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專題報告:高性能工模具鋼是我國戰略新興產業

2021-01-08 未來智庫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

1、工具鋼行業的競爭壁壘高,我國在中高端市場已有突破

1.1 工具鋼行業的技術壁壘高

1.1.1 工具鋼的種類繁多,性能指標嚴苛

《論語》有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鋼(Tool steel),堪稱工業之母,是用以製造切削刀具、 量具、模具和耐磨工具的鋼。一般的工具鋼具有較高的硬度和在高溫下能保持高硬度、紅硬性、高的耐磨性 和適當的韌性等特點,特殊要求還包括熱處理變形小、耐蝕性和可加工性好等。根據化學成份不同,工具鋼 分為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高速鋼(實質上是高合金工具鋼)三大類;按用途則可分為刃具鋼、模具鋼、 量具鋼三大類。

(1)碳素工具鋼:碳素工具鋼的碳含量較高,在 0.65-1.35%之間。碳素工具鋼熱處理後表面可得到較高的 硬度和耐磨性,心部有較好的韌性;退火硬度低(不大於 HB207),加工性能良好,但紅硬性差,當工作溫 度達 250℃時,鋼的硬度和耐磨性急劇下降,硬度下降到 HRC60 以下。碳素工具鋼的淬透性低,較大的工 具不能淬透(水中淬透直徑為 15mm),水淬時表面淬硬層與中心部位硬度相差很大,在淬火時易產生變形 或形成裂紋。此外,其淬火溫度範圍窄,在淬火時應嚴格控制溫度。防止過熱、脫碳和變形。

碳素工具鋼鋼號冠以T,以免與其他鋼類相混;鋼號中的數字表示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千分之幾 表示。例如,T8 表示平均碳含量為 0.8%;錳含量較高者,在鋼號最後標出Mn,例如T8Mn;高 級優質碳素工具鋼的磷、硫含量比一般優質碳素工具鋼低,在鋼號後面加注字母 A 以示區別。

(2)合金工具鋼是指為了改善工具鋼的性能而特意加入一些合金元素的鋼,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鎢(W)、鉬 (Mo)、鉻(Cr)、釩(V)、鈦(Ti)等,合金元素的含量總和一般不超過 5%。合金工具鋼的淬硬性、淬透 性、耐磨性和韌性均比碳素工具鋼高,按用途大致可分為刃具、模具和量具用鋼 3 類,模具鋼的產量佔合金 工具鋼的 80%左右。其中碳含量高的鋼(wc 大於 0.80%)多用於製造刃具、量具和冷作模具,這類鋼淬火 後的硬度在 HRC60 以上,且具有足夠的耐磨性;碳含量中等的鋼(wt0.35%~0.70%)多用於製造熱作模具, 這類鋼淬火後的硬度稍低,為 HRC50~55,但韌性良好。

(3)高速工具鋼是一種高合金工具鋼,一般指高速鋼。含碳量一般在 0.70~1.65%之間,含合金元素量較 多,總量可達 10~25%,其中含有 C,Mn,Si,Cr,V,W,Mo,Co。能用來做高速旋轉切割工具,具有 紅硬性高、耐磨性好、強度高等特性,就是其中 Cr,V,W,Mo 得比例比較大。當切削溫度高達 600℃時,硬度仍無明顯下降。通常採用電爐生產,採用粉末冶金方法生產高速鋼,使碳化物呈極細小的顆粒均勻地分 布在基體上,可以提高使用壽命。高速鋼刀具約佔國內刀具總量的 75%。

按所含合金元素不同可分為:①鎢系高速鋼(含鎢 9~18%);②鎢鉬系高速鋼(含鎢 5~12%,含鉬 2~ 6%);③高鉬系高速鋼(含鎢 0~2%,含鉬 5~10%);④釩高速鋼,按含釩量的不同又分一般含釩量(含 釩 1~2%)和高含釩量(含釩 2.5~5%)的高速鋼;⑤鈷高速鋼(含鈷 5~10%)。

按用途不同高速鋼又可分為通用型和特殊用途兩種。①通用型高速鋼:主要用於製造切削硬度 HB≤300 的金屬材料的切削刀具 (如鑽頭、絲錐、鋸條)和精密刀具(如滾刀、插齒刀、拉刀),常用的鋼號有 W18Cr4V、W6Mo5Cr4V2 等。②特殊用途高速鋼:包括鈷高速鋼和超硬型高速鋼(硬度 HRC68~70), 主要用於製造切削難加工金屬(如高溫合金、鈦合金和高強鋼等)的刀具,常用的鋼號有 W12Cr4V5Co5、 W2Mo9Cr4VCo8 等。

