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枝還陽——萬年蘚(劉勝祥,神農架林區紅坪畫廊,20200823)
萬年蘚(Climacium dendroides)1804年被人發表為一個新種時,分類學家選擇了拉丁文 dendroides,即長得"象樹一樣"作為它的種加詞。神農架的土郎中很早的時候就觀察到,此植物雖然矮小,不到30公分,但是長得卻象原始森林中的一棵小樹苗, 他們給了它一個非常形象的名稱——松枝還陽 。一個是職業的分類學家、一個是完全不了解現代分類學的土郎中,分類的結果達到了完全一致,植物的外形吸引了他們的共同的眼球!
第一次見到萬年蘚是在1997年神農架的金猴嶺。儘管苔蘚鑑定比較困難,但是這個長得象一棵杉樹小樹苗的苔蘚,一旦一眼「相中」,終身就難以忘記。
苔蘚植物先天不足,沒有真根,只有莖和葉。土生的萬年蘚有二種類型的莖,地下橫生莖和地上直立莖。用手輕輕向上一提,地下莖就離開了土壤。地上莖有鱗片狀葉片,成樹狀分枝。在海拔1600米左右,有分枝尖端呈尾葉狀的東亞萬年蘚分布,在3000米左右,有分枝尖端呈粗鈍的萬年蘚分布,它們叢生於潮溼的針闊林下或沼澤地附近,很容易找到。萬年蘚分布於西南及吉林、遼寧、陝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西藏等地。神農架分布在老君山、金猴嶺、紅坪畫廊等地。
非常遺憾的是松枝還陽沒有被收錄到《全國中草藥彙編》書中。但是我仍然在《神農架中藥資源圖志》中讓它佔有一席之地,這是因為它是神農架「三十六還陽」的成員,人們應用它的歷史很久了。1999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持編纂的全面總結中華民族二千多年來傳統藥學成就的《中華本草》中就有萬年蘚的記載。
松枝還陽性味苦;寒。功能主治為清熱除溼;舒筋活絡。主風溼勞傷;筋骨疼痛。一般內服:煎湯,6-9g(摘錄於《中華本草》)。中醫上認為肝主筋,腎主骨,強筋骨的中藥主要是補益肝腎,松枝還陽的藥效可能是通過補益肝腎而達到強筋骨的作用。
中藥是由草藥逐漸發展起來的,車前草、旱蓮草等草藥,因具有良好的療效被社會認可,後來被收錄到 《中國藥典》。松枝還陽什麼時候才能被《中國藥典》收錄呢?現在風溼病、筋骨疼在高海拔溼度比較大的山區是常見病,西藏的「藏藥」大多是對付這些病的。神農架目前是有豐富的食材,就缺高明的廚師啊!
我想:神農架「松枝還陽膏」、「松枝還陽強骨散」出現之時,可能就是「松枝還陽」草藥進入「大堂」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