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的發現充滿著傳奇色彩
想像一下,如果以一名維京人的身份穿越回中世紀早期的斯堪地那維亞,你會選擇過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呢?你可能是一名全副武裝、跟隨領主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武士,死後為吟遊詩人歌頌不朽的榮耀;也可能是一位精明敏銳、足跡遍布歐洲各大商站的貿易大亨,畢生沐浴在金錢的海洋之中;或是某個勤勤懇懇、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小日子的農夫,過著歲月靜好的平淡生活。不過,當你對這一切都感到厭倦,對已經生活了數十載的故土感到無聊的話,你還可以選擇招募與你同樣不甘於既有生活的人們,收起船錨、高懸雲帆,將一切託付給命運,向著神秘的海平線進發,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冰島,至今依舊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令人神往的地方。對於許多生活在大城市裡、不堪於996工作之重、渴望找到一個能夠暫時提供避世慰藉的人們來說,冰島是一個極佳的旅遊選擇。歷史上,這塊孤懸海外、位於北極圈附近的世外桃源正是由一群不滿於舊大陸生活的維京人所發現的。不過這一切的起因,還要從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維京國王的故事說起。
1、 愛美人也愛江山的"金髮王"
提及海外殖民,或許人們首先會想起"五月花號"的故事,這艘船上的移民書寫了美利堅歷史的起點。由於宗教壓迫,他們決然離開了故土英格蘭,前往新大陸去碰運氣、討生活。與此類似,發現並殖民冰島的維京人,也是出於類似的緣由,永遠告別了熟悉的家鄉。
公元9世紀,整個歐洲都處於"北方人時代"所帶來的極度恐慌之中,從峽灣中殺出的維京人將混亂的種子散播到每一處他們所能達到的地方,流淌著鮮血的金錢成為推動歷史車輪前進的燃料。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海外掠奪與商貿往來,洪流般湧入的巨額財富使斯堪地那維亞原先的社會體系開始發生天翻地覆的劇變。
維京時代是充滿機遇的時代
身價倍增、掌握著大量財富的維京領主們的權勢開始急劇膨脹,同時暴漲的還有他們的野心。相比起他們寒酸的祖先,如今的他們可以用前所未有的權力和金錢達成更大的目標。原先的"村長械鬥"已經蛻變成國戰,兼併領土、展開滅國戰爭就成了野心勃勃的領主們最熱衷和關切的事情。在挪威,傳奇的"金髮王"哈拉爾德就是這樣一位橫空出世的傑出首領。
哈拉爾德是"黑色"哈夫丹的兒子。相傳不同於他那有一頭烏黑油亮頭髮的父親,他有著一頭迷人的金髮,這也是他綽號的來歷。父子兩人都以野心勃勃而著稱於世。幸運的是,兩人都趕上了給所有北歐人帶來無數千載難逢機遇的好時代,這就為他們大施拳腳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挪威首都奧斯陸的金髮王雕像
依靠自己在海外多年徵戰的豐富履歷,哈拉爾德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富和一大票忠心耿耿、經驗豐富的戰士。這一次,他不再劍指不列顛和法蘭克,而是轉向家鄉,他要展示自己強大的實力,提前坐上父親的領主寶座。
