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醫稱為消渴症的糖尿病,中藥降糖效果更好?不一定!

2020-12-01 騰訊網

作者: 宋曉燕(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

誤區一:有些保健品能夠治癒糖尿病

保健品不能有效治療,更不能治癒糖尿病。保健品不能代替藥品,保健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應於特定人群使用,但不能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誤區二:降糖藥會損害肝腎功能,不能長期服用

口服降糖藥對肝、腎功能的影響並不大,只要嚴格按醫囑服用是不會造成嚴重危害的。相反如果長期高血糖而不服藥,那對肝、腎功能的損害會更大。糖尿病人口服降糖藥治療期間應定期複查肝腎功能,每半年檢查一次生化指標。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誤區三:中藥總比西藥好

中醫經過幾千年的醫學實踐,對治療消渴症 (糖尿病) 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輕症病人緩解症狀確有一定療效。但是中藥的降糖療效有限.對重症病人難以奏效,如仍抱著用藥偏見,不願意採用較強降糖作用的藥物,必將貽誤治療。

誤區四:糖尿病是可以治癒的

糖尿病是一種終生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目前所有的治療方法都只能是控制病情、延緩併發症的出現、提高病人生活質量,而離根治糖尿病還有相當的距離,所以千萬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所謂「祖傳秘方」、「專治糖尿病」、「糖尿病可治癒,服藥數月包好」等不負責任的廣告宣傳,既浪費大量錢財,又延誤了治療時機。也有些病人血糖控制正常後便以為萬事大吉了,自行停藥或減藥,這樣做是很危險的。雖然糖尿病目前還不能治癒,但是糖尿病卻是可以控制的,只要血糖穩定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尿病病人完全可以和健康人一樣工作、生活,也能享有正常人同樣的壽命。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誤區五:擅自停藥

目前,糖尿病尚不能徹底根治,需要長期治療。病人經過服藥治療,血糖恢復正常、自覺症狀消失,但這並不意味著糖尿病已經痊癒,還應繼續用藥維持,同時不能放鬆飲食控制和體育鍛鍊,切忌擅自停藥,否則會造成高血糖捲土重來、病情惡化。

誤區六:頻繁換藥

藥效的發揮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藥效才逐漸顯現出來。許多患者不了解這一點,服藥沒幾天,對血糖、尿糖下降程度不滿意,即認為所服藥物無效,急於換藥。事實上,有些降糖藥 (如胰島素增敏劑) 服至半個月到一個月才會達到最大的降糖效果。所以,不要輕易認為某種藥物無效。較合理的方法是:根據血糖水平逐漸調整服藥的劑量,服至該藥的最大有效量時,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藥或與其他藥物聯用。