1.1.2 工具鋼的工藝流程長,生產控制要求高

工具鋼的發展已有百年歷史,各種工具鋼既有共同的要求,如硬度高、耐磨性和一定的強韌性等,又有各自 的特殊要求,如紅硬性、耐衝擊、尺寸穩定性、抗熱疲勞性和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等。工具鋼的生產工序主 要包括冶煉、鑄造、加工和熱處理等。為了滿足不同的要求,生產上採用各種不同冶金成份的工具鋼,並通 過恰當的變形和熱處理工藝來達到其性能要求,因此高性能的工具鋼生產具有極高的技術壁壘。

工具鋼的冶煉一般採用電弧爐+二次精煉的雙聯法,二次精煉工藝有鋼包精煉(LF)、真空處理(VD)、 噴粉精煉等多種方法,生產高性能合金工具鋼則採用電弧爐+電渣重熔(ESR)或真空自耗(VAR)法。 工具鋼的熱加工包括熱處理和熱變形,熱處理分為形變前熱處理和形變後熱處理。形變前熱處理是進行 均勻化處理以減少鋼的偏析;形變後熱處理主要是去應力退火處理。為了提高工具鋼的等向性能和使用 壽命,採用多向鍛造或多向軋制,可以避免帶狀組織的形成或減輕帶狀組織的嚴重程度。

合金工具鋼以模鑄為主,為保證鋼錠質量,廣泛採用防止二次氧化技術,包括保護氣體澆鑄、真空澆鑄。 為提高收得率、降低成本,國內外部分特殊鋼廠已採用連鑄生產低合金工具鋼。對於截面大的模具材料, 通常選用大截面連鑄機,例如日本大同特殊鋼採用二流弧形大方坯連鑄機,鑄坯尺寸為 370×380mm, 德國蒂森特殊鋼公司的立式二流連鑄機,結晶器截面尺寸為 340×475mm。

以高速鋼為例,碳化物經熱加工後破碎成顆粒,稱為一次碳化物;從基體中析出的碳化物稱為二次碳化 物。碳化物特別是二次碳化物,對鋼的晶粒度和二次硬化等性能有很大影響。碳化物的數量、類型與鋼 的化學成分有關,而碳化物的顆粒度和分布則與鋼的變形量和熱處理工藝有關。

模具的使用壽命和製成的精度、質量、表面性能,除與模具的設計、製造精度以及工具機和操作等條件有 關外,與模具材料及其熱處理工藝也有密切關係。據有關的統計表明,模具的早期失效因材料選擇不當 和內部缺陷引起的約佔 10%左右,由熱處理不當引起的約佔 50%左右。

1.2 國產工具鋼在中高端市場已有突破

工具鋼行業具有非常高的競爭壁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先發優勢帶來的技術壁壘,新進入者短期很 難超越。例如,國外的工具鋼生產企業對我國長期實施技術封鎖,同時不斷的開發新鋼種、新牌號以保持技 術優勢。(2)認證周期長和替換成本高帶來的市場壁壘。以模具鋼為例,一般模具鋼的使用壽命在 10 萬次 左右,服役周期為 2 年。如果某客戶想要驗證新模具鋼的性能,需要長達 2 年以上的認證周期,因此主機廠 傾向於不輕易更換模具鋼供應商。此外,以汽車為代表的下遊高端客戶對模具性能要求高,會指定模具鋼供 應商,例如多採用瑞典、德國和日本企業生產的模具鋼,新參與者想進入上述高端市場是比較困難的。根據 產業調研了解到,目前長城、比亞迪等國內車企已逐步採用國產模具鋼來替代進口。

2. 我國的工具鋼消費趨高端化,國產替代的市場容量大

2.1 產業升級加速中高端工具鋼市場的成長

2.1.1 後疫情時代我國模具行業將逐步回暖,產業升級拉動高品質模具鋼的需求

模具鋼是用來製造模具的鋼種,目前我國模具鋼需求較大的下遊行業主要有汽車、家電、電子設備和建材等 製造業。受益於全球化和製造業向我國轉移,過去 20 年我國模具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的複合增速約為 20%, 近 10 年的複合增速約為 10%,我國模具產值已佔世界的三分之一。隨著低端製造業向外轉移和中低端模具 市場日趨飽和,國內模具製造業有朝著大型化、精密化升級的趨勢,對我國的模具鋼也提出更高的品質要求。

