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遊客一直不多,急壞了管理局的頭頭們,後來他們抓住了一個機會,中央電視臺有一個介紹自然保護區的欄目,經過爭取,中央電視臺楊陽記者來到了保護區。1999年,保護區由省級升為國家級,我曾帶著一支科考隊伍在那裡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來保護區如願升級,以後我和保護區的考察隊友們一直保持著聯繫。
神農架有個野人的故事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後河有什麼故事呢?找了半天,沒有,沒有的東西就有神秘感,這次的節目就被人定為「神秘的後河」。我負責這個節目中的植物資源部分,當我與楊陽記者交流了解到節目的主題時,我犯愁了。我經常到這裡,沒有看到神秘的東西啊!題材要求要麼讓人大吃一驚!要麼讓人恍然大悟!要麼讓人回味無窮!經過一番思索,我選擇了幾個題材:看上去只有20年的水絲慄經測量其實是百年古樹;摸一摸紫薇的樹幹,它的葉子會抖動;植物不長在土裡而長在樹葉上;一味暖地大葉蘚草藥救活了一位突發心肌梗塞的老人等等。下面的故事是在一次喝茶的過程中發現的一個新的節目內容,節目播出後,發生了一些有趣又可笑的的事情。
一天,我們到一家農戶準備拍攝一點鏡頭。山民熱情地給每位客人倒了一杯茶,並介紹,這是土茶,是當地產的一種柳樹的葉子,可以治療糖尿病。糖尿病?這個介紹馬上引起了我的注意!糖尿病是繼腦血管、癌症、腫瘤之後,又一個人類的殺手。第一次聽到糖尿病這個名稱是在讀中學時肖洪銀老師告訴我的,他說此病有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即三多一少的特點。在肖老師房間的隔壁有一位高高瘦瘦的糖尿病病人,我每天晚自習回家時總在夜市的小攤邊看見宵夜的那位老師(姓孔?)。2005年我在美國與大學好友王家麗畢業後20多年相聚,我們哥倆一邊喝著我從國內帶來的茅臺,一邊交流各自的研究工作。家麗兄興奮地告訴我,他對糖尿病的研究成果二次發表在自然雜誌上,有一家公司每年支助他們研究所1000萬美元去研究糖尿病新藥。1000萬美元研究新藥!當時國內大約1000萬人民幣就可以獲得準字號新藥的批號。眼前一杯茶就能夠治療糖尿病,這不神秘嗎?我能放過這個極有價值的信息嗎?當然不會!我馬上把茶水倒掉,把葉子放在桌子上捕平,拿出放大鏡,經過初步的觀察,判斷這不是柳樹的葉子。我向楊記者介紹了糖尿病藥物目前國內外研究的一些情況,建議增加民間草藥治療糖尿病的內容,見多識廣的楊記者和我的想法一拍即合,我們馬上制定了工作方案:到現場核實柳樹是何物?茶葉如何加工?收集並核實病人服用前後醫院的化驗單、找糖尿病病人訪談等等。
到現場確認後,被當地人稱為柳樹的植物叫青錢柳(Cyclocarya paliurus),胡桃科植物,落葉喬木,單數羽狀複葉。果實有水平圓盤狀翅,水紅色,風吹果動,又名搖錢樹,產於兩湖、兩廣、雲貴川、閩浙臺、蘇皖等地海拔500米以上的森林中。花期4-5月,果熟期7-9月。它是第四紀冰川倖存下來的珍稀樹種,為中國特有植物。
青錢柳發現的比較晚,1893年才被人定為一個新種,所以我國歷代本草書中都沒有記載此種的藥用。浙江一帶稱為「青錢李」,湖北、湖南叫「山麻柳」、安徽叫「山化樹」。在我國中醫裡沒有糖尿病之說,只有「消渴」之病,其病症與糖尿病相同。1994年出版的《中國中藥資源志要》記載青錢柳葉具清熱消渴解毒之效可能是最早青錢柳治療糖尿病的記載。
青錢柳(網圖)
當地山民採摘嫩葉按制茶的工藝製成青錢柳茶。從一位姓吳的病人服用青錢柳茶前後的醫院血糖化驗單來看,血糖的確下降了許多。
《神秘的後河》在中央十頻道播出後,人們對科學普及的內容關心很少,但對治療糖尿病的信息關注度非常高。現在那裡的山民大量栽種青錢柳,荒山變綠了,過去提供給遊客的山貨是核桃、獼猴桃等,現在主打品種是青錢柳茶;遊客大量購買這種草藥,有病自己喝,無病送朋友。保護區呢,動作更大,乾脆把大門外的設施全部拆除,新建了一個巨大的青錢柳治療糖尿病的宣傳牌,不知聘請的哪位書法家,龍飛色舞的大字寫在白色的底板上,與青山綠水的背景非常不協調,這可是原始森林的自然保護區啊!看了讓人哭笑不得(現在已經拆除)。這個節目也給生產此藥的企業免費做了一次廣告。
不過,我要告訴各位,我在節目中介紹的是野生的青錢柳,栽培的效果如何我可不知道啊!我只知道一棵野生的人參價值萬元,一個栽培的新鮮人參在產區只要幾塊錢就能買得到。
最後送給上山採摘樹葉的朋友們一首青錢柳識別和制茶歌搖,以免錯採錯用:
四月開花採摘忙,落葉喬木翅果搖。
樹皮灰色枝條黑,葉子7片要記牢!
樹葉採回開水泡,曬乾即成降糖茶。
喝後效果知多少,查查血糖就知曉。
注: 該文曾在本公眾號上發布過,這次略作修改,詳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