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視角看糖尿病患者強化降糖治療與心血管風險的關係

2020-11-22 騰訊網

糖化血紅蛋白升高與心血管疾病(CVD)風險增加的關係已經被諸多研究證實,但近年來一系列旨在通過強化血糖管理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的臨床試驗未能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結局,甚至增加了死亡率,這使得臨床決策成為一種艱難的抉擇。結合珠蛋白(Haptoglobin, Hp)在人體肝臟中合成,主要功能是促進血紅蛋白的降解,同時發揮促進血管再生的生物學效應。以往的研究發現,結合珠蛋白基因位點多態性與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相關,同時,其作為一種有前景的反映血糖管理的指標日益受到關注。

ACCORD研究是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該研究探討了強化降糖治療與標準降糖治療對CVD事件風險的治療差異是否取決於受試者結合珠蛋白表型。該研究對5806例白人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Hp表型檢測,根據表型分為Hp2-2組和Hp1組。用分層Cox回歸模型的校正危險比(aHR)來量化2種不同Hp表型組的強化降糖治療與心血管疾病臨床結局的關係。

隨訪7年後,在Hp2-2表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與標準降糖治療相比,強化降糖治療與的受試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較低(n=2133;aHR:0.71;95%CI:0.55-0.91;p=0.006),但在Hp1表型患者中,未觀察到強化降糖治療降低心血管病風險(n=3673;aHR:0.95;95%CI:0.79-1.13;p=0.550)。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在Hp1表型患者中,強化降糖治療增加了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aHR:1.50;95%CI:1.00-2.25;p=0.049)和全因死亡風險(aHR:1.40;95%CI:1.08-1.81;p=0.011),而Hp2-2表型患者中未觀察到不同降糖治療策略與致死性心血管疾病或全因死亡風險相關(致命性CVD:1.02;95%CI:0.59-1.77;p=0.931;全因死亡率:aHR:0.98;95%CI:0.68-1.41;p=0.908),見表1和表2。

表1 HP1表型與HP2-2表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單因素分析

表2 HP1表型與HP2-2表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及全因死亡風險多因素分析

ACCORD研究是首個基於不同結合珠蛋白表型比較強化降糖治療與標準降糖治療對CVD風險及預後影響的大型RCT,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獨立於傳統的靜脈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風險預警指標,遺憾的是,該項研究納入的均為高加索人種,鑑於不同族裔之間遺傳背景的潛在差異,還需更多的證據支持結合珠蛋白在東亞人群中作為一個可靠的血糖管理指標。

專家簡介

薛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科住院醫師,醫學碩士,畢業於廣西醫科大學。主要從事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心血管危重症診療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分子流行病學與分子遺傳學,參與多項國家級及升級科研課題,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發表論文6篇。

吉慶偉,醫學博士,博士後,主任醫師,暨南大學醫學院博士生導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評專家,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肺血管病學組委員,中國心血管醫師協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療器械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高血壓防治分會委員。主要從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尤其側重於冠心病的介入診療,在心血管危急重症的處理上具有較豐富經驗。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SCI收錄學術論文29篇,總影響因子大於100分,單篇最高9.986,總引用840次,單篇最高引用144次。擔任Atherosclerosis、Immunology等多種國際學術期刊特約審稿專家。主持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1項中國博士後基金,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項。

參考文獻

Allie S Carew,Andrew P Levy,Henry N Ginsberg。Etal. Haptoglobin Phenotype Modifies the Influence of Intensive Glycemic Control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J] J Am Coll Cardiol.2020 Feb 11;75(5):512-521.doi: 10.1016/j.jacc.2019.11.051.

