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體航母時代來臨?中船重工試驗船成功合體!可載160架殲20

2020-11-28 騰訊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中船重工28家研究所(部分)

航空母艦作為海上霸主,在各國海軍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決定航空母艦戰鬥力的主要因素,那就是是其上面承載的艦載機數量所以航母的甲板面積越大,其承載的艦載機數量就越多。因此,各國只能通過不斷加大外飄來獲得較大的甲板面積。這就產生了雙體船和多體船的創想。

而在此前,好消息傳來,中船重工第七六O研究所6000噸級雙體船項目爆出,這也是世界首創的天才工程,讓廣大軍迷心潮澎湃,但我國為何要特立獨行,冒險建造雙體船呢?咱們娓娓道來。

事實上!多體船就是指船舶的吃水體不止一個。相反,可以分為兩到三個甚至更多。吃水是由額外的上層結構聯結成一個整體,即多體船。與最常見的單船相比,多體船的優勢是明顯的。其原因在於,它與水面的有效接觸面積比單船高出數十倍。雙船或多船,也是多年來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新艦類型。而且雙體航空母艦的優勢顯而易見。

我國海軍全面「下餃子」

具體地說,在同等吃水噸位下,兩艘或三艘航母的飛行甲板實用面積至少可達單體航母的2倍;而機庫如果建在兩艘吃水艦船之間和飛行甲板下面,其有效面積甚至可達單體航母的2.5倍以上。這就是說,如果是四萬噸級吃水噸位的雙體航母,那麼飛行甲板和機庫的有效面積將與八萬噸級以上的單體航母相當。

或者說80,000噸級的雙航母,其甲板和機庫將相當於160,000噸級的單艦。如此既減少了艦船材料,又增加了海上航空作業面積,是其它方法無法達到的理想狀態。另外,雙體航母穩定性更高,橫搖周期更長,這也是對海上起降飛機十分有利的條件。所以,既然好處如此之多,為什麼世界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出現過雙體航母,即使是大型雙體戰艦也很少見,只有試驗性的雙體快艇或快船呢?

這就是在於雙體船或多體船也有其固有的缺點。其最大的缺點是雙體結構比較適合中小型船舶,一旦達到萬噸級以上,各種不利因素就會增多。例如兩個身體之間的動力協調。若兩人在速度上各有不同的快慢,則會出現原地旋轉而不能正常行駛的情況。在側力失效的情況下,即使加上舵效也難以糾正。此外,大型雙體船或多體船的上層建築結構也不可做得太複雜、太重,否則整個船體的重心難以協調。但是,終究還是利大於弊的。

事實上!雙體船的首次實踐並非我國開的先河。在此之前,俄羅斯就已經開創了雙體船設計思路,只是不太理想。具體地說,據媒體報導,俄羅斯曾展示過一艘輕型航母,之所以能將重點放在這艘航母上,是因為這艘航母採用了史無前例的「雙體船」設計。但是,該航母的「雙體」部分並不能像普通雙體船那樣顯眼地顯示出來,其「雙體」的連接部分位於吃水線下面,這樣的好處是,航母可以擁有一艘輕型航母和一艘中型或重型航母所能承受的噸位!

而且從模型中也可以證實這個優點:停泊在該航母甲板上的艦載戰鬥機已有近20架,這還不包括該機庫中的飛機數量!而且難得的是,在停泊了這麼多艦載飛機之後,甲板上並不擁擠,甚至準備起飛和起飛區域都還能正常運行。

要知道如果一艘60000噸級的中型航母在其甲板上駐紮了這麼多的艦載機,那麼整個甲板將幾乎癱瘓,只有美國10萬噸級重型核動力航母的甲板能夠同時駐紮這麼多的艦載機,而且不會影響正常的彈射起飛,可想而知這樣的設計是天才式的。

但事實上!俄羅斯之所以要設計這樣一艘「奇葩」航母,最大的原因是缺乏資金和缺乏造船能力。儘管這艘「雙體航母」的甲板面積很大,但標準排水量僅為37,000噸,滿排也僅為44000噸,這一噸位介於輕型航母和中型航母之間。但是它的甲板長度只有304米,寬78米,吃水深度8.5米。

