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精神號工程船是由韓國大宇重工建造的工程船,該船的最大排水量為100萬噸,堪稱全球最大排水量。被稱為未來航母的美國福特號航母,排水量也只不過10萬噸左右,開拓精神號工程船,一艘頂十艘。開拓精神號由全海公司負責運營,母港位於荷蘭的鹿特丹。該船參與了Turkstream海底天然氣管道鋪設工作,該天然氣管道位於黑海海底,連接了土耳其和俄羅斯兩國,在2018年11月,該管道正式完工,開拓精神號駛出土耳其海峽,離開黑海。而全海公司似乎還有更大的野心,打算建造一艘更大的海上巨無霸,預計在2022年正式下水。
很多人或許以為,軍艦的體積要遠遠大於民用船隻,但實際上一些大型的民用船隻,排水量是要超過軍艦的,曾經在挪威的卑爾根市附近海域,一艘軍艦撞擊到了一艘油輪,結果油輪絲毫無損,軍艦直接報廢。開拓精神號與其說是一艘船,倒不如說是海上作業平臺,它除了可以運輸海上鑽井、海底管道之外,甚至可以在上面直接完成海底管道的加工,包括焊接、定位,連接,測試等程序。因為該船的參與,大大提高了連接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海底管道鋪設工程的工作效率,理論上將工作時間縮短了將近十年。
開拓精神號採用雙船體結構,全長477米,寬124米,船上裝備著八臺功率為11萬千瓦的柴油機,最大航速14節。因為該船使用的是雙船體結構,因此一開始打算用兩個大型油輪連接在一起,但後來由於種種局限性,放棄了這一方案,直接進行建造。為了保障海上作業的穩定,船上裝備12部羅羅公司的功率為6000千瓦的吊艙推進裝置。這麼一艘工程船,投資不可謂不大,但就是這麼一個各方面設備性能都極好的海上巨無霸,僅僅需要570人操控。
開拓精神號可以在4000米深的海底進行工程建設,能夠滿足一般的海底作業需求。而前兩年參與的土耳其到俄羅斯海底管道鋪設工程作業深度僅僅為2000米,完全可以勝任。船上擁有288個住艙,13層甲板能夠保障連續的海上作業。儘管韓國不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重工業強國,但是其造船業的實力卻是有目共睹的。建造開拓精神號的大宇重工,前身為朝鮮機械製造所,上世紀七十年代加入大宇集團,是韓國國內重工業的龍頭,領導韓國重工業發展60年。開拓精神號工程船雖然體積龐大,工程複雜,但大宇重工僅僅花費了1年便將其建造完成,2012年開始建造,2013年正式下水,2015年便直接投入工作。
造船業是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體現,韓國三面環海,國土狹小,國內市場較小,人口主要集中於首爾等幾個大城市,國家整體經濟模式屬於外向型經濟。造船業的發達,顯然可以助力韓國的經濟發展。總體來說,雖然韓國並沒有建造萬噸級的航空母艦,但能夠建造出100萬噸級的工程船也是十分了不起的。
關於開拓精神號的雙船體結構,並不是一種罕見的船體結構,很多工程船都採取這種結構。該船體的優點很多,但缺點也是明顯的,如果船體結構不夠堅固,遇到惡劣的航行條件極易導致船舶解體。有些人提議建造雙船體航母,俄羅斯甚至提出了雙船體的概念航母,美國據說也在這方面開始了研究,但迄今為止,沒有正式下水的雙體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