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印彪:加快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海上風電核心技術部件研發

2020-12-05 電纜網

【電纜網訊】近年來,我國將海上風電作為東部沿海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戰場,到2019年底,累計併網裝機容量593萬千瓦,佔全球的21%,僅次於英國、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位。我國海上風電發展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在本次全國兩會上提出建議,要進一步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集約化開發,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問題,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舒印彪建議,進一步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十四五」期間強化對海上風電的頂層設計,在落實「放管服」的同時,支持東部沿海地區加快形成海上風電統一規劃、集中連片、規模化滾動開發態勢;聚焦「新基建」,加快江蘇、廣東等自然條件好的省份的現有海上風電基地建設,並推動海上風電逐漸向深海、遠海方向發展,同一基地歸由一個開發主體開發;比照歐洲,由電網統一負責外送電力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投資。

舒印彪認為,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在政策上繼續鼓勵龍頭企業以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加快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IGBT)、主軸承、國產化控制系統、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核心技術部件研發,提高裝備國產化率;狠抓海上風電標準體系建設,在防範技術風險、控制成本造價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加強「大雲物移智」、區塊鏈、5G等數字信息技術推廣運用,推進無人值守、遠程集控、智能診斷等智能運維新模式新業態,形成發展新動能。

舒印彪稱,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鑑於疫情影響,建議放寬海上風電電價退坡併網時間窗口,為通過科技創新降成本創造有利條件;保持海上風電電價理性退坡,加快解決可再生能源補貼滯後問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性機制。