在崇尚實力至上理念的維京社會,誰的"肌肉"最健壯,誰就能獲得所有人的喝彩和支持。年邁的老領主自然不是年富力強兒子的對手,哈拉爾德兵不血刃成功"繼位"。然而,臣民們熱烈的歡呼、喜氣洋洋的慶功宴都沒有讓他緊蹙的眉頭有所舒展,因為他至今依然是個單身狗。既然做上了領主寶座,那麼娶妻生子、延續後代自然就成了他下一步要考慮的重大問題。
在當時的挪威,羅加蘭領主埃裡克的女兒吉達年方20,她的美貌為世人廣為稱讚,同樣出名的還有這位公主極為苛刻的擇偶條件。儘管求婚者絡繹不絕,但是至今沒有一個人能夠求婚成功。不過,在年輕有為、年僅22歲的哈拉爾德眼中,這位公主他志在必得。
年輕有為的哈拉爾德在找對象上也是心高志大
哈拉爾德在海外多年的作戰經歷以及成功登上領主寶座的消息公主已經是早有耳聞,而且這位小夥子相貌英俊,一頭金髮讓他更加迷人。面對如此優秀的青年才俊,吉達公主已經是芳心暗許,不過,她還是對哈拉爾德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考驗。她接受了哈拉爾德的示愛,但是拒絕了哈拉爾德的求婚。她告訴他,我早已經認定你是我的另一半,我會從今忠誠於你,但是我不會嫁給一個不是國王的男人。你成為真正的國王的那一天,就是我們舉辦婚禮的日子。
愛美人也愛江山的哈拉爾德大受鼓舞,他向吉達鄭重承諾,我哈拉爾德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統一挪威坐上國王的寶座,贈予我的愛人一份誰也無法企及的聘禮。而且他還發誓,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前,將蓄髮以明志。
經過近十年的苦戰,挪威大大小小的領主都相繼臣服於哈拉爾德的鐵腕之下。原先四分五裂、群龍無首、彼此混戰不休的局面徹底終結,這片土地首次變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挪威(Norweg)"這個名字也在哈拉爾德的統治時期首次出現於歷史的記載。
向未婚妻許諾的諾言圓滿兌現了,哈拉爾德終於抱得美人歸,金燦燦的王冠也同時戴在了他的金髮之上。登上人生巔峰、是為哈拉爾德一世國王的他躊躇滿志,制訂著下一步的計劃。武力統一隻是第一步,接下來他要採取更多舉措,繼續強化統一,將任何潛在的反叛苗頭掐滅在搖籃之中。
紅色為哈拉爾德的本土,其他三色代表的勢力相繼被其徵服
在統一戰爭和改革的過程中,哈拉爾德採取了極為強硬的鐵腕政策,因此許多不甘於服從他的高壓統治的挪威人紛紛逃離家鄉,形成了一股規模不小的移民浪潮。他們有的南下投靠了丹麥和瑞典的領主,有的向西南逃到了愛爾蘭和英格蘭的維京殖民地,也有一部分人駕駛長船一路向西,進入了迷霧重重的未知海域。
2、 北海群島的發現
在"金髮王"稱雄挪威的一個世紀之前,維京人在多次對不列顛的侵襲途中已經偶然發現了設得蘭群島、赫布裡底群島和奧克尼群島。這三片島嶼位於蘇格蘭的北方海岸線之外,島上巖石遍布,氣候溼潤。由於終年有猛烈的海風,島上幾乎沒有特別高大的喬木生長,貧瘠的土地也無法實施耕作。不過,群島真正的價值在於其地理位置。從挪威的卑爾根出發進入內海,在順風的情況下航行大約一天的時間即可抵達,而從這片島嶼南下愛爾蘭和英格蘭海岸線則不出一個禮拜。因此,這裡被維京殖民者開闢成一個"海上旅店",所有意欲前往愛爾蘭和不列顛闖蕩的冒險者在開始他們的徵戰之前,都會在這裡做一個停留。在島上,飽經風吹日曬的老船匠會為你提供修理船隻的服務;只需花上幾枚銀幣,沉默的酒館酒保就會向你透露來自南方大陸最具價值的情報消息;火爐邊揮灑汗水的武器師傅鬍子花白,經他之手的武器裝備鋥光瓦亮煥然一新;全副武裝的劫掠者們磨刀霍霍躍躍欲試,他們在此集合,卻奔向不同的遠方。
