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20GW!德國海上風電終於提高規劃目標!

2021-01-0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日前,德國聯邦政府正式宣布,已與沿海五州政府及輸電運營商50Hertz、Amprion、TenneT達成一致,同意將2030年海上風電目標從原先的15GW提高到20GW。

德國海上風電在最近5年來發展極其迅速,裝機容量穩居全球第二。截至2019年底,德國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為7.34GW,提前一年完成2020年6.5GW的目標。

行業發展迅速,可能會提前好幾年就完成2030年15GW的目標,那最後幾年怎麼辦?德國的行業內人士焦慮萬分,曾多次呼籲政府提高2030年海上風電目標。結果,政府不但沒有響應,反而在去年一整年都沒有舉行任何的海上風電項目招標,似乎踩了一腳剎車。

在各界的輪番轟炸下,終於,在去年10月,聯邦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在公開場合表示,將會聽取行業呼聲,將2030年海上風電目標提高到20GW。而這次,則將以立法的形式,將這一目標寫入「海上風能法案」。該法案預計在下個月進入審查程序。

輸電運營商在德國海上風電行業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去年,德國海上風電「休息」了一年,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消納問題。德國海上風電場主要集中在位於北部的北海,而負荷中心在中部偏南部地區,電網建設投入大、周期長。因此,本次共同參與達成協議的,還有3家輸電運營商,也是理所應當了。

不過,要徹底解決德國海上風電的「北電」要「南送」的問題,不能光靠輸電運營商的投入。在本次協議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信息是,德國要憑藉這次海上風電「擴容」,加快建設綠色氫氣產業鏈。

下薩克森州能源部長Olaf Lies表示:「使用海上風電生產綠色氫氣是能源轉型的必要環節。過去,我們僅僅考慮了清潔的電力,現在我們意識到,綠色氫氣也是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同時,由於氫氣可以儲存,這變相將電力生產與消費分開了。」