來源:邕江心聲

相關焦點

  • SGLT-2抑制劑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結局
    會上公布的CANVAS及CVD-REAL 2最新研究數據均顯示,SGLT-2抑制劑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結局。研究結果同時發表在Circulation上。CANVAS研究共納入10142例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參與者被隨機分配至坎格列淨治療或安慰劑組,平均隨訪時間為188周。主要研究結局為兩組參與者校正後的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風險。
  • 中國糖尿病患者怎樣正確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的使用是多數糖尿病患者的必然趨勢 中國糖尿病患者全球最多1,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約1.298億,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2。但我國糖尿病血糖控制狀況不佳,TIDE研究顯示,糖尿病知曉率為43.3%,治療率為49.0%,控制率為49.4%2。
  • 不只是降糖,揭秘GLP-1RA治療ASCVD的多重機制
    在此背景下,GLP-1RA作為新型降糖藥物隆重登場,由於其獨特的降糖機制和卓越的降糖效果,一舉改寫了降糖治療路徑,成為優化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一顆「新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降糖以外,GLP-1RA的心血管獲益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權威指南也不斷強調GLP-1RA在糖尿病合併ASDVD治療中的一線地位,尤其是2019 ESC/EASD指南[2]更是明確提出,2型糖尿病患者不應僅基於HbA1c%是否達標決定是否應用GLP-1RA,而是一旦合併ASCVD或伴有高危/極高危心血管疾病風險就建議應用包括利拉魯肽在內的被證實存在心血管獲益的
  • 以色列國家糖尿病委員會:2 型糖尿病治療指南
    基層醫生是 2 型糖尿病綜合管理的主力軍。隨著降糖藥物數量的日益增多,加之新的臨床數據不斷湧現,基層醫生需要藉助臨床指南來為患者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 治療2型糖尿病!禮來Trulicity療效擊敗索馬魯肽&艾塞那肽
    主要目的是在啟動每周一次GLP-1 RA藥物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比較治療6個月期間的治療依從性和持久性,包括Trulicity(1.5mg和0.75mg)、semaglutide(1mg和0.25/0.5mg)、exenatide。   採用Kaplan-Meier圖和Cox比例風險模型檢驗藥物治療持久性。
  • 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控制目標及達標策略 專家共識解讀
    03  HbA1c作為評估血糖控制的「金標準」  DCCT/EDIC研究顯示,強化降糖(HbA1c至7%)與標準治療(HbA1c至9%)比較,心血管、腎臟病變、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風險均明顯下降。UKPDS研究也發現,將HbA1c降至7.0%以下的強化降糖組,有明顯的微血管獲益。
  • 《中國成人T2DM合併心腎疾病患者降糖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來啦...
    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慢性腎臟病(CKD),且心腎疾病為T2DM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在T2DM合併心腎疾病患者中,合理使用降糖藥物具有重要意義。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與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聯合制訂了《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合併心腎疾病患者降糖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本文匯總了主要推薦意見和降糖藥物治療路徑。
  • 2型糖尿病患者應注重ASCVD的危險評估與管理
    ,就是突出強調了對合併ASCVD或ASCVD高危人群,應該實施以患者為中心的個體化管理,在制訂藥物治療策略時,應優先選擇具有明確CVD 獲益證據的降糖藥物,如GLP-1受體激動劑,包括利拉魯肽等。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頭號死因:每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多於任何其它死因。三成以上糖尿病患者至少有一種心血管疾病,而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是其中發病比例最高的,需要尤為關注和預防。預防ASCVD,降低ASCVD的發生與發展,減少因ASCVD導致的傷殘與死亡,是糖尿病治療的關鍵點。
  • 從循證證據看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管理
    一項納入我國9872例接受口服降糖藥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橫斷面研究顯示,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達標率僅為53.4%,這意味著在我國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餐後血糖升高的情況下,餐後血糖達標率僅過半。
  • 中國發布丨研究發現胰島素不適合2型糖尿病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中國網12月4日訊(記者 張豔玲 通訊員 蔡敏 田娟)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在新冠患者中,有大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汪道文介紹,不少文獻報導,對於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將其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內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