島上有許多遠行的旅人所需要的基礎設施
不久之後,位於西北海域深處的一片新島嶼被維京人偶然發現了,即法羅群島。相比起巖石嶙峋的設得蘭群島和赫布裡底群島,這裡的環境更加怡人。因為來自墨西哥灣的溫暖洋流不斷撫摸著群島的海岸線,因而這裡的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島上茵茵的草場吸引了維京殖民者在此放牧羊群和牛群,長此以往被遠航而來的船員稱為"綿羊群島"。此外,群島周圍的海域經常有鯨魚出沒,對於中世紀唯一掌握捕鯨技術的維京人,這裡出產的鯨魚肉、鯨魚骨和鯨魚油是不可多得的稀有特產,也是能夠遠銷海外的拳頭產品。
法羅群島又稱綿羊群島
北海群島的發現與殖民對於維京人來說最大的意義在於獲得了一個地理位置絕佳的中轉站。從這裡可以虎視南方的不列顛與愛爾蘭,讓冒險者們以此為跳板,向遠方進一步開展軍事和商貿行動,這也是維京人的初衷,因為北方和西方就是寒冷神秘、令人望而生畏的北大西洋,沒有人認為那裡有值得探索的地方。然而,當所有人的目光都朝著南方時,西北大洋的深處卻傳來了一個了轟動斯堪地那維亞的大新聞。
北海群島的發現打開了通往冰島的大門
3、 偶遇"鯨背"
一位名叫納多德的維京商人聲稱自己在遙遠的西方發現了"新大陸"。在其描述中,他原本從法羅群島出發購入一批貨物,但是變幻莫測的海風把他吹離了原定航線,他的長船在海洋上徹底迷路,漂流了數百海裡後終於發現了陸地。不過,令他失望且驚奇的是,這片陸地並不是他熟悉的法羅群島,為了判斷自己到底身在何處,他命令船員登陸勘測地形,自己則登上一座山丘舉目四望,發現這片土地除了苔蘚、火山與冰原之外什麼都沒有,而且也不確定這到底是一座島嶼還是一塊大陸。寒冷的氣候讓他不得不回到船上,在離開之前,他把這片陌生的土地命名為"雪島"。
納多德是歷史上首位發現冰島的維京人
回到斯堪地那維亞後,西北大洋深處有一片新土地的消息不脛而走。一位名叫加爾薩的瑞典人被這個消息所吸引,他決定自己親自前往探查一番。他從法羅群島出發,一路朝向西北,不久之後果然抵達了納多德所說的新土地。不過,為了安全起見,他並沒有急於登陸,而是繼續駕船沿著海岸線一路航行。經過勘察,他確定這個地方是一個島嶼。隨後他在島嶼的東北角建立起一個小據點,從這裡出發探索島嶼內陸。結果他得出了與納多德相同的結論——這是個無人居住的島嶼,沒有任何文明存在的跡象。
加爾薩返回家鄉後,進一步證實了這片新土地的存在。一位名叫弗洛基的挪威人揚帆起航,前往這座島嶼。不過這次他帶上了自己的親屬、牛羊牲畜和其他的志願者踏上行程,因此這次遠航並不是探險,而是殖民。
北大西洋的航線充滿危險
雖然大致摸清了航線,但是長達600多海裡的旅途依然兇險。在從法羅群島起航後,弗洛基的船隻迷失方向。他打開籠子,將事先準備好的烏鴉拿出並放飛,這是維京人在航海中用於確定方位和測算剩餘路程的一種古老辦法。因為烏鴉會本能地飛往有食物的陸地,通過觀察烏鴉的飛行方向便能知道哪個方向距離陸地最近。第一隻烏鴉放飛後朝著船尾方向飛走了,這說明他們的船隻還是距離法羅群島不遠。在繼續航行一段時間後,第二隻烏鴉被取出放飛,飛行方向依舊和第一隻烏鴉一樣,說明目的地依舊遙遠,所有船員必須耐住性子繼續向前進發。當第三隻烏鴉也是最後一隻烏鴉放飛之後,它開始朝著船頭的方向飛行,消失在海霧之中,這意味著新土地就在前方不遠了。弗洛基通過烏鴉進行導航的辦法幫助他完成了艱難的航行,這也成為了愛起綽號的維京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從此他被冠以了"鴉人"的外號。