相比之下,遼寧號航空母艦標準排水量為5.85萬噸,滿排6.75萬噸,甲板總長306米,寬70.5米。甲板帶機庫中也只有24架殲-15艦載戰鬥機,大約10架各種類型的直升機,這些都已經滿載了!可見俄羅斯這款「輕型雙體航母」的戰鬥力是如何強悍了。

而且俄羅斯這種「標新立異」的航母設計也引起了美國的注意,美國軍事專家推測,它能夠搭載28架米格-29 K左右的艦載戰鬥飛機,4架空中預警機,10多架卡-27反潛直升機。而且這種配置已經可以達到美軍一艘航母戰鬥力一半的水平,而且它還配備了「鎧甲-S1」彈炮一體的防空武器系統,能同時打擊15,000米以下、30公裡以內的4個目標,戰鬥力著實不同凡響。但是這種創新型武器似乎最終還是死於腹中,再也沒有進展消息。

而現如今似乎雙體航母的建設要成真了,據相關媒體報導,我國首艘6000噸級雙體試驗船已經合體成型,這艘雙體航母如果能夠投入使用,將填補多個空白,也將為未來的雙體航母提供更多的經驗,一時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具體地說,此前渤海船廠集團有限公司為中船重工第七六 O研究所建造的深海裝備綜合試驗船舉行了開工典禮。渤船集團董事長胡德芳在講話中,對領導、專家、職工及參與項目開發的所有人員表示感謝。深海裝備綜合試驗船是世界上最大的小水線面雙體綜合試驗船,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填補了深海特種裝備保障試驗平臺的空白,是中船重工發展戰略的重要成果。

七 O研究所張彥在講話中表示,該船是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國防科工局和中船重工十分重視的工程建設任務。通過前期的精心準備,七六 O所充分發揮了牽頭抓總作用,702和701所利用自身專業優勢進行設計,渤船集團建造船舶設施先進,建造設備一流,施工能力雄厚,我們對該船的建造充滿信心。我們期待著,在大家的真誠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深海裝備綜合試驗船能夠早日投入使用。

深海裝備綜合試驗船是我國第一艘最大的入級6000噸級小水線面雙體船,也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小水線面雙體船,它運用了直流組網電力推進、定量聲學設計等先進技術和理念,可以在兩極以外無限航區航行,承擔深遠海海域聲學測試和深海空間站海上試驗保障任務,同時兼具水聲設備和電子信息組網等海上試驗功能。船體建成後,將大大提高綜合海上試驗保障能力。

深海型裝備綜合試驗船延續了以往試驗船建造「廠所聯合,優勢互補」的模式,由中船重工集團實力雄厚的研究所進行總體設計,由渤海造船廠集團公司承擔建造任務,既充分發揮了集團各部門在艦船設計、建造及配套方面的優勢,又體現了「造精品」的合力與作用。本船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高質量標準及管理要求建造,將全力打造渤船集團特種船舶領域的標杆品牌。

總體而言,目前世界上所有的航母都是單船體航母,而我國首創的雙船體航母相對於單船體航母來說,航速更快,抗海浪衝擊能力更強,航程更穩定。這個雙船體航母排水量更是令人驚嘆,今天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是美國的「福特號」航母,而我國的雙體航母幾乎是它的兩倍,各種性能都超過了「福特號」航母。艦載機最多可達10萬噸級,而擁有較寬甲板空間和較大庫機的6000噸級航母則相當於擁有較大載機量,理論上可超過160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雙體航母已經提上了日程,相關技術人員已經開始了建設工作。以我國目前的造船技術,想必我們不會等待太長時間,屆時一艘超級航母,加上160架殲-20,我國海軍就多了一個神器。今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對於雙體甚至多體航母的建造也可能成為現實,甲板面積的擴大意味著航母戰鬥力的增強,未來,航母的「海上霸主」地位將堅不可摧。

