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降糖,揭秘GLP-1RA治療ASCVD的多重機制

2020-11-25 騰訊網

憑實力成為降糖界「硬核後浪」……

在過去數十年裡,糖尿病管理取得了十足進步,但是我國不到三分之一的血糖達標率[1]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優化血糖控制仍是我國慢病管理的巨大挑戰。在此背景下,GLP-1RA作為新型降糖藥物隆重登場,由於其獨特的降糖機制和卓越的降糖效果,一舉改寫了降糖治療路徑,成為優化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一顆「新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降糖以外,GLP-1RA的心血管獲益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權威指南也不斷強調GLP-1RA在糖尿病合併ASDVD治療中的一線地位,尤其是2019 ESC/EASD指南[2]更是明確提出,2型糖尿病患者不應僅基於HbA1c%是否達標決定是否應用GLP-1RA,而是一旦合併ASCVD或伴有高危/極高危心血管疾病風險就建議應用包括利拉魯肽在內的被證實存在心血管獲益的GLP-1RA以減少心血管事件,開啟了GLR-1RA在糖尿病合併ASCVD患者治療中的新紀元。

那麼GLP-1RA為何能在眾多降糖藥物中脫穎而出?且看本文來一一揭秘它的獨特的優勢吧。

01

全方位「護心」,

調節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

眾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常常易合併其他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及肥胖等,而合併的危險因素越多,遠期風險往往越高[1,3]。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的ASCVD防治實踐中,孤立地控制單個危險因素是不夠的,應重視整體風險的綜合管理。

而Steno-2研究[4]也表明多種危險因素管理達標可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遠期CVD事件。指南[2]也建議多因素管理是糖尿病合併ASCVD治療的基礎,這就意味對降糖藥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GLP-1RA在降糖的同時還能夠對其他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均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是一種理想的降糖藥物。

圖1-4:GLP-1RA調節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

首先,GLP-1RA可顯著降低患者收縮壓。一項Meta分析[5]納入了10項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利拉魯肽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收縮壓(加權平均 5.39 mmHg,P[2,6]指出應關注GLP-1RA在血壓方面的作用效果。

其次,GLP-1RA可以有效調節血脂。LEAD4研究[7]發現GLP-1RA較安慰劑可顯著降低TG及LDL-C水平,而一項針對LEAD研究血脂改善情況的Meta分析[8]也證實,GLP-1RA相較於磺脲類、噻唑烷二酮類及胰島素對血脂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最後,GPL-1RA還具有減重作用。LEAD系列研究[7,9-12]中觀察到,使用GLP-1RA治療的患者都有效減重平均1.0-3.2 kg,且具有劑量依賴性。

02

用「證據」說話,

延緩斑塊發生及發展

ASCVD的病理基礎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而進一步的斑塊破裂則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發生的主要機制。由於糖尿病患者長期處於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等特殊的病理生理狀態,所以糖尿病患者較非糖尿病患者的冠脈斑塊負荷更重,而且薄帽纖維粥樣斑塊及纖維鈣化斑塊冠脈斑塊更為常見,並且具有更廣泛的壞死核心及鈣化[13]。

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的冠脈斑塊較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更為嚴重及不穩定,即更容易破裂導致不良的心血管事件。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強化藥物治療幹預冠脈斑塊將是改善遠期預後的關鍵。

GLP-1RA可通過多途徑、多機制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和進展,包括抑制氧化應激、減少sd-LDL、減少體內巨噬細胞及泡沫細胞、改善內皮功能等[14]。而且動物研究[15]也初步表明,GLP-1RA幹預的小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脂質斑塊容量、斑塊體積以及斑塊內巨噬細胞均顯著低於對照組,即GLP-1RA可減少斑塊的形成。

圖5:GLP-1RA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和進展的潛在機制

此外,體外研究[16]也證實GLP-1RA可減少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血小板激活,以及膠原途徑的血小板聚集,因此GLP-1RA在延緩斑塊進展的同時還抑制斑塊破裂後繼發血栓的形成,從而更全方位地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03

「硬核後浪」,

GLR-RA改善心血管結局

多項大規模臨床研究更是為GLP-1RA的心血管獲益提供了堅實的循證證據支持,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堪稱裡程碑式的LEADER研究[17]。

