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海上風電運維船使用現狀

2021-01-08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歐洲行業內最初使用小尺寸的運維船,隨著行業不斷發展和經驗積累,運維船的尺寸不斷變大,航速更快、乘坐更加舒適、人員轉移更加安、船員培訓更加規範、甲板供貨物放置的面積更大,更重要的是對惡劣天氣的適應性越來越強。

市場上為海上風電提供服務的專業運維船形式多樣,一般以港口作為補給和運營基地。人員從船上登陸風機一般通過技術改造後的船頭和風機底部爬梯之間的摩擦接觸實現,從而減輕運維船的晃動,俗稱「碰撞和跳躍」方式。一般能搭乘12名技術人員和小的零部件設備,零部件一般通過風機底部平臺的吊機或機艙內的吊機進行提升。目前全球有超過400艘運維船(CTVs)為海上風電場服務,可分為如下類型:

(1)單體船(Mono-hull)

海上風電行業最早使用的運維船都是單體船。這些船基本都是從領航船或商業補給船改造而來,其優點是造價低、可擴展性強,但缺點也十分明顯,只適合在最大有義波高1.2或1.5米以下航行。

圖1 單體船

(2)雙體船(Catamaran)

目前,行業內使用的絕大多數運維船都是鋁製雙體船。主要由於它速度快並且在中等程度的海況下具有良好的耐波性。此外,在船隻頂靠風機爬梯時非常穩定,有利於運維人員的安全轉移。雙體船可適用的最大有義波高在1.5到2米之間,和單體船相比其成本較高。

圖2 雙體船

(3)三體船(Trimaran)

為了降低雙體船的燃料消耗並進一步改善耐波性,三體船近幾年出現在海上風電運維市場,通過在船頭安裝夾持系統,確保運維人員轉移安全,三體船可在最大2.5米的有義波高海況下工作。

圖3 三體船

(4)小水線面雙體船(Small Waterplane Area Twin Hull (SWATH))

小水線面雙體船在海上風電運維市場上使用的越來越多,它類似於雙體船,但為了增加船體穩定性,減少了船體和水面接觸的橫截面積。其缺點是造價高,比雙體船速度慢,但船員舒適度高,人員在有義波高2到2.5米之間也能安全轉移到風機。

圖4 小水線面雙體船

(5)表面效應船(Surface Effect Ship (SES))

表面效應船將表面效應技術應用到運維船,其船體外形和雙體船類似,但船體大部分重量通過氣墊支撐,可在高速前進中還能保持船體穩定,油耗更少,適航性更好。但由於設計複雜,成本高昂。表面效應船適合出海的最大有義波高在2到2.5米之間。

圖5 表面效應船

(6)小水線面三體船(TRI SWATH)

小水線面三體船是一種新型運維船,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該船設計結合了三體船適航性、油耗低及小水線面船穩定性高的特點,讓技術人員轉移時更加安全。它比同等尺寸的雙體船適航性更好,在安全轉移人員的同時降低暈船等不適感,並且增加適航性,可降低運維成本。其最大有義波高在2米到3米之間。

