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紅蛋白升高與心血管疾病(CVD)風險增加的關係已經被諸多研究證實,但近年來一系列旨在通過強化血糖管理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的臨床試驗未能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結局,甚至增加了死亡率,這使得臨床決策成為一種艱難的抉擇。結合珠蛋白(Haptoglobin, Hp)在人體肝臟中合成,主要功能是促進血紅蛋白的降解,同時發揮促進血管再生的生物學效應。以往的研究發現,結合珠蛋白基因位點多態性與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相關,同時,其作為一種有前景的反映血糖管理的指標日益受到關注。
ACCORD研究是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該研究探討了強化降糖治療與標準降糖治療對CVD事件風險的治療差異是否取決於受試者結合珠蛋白表型。該研究對5806例白人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Hp表型檢測,根據表型分為Hp2-2組和Hp1組。用分層Cox回歸模型的校正危險比(aHR)來量化2種不同Hp表型組的強化降糖治療與心血管疾病臨床結局的關係。
隨訪7年後,在Hp2-2表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與標準降糖治療相比,強化降糖治療與的受試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較低(n=2133;aHR:0.71;95%CI:0.55-0.91;p=0.006),但在Hp1表型患者中,未觀察到強化降糖治療降低心血管病風險(n=3673;aHR:0.95;95%CI:0.79-1.13;p=0.550)。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在Hp1表型患者中,強化降糖治療增加了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aHR:1.50;95%CI:1.00-2.25;p=0.049)和全因死亡風險(aHR:1.40;95%CI:1.08-1.81;p=0.011),而Hp2-2表型患者中未觀察到不同降糖治療策略與致死性心血管疾病或全因死亡風險相關(致命性CVD:1.02;95%CI:0.59-1.77;p=0.931;全因死亡率:aHR:0.98;95%CI:0.68-1.41;p=0.908),見表1和表2。
表1 HP1表型與HP2-2表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單因素分析
表2 HP1表型與HP2-2表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及全因死亡風險多因素分析
ACCORD研究是首個基於不同結合珠蛋白表型比較強化降糖治療與標準降糖治療對CVD風險及預後影響的大型RCT,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立於傳統的靜脈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風險預警指標,遺憾的是,該項研究納入的均為高加索人種,鑑於不同族裔之間遺傳背景的潛在差異,還需更多的證據支持結合珠蛋白在東亞人群中作為一個可靠的血糖管理指標。
專家簡介
薛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科住院醫師,醫學碩士,畢業於廣西醫科大學。主要從事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心血管危重症診療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分子流行病學與分子遺傳學,參與多項國家級及升級科研課題,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發表論文6篇。
吉慶偉,醫學博士,博士後,主任醫師,暨南大學醫學院博士生導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評專家,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肺血管病學組委員,中國心血管醫師協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療器械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高血壓防治分會委員。主要從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尤其側重於冠心病的介入診療,在心血管危急重症的處理上具有較豐富經驗。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SCI收錄學術論文29篇,總影響因子大於100分,單篇最高9.986,總引用840次,單篇最高引用144次。擔任Atherosclerosis、Immunology等多種國際學術期刊特約審稿專家。主持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1項中國博士後基金,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項。
參考文獻
Allie S Carew,Andrew P Levy,Henry N Ginsberg。Etal. Haptoglobin Phenotype Modifies the Influence of Intensive Glycemic Control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J] J Am Coll Cardiol.2020 Feb 11;75(5):512-521.doi: 10.1016/j.jacc.2019.11.051.
來源:邕江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