汽車行業是模具及模具鋼消費的第一大行業,佔市場總量 35%左右;家用電器行業消費模具鋼約佔市場 總量的 20%;電腦、手機、電子設備等電子通訊行業用模具鋼約佔市場的 20%;塑料門窗、PVC 水管 等建材模具年需消耗模具鋼約佔市場容量的 15%。

從模具的銷售額分類看,銷售佔比最大的是注塑模具,佔比達到 45%;其次是衝壓模具,佔比達到 37%, 包括冷作模具和熱作模具;鑄造模具和其他模具佔比為 9%。

2018-2020 年受汽車等下遊行業周期和疫情的影響,我國的模具行業的市場規模在 2017 年創下歷史新高后 有所收縮。儘管如此,從汽車、家電和電子等行業的成長性看,我國的模具行業和模具鋼的市場仍然有成長 空間。疫情衝擊後我國的汽車、家電行業的需求拐點即將到來,同時 5G 滲透率提升後將迎來電子設備的更 新潮,模具鋼的需求有望逐步回暖。

汽車行業 90%以上的零件由模具成型,主要是冷作模具鋼、塑料模具和熱作模具鋼,三類模具中衝壓模 具要佔到一半左右。一般情況下,製造一輛普通轎車本身便需要約 1500 個模具,當中有接近 1000 個的 衝壓模具和超過 200 個的內飾件模具。

我國目前的汽車產銷量與理論峰值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同時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新車型的數量持 續增加。我國的汽車保有量遠低於美、日,汽車市場容量非常大;從銷售量看,美國和日本隨著日均 GDP 和國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汽車銷量持續增長至 400 萬輛/億人以上,我國 2019 年的汽車銷量為 184 萬輛/億人,汽車市場理論上至少有 1 倍的成長空間。

得益於內需和出口的強勁拉動,我國的大家電產銷量總體保持增長,同時小家電滲透率尚有較大的提高 空間。家電行業零件的 80%靠模具成型,使用量最大的是塑料模具鋼(代表鋼號為 P20 和 718)。我們 預計未來家電行業對模具鋼的需求增長有較強的支撐。

電子通訊行業 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其中精密衝壓模具和精密塑料模具約佔模具市場 的 20%左右。過去我國的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製造業保持了高速擴張的態勢,隨著 5G 滲透率提升 和電子設備更新周期的到來,我國的電子設備產銷量有望扭轉自 2018 年以來的下滑趨勢。

2.1.2 產業升級下高性能切削材料的需求持續增長

2018 年我國刀具行業的市場規模創新高,從 2009 年以來 10 年的複合增速為 5.65%。目前,我國的切削工 具市場以普通高速鋼刀具為主,隨著製造業轉型升級和加工材料的機械性能提升,高性能高速鋼、硬質合金 等先進切削材料的使用量和佔比不斷攀升。儘管我國切削工具的產量持續下降,但刀具的單品價值提升顯著 是市場持續擴張的重要原因。

我國金屬切削工具機需求最大的行業是汽車,佔比達到 45%,其次是機械和軍工。根據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 協會工具分會統計,2018 年會員企業刀具產品的總產值為 117.09 億元,其中高速鋼刀具產值為 54.40 億元,佔比達到 46.5%。高速鋼刀具是現階段我國刀具產品中佔比最大的品類,但與排名第二的硬質合 金刀具佔比差距縮小至 2.3 個百分點。

採用硬質合金時,切削速度比高速鋼提高兩倍以上,切削加工出的工件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也大大提高。在發達國家市場中硬質合金刀具佔據主導地位,在我國高速鋼刀具與硬質合金刀具共同主導市場。根據國際生產工程學會(CIRP)統計,硬質合金刀具已佔世界刀具消費總額的 55%,高速鋼刀具為 40%,超 硬刀具為 5%。近 20 年高速鋼刀具產值每年遞減 1.25%,而硬質合金刀具則每年遞升 1.1%。

在高精度、高壽命要求等關鍵領域要使用合金含量更高的高速鋼,但傳統工藝生產的高合金含量的組織會有 嚴重的偏析缺陷和粗大碳化物組織,進而影響斷裂韌性。噴射成形和粉末冶金技術製備的高合金工具鋼有晶 粒細小、組織均勻、宏觀偏析小等特點,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粉末冶金高速鋼刀具的性能優於普通高速 鋼,而且在衝擊負荷大的切削加工場合可替代硬質合金刀具,預計市場規模的複合增速在 10%以上。