相關焦點

  • 舒印彪委員:加快海上風電核心技術部件研發
    來源:科技日報代表委員議國是「近年來,我國將海上風電作為東部沿海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戰場,到2019年底,累計併網裝機容量593萬千瓦,佔全球的21%,僅次於英國、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位。」本次全國兩會上,海上風電發展,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關注的焦點議題。如何抓住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這一新的歷史機遇?舒印彪提出建議:進一步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集約化開發。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加快海上風電核心技術...
    雲財經訊,舒印彪提出建議,進一步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十四五」期間強化對海上風電的頂層設計,由電網統一負責外送電力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投資。
  • 海上風電場海底高壓電纜的故障監測方法
    海底高壓電纜是海上風電場傳輸電能的重要組成組成部分,因此海底高壓電纜的安全運行對海上風電電力系統至關重要。作者針對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在線監測海底高壓電纜運行狀況的方法,利用有限元軟體ANSYS建立XLPE海底高壓電纜模型,仿真分析海底高壓電纜在不同故障形式下,海底高壓電纜內部物理量的變化,為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在線監測海底高壓電纜運行狀態提供參考。
  • 海上風電用海底電纜的選擇
    我國海上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和廣闊平坦的區域,可利用的風能資源超過7.5億千瓦,而且距離電力負荷中心很近,使得近海風力發電技術成為近來研究和應用的熱點。海上風力發電場將成為未來風能應用和發展的重點,海上風力發電也是近年來國際風力發電產業發展的新領域。 由於海底自然環境惡劣及不可預見性,海上風電用海底電纜是設計技術、製造技術難度較大的電纜品種。
  • 海上風電怎樣邁向深水遠海?關鍵要有這項併網技術
    隨著遠海風電併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及高效利用風能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海上風電遠海化發展是必然趨勢,遠海風電將成為未來海上風電發展的主戰場。縱觀全球,以英國、德國為代表的歐洲等國正在加快布局,推動遠海風電發展。2019年,歐洲在建的海上風電項目平均離岸距離59千米,目前已開標的項目中,最遠的離岸距離達220千米。
  • 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纜附件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39;】9月1日,隨著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歐洲研究院(歐洲院)牽頭設計研製的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纜附件通過全部型式試驗,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柔性直流輸電領域又一個關鍵性裝備研發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掌握500千伏矽橡膠技術路線環保型柔性直流電纜附件關鍵技術。
  • 海底電纜基礎介紹
    1850年,世界第一條海底電纜鋪設成功,連接了法國加萊和英國多弗。至此,越來越多的海纜增強了國與國之間的聯繫,甚至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全球一體化進程的發展。同時,海纜也實現了能源傳輸形式的創新。隨著海底電纜技術的發展,如今海底電纜被廣泛運用於洲際通訊、島嶼互聯、海上油氣平臺、海上風電等領域。能源需求是人類社會永恆不變的需求。
  • 解析基於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的高壓海底電纜
    高壓海底電纜的安全穩定運行對於海上能源的開發具有重要的作用,海纜電纜的損壞主要由外力引起,針對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在線監測高壓海底電纜運行狀況的方法,利用有限元軟體ANSYS建立XLPE高壓海底電纜模型,仿真分析海底電纜受到外力損壞時,內部物理量的變化,為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在線監測高壓海底電纜運行狀態提供參考。
  • 動態海底電纜簡介
    動態海纜與靜態海纜的區別近年來,海洋資源開發促進波浪能、潮汐能、風能和深遠海油氣資源的技術革新。動態海纜承受海洋環境載荷和海上浮體運動載荷共同作用,是整個電力傳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動態海纜為浮式平臺供應電纜和傳輸通信信號,通常在浮式平臺與海底固定裝置之間進行對接。動態海纜通常懸掛在平臺底部,部分暴露在空氣中。藉助浮力裝置,動態海纜在水中呈現一定的線型,能夠滿足海上浮式結構物大範圍偏移要求並緩解動態電纜自身載荷。
  • 基於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的高壓海底電纜外力損壞仿真
    高壓海底電纜的安全穩定運行對於海上能源的開發具有重要的作用,海纜電纜的損壞主要由外力引起,針對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在線監測高壓海底電纜運行狀況的方法,利用有限元軟體ANSYS建立XLPE高壓海底電纜模型,仿真分析海底電纜受到外力損壞時,內部物理量的變化,為分布式光纖傳感器在線監測高壓海底電纜運行狀態提供參考。
  • 「十四五」海上風電「風向」在哪兒?
    我國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上海東海大橋項目機組全部併網以來,經過10年的發展,海上風電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如今,我國近海海上風電已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十四五」期間,我國海上風電發展趨勢將呈現出電價補貼退坡、深遠海開發、海洋綜合利用三大特點。
  • 「蘇」電「英」送,英國建全球最長海底直流電纜!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來自英國的三家電力企業宣布,他們正在制定一項宏大的計劃,建設一條「水下超級高速公路」,將蘇格蘭地區的海上風電通過海底直流電纜送到英格蘭的千家萬戶。英國北部的蘇格蘭地區海上風電資源豐富,但人口密度相對較低,電力負荷需求也比較低,大量電力要南送英格蘭。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海上風電電力輸送的問題,SSE、ScottishPower和National Grid UK決定建設一條直流輸電線路。
  • 自然資源部南海局對海上風電項目海底電纜鋪設施工實施現場監管
    7月1日至2日,自然資源部南海局組織對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220kV海底電纜第二迴路鋪設施工實施現場監管,以確保施工作業合規合法開展。據悉,7月1日,南海局監管組前往項目登陸點,就岸灘開發利用情況進行實地踏勘測量與現場取證。
  • 華能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落戶鹽城 - 中國能源報-人民網
    本報訊  9月6日,華能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在江蘇省鹽城市正式成立。  據悉,華能海上風電技術研發中心的成立,將為全國海上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技術支撐及示範引領作用。研發中心是以開展海上風電關鍵技術研究,建立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海上風電設計、製造、施工及運維技術體系為抓手,逐步構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海上風電標準體系,努力形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海上風電研發中心。該中心將以華能技術力量為主體,由華能江蘇分公司和華能清潔能源研究院牽頭,聯合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江蘇省電力設計院、鹽城工學院、西安熱工院、南瑞集團、遠景能源、金風科技、中國海裝等單位組成技術創新聯盟。
  • 中能電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匠心獨運」打造海上風電「大動脈」
    近日,龍源福建南日海上40萬千瓦風電一期項目順利完成220kV海底電纜倒送電,標誌著由龍源中能公司負責打造的國產首條220kV海上風電「大動脈」成功投入運行,實現了國產220kV海底電纜敷設工程的歷史性突破。
  • 廣東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 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
    按照計劃目標,廣東將會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約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形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 3D混凝土錨等8項新技術在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比賽中脫穎而出!
    通過競賽篩選出有潛力的技術並加以扶持,是加快產業實現商業化的有效手段。——歐洲海上風電去年9月,本號曾報導英國碳信託浮式風電聯合產業項目(Carbon Trust's Floating Wind Joint Industry Project )發起了一項「漂浮式風電技術加速競賽」活動(漂浮式海上風電商業化還缺什麼?
  • 廣東將扶持海上風電發展
    本報訊 廣東省昨日印發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計劃提到,爭取國家支持建設專屬經濟區近海深水區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出臺省扶持海上風電發展的相關政策,爭取2025年前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平價上網,到2025年底累計投產海上風電約1500萬千瓦
  • ...先進燃料電池、高效儲能與海洋能發電等新能源電力技術瓶頸...
    【發改委:加快主軸承、IGBT、控制系統、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核心技術部件研發】發改委發布《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聚焦新能源裝備製造「卡脖子」問題,加快主軸承、IGBT、控制系統、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核心技術部件研發。
  • 推動海上風電產業發展!關於加快福建省海洋強省的對策建議已出
    引進國內外頂尖的海上風電裝備製造企業入駐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開展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製造,建設國家級海上風電研發、檢測及認證中心,將產業園打造成世界級先進的海上風電裝備研發、生產、出口、檢測、運維和人才培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