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北京大學藥學院,卻沒有選擇走進實驗室和藥房。2009年開始科學寫作,擅長挖掘日常生活所見中的科學與選題。善於與謠言作鬥爭,目前執掌科學人「謠言粉碎機」,是果殼網第三代「謠言粉碎娘」。擁有個人公眾號"酷炫科學"。
AI警告:本文含有類似老鼠,長相超醜的動物圖片,請謹慎決定是否往下閱讀。
嗅嗅周圍的環境,順著氣味找到好吃的,這事情人類也能做到,但到了水下,我們的鼻子就停工了。不過,有一種小怪物,可以在水下聞到氣味。
星鼻鼴(Condylura cristata)是一種長相奇(醜)特(陋)的小動物,它鼻尖上長著22條肉色的觸鬚,這給了它一副「觸手系」的樣子,這些「觸手」上遍布極其敏感的神經細胞,隨時為它提供觸覺信號。
星鼻鼴漫畫像
圖片來源:cryptid-creations.deviantart
現在,研究者發現,星鼻鼴的鼻子在水下也有不尋常的表現——它們在水下時,會高頻率地從鼻孔呼出小氣泡,然後再迅速地把氣泡吸回去。這個動作的頻率,和陸地上的聞嗅動作很相似。
慢動作看起來是這樣的:
為了證實這個動作究竟是不是在聞氣味,研究者測試了星鼻鼴鼠在水下追蹤氣味線索的能力。結果發現,經過訓練的星鼻鼴平均有85%的正確率,能沿著水下的氣味線索找到目標,從而獲得食物獎勵。即使用金屬網擋住它們鼻尖上那些靈敏的「觸手」,嗅覺也能發揮作用。
在它們進行水下聞嗅的時候,讓氣泡和發出氣味的物體直接接觸是很重要的。如果用一個很細的網把氣泡阻隔住,它們追蹤氣味的成功率就會下降很多。
下面圖中顯示的就是,氣泡接觸了發出氣味的物體,氣味分子迅速擴散到氣泡中,從而被星鼻鼴鼠聞到。
水下聞嗅的能力,能幫助視力不好的小動物在水下捕食。除了星鼻鼴鼠之外,美洲鼩鼱(Sorex palustris)也有類似的技能。
那麼,人能不能用類似的方法,在水下聞東西呢?研究者肯尼斯•卡塔尼亞(Kenneth Catania)對此表示懷疑,因為我們吞吐氣泡的速度相比之下實在太慢了。
你們期待(?)的星鼻鼴高清大圖
圖片來源:bioweb
作者的話:
為了防止嗆水,請不要嘗試自己練習這一特技。
作者:窗敲雨
編輯:紅色皇后
排版:紅色皇后
首發:果殼
公眾號 酷炫科學
微信號 :SciencePorn
新浪微博:@酷炫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