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健身房是年輕人鍛鍊身體、塑造完美體型的地方。而老年人的運動,就該是遛遛彎、跳跳廣場舞和打打太極拳。
可年近古稀的「硬核大媽」崔陽錦偏偏與眾不同,她更喜歡在健身房的力量器械上揮汗如雨,與年輕人比耐力、拼肌肉,不斷挑戰和突破自己。她堅持每周花6天時間在健身房「舉鐵」,不僅連獲兩屆CrossFit健身比賽冠軍,還立志要考下健身教練資格證 ,指導更多老年人健身。
這位「硬核大媽」用實際行動證明,健身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老人也有追求健康與健美的權利。只要堅持,人人都會收穫驚喜。
體力絲毫不輸年輕人
昨天下午5時許,在位於朝陽區的CrossFit鬥魂健身館裡,記者見到了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健身課做熱身準備的崔阿姨。
隨著動感音樂響起,健身課正式開始。崔阿姨坐在划船機上,挺直背部,雙手握住手柄,利用背部肌肉向後拉,然後沿著大腿上方向前送回,再向後拉……一套動作做下來既標準又流暢,看起來絲毫不費力。
「再堅持,還有2分鐘!」教練掐著表計算著時間。5分鐘不間斷地划船動作,讓旁邊的兩名肌肉型男累得氣喘籲籲、大汗淋漓,可再看一旁的崔阿姨還是顯得身姿輕盈、十分輕鬆 。
划船800米,硬拉40公斤,抓舉15公斤,螃蟹步10米,肩部伏地挺身15個,肩部引體向上15個……
崔阿姨在不同的器械和健身項目之間轉換,體力一點兒也不輸年輕人。
很快,到了她最拿手的項目——波比跳的時候。教練一聲令下,崔阿姨和5名年輕人展開了一場比拼。伏地挺身、跳躍,再伏地挺身、跳躍……5名年輕人只堅持了30多個 ,就一個個敗下陣來。可崔阿姨還在堅持,豆大的汗珠滴落在地上,呼吸節奏也明顯加快了。
「51、52、53……崔媽媽加油!堅持住!」大伙兒都給崔阿姨鼓起勁來。隨著音樂停止,比拼結束。5分鐘的時間裡,崔阿姨一連做了62個波比跳 。她喘著氣,上衣全被汗水浸溼了,眼裡透著完成目標後的滿足。
「硬核大媽,太牛了!」「這勁頭,哪看得出是60多歲的老太太!」崔阿姨強健的身體素質和超常的耐力,讓在場的年輕人都自嘆不如。
從忍受痛苦到收穫健康
「您這個年紀怎麼想到會來健身房鍛鍊呢?」記者的一句疑問,打開了崔阿姨的話匣子。
「誰說老太太只能坐在家看電視?健身可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崔阿姨說,在走上健身之路以前,她和許多退休在家的老太太一樣,沒什麼興趣愛好,每天在家收拾屋子、織織毛衣。因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 ,她時常感覺腰疼腿麻,就連下蹲都很費勁,也不願意走出家門。
看到母親這樣的生活狀態,崔阿姨的兒子李廣傑就動員母親跟著他一起去健身房鍛鍊。「拉倒吧!老太太哪能學那個。大夫讓我靜養,難不成你比大夫還神?」起初,崔阿姨對去健身這事兒有些排斥。可架不住兒子的「威逼利誘」,2017年12月,崔阿姨終於鼓足勇氣,第一次走進了健身房。
剛開始,在年輕人扎堆的健身房裡,崔阿姨躲在角落裡,從最基礎的波比跳和深蹲兩個動作練起,從每次5組加到10組、20組、30組……一周訓練下來,崔阿姨感覺渾身酸痛,疼得直流眼淚,「完了,得病了,這回得住院了。 」
「這很正常,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練多了就好了!」兒子像教練對待普通訓練者一樣嚴格,逼著母親繼續堅持。
「豁出去了!拼了!」 崔阿姨就這樣咬牙堅持。一個月下來,她不知不覺地已經感覺不到身體上的疼痛了,並且逐漸感受到健身帶來的效果,「原先腰疼得不能拎重物,現在竟然能舉鐵了! 」 崔阿姨驚喜地說。
經過堅持不懈的鍛鍊,她的動作越來規範,各種器械操作起來也更得心應手,力量、耐力都逐步提高。
如今,崔阿姨舉重能達到30公斤,硬拉能達到56公斤,5分鐘最多可以做75個波比跳。