相關焦點

  • 國產航母功臣楊金成升副部:中船重工董事長送他履新中船集團
    「兩船」之一的中船重工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楊金成獲得晉升,出任中船集團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晉升副部級。6月26日上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重工」) 黨組書記、董事長胡問鳴代表集團公司,送楊金成到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集團」)就職,受到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凡培一行的熱烈歡迎。據中船重工方面發布的信息,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座談。
  • 中船重工七○一所設計國內最大穿浪雙體船
    日前,由中船重工七○一所設計的目前國內最大型全鋁合金穿浪雙體工作船「東遠01」在武昌造船廠開工建造。該船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是設計技術含量高、建造難度大的高性能船舶,它的研製成功,將進一步推進我國高性能船舶的發展。
  • 意義不遜兩彈一星,中船重工曝出此消息,令國人振奮
    日前,中船重工在其官方公號推送了一則會議消息,配圖中會議室牆上由3艘航母領銜的龐大的戰艦編隊瞬間吸引了各界目光,對此,軍事專家宋忠平表示,第一艘是平直甲板,後兩艘是滑躍甲板,這意味著中國將在短時間內擁有3艘航母。分別是遼寧艦,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和電磁彈射航母。
  • 62歲中船重工董事長胡問鳴退休
    胡問鳴 資料圖據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重工)官網8月30日消息,8月30日下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會議。受中央組織部領導委託,中央組織部有關幹部局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關於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免去胡問鳴同志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退休。相關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辦理。
  • 比遼寧艦大20倍,鄰國造出海上巨無霸,可容納300架戰機
    眾所周知,韓國是聞名於世界的建船大國,造船技術相當發達,和其同處在發達水平的也就只有中國和日本了。而且我國只能算是後來追上,在很多方面都和韓國有較大差距。據悉,僅僅在去年五月份一個月時間裡,韓國就成功接到了15艘新船訂單,訂單量佔到了全球訂單量的一大半,所以韓國經濟如此發達背後不無造船業帶給的巨大幫助。近些年來,韓國研發建造的巨型雙體船更讓其造船技術上升到了無人能及的新高度。
  • 胡問鳴被免去中船重工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退休
    據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重工)官網8月30日消息,8月30日下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會議。受中央組織部領導委託,中央組織部有關幹部局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關於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免去胡問鳴同志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退休。
  • 中宣部授予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時代楷模...
    颱風襲海上試驗平臺 中船重工3名員工搶險殉職緊急時刻挺身而出,危急關頭國家利益大於一切。接下來,我們來回顧一下事發當時的情況。 20號上午10點左右,颱風「溫比亞」影響越來越大,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的纜柱出現脫落,有可能被大風颳走,也有可能造成試驗平臺失控、毀損、傾覆、沉沒。
  • 中船重工點評055,全世界在這方面還是空白
    一百多年來,中國太渴望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了,而隨著近年來我國海軍實力的快速提升,雙航母時代的到來,遠洋海軍也變得不再是夢。前陣子,第四代驅逐艦055型的首艘艦南昌號已經正式入列服役,中國海軍再添一名得力幹將,各方面媒體對這一喜訊的報導也頗多。而在近日,中船重工701所通過官方公眾號,對外披露了很多有關055型飛彈驅逐艦的資料,並對這款自己的得意之作進行了點評。
  • 生命的壯歌——記中船重工第七六〇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
    新華社大連9月18日電 題:生命的壯歌——記中船重工第七六〇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  新華社記者蔡擁軍、王秉陽、郭翔  8月20日,今年第18號颱風「溫比亞」過境遼寧省大連市,狂風肆虐,巨浪滔天,停靠在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的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出現重大險情