LEADER研究是一項在9340例具有明確心血管疾病史或伴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進行的多中心、安慰劑對照、雙盲設計的心血管結局研究,中位隨訪時間為3.8年。

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利拉魯肽可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首次發生的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的複合終點)風險顯著降低13%(HR=0.87,95%CI:0.78~0.97;非劣效檢驗 P

圖6:LEADER研究

此外一項來自真實世界的隊列研究則比較了GLP-1RA對比DPP-4抑制劑的心血管結局,發現GLP-1RA組患者MACE發生率顯著降低,且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亦顯著低於DPP-4抑制劑組,也再次佐證了GLP-1RA的心血管獲益。

討論要點

GLP-1RA是作為新一代的降糖藥物研發問世的,但是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GLP-1RA在安全有效降糖的同時,還可全方位管理ASCVD危險因素,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早期中斷心血管時間鏈,顯著減少終末心血管事件,最終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遠期預後。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誌,2018,10(1):4-67.

[2] Cosentino F et al. 2019 ESC Guidelines on diabetes, pre-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ASD. Eur Heart J. 2020 Jan 7;41(2):255-323.

[3] 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寫作組,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編輯委員會.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J].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8,46(1):10-25.

[4] G de P, et al. Effect of a Multifactorial Intervention on Mor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 N Engl J Med. 2008;358(6):580-91

[5] Zhao D, et al. Liraglutide Reduce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Clin Exp Hypertens. 2020 Jul 3;42(5):393-400

[6] Paul K. Whelton, et al. 2017 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Hypertension.2018;71:e13-e115.

[7] Bernard Z,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Human Glucagon-Like peptide-1 Analog Liraglutide in Combination With Metformin and Thiazolidinedion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LEAD-4 Met+TZD). Diabetes Care. 2009 Jul;32(7):1224-30.

[8] Plutzky J, et al. The once-daily human GLP-1 analogue, liraglutide, significantly reduces 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of six clinical trial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9) 30 917

[9] M Marre, et al. Liraglutide, a Once-Daily Human GLP-1 Analogue, Added to a Sulphonylurea Over 26 Weeks Produces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Glycaemic and Weight Control Compared With Adding Rosiglitazone or Placebo in Subjects With Type 2 Diabetes (LEAD-1 SU). Diabet Med. 2009 Mar;26(3):268-78.

[10] Michael N,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Comparison of Liraglutide, Glimepiride, and Placebo, All in Combination With Metformin, in Type 2 Diabetes: The LEAD (Liraglutide Effect and Action in diabetes)-2 Study. Diabetes Care. 2009 Jan;32(1):84-90.

[11] Alan G, et al. Liraglutide Versus Glimepiride Mono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 (LEAD-3 Mono): A Randomised, 52-week, Phase III, Double-Blind, Parallel-Treatment Trial. Lancet. 2009 Feb 7;373(9662):473-81.

[12] Russell-Jones D, et al. Liraglutide vs Insulin Glargine and Placebo in Combination With Metformin and Sulfonylurea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LEAD-5 met+SU):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Diabetologia. 2009 Oct;52(10):2046-55.

[13] Nasu K, et al. Plaque Characterisation by Virtual Histolog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Heart. 2008;94(4):429-33.

[14] Rizzo M, et al. GLP-1 Receptor Agonists and Reduction of Cardiometabolic Risk: Potential Underlying Mechanisms 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Basis Dis. 2018;1864:2814-2821.

[15] Masakazu K, et al. Antiatherogenic Effects of Liraglutide in Hyperglycemic Apolipoprotein E-null Mice via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Independent Mechanisms.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019;316:E895–E907.

[16] Cristina B, et al. Glucagon-like Peptide 1-related Peptides Increase Nitric Oxide Effects to Reduce Platelet Activation. Thromb Haemost. 2017;117:1115–1128.

[17] Marso SP, et al. Liraglutid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es. N Engl J Med;375(4):311-22.

[18] Henrik S, et al. Use of Liraglutide and Risk of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Register-Based Cohort Study in Denmark and Sweden.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7:106–14.

點個分享,讓更多人知道!

