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研究發現胰島素不適合2型糖尿病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2020-12-04 中國網

中國網12月4日訊(記者 張豔玲 通訊員 蔡敏 田娟)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導致的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在全球仍處於尚未完全控制狀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月3日16時,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已達到6336.02萬例,累計死亡147.58萬例。在新冠患者中,有大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

汪道文介紹,不少文獻報導,對於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將其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內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

研究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收集了689例2020年2月至4月於同濟醫院住院治療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使用了COX回歸模型、傾向性評分和亞組分析等方法,在校正了多種混雜因素和基線偏倚後,首次發現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的高死亡率密切相關。

該研究比較分析了346例使用胰島素進行降糖治療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與343例未使用胰島素的同類患者的死亡率,發現胰島素治療組患者的死亡率顯著高於未使用胰島素治療組(27.2% vs. 3.5%)。在使用cox回歸模型並進行基線校正後,其風險比(HR)高達5.38。使用傾向評分匹配(PSM)後,其校正後HR值仍有3.21。

隨後研究者對這689例患者從多個指標(入院時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等)進行分層分析,在每個亞組中,其結論依然成立。

汪道文介紹,為了進一步探究胰島素與此類患者高死亡率之間的具體機制,研究者首先分析了低血糖對於死亡率的影響。在去除出現低血糖的患者後,胰島素治療組的患者死亡率仍然顯著高於非胰島素治療組,校正後HR值為6.85。此結果提示,在胰島素治療與高死亡率之間具有其他潛在的機制。隨後研究者分析了住院期間患者多個檢驗指標的變化,發現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COVID-19患者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提示胰島素可能通過促進患者體內的炎症因子水平進而導致了患者的死亡。

汪道文表示,儘管該研究分析表明,胰島素治療與全身炎症反應加重和重要器官損傷加重有關,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對於臨床醫生而言,此項研究還是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研究結果,汪道文建議應謹慎對感染COVID-19的T2D患者使用胰島素治療,如果必須使用胰島素對其進行血糖控制,則需要謹慎選擇胰島素劑量並嚴格監測患者的各項指標尤其是炎症因子的變化。