圖6 小水線面三體船

表1 列出了上述CTVs的典型參數,但它並不代表圖片中展示的運維船的實際參數。

表1 主流運維船主要參數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海上風電安裝船與運維船技術高峰論壇:九成風電運維船出自南通 以...
    今天上午,中國(南通)海上風電安裝船與運維船技術高峰論壇在我市舉行,來自中廣核、瓦錫蘭、中船等企業嘉賓,帶來了風電安裝與運維行業前沿最新理念、裝備以及行業發展思考。海上風電運維船是海上風電施工人員通勤、轉運、居住時使用的船舶。南通作為中國重要的「船谷」,風電運維船也伴隨著近海風電的開發蓬勃發展,如今我市擁有風電運維船企業40多家,是我國最主要的風電運維船基地。像啟東的南通風電運維海工公司,就是國內這一領域的「拓荒者」之一。
  • 2020年全球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海上風電將...
    2020年全球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海上風電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2020-03-17 16:10:41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4638G0
  • 我國與歐洲海上風電技術差距逐步縮小
    「我國與歐洲海上風電技術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正在逐步提高。大兆瓦機組是海上風電的必然趨勢,目前有些企業已經開始研究15兆瓦的風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7月19日,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暨第六屆年會暨國際海上風電高層技術論壇上說。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
    原標題: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項目加速搶裝   風電作為清潔能源備受各國關注,近年來,我國風電行業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的風電
  • 2021年全球風電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海上風電潛力巨大
    資料來源:GWE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亞洲、歐洲、北美洲是目前全球風力發電的主要市場風能資源多集中在沿海和開闊大陸的收縮地帶,大陸地區風能密度較高的區域包括中亞草原、歐洲北海地區和北美大陸中東部地區等,沿海地區風能較大的區域包括歐洲大西洋沿岸及冰島沿岸、美加東地區和東北亞沿岸等。全球風電產業已形成亞洲、北美和歐洲三大風電市場。
  • 2021年中國風電裝機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海上風電份額逐步...
    風電併網發展現狀:裝機容量穩步提升風力發電是指利用風力發電機組直接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在風能的各種利用形式中,風力發電是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隨著近年來對環境的整治力度加大,我國逐漸從煤炭發電轉向環保的風力發電,風力發電量逐年增長,如今已成為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
  •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巨無霸定樁臺灣 海上風電競爭加速
    SG 14MW首秀臺灣海龍2號項目,並有望在臺灣建設產業中心上周,西門子歌美颯宣布推出前所未有的單機14 MW容量的風機,使用其獨家Power Boost功能可將容量擴展到15 MW。風輪直徑達222米,採用創紀錄的108米長的大葉片,掃風面積達到驚人的39,000平方米。西門子歌美颯將再次以自己在海上風電領域的創新,使自己在競爭中佔得先機。
  • 「十四五」海上風電「風向」在哪兒?
    與近海相比,深海環境更加惡劣,對風機基礎、海底電纜、海上平臺集成等技術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即便如此,海上風電場的開發逐步走向深遠海是必然趨勢已是業界共識。   據悉,在發展深海風電方面,歐洲走在了世界前列,世界上首個著床式深海風電場和首個漂浮式深海風電場分別在蘇格蘭和挪威建成運行。
  • 國內海上風電發展,供應鏈先行!
    「我們將解除法國兩個漂浮式海上風場主機供貨合同,專注於研發和生產Heliade-X型海上風機。」GE可再生能源公司在4月底對外如是說。這不僅暗示歐洲大容量機組訂單逐步佔據市場的被動之舉,背後也透露出GE有意將有限的供應鏈資源投入到更具市場價值的機型上。
  • 海上風電運維的四大挑戰和八項建議
    本文將通過對目前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運維現狀的分析,提出其未來的發展策略。二、我國海上風電運維現狀 我國海上風電場運行周期大多為25年,其併網發電後運維的主要模式為:風力發電機組通過240/250h試運營至五年質保期內由風力發電機組整機廠商提供質保服務,質保期外由風電場投資開發商自行招聘人員運維或通過尋找第三方運維服務商提供運維服務,第三方運維服務商包括風力發電機組整機廠商
  • 2020年風電塔架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風電塔架行業發展...
