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機量奪冠全球 海上風電造價成本大漲

2021-01-14 金融界

「搶裝潮」已造成當前國內風電市場關鍵裝備及服務的價格猛漲。據江蘇省電力行業協會統計,截至目前,江蘇海上風電項目平均造價較去年上漲了1000-2000元/千瓦,部分設備及施工費用漲幅高達30%以上,推動開發成本驟增。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的數字:截至去年,全國海上風電累計併網裝機7.026吉瓦,約佔全球的1/4,居全球第三,僅次於英、德。去年我國新增2.493吉瓦,連續兩年奪全球年增長量之冠。按目前速度,預計今年底全國累計裝機量超過10吉瓦,是「十三五」規劃的兩倍,將躍居全球首位。目前我國已有8省投產海上風電。江蘇開發最早,規模居首。另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國內至少有30個海上風電項目同時在建,裝機量逾1297萬千瓦,四成以上新開工。

推動海上風電量價齊升因素主要是,加速「去補貼」。當前在建待建的大部分海上風電項目集中於2018年底前核准,這意味著風電補貼「籌碼」的領取窗口將於2021年12月31日關閉。

相關上市公司將充分受益「搶裝潮」。具體而言,風機葉片是風力發電機組的關鍵核心部件之一,葉片設計、製造及運行狀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機的性能和發電效率,對風電場運營成本影響重大。從零部件價值量的角度來看,葉片價值量極大,其成本約佔風機總成本的22.2%。

明陽智能:自主研製和生產先進葉片。另外,隨著風電機組尺寸的增大及海上風電的發展,葉片將越來越長且擁有更高葉尖線速度(至120米/秒),未來風電機組葉片的大型化和輕質化將成為葉片發展主要方向。目前,風電葉片主要以玻璃纖維作為增強材料。

中國巨石:8月重磅發布E9超高模量玻璃纖維,再次刷新全球玻纖行業模量水平,打破行業技術天花板。該產品在風電、新基建、5G、交通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例如大型風力葉片、光纜加強芯、飛機部件、汽車製造、耐溫材料、運動器材等。

