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 裝機規模已達全球第三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圖為建設中的福清興化灣3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一期工程。 王軼辰攝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但憑藉海上資源穩定、大發電功率、便於消納等特點,近年來發展迅速,市場前景廣闊。目前,我國海上風電已基本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下一階段須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開發,儘快擺脫補貼依賴,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快速發展——

  與光伏發電的火熱不同,近年來我國風電建設速度不斷下滑,2017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更是創下近5年新低。但同時,我國海上風電異軍突起,裝機規模連續5年快速增長,已躍居全球第三。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面臨著成本更低的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等其他新能源的激烈競爭。在近日舉行的2018海上風電峰會上,與會專家表示,在我國海上風電的下一階段發展中,須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開發,儘快擺脫補貼依賴,通過市場化方式發展。

  海上風電市場難以估量

  經過11年發展,截至2017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279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實現多點開花。如果行走在江蘇、福建、廣東等多個省份的海岸線,都能看見白色風機的身影。

  「海上風電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憑藉海上資源穩定性和大發電功率等特點,近年來正在世界各地飛速發展。」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會長周茂平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對我國能源結構安全、清潔、高效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一個時期以來,消納難限制了我國新能源發展,與陸上風電不同,海上風電由於緊鄰我國電力負荷中心,消納前景非常廣闊。數據顯示,去年11個沿海省份用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達到了53%,且保持了較好複合增長。「同時,在巨大的能源結構調整壓力下,未來這些省份對清潔能源的需求非常大。」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規劃處處長蘇辛一說。

  此外,海上風電對電網更加友好,一方面,海上風電不佔陸上資源;另一方面,在同樣的地理位置,海上風電利用小時數高出20%至70%。

  事實上,我國擁有發展海上風電的天然優勢,海岸線長達1.8萬公裡,可利用海域面積300多萬平方公裡,海上風能資源豐富。根據中國氣象局風能資源詳查初步成果,我國5米至25米水深線以內近海區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範圍內,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時。

  我國《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可以達到800萬千瓦,2020年至2030年每年新增容量將達到200萬至300萬千瓦。

  「海洋之大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海上風電的市場空間難以估量。」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坦言。

  已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

  經過多年的穩步發展,無論是在可開發的資源量上,還是技術、政策層面,我國海上風電目前已基本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

  在海上風電機組研發方面,金風科技、上海電氣,東方電氣等一大批企業已經有能力生產適應我國沿海複雜海洋環境的5兆瓦以上大容量機組,可以避免完全依靠國外進口。勘測設計上,一批設計單位在施工優化方面取得了眾多突破,已經具備提供全生命周期技術服務能力。在施工方面,中交三航局、龍源振華等通過參與上海東海大橋、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場建設,在海洋施工、大型海洋施工設備製造方面都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在項目開發上,呈現出由近海到遠海,由淺水到深水,由小規模示範到大規模集中開發的特點。

  「我們取得的這些成績標誌著我國海上風電已經進入規模化、商業化發展階段。」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副總經理王良友說。

  無論是為了推動技術走向成熟,還是降低成本,都必須保證有足夠的開發規模。記者了解到,福建省計劃到2020年底海上風電裝機規模達到200萬千瓦以上。廣東省則在全省規劃了23個海上風電場址,總裝機容量為6685萬千瓦。江蘇規劃到2020年累計建成海上風電項目350萬千瓦。目前,這些地區正在積極為發展海上風電完善配套政策。

  雖然取得了快速發展,我國海上風電產業與國際一流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中國海上風電在海洋工程、產品可靠性、遠距離電力輸送以及維護方面仍面臨很多挑戰,準確地說,中國海上風電還處於基礎能力建設階段。」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執行副總裁曹志剛說。

  「其實,海上風電也是面臨消納問題的。」蘇辛一分析認為,一方面,沿海地區經濟發達,電網較密集,通道走廊相對比較緊張,未來海上風電的輸電通道要提前規劃布局;另一方面,沿海地區變電站設備利用率相對較高,對於風電接入也有所限制。「我們判斷海上風電在一個省如果發展到1000萬千瓦以上,可能也會面臨消納問題。」

  從政策來看,目前我國海上風電補貼強度仍然較高,面臨較大補貼退坡的壓力。記者獲悉,目前海上風電千瓦時電補貼強度大概是陸上風電約3倍,而且電價已有4年沒有調整。而作為衡量海上風電開發的重要標尺,成本無疑將決定市場走向。

