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行業、高新技術產業、先進位造業以及新消費領域有望吸引...

2020-11-29 市商網

險資「鬆綁」,多個行業料成新風口;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核心內容是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通知顯示,保險機構可以自主選擇投資行業範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作為險資投資的重要路徑之一,其所涉及的行業中,哪些將成為險資重點流入領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多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保險機構均表示,險資鬆綁之後,傳統行業仍將獲得險資加碼,新興行業、高新技術產業、先進位造業以及新消費領域有望吸引險資流入(中國證券報)

*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相關焦點

  • Z-Park學研|我國高新技術領域併購產業特徵分析
    近年來,伴隨著產業升級,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併購熱點也逐漸由製造業向電子信息業、生物醫藥業等具有服務性質的行業轉移,誕生了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領軍企業。 02 先進位造與自動化產業併購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 2014年我國先進位造與自動化產業對高新技術領域併購的貢獻最為突出,併購金額佔比升至52.3%,超過電子信息成為當年併購規模最大的產業;此後三年,產業併購增速放慢
  • 新興產業成風景 傳統產業增活力——安徽製造業快速發展透視
    新華社合肥9月19日電 題:新興產業成風景 傳統產業增活力——安徽製造業快速發展透視  新華社記者王正忠、程士華、汪奧娜、董雪  新興產業多點開花「盆景變風景」,傳統產業技術改造「老樹發新枝」。
  • 機械行業專題報告:從底層邏輯把握製造業投資機會
    從中期看(3~5年): 經濟增速換擋,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傳統製造與新興成長共舞。GDP降速,製造業板塊更強調高質量結構性發展,傳統->高科技,投資驅動->消費升級驅動,中美貿易摩擦->內循環、能源更換(傳統能源->新能源)。在此背景下,催生了國產替代、機器換人、消費升級、新能源、製造業品牌全球化輸出的機會。
  • 新興產業將成經濟會議焦點 布局新材料股(名單)
    新材料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中的一員,由於是高新技術的基礎和先導,且應用範圍極其廣泛,成為未來最重要和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其發展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值得好好去挖掘。  其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  由於對未來發展有著顯著影響,新材料被認為是其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
  • 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位造業集群 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李國安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聞雪友、蹇錫高等領導、專家,部分國家駐滬領事館、代表處官員,國內外船舶海工及配套企業負責人等700餘人出席開幕式。
  • ...消費升級的高新技術領域成為支持重點,吸引外資企業加速布局_7x...
    攻堅四季度,穩外資政策組合拳持續加碼;四季度以來,我國穩外資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近期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密集部署,推動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自貿港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等重磅利好年內出臺,並將適時啟動後續批次的國家層面重大外資項目申報工作;地方層面,海南、上海、北京等多地積極推出新的吸引外資舉措,其中,助推產業轉型、消費升級的高新技術領域成為支持重點
  • 盛朝迅:促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海洋經濟已跨入以高新技術引領的新時代,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各國爭相搶佔的科技制高點。應進一步破解制約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難題,推動海洋科技創新和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也缺乏針對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先期預研投資、創業投資、擔保基金、風險資本市場等資金扶持。第三,支持政策不足。對初期市場的引導和培育、政府採購等措施落實不力,產業發展缺乏強有力的需求政策。現行的稅收政策不能激勵和吸引資金投入到新興海洋產業領域,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難以獲得持續的經費支持。仍沒有建立起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和系統,政府引導和推動作用發揮不足。
  • 2018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展望:新興產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2018 年全球新興產業有望繼續獲得科技巨頭的青睞,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受國家政策和宏觀經濟環境影響,支撐引領作用更加凸顯,優勢領域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部分領域領先優勢得到進一步強化。
  • 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趨勢及熱點領域
    從2019年新材料產業構成看,先進基礎材料產值比重佔49%,關鍵戰略材料產值比重佔43%,受3D列印材料、石墨烯、超導等新興產業技術不斷突破,前沿新材料比重由2018年的3.1%,上升到8%。(2)新材料產業整體受到市場高度青睞由於新材料的戰略地位以及對其他新興產業的支持、推動作用,新材料產業發展一直以來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
