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MH370失聯已有六年之久,被稱為是航空史上最神秘的事件之一。它的神秘之處在於,偌大的一個客機突然憑空消失,而多國聯合搜尋卻無果而終。
每年都會出現關於MH370的消息,但大多都是老生常談的一些「陰謀論」。目前馬來西亞給出的結論是:排除機長有意墜機的可能性,據殘骸確定飛機已墜毀。
2014年3月8日,馬來航空MH370航班從吉隆坡起飛,目的地為北京。42分鐘後飛機在泰國灣上空消失。飛行員說出的最後一句話是:再見,馬來西亞。
飛機消失三小時後,馬來西亞航空緊急宣布客機失聯。飛機ACARS(通信尋址與報告系統)發出最後一次與衛星握手信號是早上八點,即失聯七小時後。
隨後媒體報導了航班失聯一事,之後有十一國的艦船和飛機參與搜救,各國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終在搜尋數月之後,各國皆無果而終。
2015年7月,法屬留尼旺島東部發現了MH370第一塊副翼殘骸。之後又相繼有二十多快飛機殘骸被發現,大多位於非洲東海岸,但飛機的下落依舊成迷。
在這漫長的搜尋過程中,乘客家屬無疑是最受煎熬的人,一次又一次的消息都衝擊著他們脆弱的神經。在這種情況下,關於飛機失聯就產生了各種猜測。
首先是機長劫機說,依據是他曾在家模擬過航班疑似失事路線。其次是可疑乘客說,依據是機上有兩名中東男乘客被馬來西亞警方證實使用冒名的護照。
再次是客艙缺氧說,依據是模擬數據顯示,飛機可能發生減壓和缺氧,致飛行員與乘客缺氧昏迷。而當時飛機有可能處於自動駕駛狀態,最終油盡墜海。
最後就是晶片專利說,依據就是機上有數十位我國晶片專家。相比前幾種說法,晶片說是被傳得最為廣泛的一種說法,關於此種說法前後有好幾個版本。
最初的版本是:機上有60位中國晶片專家,其中有四位是就職於飛思卡爾的中國籍工程師,他們掌握著一項型號為KL-03晶片專利權,他們擁有繼承權。
如果他們失蹤或者死亡,則專利所有權將轉移到飛思卡爾。之後這一原始版本又多次演變,便形成了後來飛機上有29名中國晶片專家的說法,延續至今。
晶片專家之說實質上是一種「陰謀論」,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先了解一下機上乘客的信息,MH370上有乘客227人,機組12人,乘客中有154名中國人。
這個名單網上都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中國乘客中確實有幾名通信和IT行業的人員,但他們幾乎與晶片研發沒有關係。現將這幾個人介紹如下。
華為公司有兩名員工,一位梁先生屬南太無線解決方案部,另一位田先生屬馬來投標共享中心。中興通訊公司一名慄姓員工,屬亞太區網絡服務部職員。
中國電信的一名張姓行政人員,工信部安全中心兩名人員。飛思卡爾中國有22名員工乘坐本次航班,其中中國工程師六人,其餘是經理級別的外籍人士。
以上是機上所有的中方科技人員,另外還有24名書畫藝術家和百餘位佛教人士。這些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根本不可能有60位晶片專家,39位也是虛構。
再看型號為KL-03晶片專利,這個專利確實存在,授權是在2014年3月11日,而馬航失聯正好是3月8日,正因時間的巧合才將二者硬生生地聯繫在一起。
這項專利的發明人是王培東、陳志軍、程志宏和李英四人,而這四人的名字無一出現在馬航失聯的名單中。這個致命硬傷,直接讓晶片陰謀論不攻自破。
而29名晶片專家之說來自「晶片專利陰謀論」,因此這個說法也是杜撰的,沒有任何證據來支撐。搞過專利的員工都知道,授權專利所有權都屬於公司。
不論個人是否存在,專利的所有權是不會變得。至此,馬航MH370飛機上有29名晶片專家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失聯乘客信息網上都有,一看便知真偽。
據最新報導,去年六月在坦尚尼亞海岸發現的殘骸是飛機的外側襟翼殘片。調查人員對殘片分析稱,飛機可能從萬米高空急速墜海,也就是「死亡之墜」。
但無論如何,飛機墜海可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找到墜機地點就顯得極為重要,屆時一切猜測皆會真相大白,同時也可以給失聯乘客家屬們一個交代。
綜上所述,馬航MH370航班上有29名晶片專家的說法是謠傳,沒有任何依據。
我是野史也是事,期待您的關注與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