  積極應對電價下探挑戰

  經歷「十二五」的謹慎探索,「十三五」被認為是海上風電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5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從2019年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增核准的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電價「鐵飯碗」的打破給海上風電產業帶來了新挑戰。

  有測算顯示,目前含稅海上風電成本不低於0.84元/千瓦時。這意味著當前0.85元/千瓦時的近海風電項目含稅上網電價,僅能給開發企業提供基本收益,如果競價後帶來電價繼續下探,企業必須要提前謀劃應對策略。

  「大容量機組的應用是推低千瓦時電成本的關鍵因素。」彭博新能源財經高級分析師周憶憶說,目前歐洲的機組單機容量在6兆瓦至8兆瓦級別,中國目前的機組容量普遍在3兆瓦至5兆瓦,而且機組升級的速度要比歐洲慢,這是影響成本降低的一個瓶頸。

  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翟恩地表示,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的建設成本要高出很多,採用更大容量的機組,其建設成本(包括全場設備吊裝成本、全場基礎造價)以及後續運維成本等都明顯低於小容量機組。同時,我國受到漁業養殖、通航、軍事等因素影響,海域面積受限,這也要求上馬更大容量的機組。

  近海項目的水深和離岸距離同樣是影響海上風電千瓦時價格下降的主要因素,雖然遠距離海上風電項目前期建設成本和後期運維成本比較高,但是增加的發電量足以覆蓋這部分投資。

  此外,項目開發機制的不同也會對成本帶來較大影響。比如,由於開發機制不同,荷蘭和丹麥的海上風電招標價格遠遠低於英國。周憶憶說,英國主要以開發商為主導,但是荷蘭和丹麥使用的是集中式開發機制。集中式開發機制是通過政府主導前期的項目開發,包括風能測量、選址、海底電纜鋪設等,都是由政府主導完成,這使開發商承擔的部分造價和風險得以大大降低。中國也可以嘗試採取這種機制。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當一個市場累計裝機達到300萬千瓦時至400萬千瓦時,可實現從新興市場到成熟市場的切換。預計中國在2018年至2019年可實現這一目標,海上風電千瓦時成本將快速下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軼辰)

