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嘉興海寧市周王廟紀委書記周國平和副鎮長邵海軍一起去巡查該鎮的新建村楊家壩港時,發現水面上綠萍比較多,覺得有點奇怪,於是兩人繼續深入去巡查,沒想到這一查,竟然發現了觸目驚心的一幕。
他們發現綠萍裡面夾雜著無數死蚌,繼續巡查了三五百米也都是這個情況。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兩人繼續沿著河邊巡查,發現很長一段河道都有這個情況,河蚌為什麼會突然大面積死亡呢?
有人拿藥藥龍蝦!
副鎮長邵海軍剛好分管農業,對於這方面的情況比較了解,通過查看,他初步判斷死河蚌可能是因為有人下藥!
邵鎮長告訴大潮君,通過「五水共治」,周王廟很多的河道,水體都有了明顯的改善,河裡的魚蝦又出現了,而現在這個時節龍蝦比較多,有可能是有人下籠子來逮龍蝦,為了能逮到更多的龍蝦,有人就動起了歪腦筋——下藥!
在繼續的巡查過程中,2人碰到好幾位在其他河段摸螺螄的村民,村民的說法也印證了「藥蝦」的判斷,還說藥蝦的人除了藥龍蝦,土蝦也沒放過。
那麼抓蝦為什麼要下藥呢?萬一人吃了這種下藥的蝦有沒有問題?
這種藥毒性很大!
編輯了解到,用來抓蝦的藥,基本上是氰戊菊酯和殺滅菊酯,只要一下藥,蝦都會自動過來。
大潮君也隨即百度了一下,發現「藥蝦」的現象並不少見。而氰戊菊酯和殺滅菊酯本來是用來殺滅棉花、果樹、蔬菜等農作物上的害蟲的,屬於中等毒性殺蟲劑,但是對於魚蝦來說,即使微量也是劇毒,被這種藥劑噴灑過的溝河內,魚蝦會出現大量死亡的現象,河道裡的水生物可以說是被「滅門」了。因此這種藥捕成為破壞水環境的一大殺手。
邵鎮長看著成群成群死掉的河蚌很是痛惜,他說這些河蚌原本可以在治水中起到大作用的。通過濾食攝取懸浮顆粒,河蚌能有效降低水體氨氮、磷的含量,一隻成年河蚌,一天可能能過濾100升水。
然而,這些農藥經稀釋後使用,藥到的蝦一般不會死,經過清水衝洗過後就能清醒過來。
但是中毒的蝦,即使用清水浸養也不能徹底解毒,如果這種被下藥的蝦流向市場,走上餐桌,一來很難分辨,二來經常食用這種「毒蝦」,對人體必定有害。
大潮君了解到,目前周王廟鎮已向全鎮各村發出通知,希望大家密切留意這種「藥蝦」的現象,並且第一時間通過廣播等方式向老百姓發出了科普宣傳~明天,周王廟鎮也將組織人員,對河道的死河蚌進行打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