  • 臨港正在形成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根據《總體方案》,新片區將建設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對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的企業,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這一舉措將加快推進臨港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的發展。
  •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
    信息技術全面滲透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基因檢測、靶向藥物、細胞治療等生物新技術加速普及應用,新材料、增材製造、機器人、智能製造等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技術、清潔生產技術應用規模持續擴大,綠色低碳發展成為全球共識,數字創意產業引領消費新風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新常態需要打造發展新引擎。
  • 欽州市304L不鏽鋼板提高新興產業以及消費比重迫在眉睫
    欽州市304L不鏽鋼板提高新興產業以及消費比重迫在眉睫 ,「12fis4」   無錫新同巨鋼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304不鏽鋼板、316l、310s、321、904l等材料為主的公司,資源充足,品種齊全,庫存量大。
  • 鋼鐵行業專題報告:高性能工模具鋼是我國戰略新興產業
    我國的工具鋼消費趨高端化,國產替代的市場容量大2.1 產業升級加速中高端工具鋼市場的成長2.1.1 後疫情時代我國模具行業將逐步回暖,產業升級拉動高品質模具鋼的需求模具鋼是用來製造模具的鋼種,目前我國模具鋼需求較大的下遊行業主要有汽車、家電、電子設備和建材等 製造業。
  • 製造業升級勢在必行:大族或成雷射行業最大受益者
    大族雷射是目前國內雷射裝備行業的龍頭企業,小功率設備受益於電子行業需求回暖,大功率設備受益於汽車等工業領域普及率提高。依託強大的研發實力、垂直一體化的大規模生產模式以及遍布全球的銷售網絡,大族雷射具有雷射全產業鏈的整合能力,具有從雷射打標機、焊接機、切割機到行業專用設備的生產能力。  全球雷射設備行業進入光纖化時代, 國內製造業升級有望推動雷射產業再續黃金十年。
  • 半導體產業投資趨勢:新一輪矽含量提升周期到來,行業新機遇產生
    原題目「疫情帶來行業新機遇 ——《半導體產業投資趨勢白皮書》」 投資趨勢白皮書 近年來,半導體行業已經成為全球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以5G、汽車電子、物聯網、AI、高性能運算、數據中心、工業機器人、智能穿戴等為驅動因素的新一輪矽含量提升周期到來,帶來了行業發展新的機遇。
  • 製造業
    會議指出,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順應經濟發展趨勢的迫切需要,是搶抓政策機遇的必然之舉,更是紹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途徑,要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興信息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下大力氣抓好平臺拓建、項目生成、企業培育、科技創新、人才引培、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等關鍵環節,努力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尋求新突破,形成紹興經濟發展新優勢。
  • 佛塑科技:公司所從事的高分子新材料行業屬於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3月26日訊,有投資者向佛塑科技提問, 公司有幾個研究中心,又是示範企業,還是戰略性新興企業,但是從披露的情況都是一般材料,是個企業都能生產,請問公司怎麼看。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中國製造業500強、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 、廣東省戰略新興產業骨幹企業、廣東企業500強、廣東創新企業100強、廣東省自主創新示範企業;公司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塑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東省偏光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阻隔功能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光學膜)新型顯示用高分子光學薄膜關鍵材料與產品聯合創新及產業化平臺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可以說,從一開始,「新基建」這一概念便與 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緊密相連。《報告》認為,「新基建」的「新」,不應僅僅指的是「新興產業」的「新」,只要能夠發掘出基建領 域的新增長點,便能夠被納入「新基建」的範疇。因此,「新基建」的概念也適用於傳統的基建領域。我們可以將發掘傳統基建領域新增長的過程,稱為對傳統基建的「補短板」。
  • 2021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具體而言,天準以機器視覺為核心技術,專注服務於工業領域客戶,幫助工業企業實現數位化、智能化發展。天準科技以機器視覺為核心技術,主要為下遊消費類電子行業提供用於工業零部件的精密測量儀器和用於工業流水線的智能檢測裝備,此外也提供應用於汽車領域的智能製造系統和應用於物流領域的無人物流車。目前,公司各類產品技術指標已達到或超過國際先進水平,產品能夠實現進口替代。
  • 廣東新舊動能轉換勢頭明顯 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創新生力軍
    今年上半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1%,增幅比一季度還提高0.1個百分點;先進位造業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74.4%,高技術製造業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43.1%;全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十企業,廣東佔據一半……呈現出新舊動能轉換接續、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創新大省加快向創新強省轉變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