誤區七:忽視個體化用藥

糖尿病用藥強調個體化,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 (如胖瘦、肝腎功能狀況、年齡等) 來選藥。所謂「好藥」就是適合患者自己病情的藥,並非新藥、貴藥才是好藥,其他患者用著好的藥未必另一個患者也適用。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在胰島素、降糖藥發明之前,醫生是怎麼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果嗎?
    01糖尿病古時被稱為「消渴」,歷史上有記載的患者並不少傳統醫學其實早對糖尿病有所認知,被稱為「消渴症」,中醫名著《黃帝內經》中記載:此肥美之所發也中醫對糖尿病的認知其實是從症狀入手的,糖尿病患者口渴多飲,所以用消渴來命名。有了病名,自然跟消渴對應的患者也就會出現在史料的記載中。根據歷史記載,古代在我國有不少名人都有糖尿病,比如司馬相如、漢武帝、安祿山、蘇東坡、慈禧太后等等,可以說這跟飲食、運動習慣有很大的關係,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達官顯貴,飲食普遍比較好,而運動又較少,所以較易患病。
  • 得了糖尿病除了能吃蘋果外,這些水果也可以適量常吃,你都吃過嗎
    另外,葡萄糖為單糖,在腸道中被直接吸收,迅速完全,由於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導致血糖升高。葡萄含糖量高,且以葡萄糖為主,糖尿病患者吃了血糖會升高,糖友吃一定要適量。還要注意的是,葡萄製成葡萄乾後,含糖量會更高,糖尿病患者更不可多吃葡萄乾。
  • 中醫:糖尿病是醫療騙局 驚醒無數人!瘋狂轉發~
    你敢相信那沒有科學依據的中醫說的?筆者只能笑笑說:看看到時候,誰的眼睛會看不見,看看誰會得尿毒症,誰會得壞疽?事實勝於雄辯,別逞口舌之能,不用多談!  2  中醫的消渴症根本就不是西醫的糖尿病  常聽說:西醫的糖尿病,就是中醫的消渴(三消)症,事實上,中醫的消渴(三消)症,根本就不是西醫的糖尿病!
  • 中藥治療高血糖 這種中藥竟能有效降高血糖
    高血糖是日常生活常見的一種疾病,它也被人們稱為富貴病。那麼,中藥治療高血糖有哪些?高血糖吃什麼水果?一起來看看吧。中藥治療高血糖患有高血糖除了服用一些西藥進行降糖外,我們還可以使用中藥。中藥治療高血糖雖然見效慢,時間長,但是對人體沒有什麼副作用,而且還能調節身體。那麼,治療高血糖的中藥有哪些?1、生地黃有滋陰清熱的作用。
  • 癌症患者能不能吃中藥?天然中藥不傷肝腎?這些藥物傳言是真的嗎
    01西藥傷肝腎,吃天然中藥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觀念,而且認為這是傳統中醫的優勢,中藥沒有毒副作用。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點,我們傳統的中醫也根本沒有說過「中藥安全」這樣的觀點,中醫認為「是藥三分毒」,這才是中醫的大智慧,任何藥物如果不對症服用,亂服用,濫服用那麼結果就是讓中藥變成了「毒藥」,同理,只要西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安全劑量,正確使用,那麼也會對人體沒有損傷。拋去劑量、功效談藥物的毒性,真是不正確的。
  • 青錢柳與糖尿病/劉勝祥/奇聞異事求解171/20200731
    山民熱情地給每位客人倒了一杯茶,並介紹,這是土茶,是當地產的一種柳樹的葉子,可以治療糖尿病。糖尿病?這個介紹馬上引起了我的注意!糖尿病是繼腦血管、癌症、腫瘤之後,又一個人類的殺手。收集並核實病人服用前後醫院的化驗單、找糖尿病病人訪談等等。  到現場確認後,被當地人稱為柳樹的植物叫青錢柳(Cyclocarya paliurus),胡桃科植物,落葉喬木,單數羽狀複葉。
  • 中藥草果中發現新型降糖活性成分
    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天然藥物新藥研發團隊發現了中藥草果具有新型降糖活性成分,不但為新型降血糖先導分子的發現提供了化學和藥理學依據,還為拓寬草果的新用途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糖尿病的臨床治療藥物主要包括胰島素類和口服降糖藥物,然而因低血糖風險和各種副作用,亟須研髮結構類型多樣、作用於不同靶標的新型降血糖藥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陳紀軍研究員介紹說。  草果為姜科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的乾燥成熟果實,是著名中藥和傳統香料,入藥具有燥溼溫中,截瘧和祛痰等功效。
  • 苦瓜胜肽-糖尿病的剋星
    苦瓜胜肽是:基於國際最新的苦瓜基礎研究理論和成果,結合中國中醫的君臣佐使理論,二者的黃金搭檔和完美結合,保證了該產品的獨特效果! 是糖尿病的剋星!純生物製劑,沒有任何毒副作用!苦瓜胜肽不同與其他糖尿病藥物,其它藥物不是降糖而是往體外排洩糖。 苦瓜胜肽是跟體內細胞、胰臟的受器結合,讓器官恢復自身的功能,目前10000臨床,治癒率92%。
  • 賽默飛中藥分析前沿新技術——AcquireX智能化質譜數據採集模式
