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研究者在量子級聯雷射器研究獲進展

2020-07-15 麥姆斯諮詢

量子級聯雷射器是一種明亮緊湊的半導體雷射器,在中遠紅外光譜區域發光。

封閉環形腔使它們走上了通向超快脈衝的道路。復金茲堡朗道方程是連接許多物理領域的數學基礎,包括超導性、超流體、非線性光子學和水波。將一個新的物理系統或問題映射或近似到這個基本方程或它的許多導數之一,例如非線性薛丁格方程,通常標誌著理解整個系統的重大進展。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人員們在《自然》雜誌上報導了關於量子級聯雷射器(QCL)的重大進展。論文連結為:https://doi.org/10.1038/s41567-020-0945-2。

QCL利用了半導體量子阱中導帶子帶間的級聯躍遷。因此,它們可以被電泵浦,從而產生高的平均功率和很長的相干長度,因此已經成為各種中紅外應用的首選光源。中紅外光譜區域被稱為「分子指紋區」,這裡有許多有機基團和分子的基本振動躍遷,這就是中紅外光譜在醫學診斷和生化分析方面具有巨大潛力的原因,這也推動了雷射技術的進步。然而,由於有源半導體介質導帶子帶中光聲子和電子之間以散射形式的快速非輻射弛豫而產生的超快增益恢復時間,使得QCL的脈衝狀態工作困難。

QCL頻率梳通常採用線性法布裡 - 珀羅雷射器。空間燒孔通過駐波腔有選擇的使集居數反轉去激發,迫使他們在頻率調製模式下操作,其中載頻變化迅速和周期性的往返只有很少的強度變化。研究人員表示,單向環形QCL輸出的光脈衝不同於法布裡 - 珀羅QCL(如圖1)。眾所周知,驅動耗散非線性系統脫離熱平衡,研究人員報告的環形QCL可以支持由色散和非線性複雜的雙平衡以及外部驅動和耗散產生的穩定脈衝解決方案。這種耗散孤子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在各種有源和無源雷射器中都可以觀察到。

瑞士研究者在量子級聯雷射器研究獲進展

圖1 單向環形量子級聯雷射器原理圖

研究人員們通過推導環形QCL的運行主方程來支持他們的實驗,該方程包括半導體增益材料的快速振幅和相位力學。他們通過絕熱消除快載流子動力學,將單向環QCL的方程映射到金茲堡朗道方程中。由此得到的數學項具有與色散和克爾非線性相似的結構。主方程的數值解表明,光脈衝是通過相位湍流的中間狀態從數值種子噪聲中自發產生的。相位湍流描述了金茲堡朗道方程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連續背景下會出現小的混沌振蕩。在環形QCL的情況下,由於修正色散項和非線性項的相互作用,初始混沌圖案趨於穩定,並且每個腔往返出現可變數量的穩定光脈衝。這種行為類似於被動光腔中耗散克爾孤子產生的情況。然而,在標誌耗散克爾孤子特性的許多顯著特徵中,最重要的是窄線寬種子雷射器的相干泵浦,它對於低損耗腔具有明確的失調,以及連續波和孤子解的雙穩性,這不能直接轉化環形QCL,但可以為今後研究環形QCL的基本相圖提供指導。

閉合環QCL結構的關鍵問題是如何有效地從腔中提取光輻射。傳統的集成微環雷射器是用破壞旋轉對稱性的消逝波導耦合器製造的。這導致了順時針和逆時針空腔模式之間的混合,進而導致空腔中出現駐波圖案和空間燒孔現象。研究人員們進行了一項巧妙的附加實驗,探索了介於線性法布裡 - 珀羅腔和閉合環之間的方案:通過在環形波導中部分蝕刻的縫隙,實現對環中順時針和逆時針模式之間的耦合量的控制,從而控制空間燒孔。研究所人員由此證明合適的反射係數足以驅動QCL作為調頻雷射器。此外,該研究結果還表明環形QCL中沒有空間燒孔現象,並對輸出耦合器的反射率設定了1%的上限,該閾值與環形QCL未來的實際操作相兼容。