納多德、加爾薩和弗洛基的遠航路線
4、 冰與火交織的神奇土地
在"鴉人"弗洛基的帶領下,殖民者船隊終於抵達了冰島,最後他們選擇在冰島的西端建立起第一個殖民地"瓦斯特福德",意為"西部堡壘"。島嶼的西部地區由於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較為明顯,登陸地點綠草如茵,適合放養牲畜,讓他們十分驚喜。從挪威帶來的牛羊終於派上了用場,牛羊及其副產品在無法耕種糧食的冰島上是極為珍貴的生存資源。由於恰逢夏天,陽光直射北半球,靠近北極圈的冰島出現了極晝現象,他們驚奇於午夜時分依舊明媚的陽光,以至於可以在午夜時分繼續開展工作。
定居點穩定下來之後,弗洛基帶領手下部分成員深入內陸進行勘察,他們恐懼地發現,這座島嶼的內陸景象與北歐神話中的"諸神之黃昏"非常相似。在神話中,海中巨蛇耶夢加得、兇猛的巨狼芬裡爾、火焰巨人蘇爾特、毒龍尼格霍德等遠古巨獸掙紛紛脫諸神施加的鎖鏈,與奧丁為首的北歐諸神展開天翻地覆的史詩大戰,世界被推向毀滅崩壞的邊緣,神祗們損失慘重,無盡的黑暗與荒涼將永遠主宰冰霜與火焰覆蓋的大地。
北歐神話的「諸神之黃昏」意味著世界的崩壞
冰島由於地處歐亞板塊與北美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導致地震和火山運動頻發,同時由於地處高緯度的原因而擁有廣袤的冰川和絢爛無比的極光,因而冰與火的交織構成了這裡十分奇異壯觀的自然景象。島嶼內陸有許多活火山,這些火山在噴發之後將大量的巖漿拋出山口,火山灰和硫磺在方圓數十公裡的土地上厚厚地堆積,導致植物根本無法生長。風又把火山灰吹向其他地方,積落了火山灰的草含有硫化物,具有腐蝕作用,對食草的家畜構成很大的威脅,長此以往,它們的牙齒和牙床會受損嚴重,無法進食的牲畜就會餓死,讓定居者蒙受很大損失。
冰霜、火焰和極光是冰島最常見的景色
內陸橫跨300多公裡的冰川和雪原更是無法居住的兇險之地。這裡隱藏著許多危險,巨大的冰裂隙往往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而無法及時發現,掉入深度達數十米的裂隙必死無疑。這裡的冰冷刺骨的猛烈寒風讓任何人都無法撐過一晚上的時間。所以,這座島嶼只有沿海狹長的地帶適宜居住,面積大概只佔整島面積的15%,而且這極其有限的地帶也沒有十分豐富的生存資源,這就極大地限制了冰島的人口容載量。
弗洛基在基本摸清了冰島的整體情況後大失所望,他決定放棄他的殖民計劃,乘船離開這裡返回挪威。但是冬季的來臨讓一天的白晝時間極為短暫,冰川堵塞了港灣的出海口,他不得不耐著性子等到夏天的到來,冰山融化之後才返回家鄉。
返鄉之後,他的見聞一時成為了維京世界引人關注的大新聞。弗洛基對外沮喪地聲稱那是一片不適宜居住的廢土,他的殖民計劃並沒有取得成功,但是他的壞消息並沒有阻遏人們對冰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反而有更多的維京人計劃前往那裡定居殖民。
開闢新家園
5、 冰島的"誕生"
儘管冰島的生存環境惡劣,但是人們對那裡的嚮往和熱情並沒有因此而削減半分。決定前往冰島殖民的維京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出於避難原因,即之前提到的因逃避"金髮王"哈拉爾德高壓政策而不得不放棄家園的維京人,他們或被通緝追捕或被剝奪財產,只能攜家帶口前往新大陸重新開始生活;另一類是出於債務或者其他原因,即無力償債、或是背負謀殺指控的破產者和罪犯,他們相信只有前往全新的土地生活,自己才能擺脫這一切讓人窒息的束縛。