  • 專家答疑:新型降糖藥物SGLT-2抑制劑和GLP-1RA治療的常見問題
    導讀 過去的幾十年,在2型糖尿病(T2DM)治療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先後擁有了多種降糖藥物,包括胰島素、雙胍類、磺脲類、格列奈類、噻唑烷二酮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乃至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以上藥物使急性高血糖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減少了部分微血管併發症的發生,但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額外風險依然居高不下。
  • 利拉魯肽注射液諾和力心血管適應症獲批
    此次獲批適應症的具體內容包括:適用於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風險。截至5月14日,諾和力®是中國目前唯一具有降低心血管風險適應症的降糖藥物[1]。
  • 糖尿病患者得癌症的風險也增加,尤其是這類糖友!
    證據比較充分的是二甲雙胍使用者腫瘤患病率及腫瘤預後好於生活方式管理和其他降糖藥物,其他降糖藥物對腫瘤的作用缺少確鑿的證據。 肥胖患者腫瘤患病率高 觀察性研究發現,肥胖患者腎癌、膽囊癌、肝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胰腺癌患病率明顯高於非肥胖者。體重指數(BMI)>25的患者,BMI每增加5,膽囊癌患病率增加1.5倍。
  • 降糖藥治療心衰(HFrEF):勃林格/禮來Jardiance(恩格列淨)新適應症...
    ,包括伴和不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風險,並延緩腎功能下降。之前,FDA已授予Jardiance快速通道資格(FTD),降低HF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風險。該資格認定是授予Jardiance治療HF的EMPEROR臨床項目,其中包括EMPEROR-Reduced試驗和EMPEROR-Preserved試驗,後者正在探索Jardiance對HFpEF成人患者心血管死亡或住院治療的影響,預計2021年獲得結果。
  • 糖尿病診療45問|解析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治療篇)
    生活方式幹預不能讓血糖控制達標,則先採用單藥治療,首選二甲雙胍,不適合二甲雙胍治療者可選擇α-糖苷酶抑制劑或胰島素促泌劑。如單獨使用二甲雙胍治療血糖仍未達標,則可進行二聯治療,加用胰島素促泌劑、α-糖苷酶抑制劑、TZDs、胰島素等。三聯治療:上述不同機制的降糖藥物可以3種藥物聯合使用。如三聯治療控制血糖仍不達標,則應將治療方案調整為多次胰島素治療。採用多次胰島素治療時應停用胰島素促泌劑。
  • 禮來度拉糖肽說明書更新,減少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根據最新的說明書:度易達(度拉糖肽)在適用於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糖控制的同時,無論患者是否已確診心血管疾病(CVD)或合併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都減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此次說明書更新是基於REWIND研究(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結局研究)的結果,將該結果更新進度易達(度拉糖肽)中國說明書,為其用於治療已確診CVD或合併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成人T2DM,減少MACE提供了充分的臨床證據。
  • 在胰島素、降糖藥發明之前,醫生是怎麼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果嗎?
    但是,在古代有糖尿病嗎?在降糖藥和胰島素髮明之前,糖尿病可以治療嗎?能治好嗎?中醫對糖尿病的認知其實是從症狀入手的,糖尿病患者口渴多飲,所以用消渴來命名。有了病名,自然跟消渴對應的患者也就會出現在史料的記載中。根據歷史記載,古代在我國有不少名人都有糖尿病,比如司馬相如、漢武帝、安祿山、蘇東坡、慈禧太后等等,可以說這跟飲食、運動習慣有很大的關係,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達官顯貴,飲食普遍比較好,而運動又較少,所以較易患病。
  • 同濟醫院汪道文團隊最新發現:胰島素不適用於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12月6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團隊獲悉,該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該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在線發表。
  • GLP-1類藥物有望替代胰島素成為2型糖尿病的一線治療的最佳選擇
    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是肥胖患者,在胰島素注射治療中伴隨的體重進一步增加,會加劇患者機體代謝紊亂以及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包括微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而導致的死亡風險(2)。GLP-1藥物治療具有的減肥功效對糖尿病患者非常有益。更為重要的是,其心血管獲益作用為長期GLP-1治療提供了卓越的臨床依從性。Discovery of insulin by Drs.
  • 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 年版) 更新要點的解讀
    最近,大慶研究:18323 年隨訪的最新結果也再次證實,強化生活方式幹預可降低 IGT 人群的 T2DM 發生風險——強化生活方式幹預組進展為 T2DM 發生率為 72.6%,低於常規治療組的 89.9%(P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