    相較於傳統DDA模式,AcquireX 模式採集到的有效碎片譜圖數量大幅增加,從而能增加未知化合物鑑定的覆蓋度和置信度,對最具挑戰的低豐度、高複雜性樣品獲得前所未有的結果,適用於中藥研究的各個領域:如中藥及製劑化學成分的表徵、中藥代謝組學研究、中藥質量控制研究(非法添加,農藥殘留篩查等)、及中藥體內代謝研究等各領域當中。圖2.
  • 【學會通知】2020年糖尿病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及並發...
    有關單位、有關人員:由浙江省中醫藥學會主辦,浙江省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寧波市中醫院承辦的「浙江省中醫藥學會2020年糖尿病分會學術年會暨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及併發症新進展學習班」將於11月7日-11月8日在線上舉辦。
  • 糖平中醫|糖尿病系列知識之手腳麻木
    傷口的感染可以給糖尿病足最好的插足時機。 研究表示,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併發症之一。約2/3糖尿病患者有周圍神經和自主神經受累,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者大多患有此症。 糖平溫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出現手腳麻木原因除了以上幾個,還有許多,大多是因為糖尿病的併發症引起的。
  • 糖尿病常用穴——然谷穴:增津液,消煩渴!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身邊患有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了,他們往往對水情有獨鍾,總是感到口渴。漢代張仲景在《金匾》中記載:「渴欲飲水,口乾舌燥。」《古代疾病候疏義》中曰:「……津液消渴,故欲得水也。」所以,中醫又將糖尿病稱之為「消渴」之症。然谷穴則是調理糖尿病時,經常要用到的穴位。
  • 【科技日報】中藥草果中發現新型降糖活性成分
    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天然藥物新藥研發團隊發現了中藥草果具有新型降糖活性成分,不但為新型降血糖先導分子的發現提供了化學和藥理學依據,還為拓寬草果的新用途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糖尿病的臨床治療藥物主要包括胰島素類和口服降糖藥物,然而因低血糖風險和各種副作用,亟須研髮結構類型多樣、作用於不同靶標的新型降血糖藥物。」
  • 69歲老人視線霧蒙蒙,原來是糖尿病導致
    11月14日是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全世界每6秒鐘就有一個人因糖尿病死亡,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位居全球第一……因為症狀隱蔽,糖尿病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其併發症累及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
  • 糖尿病新藥在我國研製成功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國際中醫糖尿病大會」上傳出一個令糖尿病患者特別振奮的消息,由中國中醫藥學研究院數十位糖尿病權威專家共同研製的降糖新藥 「正清消糖」膠囊,經過5573例患者近7年的臨床試驗終於獲得成功。該藥是從我國傳統中藥人參中找到攻克糖尿病的關鍵物質。
  • 聰明人都用五種中藥降三高,每天一點,三高平穩的降下去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款治療高血糖的幾味中藥,對於降血糖是很有幫助的,一起來看看是哪些中藥。一、地黃可改善糖尿病合併高血脂、高血壓。臨床應用:生地、黃芪各30克,淮山、知母、葛根各20克,玄參、枸杞子、蒼朮、茯苓、黨參各15克,麥冬、五味子各10克。
  • 另一個視角看糖尿病患者強化降糖治療與心血管風險的關係
    ACCORD研究是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該研究探討了強化降糖治療與標準降糖治療對CVD事件風險的治療差異是否取決於受試者結合珠蛋白表型。該研究對5806例白人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Hp表型檢測,根據表型分為Hp2-2組和Hp1組。用分層Cox回歸模型的校正危險比(aHR)來量化2種不同Hp表型組的強化降糖治療與心血管疾病臨床結局的關係。
  • 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降糖藥物會給身體帶來什麼毒副作用?
    診斷為糖尿病後,如果經過飲食、運動等治療,血糖不能控制在目標範圍,醫生就會建議患者使用降糖藥物。口服降糖藥物作為目前降糖藥物最為常用的一種類型,會被醫生選用。口服降糖藥物如果效果較好,通常會被長期使用,幾年甚至十幾年。長期服藥,「是藥三分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