「這兩年練下來,胳膊上的蝴蝶袖都練沒了,腿上的肌肉都是緊繃繃的,連脖子上的皮膚都恢復彈力了。」在崔阿姨看來,健身帶給她更大的收穫是心態上的變化,「現在,68歲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數字,我覺得越活越年輕,什麼新鮮事物都想挑戰一下。」
挑戰教練資格證
如今,在CrossFit健身圈兒,提起崔阿姨,許多人都佩服不已。去年2月,在一場CrossFit全球公開賽上,崔阿姨以半個小時完成全流程8個動作的絕佳表現 ,贏得了亞洲區59歲以上年齡組的冠軍。今年,她再度獲得CrossFit比賽中國區60歲以上年齡組的冠軍,也讓她一舉成為健身圈兒裡的「紅人」。
崔阿姨的一段健身視頻也火了起來,點擊率多達數十萬,也感染和激勵了不少想要嘗試健身的老年人,其中就包括來自上海的67歲的張阿姨。她和崔阿姨有著相同的經歷,也曾深受病痛折磨。在崔阿姨的激勵下,她鼓起勇氣走進健身房,開啟了健身生涯,也收穫了健康生活。
崔阿姨說——
其實很多老年人像她們當初那樣牴觸去健身房,並不是因為不愛鍛鍊,而是因為健身對老年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新事物。他們不了解健身器械的使用方法,擔心老年人的體能無法承受健身的強度,更害怕在鍛鍊中受傷。如果有了專業教練的指導,老年人是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的。所以,她打算考個健身教練資格證,帶更多老年人一起玩兒。
考教練資格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68歲的崔阿姨來說更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為了這個目標,今年4月,崔阿姨專程遠赴韓國,系統地學習健身知識。
在長達半年多的學習中,崔阿姨每天要坐3個多小時的車去參加訓練,堅持一周6次的訓練 頻率。她一邊練一邊記,在她隨身帶著的一個小本裡,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健身動作的英語名稱。每個英文名稱後面,還畫著對應動作的示範圖。「既要背英語單詞,還要記動作要領,畢竟自己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只能用這種『笨辦法』。」每天訓練完回到家,崔阿姨還會對著鏡子糾正自己的動作,有記不清的就發視頻向兒子請教。
崔阿姨的妹妹也勸她,這麼大年紀了,沒必有去吃這種苦。可崔阿姨卻樂在其中,她說:
「人們都喜歡用年齡來判斷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其實人生從來沒有太晚的開始。對於老年人而言,生活不應該只是圍著廚房轉和給小輩帶娃,還可以有更精彩的活法。能帶著大家一起鍛鍊身體,過上健康幸福的晚年,就是我的目標。」
老年人想要健身怎麼辦?
崔阿姨以身說法,她建議:
老年人在家健身可以從最基礎的兩個動作開始,一個是深蹲,一個是伏地起身,早、中、晚各做5組。在動作標準的基礎上,深蹲能夠糾正老年人膝關節過度負重的習慣問題。而伏地起身有點像每天早上起床的動作,可以增加老年人運動幅度。等老年人慢慢適應這樣的運動幅度,感覺做起健身動作來不喘了,可以慢慢增加運動量,從早、中、晚各5組增加到各10組。隨著心肺功能的提高,逐漸增加至每次15組、20組、30組……
「運動不在於多少,而在于堅持和不畏懼的態度,不能總是以『我老了我不行』『老年人受傷了不容易好』當藉口不去運動。老年人健身的第一步是先要動起來,然後逐漸增加運動量,貴在堅持。 」
崔阿姨提醒,如果老年人去健身房健身,不能盲目地使用健身器械,要在專業教練的指導和輔助下進行練習。「一些關節不好的老年人,可以先在泳池裡做水中操。因為水的浮力能減輕負重,減小對關節的影響。」記者|褚英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