相關焦點

  • 同濟醫院汪道文團隊最新發現:胰島素不適用於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12月6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團隊獲悉,該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該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在線發表。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汪道文教授團隊首次發現:胰島素不適用於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的降糖治療
    楚天都市報12月4日訊(記者李曼英 通訊員蔡敏 田娟)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
  • 中國糖尿病患者怎樣正確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的使用是多數糖尿病患者的必然趨勢 中國糖尿病患者全球最多1,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約1.298億,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2。但我國糖尿病血糖控制狀況不佳,TIDE研究顯示,糖尿病知曉率為43.3%,治療率為49.0%,控制率為49.4%2。
  • JCEM: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或存風險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外源性胰島素治療使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癌症及死亡風險增加。研究在線發表於1月31日在線的《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誌》(JCEM)。  這並非首項得出上述結論的研究。「這些數據與既往大量證據(觀察到接受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轉歸較差)一致。」作者們指出。
  • ...防治指南》發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糖尿病|hba1c
    高血糖的藥物治療要點生活方式幹預和二甲雙胍為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線治療。生活方式幹預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應貫穿於治療的始終。若無禁忌證,二甲雙胍應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中。一種降糖藥治療而血糖不達標者,採用2種甚至3種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聯合治療。也可加用胰島素治療。
  • 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控制目標及達標策略 專家共識解讀
    轉自:《國際糖尿病》,原標題: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及達標策略專家共識解讀  謝建軍1李全民2  1.江蘇省蘇州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院  2.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內分泌科  2型糖尿病(T2DM)是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血糖達標是預防和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重要措施
  • 日本研究團隊發現1型糖尿病新治療法 患者無需再注射胰島素
    人民網東京11月15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日本名古屋大學研究團隊12日公布了一項有關1型糖尿病治療方法的研究新成果。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於人體胰臟無法分泌胰島素引起的,目前日本國內約有10-14萬1型糖尿病患者。為補充胰島素,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注射4-5次胰島素,並需特別注意對血糖值的管理。
  • 在胰島素、降糖藥發明之前,醫生是怎麼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果嗎?
    但是,在古代有糖尿病嗎?在降糖藥和胰島素髮明之前,糖尿病可以治療嗎?能治好嗎?根據喬斯林醫生的記載,很多人在診斷出糖尿病後,會選擇放棄治療,結果接近九成的人會在第一年就死於糖尿病引發的休克,而且此時,糖尿病相關的治療與檢驗也都很粗糙,只能收集患者的尿液來推算糖尿病病況,也就是說只有出現尿糖問題了,才能做診斷,其實對於不少糖尿病患者來說,出現嚴重的尿糖,其實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而且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還沒被區分開。
  • GLP-1類藥物有望替代胰島素成為2型糖尿病的一線治療的最佳選擇
    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是肥胖患者,在胰島素注射治療中伴隨的體重進一步增加,會加劇患者機體代謝紊亂以及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包括微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而導致的死亡風險(2)。GLP-1藥物治療具有的減肥功效對糖尿病患者非常有益。更為重要的是,其心血管獲益作用為長期GLP-1治療提供了卓越的臨床依從性。Discovery of insulin by Drs.
  • 鐵皮石斛多糖對2型糖尿病小鼠降糖降脂的作用
    因此,從中草藥中尋找高效、安全的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天然產物,具有很高的實際應用價值。現在已經有大量的研究發現,許多中草藥都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其中包括生芪、地黃、黃連、當歸、葛根、鐵皮石斛等。鐵皮石斛具有的藥用價值,是一種珍貴的藥材,其最主要的藥用成分是石斛多糖,除此之外還含有石斛鹼、黃酮和一些微量元素。諸多研究證明鐵皮石斛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等藥理作用。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最新版發布,藥物方面有何推薦?來看此文
    我國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已經歷經了多次的版本更新,在11月下旬,2020年最新版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的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上重磅發布了,在本版指南中,結合最新的糖尿病防治相關研究,對很多內容都進行了更新,其內容更具有科學性和時效性,可以說,不管是相關學科的醫療工作人員,還是本身就是糖尿病患者的朋友,
  • 口服胰島素真的來了?!不用天天打針了,造福億萬糖尿病患者
    加之注射時間要求嚴格、需長期用藥等因素使得很多患者對注射胰島素的依從性不理想,所以,口服胰島素一直是許多研究人員追求的目標。對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自身無法分泌胰島素或無法產生足夠多的胰島素,在嬰兒或青少年時期就已經發病,非常依賴胰島素;對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其體內胰島素要麼是相對缺乏(生物作用受損,比如胰島素抵抗),要麼是分泌障礙,要麼兼而有之。
  • 得了2型糖尿病,吃什麼降糖藥比較好?那要看你的血糖情況了
    一個原因是胰島不能分泌胰島素了,或者分泌的胰島素數量不足了;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身體利用胰島素的能力下降了。如果一個人的胰島徹底不能分泌胰島素了,那就會被診斷為1型糖尿病;其他情況引起的糖尿病,則統統被歸類為2型糖尿病。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女性懷孕期間合併的糖尿病,因為懷孕的特殊性需要特別處理。
  • 新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布 診斷流程被更新
    近期,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正式發布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新指南納入了最新的中國人群的研究結果,更新了高血糖的診斷流程,並首次將中醫藥寫入指南。糖尿病綜合控制標準與國內相關學術機構保持一致,並由心血管專科醫師撰寫相應章節。
  • 基礎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方案調整探討——4200研究...
    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轉換為門冬胰島素30 每日2次(BID)或每日3次(TID)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對照研究,研究中69%的受試者來自中國大陸,為中國基礎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方案調整增添了新的證據及為藥物選擇帶來啟發。
  • 1型、1.5 型、2 型、3c... 糖尿病分型最新盤點!
    70% ~ 90%  的 T1DM 患者在診斷時可發現有免疫介導過程的證據,該過程有針對穀氨酸脫羧酶「GAD65」、胰島抗原-2「IA-2」、ZnT8 轉運體或胰島素的 β 細胞自身抗體,並且與控制免疫反應的基因相關;缺乏免疫特徵的 T1DM 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有些人可能是單基因形式的糖尿病。
  • 從循證證據看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管理
    2007—2008年全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餐後血糖升高比例佔80%,其中單純餐後血糖升高比例為46.6%;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單純餐後血糖升高患者的比例甚至高達70.7%。可見,若不採用餐後血糖診斷可漏診我國近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國心臟調查還發現,我國約80%的冠心病患者漏診糖代謝異常。
  • 治療2型糖尿病!禮來Trulicity療效擊敗索馬魯肽&艾塞那肽
    禮來(Eli Lilly)近日在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第80屆科學會議上公布了一項最新現實世界研究數據顯示,在新接受GLP-1受體激動劑(RA)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與每周注射一次semaglutide(索馬魯肽)或exenatide(艾塞那肽,BCise Pen)相比,Trulicity(dulaglutide,度拉魯肽)具有顯著更高的依從性和更長的持久性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研究進展!
    幹細胞具有獨特的高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可以在特定的微環境中誘導分化為胰島素分泌細胞(IPCS)。 因此,幹細胞移植有望克服胰島細胞移植的缺陷,成為幹預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幹預2型糖尿病的傳統方法並不令人滿意近年來,中國的糖尿病發病率很嚴重。
  • 問答|糖尿病患者一周一次用藥,可能嗎?
    糖尿病患者每天打胰島素,這樣的生活得堅持十年、二十年,有多困難?數據顯示,近四成患者不完全按醫囑使用口服降糖藥物;超過一半糖尿病患者不能堅持使用胰島素。如果每日用藥能變成每周用藥,是否是就輕鬆多了?對於中國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一周一次的注射用降糖藥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