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糠柴與粗糠樹/劉勝祥/奇聞異事求解153/20200521

2021-02-22 健康快樂生活之路

  粗糠是是稻、麥、穀子等農作物子實的皮或殼。我記得在上個世紀70年代,學校組織憶苦思甜活動。我們用米糠做成粑粑,坐在陳水仿同學家裡,一邊吃糠粑粑,一邊聽他父親講過去的苦日子。糠粑粑很難吃,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在中國植物中,與米糠有關的植物名稱有二個:粗糠柴和粗糠樹,首次出現在1937年陳嶸先生主編的《中國樹木分類學》中 。我無法去猜想陳嶸先生取植物名稱時是否想到了吃糠粑粑難受的感覺,在那民不聊生的年代,糠粑粑能夠填飽肚子,人們還是非常感激糠粑粑的。

 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為大戟科植物,小喬木或灌木。與米糠相關的特徵是葉脈散生紅色顆粒狀腺體;雄花花萼裂具紅色顆粒狀腺體;蒴果密被紅色顆粒狀腺體。這些腺體似米糠。粗糠柴產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和海南。生於海拔300-1 600米山地林中或林緣。分布於亞洲南部和東南部、大洋洲熱帶區。木材淡黃色,為家具等用材;樹皮可提取栲膠;種子的油可作工業用油。

 粗糠柴(網圖)

      粗糠樹(Ehretia macrophylla)為紫草科植物,為落葉喬木。與米糠相關的特徵:葉上面密生具基盤的短硬毛。基盤似米糠。粗糠樹產西南、華南、華東、臺灣、河南、陝西、甘肅南部和青海南部。生海拔125-2300米山坡疏林及土質肥沃的山腳陰溼處。粗糠樹有一個變種,光葉粗糠樹(Ehretia macrophylla var. glabrescens),產西藏、四川、貴州、廣西及湖北。生海拔100-1700米丘陵、山坡灌叢及山谷密林。模式標本採自湖北宜昌附近。2020-05-12,我在湖北鄖西槐樹村碰到了正在開花的光葉粗糠樹。葉下面無毛,具光澤。葉上沒有了「粗糠」,但是花的形態特徵仍然與粗糠樹保持一致。

光葉粗糠樹花(劉勝祥,湖北鄖西槐樹,20200509)

光葉粗糠樹(劉勝祥,湖北鄖西槐樹,20200509)

      在野外,我看見了光葉粗糠樹,突然就想起了與粗糠有關的二種植物,也想起了吃糠粑粑的日子。

       植物的名稱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生活特徵,現在的中國分類學家也許不會再用「粗糠」來取植物的名稱了,如果形態像一個「疤」,人們會選「香疤」等詞,就像人們稱舞者為「舞霸」、生活用具用「某霸」等詞,如「廚霸」一樣。我感到還是粗糠好,一看、一想就知道講的啥,而現在的稱呼讓人云裡霧裡,不知道真假。