    3、行業區域特徵    三、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現狀調研      1、海上風能資源儲量      2、海上風電技術研發      3、海上風電示範項目      4、海上風電鼓勵政策      5、區域規劃與項目準備  第三節 中國風電設備製造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風電設備製造業發展概況
  • 2016-2022年中國海上風力發電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風電是世界範圍內發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海上風電則代表了當今風電技術的最高水平,要求設備高可靠、易安裝、易維護,市場規模極大,風險也極高,備受各國關注,正在掀起投資熱潮。截至**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發展風電,主要市場集中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我國海上風資源儲量豐富,東部沿海特別是江蘇沿海灘涂及近海具有開發風電非常好的條件,規模化開發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 工業之美|風電母港長什麼樣?來看這個輸出歐洲八成海上風機的昔日...
    記者 | 席菁華 錢伯彥1中國海上風電產業規模逐步擴大,並走向深海,港口和船舶在海上風電產業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港口建設必須與整個產業聯繫得更緊密。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曾撰文表示,廣東陽江、揭陽、江蘇如東等地具備建設海上風電母港的優良條件,通過產業配套及產業組合,能夠實現海上風電全生命周期產業價值的集合。
  • 英國政府大力支持浮式海上風電技術
    在業內人士看來,英國目前的風電招標體系能夠有效地支持產業發展,而隨著英國固定式海上風電得到了快速擴張,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則成為了下一片「藍海」。根據英國政府新發布的文件,其有意將新增一個資金扶持的平臺,為現有標準化海上風電項目提供支持,並將浮式海上風電設置為獨立的合格技術引入競標體系,提升浮式海上風電產業的競爭力。
  • 海上風電成本短期內不降反升
    核心閱讀  長期發展目標的缺失,以及地方政府對於2021年後補貼政策的態度不明朗使得開發商只關注短期利益,而這一現狀反而導致了海上風電成本短期內上漲
  • 海上風電用海底電纜的選擇
    隨著信息化、自動化及我國海洋事業和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未來的數十年內,無論是海上風力發電,還是海上石油平臺等海上作業系統應用的海底電纜,絕大多數都將使用海底光電複合纜。經統計,從2007年至今,中天科技海纜公司共收到國內外海纜諮詢信息二百多份,涉及海纜數量2000多公裡,其中光電複合纜佔82.3%。
  • 中國海上風力發電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發展起點高,速度快 歐洲是世界海上風電發展的領頭羊,可以為我國海上風電的快速發展提供有益借鑑,由此發展自己的海上風電,及時明確發展目標,不斷完善扶持政策。國內截至**已經核准的海上風電項目包括潮間帶已經超過400萬千瓦4000MW,這400萬千瓦應該包括已經核准可以開工建設的項目和核准可以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同時,包括河北、江蘇、上海和大連等在內的沿海各省市的海上風電規劃方案獲得了能源局的批覆。
  • 歐洲計劃到2050年將海上風電能力提高25倍
    根據近日公布的新計劃,歐盟希望到2050年將其海上風力發電能力從12吉瓦提高到300吉瓦。  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的「海上可再生能源戰略」也將在同一時間框架內實現40吉瓦的海洋能源,如潮汐能和海浪能。  短期而言,該計劃旨在到2030年使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至少達到60吉瓦。至於海洋能源,到那時的目標至少是1吉瓦。
  • 德國海上風電終於提高規劃目標!
    德國海上風電在最近5年來發展極其迅速,裝機容量穩居全球第二。截至2019年底,德國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為7.34GW,提前一年完成2020年6.5GW的目標。行業發展迅速,可能會提前好幾年就完成2030年15GW的目標,那最後幾年怎麼辦?德國的行業內人士焦慮萬分,曾多次呼籲政府提高2030年海上風電目標。
  • 【秒懂系列】沃旭為您講解——什麼是海上風電?
    沃旭在海上風電界究竟有多牛X呢?請看這篇——誰才是海上風電真·大佬?從世界最大海上風電場的頭銜說起...您也可以在主頁鍵盤下方輸入「沃旭」,了解更多信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沃旭出品的海上風電科普視頻,看完之後,您一定會對這個行業有更深的了解。字幕:在幾個世紀以前,人類就開始將風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如今,風力已經成為成本合理、環境友好的發電能源。沃旭的海上風電場遍布全球,為億萬家庭帶來綠色的能源。那麼,海上風電場是如何將風力轉化為電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