幾十年來,半導體雷射器的多模不穩定性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和工程師,由於他們一直試圖提高緊湊型雷射源的相干性。然而,通過理解、利用和控制等多模操作,可以產生如相干的短光脈衝序列等具有激發特性的新光源。研究人員們提出的新的環形QCL主方程將推動半導體雷射器中孤子波形綜合理論的發展。

瑞士研究者在量子級聯雷射器研究獲進展

相關焦點

  • 新進展!量子級聯雷射器呈現出極端的脈衝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基於量子級聯雷射器發射的中紅外雷射,研究人員發展了一個基本的光學神經元系統 ,運行速度比生物神經的速度快10,000。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期刊《Advanced Photonics》上。
  • 半導體所製備成功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和紅外量子級聯雷射器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半導體材料科學重點實驗室、低維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及中科院等項目的支持下,經過努力探索,製備成功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和紅外量子級聯雷射器(QCL)系列產品系列產品。
  • 新型量子級聯紅外雷射器
    這種紅外雷射器的製造難度要大得多,尤其是當雷射輻射需要以極短、強烈的脈衝形式存在時。 在哈佛大學已經實現了這樣一種簡單的雷射脈衝產生方法。這項新技術不需要大的實驗裝置;它可以很容易地小型化,因此在實際應用中特別有趣。新的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 相干聲學聲子脈衝對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的高速調製
    該論文報導了目前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高速調製工作的最新進展,並有望在高速太赫茲通信、高解析度光譜學研究等領域發揮作用。研究背景雷射的快速調製是光通信、高解析度光譜學和計量學應用的基本要求。在太赫茲頻率範圍內,量子級聯雷射器作為一種高功率光源,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 量子級聯雷射器擴展到更短的波長
    由於法國Montpellier大學的Alexei Baranov及其同事的努力,量子級聯雷射器(QCL)現在能夠發射比以往更短波長的雷射。    目前研究者正在使用快速的工藝來製造雷射器,以便對實際器件與模擬的結果作個比較。但該方法會導致雷射器的散熱能力較差,這意味著雷射器只能在較低的溫度下以連續波模式工作。    該團隊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製造出一種量子級聯雷射器,它能在室溫下以高佔空比或連續波模式工作。Baranov表示他們對雷射器的設計和製造工藝作進一步的改進。
  • 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取得七年來「防寒」能力的最大提升
    太赫茲輻射為獲得分子和固體的獨特光譜信息打開了一扇「窗戶」,它可以穿透紡織物和生物組織等非導電材料,同時不會發生電離,因此不會對被研究物體造成損傷。這一優勢為無創成像和無損質量控制等應用開闢了誘人的前景。但是,儘管人們對太赫茲輻射潛在用途的想法種種,但因為缺乏產生和探測太赫茲輻射的實用技術,這些想法變得難以實施。
  • 廉價緊湊型量子級聯雷射器 實現6G電信連接有望指日可待
    量子級聯雷射器(QCL)是一種在中長紅外和太赫茲範圍工作的半導體雷射器在QCL中,電子負責發射光子進入隨後的量子阱中,由此一個電子可以產生幾個光子,效率非常高。從一個量子阱到另一個量子阱的過渡稱為「量子級聯」。圖片來源:網絡近日,一個來自德國、義大利和英國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關鍵的光子組件,實現了半導體量子阱的子帶間躍遷與金屬腔的光子模式超強耦合,有望用可飽和吸收體(SA)來製造廉價的、可引發短太赫茲脈衝的量子級聯雷射器(QCL)。
  • 中紅外量子級聯雷射器覆蓋更寬光譜
    量子級聯雷射器(QCL)是人類智慧的證明,通過一種創新的方式將物質結構化(包含數百層重複順序材料的超晶格,形成一系列多量子阱異質結構),從而克服了看似不可改變的材料屬性(雷射波長由體材料組分決定)。