相關焦點

  • /劉勝祥/奇聞異事求解115/20190629
    辣木(劉勝祥,雲南永勝縣濤源鄉,20190627)辣木果實(劉勝祥,雲南永勝縣濤源鄉,20190627)原產印度的在印度稱為"奇蹟樹"、"母親最好的朋友"和"醫藥百寶箱"。被認為是人們長壽的食材藥材,已經有上千年的食用歷史,是人類較古老的藥食兼用的樹種之一。據資料顯示:辣木包含約20種胺基酸,46種抗氧化劑,抗炎化合物,富含豐富的微量元素鉀、錳、鉻,以及精氨酸、賴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
  • 民族植物學研究系列——止鼻血的牡荊葉/劉勝祥/奇聞異事求解160/20200625
    當我們考察完一處野生蘭草路過一個水塘邊時,我對正在開花的馬鞭草科植物牡荊進行拍攝,站在我身後的李局長向我介紹,此樹的葉子可以治療鼻血。黃金村是李局長的老家,他對這裡的植物很熟悉,據他介紹,原來在外放牛時,一旦鼻中流血,老人們把新鮮的牡荊葉塞入鼻中,不一會,就止住了鼻中流血。現在,村裡人仍然在使用這種止血的方法。
  • 神農架民間草藥的故事007——松枝還陽(萬年蘚)/劉勝祥/奇聞異事求解182/20200908
    松枝還陽——萬年蘚(劉勝祥,神農架林區紅坪畫廊,20200823)        萬年蘚(Climacium  dendroides)1804年被人發表為一個新種時,分類學家選擇了拉丁文 dendroides,即長得"象樹一樣"作為它的種加詞。
  • 許建初和楊雪飛研究組聯合在利用指示植物粗糠柴預測亞洲象空間分布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基於經驗推測,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可作為亞洲象在印度北部地區乾旱季節的分布指示物種。在大尺度上,尚未有直接證據證明該假設成立。 近日,許建初和楊雪飛研究組基於氣候和地形數據、歸一化植被指數、森林林冠高度以及粗糠柴在印度北部的分布信息,研究採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擬了粗糠柴在印度北部的空間分布(圖1)。
  • 「奇聞異事之最」百家號娛樂領域排行-哪個領域更適合新手作者?
    奇聞異事之最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9%為優質文章,73%為中等文章,18%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奇聞異事之最目前權重為2,通過綜合數據分析,該預估價格對比同級別作者偏高,推廣性價比一般(意見僅供參考)。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進入查看詳情:進入主頁。
  • 來說說關於黃河的奇聞異事
    大家都很好奇,就繼續往下挖,起初那根鐵管大概只有胳膊一般粗細,可是隨著人們繼續往下挖,越往下越粗,到了大概七八米深的時候,那根鐵管差不多又有農村院裡用的水缸一般粗細,且格外白亮,就像時現在用的不鏽鋼,可是那時候農村連鐵管都少見,更何況是不鏽鋼了,更是沒有見過。 工人們也不敢再挖了,於是上報了當地的專家。
  • 粗糠柴
    #林鐘立秋##大戟科#實不相瞞,在群裡看到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的照片,點開大圖前我還以為哪位朋友發了一串糖葫蘆:
  • 何首烏的故事/劉勝祥/奇聞異事求解174/20200814
  • 動物界不可思議的奇聞異事,刷新你的認知!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相信大家都見過許多動物,有的是很熟悉的,說不定在他們的身上也有我們很多不了解的東西,下面小編帶大家來一起看看動物界的奇聞異事。1、蝸牛的牙齒——數量驚人。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
  • 糠椴樹蜜與紫椴樹蜜哪個好?紫椴蜜和糠椴蜜的區別
    椴樹蜜是東北特有的蜜種,在市面上也比較常見,通常根據椴樹種類分為糠椴樹蜜和紫椴樹蜜,兩種蜜各有特色,那糠椴樹蜜與紫椴樹蜜哪個好呢?在都是成熟蜜的情況下,糠椴樹蜜與紫椴樹蜜相比,紫椴樹蜜更勝一籌。雖然質量沒有優劣之分,但是二者在口感和色澤上有一定的差距,純正的紫椴蜜一般呈乳白色或亮白色結晶狀,看起來有油脂光澤,結晶非常細膩,綿軟易化,入口沒有顆粒感,而糠椴蜜顏色發黃,結晶顆粒較粗,口感上遜色於紫椴蜜。因此,更多的消費者願意選擇紫椴蜜。紫椴蜜不僅好吃,對身體也有許多益處。由於現代工作壓力大和生活習慣等原因,很多人會出現失眠的情況,睡前半小時到1小時飲用一杯紫椴白蜜有助眠效果。
  • 青錢柳與糖尿病/劉勝祥/奇聞異事求解171/20200731
  • 15件打死你都不知道的奇聞異事 看完懷疑世界
    以下15個奇聞異事,估計你一個也不知道,今天就帶你一起去做一個有見識的人!當然看完之後,你也許會懷疑自己在這個世界白活了……1你每天喝的乾淨純水,也許是來自恐龍的尿。15件奇聞異事收好!此乃失傳多年的新生法寶!你的生命在這一刻又重啟了!有沒有!
  • 史上無法破解的4個奇聞異事,我國竟有個「喝尿村」,難以想像!
    史上無法破解的4個奇聞異事,我國竟有個「喝尿村」,難以想像!1.當地人警告蘇聯考古學家,他們挖出Timur的頭蓋骨,引發戰爭,大規模侵略蒙古戰爭,總之,他們被挖掘出來了。第二天,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夏訂畫(希特勒侵犯了俄羅斯的代碼)發動。蘇聯共和國被納粹佔領了。僅僅幾天就死了數千人的蘇聯人。
  • 小巷裡一位糖果廠女工的藥方/劉勝祥/奇聞異事求解166/20200716
  • 10個關於食物的奇聞異事
    10個關於食物的奇聞異事 完滿人生歷來少不了美食這個主旋律。英國素以黑暗料理聞名,他們的餐桌上常見的烤面拖牛肉、炸馬鈴薯和洋白菜以及受人喜愛的葡萄乾布丁等都成為大家玩笑的談資。歷史上,食物也曾釀造過慘劇。
  • 神秘物種 海底人 世界五大的奇聞異事,看的人膽顫驚
    《拾遺記》是晉朝的志怪名著,專門記載伏羲以來的奇聞異事.卷一唐堯中有一段文字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注意和興趣.文中說:堯帝三十年,一隻巨大的船出現在西海,夜晚船上有光,當時海邊的人們將之稱為貫月槎,船上有身披白羽會飛的仙人。
  • 奇聞異事,民間傳說,靈異事件,《搜神記》中統統都有
    幹寶在日常喜歡搜集整體奇聞異事,他自己經歷的奇怪事情也會記錄下來。經過長期準備,就有了這部志怪小說《搜神記》。幹寶寫《搜神記》的目的是「明神道之不誣」。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幹寶承認有鬼神存在,他想要通過自己的文學創作證明他的觀點。《搜神記》中記錄了一個幹寶身邊發生的故事。他父親有一個寵婢,因家宅爭寵被活埋了。十幾年後,這個寵婢竟然死而復生。
  • 奇聞異事:歷史上最詭異人類集體消失事件, 至今科學無法解釋, 你聽過幾個?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猜你還想看:奇聞異事:時隔43年,日本漁船再次捕獲未知生物,專家:瑪雅預言真沒騙人?
  • 農村奇聞異事之「豬生象」,豬生出了大象,是傳說還是真有其事?
    農村地區總是流傳著許許多多奇怪的傳說或者奇聞,小時候農村老家沒有電視更沒有手機,娛樂項目非常少。最高興的就是圍坐在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身邊聽他們講農村各種稀奇古怪的故事、傳說,聽到可怕處嚇得躲在大人懷裡不敢出來,但想聽故事的欲望沒有就此停止,蜷縮在懷裡繼續聽著故事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