粉末冶金方法首先用霧化法製取低氧高速工具鋼預合金粉末,然後用冷、熱等靜壓機將粉末壓實成全致 密的鋼坯,再經鍛、軋成材。粉末高速工具鋼的碳化物細小、分布均勻,韌性、可磨削性和尺寸穩定性 等均很好,可生產用鑄錠法無法生產的更高合金元素含量的超硬高速工具鋼。

高性能高速鋼和粉末冶金高速鋼應用比例呈增加趨勢,在發達國家高性能高速鋼應用比例達到 30%以上, 粉末冶金高速鋼也已達到 20%左右。粉末冶金高速鋼組織細小,其強度和韌性分別是熔煉高速鋼的 2 倍 和 2.5~3 倍。目前全球粉末冶金高速鋼已佔高速鋼年產量的 10%以上,美國應用粉末冶金高速鋼的比 例超過 15%。我國高性能高速鋼的應用比例只有 10%左右,粉末冶金高速鋼應用比例則更低。

粉末冶金高速鋼冶煉工藝複雜, 製造成本較高;與之相比,噴射成形製備工序少,成本較低,但產品質 量較粉末冶金差些。世界上主要由少數發達國家的 7 家企業生產粉末冶金高速鋼,總產能約 2.4 萬噸左 右。國內的粉末冶金高速鋼生產才剛起步,以目前我國高速鋼刀具市場規模的 20%計將達 10 億元以上。

2.2 工具鋼的國產替代市場容量大

2.2.1 我國模具行業的競爭力提升,高端模具鋼國產替代的市場容量大

國產模具鋼的性價比高,高端市場國產替代的空間大。由於我國的模具製造技術水平總體進步很大,模具在 國際採購中具有性價比優勢,我國模具在國際貿易格局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出口金額已達到我國模 具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的 15%。近 5 年來,我國進口模具的國產化替代較為順利,模具進口金額持續下滑,與 此同時模具的出口保持增長。目前我國中高端模具仍依賴進口,模具進口市場規模約為 20 億美元。

從進出口的市場規模看,2015-2019 年我國的模具出口金額從 50.82 億美元增長至 62.46 億美元,累計 增長 22.9%,出口市場年均增長 2.91 億美元;同期模具進口金額從 24.85 億美元降至 19.39 億美元, 累計下降 22.0%,進口年均減少 1.37 億美元。

從進出口的產品結構看,塑料橡膠模具、衝壓模具出口佔比分別為 62.27%、19.30%,進口佔比分別為 44.96%、40.92%。根據我們的產業調研了解到,目前我國在大型塑料模具和超大型熱作模具等高端產 品上的進口依賴度較大,主要是因為上述大尺寸規格的產品對組織、性能均勻性的控制要求更高。

國產的模具鋼有著國外鋼廠不可比擬的交貨時間優勢和成本優勢,對於同樣規格的產品,國產模具鋼價 格只有國外的 1/3。近幾年國內鋼廠不斷引進先進的冶煉設備,生產工藝和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已經有部分高端模具鋼品質達到歐洲標準模具鋼等級標準,質量等級可以與進口模具鋼媲美。

隨著我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和模具行業的不斷發展,國內市場對中高檔模具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國的模具 鋼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在品種、質量、尺寸規格及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有差距,尚不能滿足高端市場的需求。 根據我們市場調研的數據推測,我國每年約有 10 萬噸左右的高端模具鋼需要進口,主要是精密的、長壽命 的模具鋼,幾乎佔據了整個模具鋼高端市場的 80%以上。進口的模具鋼價格要比國內的同類產品高出幾倍。

國外模具鋼採用了更多的成分、組織和性能等方面的單項指標。以 H13 模具鋼為例,國外 H13 的控制 指標最多達 8 項,而我國的標準只有 3 項。一般國產 H13 鋼製的壓鑄模具壽命為 3 萬~5 萬模次,而進 口的優質 H13 的壓鑄模具壽命可達 20 萬次。在生產工藝上,國外普遍採用電爐+爐外精煉」,對於純 淨度要求更高的大部分採用電渣重熔,大截面鍛壓模塊和大型鋼材多採用真空處理。

我國模具鋼的進口來源主要有日本大同、日立金屬、德國葛利茲、瑞典 ASSAB、美國芬可樂等。進口 模具鋼的牌號包括日本 NAK80、SKD61、DC53、SKD11 等,瑞典 S136、8407、DIEVAR、XW-41 等, 德國 1.2083、1.2344、1.2379,美國牌號 H13、D2 等。進口模具鋼的規格主要是大尺寸的鍛制模塊 (250-800mm×600-1200mm)及大尺寸的模具扁鋼(30-300mm×400-1500mm)。