(責任編輯:劉朋)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及全球風電市場規模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海上風電發展迅速
    全球風電規模增長迅速風力發電是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且可利用的風能在全球範圍內分布廣泛、儲量巨大。風電作為現階段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全球電力生產結構中的佔比正在逐年上升,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根據GWEC的預測,未來5年全球將新增超過355GW裝機容量,在2020-2024年間每年新增裝機容量均超過65GW。
  • 來2019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 聽聽海上風電發展「最強音」
    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規模增長平穩,技術和商業模式穩中有進,問題有序解決,產業業態由高速度發展逐步轉向高質量發展。  《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底,海上風電併網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以上。
  • 我國首個5兆瓦以上大功率海上風電場將併網發電—新聞—科學網
    目前,我國大容量風機關鍵技術已取得突破,具備產業發展條件,一個高起點、大容量、全產業鏈的海上風電產業基地正在福建形成,標誌著我國海上風電正進入集中連片規模開發的快速發展新階段 近日,記者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獲悉,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項目一期首批機組將於9月中旬正式併網發電。
  • 2021年中國風電裝機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海上風電份額逐步...
    隨著近年來對環境的整治力度加大,我國逐漸從煤炭發電轉向環保的風力發電,風力發電量逐年增長,如今已成為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2019年中國風電發電大幅增長到4057億千瓦時,增長率高達10.85%;2020年上半年,全國風電發電量為23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91%。風電裝機容量逐年增長。據統計,2019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1005萬千瓦。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
    原標題: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項目加速搶裝   風電作為清潔能源備受各國關注,近年來,我國風電行業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的風電
  • 2020年中國風力發電行業分析:風電裝機規模持續擴大(附圖表)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風力發電量達3577.4億千瓦時。風力發電持續增長,據最新統計,2020年1-9月風力發電量為2971.9億千瓦時。註:2020年數值為1-9月累計值。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增風電併網裝機容量25.74GW,其中陸上新增併網裝機容量23.76GW,海上新增併網裝機容量1.98GW。截至2019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209.94GW,自2008年以來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佔全球累計風電裝機量的32.24%。
  • 裝機量奪冠全球 海上風電造價成本大漲
    「搶裝潮」已造成當前國內風電市場關鍵裝備及服務的價格猛漲。據江蘇省電力行業協會統計,截至目前,江蘇海上風電項目平均造價較去年上漲了1000-2000元/千瓦,部分設備及施工費用漲幅高達30%以上,推動開發成本驟增。
  • 2020年全球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海上風電將...
    海上風電發展勢頭優於陸上風電,相對穩健。2、中英分別是陸上海上風電裝機最大市場2018年中國的累計風電裝機量約佔全球累計量的35.4%,其中陸上風電裝機量佔全球陸上風電裝機總量的36%,新增的海上風電裝機量佔比約為20%
  • 2019年中國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機遇及挑戰並存 提質降本推動行業健康...
    1、我國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潛力巨大我國海上風電起步以來,在補貼額度固定,且海上風電資源豐富、發電量優勢明顯的情況下,得以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直接投資額達到257億美元,我國海上風電直接投資額達到114億美元,佔據將近半壁江山。在裝機容量方面,在海上風電種種優勢的支撐下,我國海上風電迎來快速發展。
  • 2020年全球及中國風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內風電地位顯著提高領先...
    1、全球風電規模增長迅速風力發電是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且可利用的風能在全球範圍內分布廣泛、儲量巨大。同時,隨著風電相關技術不斷成熟、設備不斷升級,全球風力發電行業高速發展。
  • 歐委會希在30年內大幅提高海上風電裝機容量
    歐洲動態網站最近獲得的一份歐委會離岸可再生能源戰略草案顯示,歐委會希極力提高歐盟離岸風能裝機規模。目前歐盟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為23吉瓦;到2035年,歐委會希增加至60吉瓦;2050年進一步達300吉瓦,為當前裝機容量的13倍。該草案稱,要實現此目標,可能需要花費7890億歐元,但這也將創造62000個工作崗位。據悉,該草案主要由德國推動,計劃於本周四對外公布。
  • 海上風電怎樣邁向深水遠海?關鍵要有這項併網技術
    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已成為我國深入推進能源轉型、促進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據預測,2023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突破千萬千瓦,市場發展前景巨大。如何實現大容量遠海風電跨海輸送和安全可靠併網,是電力行業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
  • 海上風電「2022關口」!江蘇平均造價上漲了1000-2000元/kW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海上風能是全球最新大規模開發的可再生能源。風能資源富裕地區皆鄰近沿海經濟發達的電力消費中心,是我國發展海上風電最大的優勢,因此雖起步較晚,但近年來迅速躋身世界最前列,迄今江蘇省規模居全國之首。然而,「狂飆突進」之後,這一產業將要面對的卻是頗為嚴峻的「2022關口」。此關從何而來?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風電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競爭...
    風電產業鏈全景圖風電產業是可循環新能源產業,大力發展風電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已將風電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全國風電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可參與國際競爭並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
  • 2020年風電塔架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風電塔架行業發展...
    **年**月**日,國家電網發布《促進風電發展白皮書》指出,"大風電融入大電網"是我國風電規模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還預計到**年,我國風電裝機規模將超過9000萬千瓦,到**年將達到1.5億千瓦以上  《2020年中國風電塔架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風電塔架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風電塔架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2021年全球風電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海上風電潛力巨大
    中商情報網訊:隨著國際社會對能源安全、生態環境、異常氣候等領域的日益重視,減少化石能源燃燒、加快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開始發展風電。其中,中國陸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229.6GW,是世界上首個陸上風電總裝機超過200GW的國家;2019年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23.8GW,佔全球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比例約44%。美國陸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105.4GW,是世界第二大陸上風電市場;2019年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9.1GW,佔全球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比例約17%。
  • 易躍春:中國海上風電「十四五」發展研究規劃( 完整PPT)
    6月8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南通市人民政府主辦,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南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如東縣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中國(南通)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大會在如東縣成功舉辦。截至「十三五」末,近海海域已核准、未建成的風電場容量約2500萬千瓦。
  • 2016-2022年中國海上風力發電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風電是世界範圍內發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海上風電則代表了當今風電技術的最高水平,要求設備高可靠、易安裝、易維護,市場規模極大,風險也極高,備受各國關注,正在掀起投資熱潮。截至**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發展風電,主要市場集中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我國海上風資源儲量豐富,東部沿海特別是江蘇沿海灘涂及近海具有開發風電非常好的條件,規模化開發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 未來十年我國將大力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日前表示,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實現快速發展,均居全球首位。
  • 未來十年我國將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高敬、成欣)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15日表示,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近日,中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等4項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