相關焦點

  • 專家答疑:新型降糖藥物SGLT-2抑制劑和GLP-1RA治療的常見問題
    近幾年,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的臨床應用,已被證明可以顯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使得T2DM的藥物治療進入了全新時代。雖然SGLT-2抑制劑和GLP-1RA在心血管獲益的確切機制尚不確定,但其意義似乎已超出其本身降糖的直接作用。
  • 全球首個口服 GLP-1 降糖藥索馬魯肽 FDA 獲批上市
    降糖藥的發展歷程,以及為何口服索馬魯肽的上市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 GLP-1 控血糖機制 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是一種由迴腸內分泌細胞分泌的腦腸肽,它通過作用於 GLP-1 受體,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刺激胰島 β 細胞增殖並抑制其凋亡,從而促進葡萄糖代謝過程。
  • 諾和諾德現實世界證據:從其他GLP-1 RA轉向Ozempic(索馬...
    結果顯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從另一種GLP-1 RA轉向Ozempic治療,與血糖和體重在統計學上顯著降低相關,與先前使用的GLP-1 RA無關。研究顯示,治療6個月後,基線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9%的患者HbA1c降低2.2%、基線HbA1c>7%的患者HbA1c降低1.1%。這些減少在治療12個月後繼續維持。
  • 苦瓜多肽降糖騙局揭秘:苦瓜可以治療糖尿病嗎?
    我還是就自己比較熟悉的糖尿病領域,以「苦瓜降糖」為例,和大家討論類似「食療」觀點是如何不靠譜的。 然而,這也只是大多數蔬菜的共同特點,苦瓜在這些方面並不比絲瓜、冬瓜、黃瓜、木瓜等「瓜兄瓜弟」更為出色。 苦瓜中的「降糖活性成分」 說「苦瓜降糖」當然沒這麼簡單。
  • ADA指南再次更新,二甲雙胍的一線治療地位不易動搖!
    就降糖療效而言,二甲雙胍可通過多重作用機制發揮作用,療效可靠。二甲雙胍降糖護心及心血管保護機制因此,二甲雙胍具有可靠的短期和長期降糖療效,單獨使用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可以使HbA 1c 下降1.0%~2.0%[11-14] ,可使中國新診斷T2DM患者的HbA 1c 降低1.8%,且不受體重影響 [15] 。
  • 降糖藥忘記吃了怎麼辦?5大類降糖藥的補服攻略,請收好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降糖藥的服用時間與用餐時間關係特別大,這與各種降糖藥的作用機制有著直接的關係。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忘記了吃降糖藥,可能就錯過了與用餐的協調關係,立刻補服就會導致低血糖的情況發生,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 南瓜真的能降糖嗎?可以替代藥物治療嗎?
    近些年,海外如日本、美國等國家對南瓜治療糖尿病的研究屢見報導,國內臨床實踐也表明,南瓜是一種治療糖尿病較為理想的食物。使人們開始對南瓜的食療方面追捧更加熱烈。 南瓜是怎樣降血糖呢?
  • 盤點:常用的固定複方降糖製劑有哪些? | 用藥知識
    固定複方降糖製劑一般是指將兩種不同類型的降糖藥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組合在一起而製成的新的降糖藥物劑型。 固定複方降糖製劑的組方原則 (1)不同作用機理的降糖藥物聯合,機制互補、增加療效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 另一個視角看糖尿病患者強化降糖治療與心血管風險的關係
    ACCORD研究是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該研究探討了強化降糖治療與標準降糖治療對CVD事件風險的治療差異是否取決於受試者結合珠蛋白表型。該研究對5806例白人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Hp表型檢測,根據表型分為Hp2-2組和Hp1組。用分層Cox回歸模型的校正危險比(aHR)來量化2種不同Hp表型組的強化降糖治療與心血管疾病臨床結局的關係。
  • 降糖良藥—天花粉
    1、降血糖天花粉乙酸乙酯提取物和凝集素粗品具有較強的降糖作用,其中以凝集素部位為佳,凝集素為天花粉降糖的主要有效部位。2、增強免疫天花粉蛋白具有免疫原性.能促進免疫球蛋白產生.有較強的抗原性,能引起動物過敏反應。天花粉蛋白是一種非特異性免疫增強劑。
  • 中國發布丨研究發現胰島素不適合2型糖尿病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中國網12月4日訊(記者 張豔玲 通訊員 蔡敏 田娟)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心內科汪道文教授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首次發現了胰島素治療與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關。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研究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收集了689例2020年2月至4月於同濟醫院住院治療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使用了COX回歸模型、傾向性評分和亞組分析等方法,在校正了多種混雜因素和基線偏倚後,首次發現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的高死亡率密切相關。