我國的高端模具產業長期依賴進口材料支持其發展,無形中提高了模具產業特別是高端模具產業供應鏈的危 險係數。政治局會議提出提升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補齊關鍵環節。為了提 高我國模具行業的安全係數,支持我國模具產業健康平穩地發展,我國亟需改善高端模具鋼幾乎依賴進口的 局面。我國模具鋼產業要補齊短板和功課:(1)高端化:加強新產品開發,提高模具鋼性能,同時促進品種 規格多樣化、製品化;(2)專業化:形成專業化模具鋼生產;(3)品牌化:以質量樹立模具鋼品牌。

2.2.2 我國高端刀具的進口替代市場規模達百億

我國進口刀具的市場規模尚在不斷增長,過去 10 年進口刀具佔國內市場的份額從 15%提高至 30%,進口市 場規模達到 148 億。由於製造業轉型升級對高性能刀具的需求增加,我國進口的主要是包括硬質合金製品在 內的高端刀具產品,進口刀具的單價遠遠高於國產刀具,剔除硬質合金的高端刀具進口額在 40 億元以上。

根據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工具分會的統計分析,2018 年我國刀具市場總消費規模達到 421 億元,創 歷史最高記錄,同比增長 8.5%。其中國產刀具約 273 億元人民幣,佔比 65%;進口刀具(含境外品牌) 148 億元人民幣,佔比 35%。

從過去我國切削工具進出口的單價看,我國切削工具進口的單價遠高於出口,而且進口切削工具的價格 漲幅顯著高於出口,從 2007 年的 18675 美元/噸上漲至 2012 年 98931 美元/噸。

進口刀具中金額前三分別為經鍍或塗層硬質合金制的金工機械用刀及片、其他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鑽孔工 具、其他硬質合金制的金工機械用刀及片;剔除硬質合金後進口前三分別為其他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鑽孔 工具、其他銑削工具、攻絲工具,2019 年的進口金額分別為 18.64 億、13.61 億和 9.12 億元。

2.3 高性能工模具鋼是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工具鋼作為工業之母,高性能工具鋼則是現代工業的基礎。汽車、機械、航空航天、軍工等現代裝備制 造業是我國未來重點發展和布局的支柱產業,作為不可或缺基礎材料的高性能工模具鋼同樣受到國家產業政 策的大力支持,並成為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2016 年 11 月,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發展壯大高端裝備和新材料 等戰略性新興產業。12 月,工信部等部委聯合發布《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提出推進原材料工業供給 側結構性改革,緊緊圍繞高端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需求,加快調整先進基礎材料產品結構的重點任務。

國家統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對新材料產業目錄做了細化完善,並首次將 39 類先進鋼鐵 材料列入新材料產業目錄,包括先進鋼鐵材料等 7 大領域,新增了高性能軸承用鋼加工、高性能彈簧鋼 加工、高性能齒輪鋼加工、高性能工模具鋼加工、高技術船舶用鋼加工、高強度汽車用冷軋板加工等。

3. 市場競爭格局層次分明,高端化和專業化是成長主線

3.1 國營鋼廠控制高端市場,優質民企在中低端市場嶄露頭角

過去我國的合金工具鋼生產企業是以東北特鋼、寶鋼特鋼、長城特鋼等傳統國營鋼廠為主,上述鋼廠憑藉著 先進的特冶裝備和技術優勢在國內的高端工具鋼市場逐漸形成品牌效應,並以高品質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市 場基礎。我國中低端工具鋼市場相對飽和且競爭更激烈,以天工國際、廣大特材為代表的民營鋼企憑藉著靈 活、高效的經營體制和專業化、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快速成長。

據 Mysteel 統計,2019 年我國共計 61 家模具鋼生產企業,共 85 條生產線,總計約為 225.6 萬噸產能, 其中塑料模具鋼、冷作模具鋼、熱作模具鋼的比例大體為 5:3:2;根據我們產業調研的數據,目前我 國模具鋼的年需求量約 120 萬噸,模具鋼生產線的產能利用率約為 50%,總體看並不高。

2017-2019 年我國重點優特鋼企業的模具鋼總產量從 42.5 萬噸下降為 32.0 萬噸,累計下降 24.7%。目 前在我國國內模具鋼市場中份額較大的是天工國際、東北特鋼(含撫順特鋼、大連特鋼)、寶武特冶(原 寶鋼特鋼)、長城特鋼、齊魯特鋼等。我國目前每年仍需進口高端模具鋼產品約 10 萬噸,相比於頭部企 業的產能而言進口替代的空間還很大。

