瑞典特派記者 黃雲迪 甄翔】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等媒體7日報導,當地時間10月7日午時,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凱林,英國牛津大學和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的彼得·拉特克利夫,以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格雷格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細胞氧感應機制發現者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時32分,在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一間中等大小的階梯教室裡,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了它的得主: 圖源:Alexander Mahmoud 關於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的7個小事實 1895年11月27日,化學家Alfred Nobel先生在遺囑上簽署了他的最後願望: 將遺產中的最大份額設立為一系列名為「諾貝爾獎」的獎項,部分授予「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中做出最重要發現的人
  • 數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10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頒發110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一獎項很少頒發。未頒獎的9個年份分別是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21年、1925年、1940年、1941年、1942年。
  • 過去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都頒給了誰?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瑞典語: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每年頒發一次,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第一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章於 1901 年授予德國生理學家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用於表彰他在血清療法及白喉疫苗等方面所做的貢獻。1947 年獲獎的美國生物化學家格蒂·科裡(Gerty Theresa Cori)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她的貢獻在於闡釋了葡萄糖的代謝作用,這對治療糖尿病以及解決眾多醫學問題有重要作用。
  • 解讀: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3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三人共同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C型肝炎病毒。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
    1968年,瑞典銀行(瑞典中央銀行)為了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了瑞典銀行經濟學獎,即後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0月7日新鮮「出爐」,所謂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百年歷史中,有人過世3天獲殊榮,有人陪跑32載終成空。
  • 美英三位科學家分享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環球網快訊】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聯合授予美國癌症學家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11:30,北京時間10月5日17:30,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哈維·阿爾特 (Harvey J.十年回顧2010~2019的生理學或醫學獎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過去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名單2019年——美英三位科學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小知識——從1901年到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了1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