  • 同濟醫院汪道文團隊最新發現:胰島素不適用於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該研究成果有助於提升對該類型新冠患者的治療。汪道文教授表示,此前不少文獻指出,對於患有2型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將其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內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
  • 降糖藥物有哪些副作用?一文盤點各種降糖藥常見副作用,值得收藏
    糖尿病一旦被診斷,幾乎都需要長期使用降糖藥物,但同時糖友們又無可避免地需要面對一個問題——藥物副作用!藥物副作用不僅會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更可能會給身體帶來直接損害。特別是近年來不斷上市的新型降糖藥物,許多糖友們甚至來不及對它們作充分了解。今天,筆者就帶糖友們深度認識降糖藥物的常見副作用。
  • 首個國產長效GLP-1激動劑即將上市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PEG-Loxenatide)是由豪森自主研發的1類化藥,屬於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擬用於單藥或與二甲雙胍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只需每周注射1次。該藥從初次申報臨床到即將上市已經走過了近12年的光陰。洛塞那肽不僅是國內首個申請上市的而且是首個國內藥企自主研發的100%國產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
  • 全球首個口服GLP-1降糖藥:諾和諾德Rybelsus(索馬魯肽...
    2020年06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近日宣布,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已批准Rybelsus(oral semaglutide,口服索馬魯肽)片劑,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該藥每日口服一次,在日本被批准3種治療劑量(3mg、7mg、14mg)。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汪道文教授團隊首次發現:胰島素不適用於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的降糖治療
    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研究團隊通過回顧性研究,收集了689例2020年2月至4月於同濟醫院住院治療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首次發現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的高死亡率密切相關。
  • GLP-1類藥物有望替代胰島素成為2型糖尿病的一線治療的最佳選擇
    GLP-1受體激動劑不僅具有與胰島素類似降糖功效,其益處來自其多效性作用,包括食慾控制、減肥和心血管獲益作用(1)。這些益處,是胰島素和其他口服降糖藥所不具備的。胰島素治療有發生低血糖的高風險,而GLP-1是以血糖依賴的形式降糖的,因此發生低血糖的風險極低。
  • GLP-1受體激動劑又添新丁,你對這類藥物了解多少?| 用藥知識
    注射類降糖藥物的使用是實現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提起注射劑大家首先會想到胰島素,這個經典高效降糖藥在糖尿病治療藥物中的地位無疑無可撼動,其實臨床上除了胰島素外還有一種很好的降糖注射藥物,那就是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就在前不久GLP-1受體激動劑周製劑度拉糖肽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進入中國
  • 在胰島素、降糖藥發明之前,醫生是怎麼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果嗎?
    在降糖藥和胰島素髮明之前,糖尿病可以治療嗎?能治好嗎?03百年前的糖尿病治療,斷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百年前,在胰島素、降糖藥發明之前,被診斷患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沒有進行相關治療,往往活不過1年,所以通過斷食控制血糖,又要同時避免酸中毒,這樣的治療不容易。因此,喬斯林醫生對這種斷食療法進行了改進,他要求患者進行斷食的時候要做到首先不傷身,再考慮療效問題,而且他認為酸中毒可以控制的,簡單的做法就是減少飲食中脂肪的含量,飲食可以吃一些蔬菜、肉湯,還可以喝咖啡和茶。
  • GLP-1類藥物攪局糖尿病市場,通化東寶、甘李藥業「危矣」
    據報導,我國糖尿病未診斷率高達63.3%,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50.1%)與發達國家水平(美國36.4%、歐洲37.9%),未來隨著國人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增長,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水平有望大幅提升。國內降糖藥可選種類較多,競爭激烈目前的糖尿病治療藥物可以分為注射類和口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