九十年代後期,大連特鋼、重慶特鋼、寶鋼特鋼等國有綜合特鋼廠調整產品結構並逐步放棄高速鋼市場, 天工國際、河冶科技、江蘇精工等專業化生產廠取而代之成為高速鋼生產的主力軍。目前國內市場的高 性能高速鋼的生產能力較弱,國內能生產粉末冶金高速鋼的企業僅有天工國際、河冶科技等,其中天工 國際在國內粉末冶金高速鋼市場的佔有率達到 80%以上。

3.2 高端化和專業化是工具鋼行業高質成長的主線

工具鋼生產的高端化、專業化是先發國家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可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的 競爭力。在我國工具鋼市場景氣度下行時期,具有高端化、專業化優勢的合金工具鋼生產企業的市場份額提 高,呈現馬太效應。以模具鋼為例,2018 年我國重點特鋼企業的模具鋼產量較 2017 年同比下降 25.6%,同 期天工國際為代表的專業化工具鋼生產企業的市場份額均逆勢提高,公司的市場份額從 20%提高至 28.2%, 同時全國重點優特鋼企業的模具鋼 CR5 從 67.1%提高至 85.1%。

由於合金工具鋼的生產品種規模多、批量小,因此合金工具鋼的生產已了由分散向集中發展可以共享特 殊冶金裝備,實現專業化生產並降低工序成本;同時為了適應全球化競爭的趨勢,世界先進的模具鋼的 生產企業不斷地進行強強聯合,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工模具生產、研發中心和國際品牌。

目前發達國家一般僅有 1-2 家生產模具鋼的專業廠家,其產量往往佔全國的 60%-80%,如瑞典的烏德 霍姆公司、奧地利的百樂公司、美國的釩合金鋼公司(Vasco)、日本的日立金屬公司等。目前我國的模 具鋼分散幾十家特鋼企業生產,產業集中度仍待提升,未來將逐步向專業化和品牌化的方向發展。

3.3 行業在產業鏈的地位尚可,保障企業的盈利能力

相較於普鋼,作為產業鏈中遊的工具鋼生產企業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其銷售利潤率與下遊工模具製造企業相 當。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1)我國合金工具鋼行業的供給相對集中,尤其是在中高端工具鋼方面,而 需求相對分散,因此工具鋼生產企業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和成本轉嫁能力;(2)原材料佔工模具成品的成本 比重較低,下遊對工具鋼原料價格的容忍度尚可,例如模具鋼成本僅佔模具銷售價格的 20~30%。

我國共有模具生產企業(廠、點)約 3 萬家,大部分模具企業規模較小,行業集中度不高。據統計,2014 年模具產值在 1000 萬元以上的生產企業有 71 家,超過 1 億元的有 25 家。據 Mysteel 統計,我國有模 具鋼生產企業約 60 家,同時我國重點優特鋼企業的模具鋼 CR5 達到 80%左右。在 2018 年以釩為代表 的合金元素價格大漲時,模具鋼生產企業有能力將成本的漲幅轉嫁給客戶,從而保證高銷售毛利率。

我國的模具鋼生產企業高度集中於華東、華中、東北這三個區域,其中華中、華東和華北地區分別有共 計 17 家、16 家和 11 家企業。華東地區的產能佔比近半,其次是華中、東北。我國模具鋼的需求主要 集中在華東、華南和華北地區,華東佔全國的 50~55%左右,包括浙江的寧波、台州市、江蘇崑山和上 海嘉定;廣東也是我國最主要的模具市場和最大的模具出口省,全國模具產值有 35%以上來自廣東。

與普鋼以鐵礦石、煤焦為主要原燃料不同,合金工具鋼中 Cr、Mo、V、W 等合金元素佔原材料成本的 比重較大。以 H13 模具鋼為例,我們估算目前 Cr、Mo、V 在其原材料成本中的佔比達到 70%左右,而 廢鋼僅佔 30%。從原材料的供給格局看,合金工具鋼生產企業能夠避開鐵礦石這個黑色產業鏈的利潤陷 阱,是其保持高盈利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投資策略:擁抱工具鋼行業高質成長和國產替代的紅利(詳見報告原文)

工具鋼是工業之母,後疫情時代的需求修復疊加我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工具鋼產業的發展將逐步由量增向質升轉變,高端化和專業化是工具鋼產業高質成長的主線。我國工具鋼產業的供給能力不斷提升, 高性價比優勢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發展需要將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

(報告觀點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來源:東興證券)

