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脈衝星是一類特殊的脈衝星,與普通脈衝星不同,間歇脈衝星會突然進入輻射消失狀態,並在輻射「開」和「關」兩個狀態之間轉換,其轉換時標較長,從幾十天到幾年不等。目前只發現五個間歇脈衝星,兩個狀態自轉減慢率明顯不同是間歇脈衝星的重要特徵,這為脈衝星制動機制研究提供了難得機會。
PSRs J1832+0029 和 J1841-0500是轉換時標最長的兩顆間歇脈衝星,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博士生王雙強等科研人員通過分析澳大利亞Parkes望遠鏡的數年觀測數據,發現PSRs J1832+0029在「開」狀態持續大約1714天,之前被其他望遠鏡判定為「關」狀態。此次研究發現輻射並沒有完全消失,該現象首次在這顆脈衝星裡發現,對間歇脈衝星理論研究提供了更嚴格的限制。
研究人員對PSR J1841-0500觀測得到了兩次新的「關」狀態和一次新的「開」狀態,發現「關」狀態至少持續了1397天,遠遠大於上一次持續時間,到現在為止,這顆脈衝星仍然沒有探測到輻射,具體原因尚不清楚。此外,通過對PSR J1841-0500的單脈衝星分析,發現其輻射在「開」狀態存在準周期性的輻射強度調製,其變化周期大約在21到36個脈衝周期之間,這是長周期間歇脈衝星中首次發現的短時標輻射周期性變化現象。
相關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ApJ,2020,897,8)。下一步,科研人員計劃使用FAST繼續研究這些間歇脈衝星。
脈衝星J1841-0500的輻射狀態變化,實線為有輻射狀態,虛線為無輻射狀態
脈衝星J1832-0029的輻射狀態變化,實線為有輻射狀態,虛線為無輻射狀態
來源: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之聲」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菜單 → 選擇「設為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