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韓國這個國土面積只有大概10萬平方公裡的國家,我們很難想像它竟然在短短的40年間,從戰後的一片廢墟發展成為一個發達國家,輪胎、半導體、紡織、汽車、鋼鐵、化工、機械等產業都位於全球前十。儘管韓國在國際軍工業方面默默無聞,但是在民用造船領域方面卻擁有著極高的盛譽。
從英國造船和海運研究機構「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韓國造船行業訂單額為159億美元,位居全球榜首,日本位居第三。
韓國的訂單主要來自運輸船、遊輪、貨櫃船,可見韓國在民用船舶建造方面的優勢有多大,而且近年來韓國在巨型雙體船方面的建造技術達到新高度,全球最大的船隻也是韓國建造的,它是一艘「雙體巨艦」,名為「開拓精神號」。
開拓精神號運輸船於2012年由韓國大宇造船廠開工建造,2015年就已經正式投入使用,建造速度之快驚呆了許多外國媒體。這艘「巨無霸」,長477米,寬124米,最大排水量為110萬噸,20艘遼寧艦的噸位加起來才能與之相比,船上有13層甲板,288個住艙。
有軍迷表示,如果將這艘運輸船改為航空母艦的話,最多可搭載300架艦載機,從而化身為一艘超級航母。當然航母的改造沒這麼容易,而開拓精神號作為工程船 「作戰能力」是十分強悍的。
2018年11月22日,開拓精神號運輸船順利完成俄羅斯到土耳其的海底天然氣管道鋪設工程,離開黑海。與這艘「巨無霸」的噸位相匹配的是它的作業能力,完全可以將它當做一個巨大的海上工廠,擁有12部吊艙推進裝置,在2000米深的海底鋪設天然氣管道毫無問題。
110萬噸的開拓精神號運輸船如此龐大的船體只需要571名工作人員就可以操作,可見它的設計水平之高,不像10萬噸的福特級航母,人數就需要1000人。
據了解,開拓精神號運輸船的母公司對此還不滿足,準備再建造一艘更大的工作船,初期設計預計2022年完成,到時又將創造新的世界紀錄。從這艘龐大的運輸船上,我們不難發現韓國如今強大的造船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