如需報告原文檔請登錄【未來智庫】。

相關焦點

  • 高性能工模具鋼是我國戰略新興產業
    後疫情時代我國模具行業將逐步回暖產業升級拉動高品質模具鋼的需求模具鋼是用來製造模具的鋼種,目前我國模具鋼需求較大的下遊行業主要有汽車、目前,我國的切削工具市場以普通高速鋼刀具為主,隨著製造業轉型升級和加工材料的機械性能提升,高性能高速鋼、硬質合金等先進切削材料的使用量和佔比不斷攀升。儘管我國切削工具的產量持續下降,但刀具的單品價值提升顯著 是市場持續擴張的重要原因。我國金屬切削工具機需求最大的行業是汽車,佔比達到45%,其次是機械和軍工。
  • 《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公布-先進鋼鐵材料
    生意社12月04日訊   2018年11月2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國家統計局令第23號)(下稱《產業分類》)。《產業分類》細化完善了新材料產業目錄,標誌著新材料產業統計體系基本形成。
  • 中國螺紋鋼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此外還可按用途對螺紋鋼進行分類,如分為鋼筋混凝土用普通鋼筋及予應力鋼筋混凝土用熱處理鋼筋等。  《中國螺紋鋼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主要研究分析了螺紋鋼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螺紋鋼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鋼鐵行業策略報告:供給優化漸入佳境,需求轉化迎來新周期
    行業內兼併重組增加,產業集中度有加速提升趨勢2019 年以來,鋼鐵行業兼併重組項目增多,中國寶武接連重組馬鋼、重鋼、太鋼,河北 敬業先後在國內收購雲南安寧永昌、廣東泰都鋼鐵;北京建龍集團收購山西文水海威、寧夏 申銀特鋼,德龍控股收購新天鋼,遼寧方大收購四川達鋼。產業集中度有加速提升趨勢。
  • 《2018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報告》: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全面...
    本報訊 (記者段曙東)據中國新聞網消息,今年1-7月,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27個重點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8%,增速較2016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部分營業收入增速為13.9%,持續高於規模以上工業整體水平;七大產業均實現全面回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全面提速。這是近日發布的《2018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報告》披露的。
  • 年終盤點:2020年鋼鐵行業七大政策|鋼材|鋼企|鋼鐵行業規範條件...
    5月15日,工信部發布符合《鋼鐵行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第五批),其中,13家企業符合《鋼鐵行業規範條件》;7家企業被撤銷規範公告;11家企業變更鋼鐵行業規範公告裝備;11家企業變更鋼鐵行業規範公告名稱。(與此前公示相比,變更裝備的鋼鐵規範企業減少1家,變更名稱的鋼鐵規範企業增加1家。
  • 2018年中國特殊鋼鐵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中國特鋼產量比重與...
    特鋼的應用遍布各個行業,是工業化的基礎材料,同時也決定一個國家的高端製造發展高度。相對普鋼而言,特鋼的應用量雖然不大,卻支撐了社會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不同材料之間的交叉與融合是新材料科學的發展趨勢,由於特鋼作為鋼鐵行業的高科技子行業而不斷與其他金屬或非金屬材料融合,特鋼的傳統鋼鐵屬性在減弱,而高科技的新材料屬性在日益增強。
  • 品牌案例|神奇元素鈮,推動中國鋼鐵行業升級換代
    從1989年到2019年間,中國含鈮鋼品種從12個發展到200個,年產量從3萬多噸發展到 7000萬噸,位居世界第一,解決了國民經濟中高性能鋼材的需求,使中國鋼鐵工業成為在國際市場具有很強競爭影響力的產業。
  • 新興產業將成經濟會議焦點 布局新材料股(名單)
    新材料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中的一員,由於是高新技術的基礎和先導,且應用範圍極其廣泛,成為未來最重要和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其發展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值得好好去挖掘。  其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  由於對未來發展有著顯著影響,新材料被認為是其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
  • 中國船舶雷凡培:造船與鋼鐵產業聯動融合發展 是國際慣例
    沒有鋼鐵就沒有船舶,當前,要想實現我國從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邁進的目標,還需要船舶人和鋼鐵人共同聯合起來,形成發展的命運共同體。船舶業與鋼鐵業高度融合,鋼鐵產業是船舶工業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同時,作為鋼鐵行業的下遊,造船產業是鋼鐵工業的消費大戶。造船與鋼鐵產業聯動融合發展,是國際慣例。
  • 廢鋼產業鏈專題之一:電爐鋼加速發展提升廢鋼需求,廢鋼回收龍頭...