  • 世界首艘「雙體巨艦」,比遼寧艦大20倍,生產廠家來自東方
    韓國的訂單主要來自運輸船、遊輪、貨櫃船,可見韓國在民用船舶建造方面的優勢有多大,而且近年來韓國在巨型雙體船方面的建造技術達到新高度,全球最大的船隻也是韓國建造的,它是一艘「雙體巨艦」,名為「開拓精神號」。開拓精神號運輸船於2012年由韓國大宇造船廠開工建造,2015年就已經正式投入使用,建造速度之快驚呆了許多外國媒體。
  • 02 中船重工709所
    02 中船重工709所 發布時間: 2012-12-14 17:56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創新理念 實現人才事業同發展> 返回湖北人才工作十強院所評選專題   中船重工第七○九研究所始終堅持"引領人才、服務人才、成就人才"的工作思路,不斷創新人才管理理念,先後湧現出國家、省部級突出貢獻專家,國家
  • 原中船重工董事長被查,曾在南北船正式合併前一月退休
    他1975年參加工作,1978年入黨,曾歷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黨組書記、副總經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中船重工董事長、黨組書記等職務。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均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基礎上組建而成的大型央企,以長江為界劃為南北,兩者分別有著南船與北船之稱。
  • 揭秘巨型運輸船「藍槍魚」號 可載航母(圖)
    「藍槍魚」號長217米,厚42米,可下潛至13米深。它需要靠1.7萬馬力的柴油才能發動起來。若平均每個駁船重3000噸,「藍槍魚」號可同時承載22個駁船並環遊大半個地球。不同於那些只運送電視、咖啡機或玩具的普通運輸船,「藍槍魚」號的「乘客」普遍都是鑽井平臺、大型船隻或軍艦。例如,它為美國海軍運載驅逐艦,為澳大利亞海軍把航母從西班牙運來。
  • 中國第3艘航母 「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曾透露這樣一個信息
    一文中指出,6年前11月23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殲-15艦載機,6年過去,我們的國產航母業已試航,入役指日可待,新型航母也已經在船臺上有序建造。新型航母也就是第三艘航母,這是官媒首次確認中國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該文提到,6年前11月23日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在「遼寧艦」起降,是航母艦載機的標誌性時刻,也這是人民海軍值得銘記的歷史瞬間!
  • 韓國造世界最大工程船,排水量達100萬噸,一艘頂10艘福特號
    開拓精神號工程船是由韓國大宇重工建造的工程船,該船的最大排水量為100萬噸,堪稱全球最大排水量。被稱為未來航母的美國福特號航母,排水量也只不過10萬噸左右,開拓精神號工程船,一艘頂十艘。開拓精神號由全海公司負責運營,母港位於荷蘭的鹿特丹。
  • 渤船重工交付一艘21萬噸散貨船迎來交船開門紅
    新年伊始,渤船重工迎來交船開門紅。1月14日,渤船重工為新加坡百國山航運公司建造的21萬噸散貨船20號船「BERGE KENYA」號舉行命名儀式。1月15日,公司舉行了該船的籤字交船儀式。21萬噸散貨船20號船的成功交付為雙方公司的後續合作邁出了更為堅實的一步,也為公司2020年各產品節點實現開了個好頭。
  • 中船重工709所成功研製100W雷射電源
    近日,中船重工七○九所成功研製出100W雷射電源,目前已開始小批量生產並交付用戶使用。    雷射電源是一種與雷射管配套使用的電源,作為氣體雷射器的重要組成構件,被普遍應用於機械製造、工業加工、醫療等多項領域。
  • 揭開日本海洋測量船的真面目
    這些船舶都有良好的航海性能和較大的續航力,船上設多個實驗室,裝備有先進的儀器設備、計算機、通信設備、導航定位系統以及多部儀器吊放設備,有的船還配備直升機、潛水器。在眾多新建船中,以美海軍70年代初服役的「海斯」號最為突出。這是一艘採用雙體船型的遠洋通用研究船,主要為海軍進行水文學、海洋學研究。80年代中期由於美國海軍急需聲學研究船,「海斯」號已被改裝成聲學研究船使用。
  • 中船重工河北清洗機有限公司中國工業清洗行業的開拓者
    中船重工河北清洗機有限公司日前舉辦的「機器人智能清洗機產品展示及技術交流會」取得圓滿成功。與傳統清洗機相比,機器人智能清洗機具有智能化、柔性化、可視化、節能、降噪和減少人工成本等諸多優點。     中船重工河北清洗機有限公司日前舉辦的「機器人智能清洗機產品展示及技術交流會」取得圓滿成功。
  • 科技手抄報:「會飛的船」通過認證
    我國首型商用地效翼船「翔州1」在海南三亞順利完成海上試驗,3日獲得中國船級社檢驗證書。這標誌著該型地效翼船已完成入級登記手續,正式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  「會飛的船」起源有一個故事:一架飛機在大洋上空飛行,飛行員突然發現發動機轉速急速降低,原來,6臺發動機中的4個供油管路被堵塞。一場機毀人亡的事故頃刻就要發生。就在飛行員絕望之際,奇蹟卻出現了!當飛機掉到距離海面幾米時,從海面升起一股神奇力量將飛機託著,只需很少的發動機功率就使飛機保持在這個高度飛行,最終上岸。  這種力量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