另外,輸電運營商希望政府能在北海專屬經濟區規劃更多的海上風電區域,並加快批流程。輸電運營商還表示,未來會將海上直流換流站的電壓等級從目前的±320kV提高到±525kV,以提高輸電容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歐洲海上風電,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來2019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 聽聽海上風電發展「最強音」
    一組數據顯示,今年1~9月,海上風電新增併網容量為106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累計併網容量5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  即便如此,海上風電距實現平價上網目標仍有距離,電價下行、建設基礎設施差、成本問題凸顯依然是行業發展痛點。努力打破上述「瓶頸」,助推我國海上風電事業蓬勃發展,已成為業內人士的一致共識。
  • 易躍春:中國海上風電「十四五」發展研究規劃( 完整PPT)
    「十四五」時期,在新的政策形勢下,近海海上風電應通過項目優化布局、技術快速迭代進步、發展模式和政策創新等,加快推進布局優化與成本快速降低,力爭近海海域實現新增併網容量800~1000萬千瓦。關於「能源島」的設想,易躍春認為,目前需要先示範推進技術成熟,再優化促進成本降低,最終推進規模化發展應用。「十四五」期間先做好規劃論證工作,爭取「十四五」末期開工,「十五五」建成。
  • 歐委會希在30年內大幅提高海上風電裝機容量
    歐洲動態網站最近獲得的一份歐委會離岸可再生能源戰略草案顯示,歐委會希極力提高歐盟離岸風能裝機規模。目前歐盟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為23吉瓦;到2035年,歐委會希增加至60吉瓦;2050年進一步達300吉瓦,為當前裝機容量的13倍。該草案稱,要實現此目標,可能需要花費7890億歐元,但這也將創造62000個工作崗位。據悉,該草案主要由德國推動,計劃於本周四對外公布。
  • 「十四五」海上風電「風向」在哪兒?
    海上風電真正快速發展始於2014年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印發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的通知》之後,經過五年的努力,我國海上風電製造、建設、運維技術水平均不斷提高,呈現發電成本逐年下降、裝機規模不斷上升的趨勢
  • 2021年全球風電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海上風電潛力巨大
    全球風電產業已形成亞洲、北美和歐洲三大風電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亞洲、美洲和歐洲累計裝機容量分別為285.0GW、148.1GW和204.6GW,佔全球累計裝機容量約98%。陸上風電領域,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統計,2019年全球陸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621.4GW,新增裝機容量54.2GW。
  • 舒印彪委員:加快海上風電核心技術部件研發
    來源:科技日報代表委員議國是「近年來,我國將海上風電作為東部沿海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戰場,到2019年底,累計併網裝機容量593萬千瓦,佔全球的21%,僅次於英國、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位。」本次全國兩會上,海上風電發展,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關注的焦點議題。如何抓住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這一新的歷史機遇?舒印彪提出建議:進一步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集約化開發。
  • 赫爾大學領導研究海上風電的海況預測方法
    人們希望更好地監測海況將有助於提高該部門的效率,並大幅度減少錯失的工作日。赫爾大學能源與環境研究所的項目負責人羅布·多雷爾博士說:「該項目正在解決海上風電與惡劣海洋環境交界處運營和維護方面的關鍵挑戰。我們很高興將最先進的人工智慧和遠程監控系統轉化為新的解決方案和方法來應對工業挑戰,從而推動海上風電成本效率的提高,從而進一步提高其作為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的可行性。
  • 舒印彪:加快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海上風電核心技術部件研發
    【電纜網訊】近年來,我國將海上風電作為東部沿海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戰場,到2019年底,累計併網裝機容量593萬千瓦,佔全球的21%,僅次於英國、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位。
  • 海上風電項目造價成本暴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從事海上風電施工領域數年,從沒見到過海上風電施工船如此搶手。」日前召開的2020風能展中,蘇龍源振華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小星對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發出如此感慨,「海上風電施工環境複雜多變,施工窗口受天氣等外在因素影響較大,導致其施工效率存在天花板,一條性能優異的施工船,一年最多也只能吊40臺海上風機左右。」
  •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巨無霸定樁臺灣 海上風電競爭加速
    發力美國和亞太主戰場,全球海上風電競爭加劇西門子歌美颯海上風電亞太區執行總經理Niels Steenberg則表示,雙方一起宣布在中國臺灣地區部署SG 14-222 DD海上風電巨無霸,符合雙方的共同願景,即在亞太地區建立具有競爭力和可持續性的海上風能中心。
  • 2020年全球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海上風電將...
    海上風電發展勢頭優於陸上風電,相對穩健。其中,英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累計裝機7.96GW,全球佔比約34.4%;其次為德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6.38GW,全球佔比約27.6%;中國是全球海上風電第三大市場,累計裝機4.59GW,全球佔比約19.8%。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
    54.3GW,海上新增風電裝機容量6.1GW。目標,但與歐洲相比仍然具有較大的差距,我國風電開發程度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根據規劃,2019-2020年我國需建設完成特高壓配套風電基地總容量達18.3GW,特高壓建設將有效緩解風資源和電力需求區域錯配的問題,推進大規模風電的消納,幫助解決棄風問題。
  • 乾貨| 風電裝備變轉速、海上風電技術、高效低風速風電機組技術...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交通大學   提名單位(專家):上海市   獲獎情況: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項目簡介   該項目實現我國海上風電從無到有的關鍵轉變,掌握了海上風電白主技術,形成了系統的海上風電技術與標準
  • 我國與歐洲海上風電技術差距逐步縮小
    「我國與歐洲海上風電技術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正在逐步提高。大兆瓦機組是海上風電的必然趨勢,目前有些企業已經開始研究15兆瓦的風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7月19日,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暨第六屆年會暨國際海上風電高層技術論壇上說。
  • 華銳風電布局海上風電後運維市場 全力打造利潤增長點
    其中,以海上風電為代表的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高速發展。根據GWEC的統計,2019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6GW。海上風電在「十四五」期間將進入平緩發展階段,行業也將關注力逐步轉向項目運營和效益表現,海上風電運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
  • 海上風電運維的四大挑戰和八項建議
    國家發改委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求積極穩妥推進海上風電開發,到2020年,海上風電開工建設1000萬千瓦,確保建成500萬千瓦。 根據世界海上風電論壇(WFO)公布最新全球海上風電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27.2GW,比2018年底的數字增長了24%,2019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5.2GW,單年新增裝機創歷史新高。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有23個在建海上風電項目,共7GW,其中13個項目在中國,全球已投運海上風電場共146個。
  • 廣東:未來五年重點發展海上風電、先進核能、氫能等八大工程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廣東:未來五年重點發展海上風電、先進核能、氫能等八大工程廣東省發改委、能源局、科技廳等六部門近日下發《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首次全面系統地對該省新能源產業集群進行布局,並提出各領域的發展目標和任務
  • 行業深度觀察|海上風電「大功率」時代到來
    國內外大功率海上風機同臺競技  福清興化灣樣機試驗風場作為國內首個大功率海上風電樣機及海上作業試驗項目,是福清興化灣3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一期工程,已列入福建省海上風電規劃。  福清興化灣樣機試驗風場邀請國內外8家最先進風機製造廠家的14臺5兆瓦以上大容量抗颱風機型同臺競技,通過比選,最後選擇技術先進、質量可靠的機組進入國內首個海上風電集中裝備產業園──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  海上風電是未來風電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 臺灣民航抗議海上風電:拿5000萬人生命開玩笑!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臺灣民航總局宣布,出於飛行安全的考慮,反對觀音海上風電項目。觀音海上風電項目位於臺灣省觀音縣海域,規劃裝機容量350MW,由德國開發商Wpd投資建造,計劃於2022年投運。
  • 產業升級六部走,以「濠江模式」打造海上風電「汕頭樣本」
    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汕頭市海上風電開發容量近海淺水區規劃了185萬千瓦,近海深水區規劃了3350萬千瓦,合計佔到了廣東全省海上風電規劃裝機的一半以上。 如何用好這些資源,助推汕頭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