    (二)廢鋼行業:我國再生資源回收主要組成部分,2016年回收量佔我國十大類再生資源的59%   1、產業地位:2016年廢鋼鐵回收量佔我國十大類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的59%,為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的主要組成部分   根據2017年5月2日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7》
  • 黑色產業鏈專題報告:行業集中度與市場話語權的博弈
    鋼鐵產能整體受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後,我國鋼鐵行業基本解決了行業內長期存在的過度投資造成的產能過剩以及「地條鋼」幹預市場秩序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兩大問題,同時新增產能受到嚴格管控,產業發展向高質量轉型。但行業集中度低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壓制鋼廠在產業鏈內的話語權。   鐵礦石掣肘產業鏈發展我國是鋼鐵大國,鐵礦石需求量大,但國內供應卻因品位低,開採成本高不佔優勢,依靠海外進口。
  • 供需格局改善,鋼鐵行業或有望迎來復甦
    一、供給側改革助推鋼鐵行業去庫存,產能過剩問題得到優化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前,我國鋼鐵行業庫存長期處於高位水平,高昂的庫存成本以及低質量的鋼鐵產品嚴重拖累我國鋼鐵行業的高效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產能達到11.3億噸左右,粗鋼產能利用率下降,鋼鐵產能呈現絕對過剩的狀況。
  • 欽州市304L不鏽鋼板提高新興產業以及消費比重迫在眉睫
    欽州市304L不鏽鋼板提高新興產業以及消費比重迫在眉睫 ,「12fis4」   無錫新同巨鋼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304不鏽鋼板、316l、310s、321、904l等材料為主的公司,資源充足,品種齊全,庫存量大。
  • [公告]上海鋼聯:鋼銀鋼鐵現貨網上交易平臺項目(一期)可行性研究報告
    圖2-5 Myspic鋼材綜合價格指數變化趨勢 數據來源:上海鋼聯雲終端 2.1.3鋼鐵行業微利經營的局面短期難以改善 我國已有煉鋼產能近10億噸,產能利用率僅72%,明顯低於正常水平。鋼鐵產能的過剩、鋼材價格的下跌,導致了整個鋼鐵產業的盈利大幅下降。
  • 我國高品質鋼比重遠遠落後全球平均
    2015年產量達800萬噸 技術落後是硬傷 高品質鋼是重大裝備製造、重大工程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先進武器所需的核心、關鍵材料,是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 「目前國內的高品質鋼主要運用在核電、石油化工、航空領域,研發產出有限,行業平臺還不夠,不利於附加值的提高。」 而研發不深入則主要體現在研發企業少、缺少核心龍頭企業。 工信部賽迪智庫原材料工業研究所的相關數據顯示,2005年~2010年,我國高品質特殊鋼專利申請數量年均增長分別為117件,年均增長率達到34%。
  • 2018年全球戰略新興產業呈現四大特徵
    2018年,美國、德國、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紛紛制定戰略,加快前沿技術研究,特別是共性技術高度重視,重點突破。積極促進跨學科、跨行業的交叉融合,搶佔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先機。其中人工智慧成為全球戰略競爭的新焦點,並在戰略、投資和研究等方面持續加大。
  • 2021年鋼鐵行業應該關注的重大問題!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了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為鋼鐵工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7月份在沙鋼舉辦的鋼協理事會上,鋼協黨委書記何文波提出了鋼鐵行業要「聚焦全面提升產業基礎和產業鏈水平一個根本任務,堅持綠色發展和智能製造兩大發展主題,著重解決控產能擴張、促產業集中、保資源安全三大行業痛點,持續推進國際化進程」。
  • 鋼鐵電商銷售比重上升至10% 行業前景廣闊
    中國證券網訊 由中國冶金規劃院主辦、找鋼網承辦的上海國際信息消費節——「網際網路+」戰略下的鋼鐵新生產力引擎暨「2015年度鋼鐵電商峰會」周末在上海召開。會上透露,上半年行業依舊困難,但鋼鐵電商迅速崛起。
  • 中國模具鋼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模具鋼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未來**年,我國模具鋼產業將有較大發展空間,尤其是中高端產品領域。對於我國大型鋼鐵企業,未來發展模具鋼產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加強基礎理論研究,提高模具鋼的質量和性能;推行模具鋼品種規格多樣化、精料化和製品化;加快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專業化排產;重點發展塑料模具鋼,走中高端路線,樹立模具鋼品牌,並創新「鋼材商店」銷售模式。另外,隨著模具標準件應用的日益廣泛,模具標準化、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對模具鋼產品質量、品種規格和交貨周期將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