  • 潮科技 | 量子級聯雷射器問世,可實現對爆炸性火球化學成分分析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MEMS」(ID:MEMSensor),作者麥姆斯諮詢王懿,原文題目《量子級聯雷射器可實現對爆炸性火球化學成分分析》,36氪經授權發布。,量子級聯雷射器(QCL)吸收光譜能夠表徵不同類型爆炸物引爆時產生的燃燒氣體含量水平。
  • 周期倍增鎖模光纖雷射器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光纖雷射技術實驗室在周期倍增鎖模光纖雷射器方向的研究取得新進展。通過一種九字形光纖雷射器獲得了周期倍增的超短脈衝,揭示了從周期性穩態到混沌狀態的典型演化過程,相關成果發表於《光學快報》(Optics Express)。
  • 太赫茲光子學組件研究獲重大突破
    太赫茲光子學組件研究獲重大突破有助造出廉價緊湊型量子級聯雷射器 實現6G電信連接科技日報柏林9月1日電 (記者李山)近日,一個來自德國、義大利和英國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關鍵的光子組件,實現了半導體量子阱的子帶間躍遷與金屬腔的光子模式超強耦合
  • 低發散角半導體雷射器晶片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見習記者封帆)近日,由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所研究員佟存柱承擔的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領域前沿項目「大功率高亮度光子晶體雷射器及列陣
  • 中國科學家研究自由空間遠距離量子通信獲重要進展
    我國科學家研究自由空間遠距離量子通信獲重要進展新華社合肥12月27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潘建偉、彭承志、張強等人與清華大學王向斌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尤立星研究員等人合作,近日實現了基於遠距離自由空間信道的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實驗,開啟了在自由空間實現遠距離複雜量子信息處理任務的可能。
  • 太赫茲光子學組件研究獲重大突破,有助實現6G電信連接
    圖片來源:網絡(www.azooptics.com)近日,一個來自德國、義大利和英國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關鍵的光子組件,實現了半導體量子阱的子帶間躍遷與金屬腔的光子模式超強耦合,有望用可飽和吸收體(SA)來製造廉價的、可引發短太赫茲脈衝的量子級聯雷射器
  • 量子通信再獲進展 實現量子糾纏長距離分發(附股)
    (原標題:量子通信研究再獲進展 實現量子糾纏長距離分發)
  • 科學網—蜂窩晶格量子磁體晶格效應研究獲進展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
  • 光纖雷射器噪聲抑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空間雷射信息傳輸與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光纖雷射器頻率噪聲抑制研究中取得進展,基於腔內光學負反饋效應成功將單頻光纖雷射器的低頻頻率噪聲抑制至熱噪聲極限。該技術有望克服傳統雷射器頻率穩定技術複雜昂貴的限制,有效推動低噪聲單頻光纖雷射器從實驗室環境走向雷射雷達、光纖傳感等工業應用領域。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光學快報》(Opt.Express)。近年來,隨著雷射頻率穩定技術的迅速發展,低噪聲單頻光纖雷射器廣泛應用於光原子鐘、引力波探測等科技領域。
  • 太赫茲光子學組件研究獲重大突破
    圖片來源:網絡(www.azooptics.com)量子級聯雷射器(QCL)是一種在中長紅外和太赫茲範圍工作的半導體雷射器在QCL中,電子負責發射光子進入隨後的量子阱中,由此一個電子可以產生幾個光子,效率非常高。從一個量子阱到另一個量子阱的過渡稱為「量子級聯」。
  • 光纖雷射器噪聲抑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空間雷射信息傳輸與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光纖雷射器頻率噪聲抑制研究中取得進展,基於腔內光學負反饋效應成功將單頻光纖雷射器的低頻頻率噪聲抑制至熱噪聲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