"鴉人"弗洛基的殖民行動失敗後,又一位維京探險者因高夫·阿納爾松決定前往冰島一探究竟。他當時背負著家族血仇,被仇人追殺,難以藏身的他希望與所有的親屬和朋友遷往新世界避難。他的兄弟赫約雷夫也隨之同行,他在愛爾蘭從事劫掠活動有一段時間,積累了一定的財富,手下還有十名愛爾蘭奴隸,也決定去冰島開始新的生活。
冰島首都的因高夫雕像
兄弟倆駕船看到陸地後,因高夫決定依靠雷神託爾的旨意來確定登陸地點。他將兩根木棍拋進海裡,讓木棍隨浪漂泊,木棍靠岸的地方建立起他們在冰島的第一個落腳點。結果,兩支木棍被衝到了西南方向的一個峽灣中,岸上瀰漫著地熱溫泉散發出的薄霧,因此這個地方就被命名為"雷克雅未克(Reykjavik)",意為"雲霧繚繞的港灣",日後冰島的首都、全島第一個永久殖民地就這樣誕生了。
雷克雅未克的建立標誌著冰島文明史的開啟
值得注意的是,冰島上有許多城市的名字都像雷克雅未克那樣以Vik作為結尾。在維京人的語言中,"維克(Vik)"意指港灣,這也是維京人(Viking)名字的來源,意思是"從港灣裡出來的人"。冰島只有沿海的狹長地帶適宜居住,峽灣是天然良港,而且形成比較封閉的安全地形,因此維京人在島上的殖民據點多以Vik命名就毫不奇怪了。
因高夫建立起雷克雅未克之後,將那引領他們來到此地的兩支木棍作為傳家寶珍藏了起來,他在長屋大廳中將兩支木棍插在自己的座位兩側,向眾人展示這受到雷神託爾賜福過的神聖之物。
因高夫登陸地的紀念雕塑
6、 獨特的島上生活
冰島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其自然環境與斯堪地那維亞大不一樣,這也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島上人們的經濟生產活動和政治組織形態。
全年天寒地凍是冰島最大的特點,即便是盛夏氣溫也很難超過15攝氏度。極為有限的光熱條件讓這裡無法耕種糧食,蔬菜水果也無法自足,而且樹木生長極為緩慢,只有廣袤的高寒草甸是島上最常見的植物。因此,冰島人的蛋白質攝入就只能依靠海岸線牧場出產的牛羊肉和乳製品,以及海裡豐富的沙丁魚、鯡魚、鱈魚,而海象、海豹、鯨魚的肉有時也會成為奢侈一餐的主角,寒冷的氣候是天然的冰箱,對貯藏這些肉類非常有利。
冰島全年氣候寒冷
至於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和小麥等糧食就很依賴海外進口了,而且由於島上樹木奇缺,木材就成了很寶貴的資源,同樣急需從島外購入。從冰島出發前往斯堪地那維亞的商船經常往返於北大西洋航線,這座看起來孤懸海外的島嶼其實與舊大陸之間保持著十分密切的商貿往來。
冰島和平安穩的居住環境與斯堪地那維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同於諸國林立、混戰不休的斯堪地那維亞以及西歐地區,這原是一片無人踏足過的處女地。因此相比起老家,這裡幾乎從沒有被戰爭染指過。對於所有已經厭倦血腥紛爭、渴望過上和平安穩生活的維京人來說,這裡簡直就是一個聖潔的天堂。所以,自因高夫建立雷克雅未克之後的50年內,冰島的總人口增加了1萬多人。雖然島內的生存空間十分有限,但依舊有大量的人口源源不斷湧入進來,以至於挪威的"金髮王"擔心國內人口的流失,頒布法令嚴禁民眾私自移民冰島,但終究扛不住洶洶民意,最後只得開放移民,條件是每個移民必須要繳納3枚金幣。