相關焦點

  • 不同地區海上風電項目造價及成本構成!
    這就意味著在所謂的平價時代,海上風電的所需達成的目標不僅僅是達到此前「煤電上網電價」,而是要與,目前已經具備平價能力的陸上風電、集中式光伏乃至特高壓傳輸而來的電源,以及更為廉價的分布式光伏來競爭。顯然,步入純市場競爭階段,如何擺脫補貼依賴,實現單位造價成本逐步下降,成為當前海上風電面臨的最大挑戰。
  • 海上風電項目造價成本暴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從事海上風電施工領域數年,從沒見到過海上風電施工船如此搶手。」日前召開的2020風能展中,蘇龍源振華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小星對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發出如此感慨,「海上風電施工環境複雜多變,施工窗口受天氣等外在因素影響較大,導致其施工效率存在天花板,一條性能優異的施工船,一年最多也只能吊40臺海上風機左右。」
  • 風力發電:到2060年開發30億風電?風電還能不能追?
    國內:從短期來看,今年是陸上風電的搶裝年,而明年是海上風電的搶裝年。那麼從整體來看,今年應該是風電裝機的高點,明年和後年預計將出現風電行業裝機量下滑的現象。所以從全球的風電裝機量來看,今明兩年也是風電的搶裝潮,2022年可能觸及低點,然後再保持5~8%左右的增速。 03海上風電是發展方向 由於中國陸地可開發的風能資源越來越少,風電的開發逐步從陸地風電向海上風電拓展。
  • 海上風電「2022關口」!江蘇平均造價上漲了1000-2000元/kW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海上風能是全球最新大規模開發的可再生能源。風能資源富裕地區皆鄰近沿海經濟發達的電力消費中心,是我國發展海上風電最大的優勢,因此雖起步較晚,但近年來迅速躋身世界最前列,迄今江蘇省規模居全國之首。然而,「狂飆突進」之後,這一產業將要面對的卻是頗為嚴峻的「2022關口」。此關從何而來?
  • 來2019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 聽聽海上風電發展「最強音」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處長王大鵬  海上風電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領域,是近年來全球風電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未來要推動海上風電發展,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準確把握海上風電的政策導向, 積極穩妥有序推動發展。
  • 2020年全球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海上風電將...
    1、2018年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591GW據全球風能協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GWEC)統計,截至2018年末,全球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591GW,較2017年(540GW)上漲9.4%。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568 GW,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23GW。
  • 海上風電成本短期內不降反升
    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量已佔據全球總量的40%,達到創紀錄的2.4吉瓦,同比增長幅度近51%,排名已躍居世界第一。  在業內看來,儘管中央補貼面臨取消,但我國海上風電持續增長的趨勢仍不會改變。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
    原標題: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項目加速搶裝   風電作為清潔能源備受各國關注,近年來,我國風電行業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的風電
  •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巨無霸定樁臺灣 海上風電競爭加速
    這意味著亞太地區和美國大西洋海岸海上風電,進一步加速進入西門子歌美颯的全球競爭版圖。;與歌美颯上一代風機相比,年發電量可增加25%;發電機艙重500噸,更輕便,可降低下部承載基礎的材料和運輸成本;樣機有望在2021年準備就緒,2024年正式商用。
  •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 裝機規模已達全球第三
    目前,我國海上風電已基本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下一階段須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開發,儘快擺脫補貼依賴,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快速發展——  與光伏發電的火熱不同,近年來我國風電建設速度不斷下滑,2017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更是創下近5年新低。但同時,我國海上風電異軍突起,裝機規模連續5年快速增長,已躍居全球第三。
  • 「十四五」海上風電「風向」在哪兒?
    成本逐年下降,預計「十四五」時期,海上風電工程投資造價還能下降約16%。   據國網能源研究院統計2018年核准、開工的海上風電項目顯示,海上風電度電成本大約為0.64元/千瓦時。,海上風電投資成本逐步下降,江蘇區域約為13000-17000元/kW,浙江區域約為15000-18000元/kW,福建、廣東區域約為16000-19000元/kW。
  • 舒印彪委員:加快海上風電核心技術部件研發
    來源:科技日報代表委員議國是「近年來,我國將海上風電作為東部沿海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戰場,到2019年底,累計併網裝機容量593萬千瓦,佔全球的21%,僅次於英國、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位。」本次全國兩會上,海上風電發展,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關注的焦點議題。如何抓住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這一新的歷史機遇?舒印彪提出建議:進一步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集約化開發。
  • 全球風電整機商Top15排名出爐!中國風電企業佔八席!
    全球風電整機商Top15排名出爐!中國風電企業佔八席!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共安裝了來自33個製造商的22893颱風機,新增裝機量超過63 GW,創造了風電行業供應側的歷史新高。  維斯塔斯繼續保有最大風機製造商的頭銜,憑藉其全球戰略布局,過去一年中維斯塔斯在超過40個國家完成新增裝機,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8%。西門子歌美颯2019年的海上風電裝機實現了翻番,其全球布局也進一步突破,這讓該公司的排名升至次席。
  • 歐洲海上風電運維船使用現狀
    市場上為海上風電提供服務的專業運維船形式多樣,一般以港口作為補給和運營基地。人員從船上登陸風機一般通過技術改造後的船頭和風機底部爬梯之間的摩擦接觸實現,從而減輕運維船的晃動,俗稱「碰撞和跳躍」方式。一般能搭乘12名技術人員和小的零部件設備,零部件一般通過風機底部平臺的吊機或機艙內的吊機進行提升。
  • 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2019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量超過60GW
    風電行業貿易組織 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 發表的報告顯示,2019 年新增風電裝機量超過 60GW。風電是最廉價的發電選擇之一,在許多地方建造和維護風電比使用化石燃料的火電站更便宜。離岸風電仍然昂貴,但其價格過去幾年快速下降,正接近化石燃料的價格。但成本不是唯一的問題。
  • 舒印彪:加快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海上風電核心技術部件研發
    【電纜網訊】近年來,我國將海上風電作為東部沿海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戰場,到2019年底,累計併網裝機容量593萬千瓦,佔全球的21%,僅次於英國、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位。
  • 2021年風電行業投資策略
    我們認為, 2021年國內陸上風電裝機量較2020年下降15%-20%,裝機量約為25-28GW,但海上風電裝機量增長超過50%,約為6-7GW,將補齊陸上風電下滑的裝機量,總裝機量32GW較2020年基本持平。
  • 海上風電用海底電纜的選擇
    風能的開發、利用主要有兩種形式,分別是陸地風能和海上風能。近年來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以年均100%的速度在高速發展,但風電開發主要集中在陸地,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則剛剛起步。
  • 5GW風能分3階段競拍 臺灣第三輪海上風電拍賣計劃出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備受矚目的臺灣第三輪海上風電拍賣將分三階段進行,分別為1GW一期和2GW兩期。這5GW的產能將不會一次性全部進行拍賣,可能會讓開發商失望。RCG臺灣地區總監Raoul Kubitschek表示,將於2021年第二季度對2026年1GW的裝機量進行首次拍賣;第二次拍賣將於2022年第二季度舉行,目標是2027/28年2GW的裝機量;第三次拍賣將於2023年第二季度舉行,目標是2029/30年2GW的裝機量。Kubitschek表示,這些提案仍需要公開討論,並表示臺當局的這一做法可能將無法實現規模經濟。
  • 風電版圖大變局:上海電氣欲收購全球海上風電霸主?
    原標題:風電版圖大變局:上海電氣欲收購全球海上風電霸主?   此項「歷史性收購」的消息一經爆出迅速引發業內熱議:西門子歌美颯作為全球排名第二的風電巨頭,與上述兩大企業的交易或將顛覆目前的全球風電格局,全球風電霸主之位或將易主。   業內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目前上述收購事項仍處於早期意向確認階段,還未取得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