不同於舊大陸,冰島人的生活安靜而祥和
7、 沒有國王的社會
由於冰島是一群不堪舊大陸壓迫的避難者和冒險者建立起來的新國度,因此這個新誕生的國家自開創以來就秉持著人人平等的信念,在歐洲十分普遍的封建君主制度在這裡沒有任何生存的土壤。自冰島的首批殖民者到來之後,古老的日耳曼部落民會議制度(Thing)就在這裡生根發芽留存延續了下來,這裡沒有國王、沒有國王的親隨武裝部隊,甚至沒有像樣的常設"政府"。這是一座眾生平等的島嶼。
部落民會議制度是日耳曼人的古老傳統,現代國家的議會制度來自於英國,而英國議會追根溯源,就源於古日耳曼部落的部落民會議制度。當日耳曼人從部落聯盟進入到封建王國之後,這項古老的制度逐漸式微,然而在斯堪地那維亞那裡有較為完整的留存。維京人的移植加上普遍的對平等的渴望,這就不難理解為何這項制度能夠在冰島這片土地上老樹開新花。
有事大家一起商量
這項重大活動的參與人員包括全體成年的男性,婦女可以參加會議發表意見,但是沒有投票權。大會定期召開,由德高望重的長者"哥提(Gothi)"即會議領袖負責主持。他們資歷豐富、諳熟法律、有深厚的民意基礎。他們影響會議的議程,對案件的裁決結果有很明顯的決定性作用。哥提不一定是貴族或領主,他們的位置也不是世襲的,全靠他們的個人魅力、能力和民望水平。如果他們在判案時有失公允或被檢舉涉嫌腐敗,就會被立刻撤職替換。
大會具備多種政治功能。它首先是民事法庭。在暴力十分常見的中世紀,涉及人命的血案往往會演變成家族械鬥和宗族仇殺,為了遏制這種自相殘殺的現象,大會就成為了仲裁案件、化解糾紛的權威機構。其次它可以是外交和內政的執行機構。當需要權力機構為所有民眾下達指令以及代表本邦向外邦展開交涉時,大會就是最高的代表。島上各個邦的大會平時只負責處理本邦事務,當影響全島的事務需要處理時,更大規模的議會阿爾庭(Althing)就會召開,通過與會人員的投票結果做出最終決策。
阿爾庭就是全島的核心
8、 文藝青年的樂土
維京人的歷史來自兩方面。一部分來自於法蘭克、英格蘭的教會修士的記載,例如《英吉利教會史》等。另一部分來自於維京吟遊詩人華美的詩篇薩迦(Saga),例如《弗裡喬夫薩迦》,薩迦的主要內容是歌頌維京英雄的傳奇事跡,是現代人重塑維京世界的重要參考資料。
維京薩迦的主產地就是遠離大陸的冰島,這是冰島的對外文化輸出的招牌和代表。由於島上的人們安居樂業、不事戰爭,而且在民主的社會氛圍下吟遊詩人可以放心大膽地進行創作,因此舌燦蓮花的冰島吟遊詩人將一部部膾炙人口的詩歌傳入後世,記載著那些英雄的不朽榮耀。
在冰島上,才華橫溢的吟遊詩人人才輩出
冰島上奇異壯美的自然景象、漫長的冬夜也促進了島上居民的奇思妙想和創作靈感。在無事可做的極夜下,他們點燃篝火、斟上麥酒,抬頭仰望絢麗的極光和璀璨的星空,呼吸著充滿涼意的清凜空氣,聽著陣陣的浪濤聲,將對世界的理解和對祖先的追思融為一體,用美妙的詩篇向瓦爾哈拉的諸神們致敬。
1200年前遠渡大洋的維京探索者的無意之舉,開啟了這片從未被涉足的世外秘境的文明史。作為維京世界的不尋常的一部分,冰島堪稱是維京文化的自留地。維京人所一向著稱的血腥戰鬥和暴抄猛掠在這片土地上從不曾存在過,如果說斯堪地那維亞代表著維京人的無所畏懼的戰鬥精神,那麼冰島則展示了他們和平、浪漫、靈動的一面。時至今日,這個在網上爆紅但在現實中存在感很低的國度依舊優雅而迷人。人們對她如此憧憬和嚮往,是因為冰島代表著每個人心中那靜謐祥和的最後淨土。
冰島神奇壯美的景色能夠讓人們找回心中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