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中子星併合: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
美國時間16日10時(北京時間16日22時),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召開媒體見面會,邀請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以及世界各地70多家天文臺的科學家代表,共同宣布人類首次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併合的新型引力波,並「看到」這次併合事件發出的電磁信號。 探測到中子星併合的引力波信號及光學對應物,早在8月份就已經傳言四起。
-
LIGO發現新的引力波 中國慧眼衛星做出重要貢獻
原標題:LIGO發現新的引力波 中國慧眼衛星做出重要貢獻 LIGO)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臺(Virgo)於2017年8月17日首次發現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事件,國際引力波電磁對應體觀測聯盟發現該引力波事件的電磁對應體。
-
發現新的引力波有什麼意義? 中國慧眼衛星做出重要貢獻
核心提示:北京時間2017年10月16日22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臺(Virgo)於2017年8月17日首次發現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事件,國際引力波電磁對應體觀測聯盟發現該引力波事件的電磁對應體。
-
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這一次中國沒錯過!
全球多國科學家16日同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並同時「看到」這一壯觀宇宙事件發出的電磁信號。我國包括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2、國內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望遠鏡在內的多臺設備參與觀測引力波事件,我國科研人員還藉助引力波光譜解開了宇宙中金、銀等超鐵元素的產生之謎。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臺和電磁波望遠鏡同時觀測到同一個天體物理事件,標誌著以多種觀測方式為特點的「多信使」天文學進入一個新時代。
-
中國"慧眼"望遠鏡監測引力波 全球僅四臺能測到
中國南極巡天望遠鏡追蹤探測到首例引力波事件光學信號。在這次國際重大科學發現中,中國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南極巡天望遠鏡,我國的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望遠鏡在這次引力波事件發生時成功監測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區,為全面理解該引力波事件和電磁對應體的物理機製做出了重要貢獻。
-
中國「慧眼」望遠鏡成功監測引力波源所在天區
10月16日電 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等機構16日聯合宣布首次發現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事件。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發布,中國首顆空間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參與監測並作出貢獻。資料圖:藝術家所描繪的雙中子星產生的引力波現象。 引力波源於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以後的預言,即極端天體物理過程中引力場急劇變化,產生時空擾動並向外傳播。從LIGO在2015年9月14日首先發現雙黑洞併合產生的引力波事件以來,人們已探測到4例引力波事件。
-
早知道:科學家宣布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
科學家宣布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新一輪全國土地調查將開展,奠定生態建設基礎;華為新品搭載OLED屏,技術滲透率有望不斷提升;核電成東部沿海清潔能源主力,設備業迎發展期;科技巨頭全力推進,區塊鏈應用進化到新階段;特斯拉宣布支持新國標充電接口,超級充電網絡將升級。
-
首個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事件被發現 中科院等國內機構捕獲重要信息
(Virgo)於2017年8月17日首次發現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事件,國際引力波電磁對應體觀測聯盟發現了該引力波事件的電磁對應體。 極為重要的裡程碑事件 今年8月17日,LIGO和Virgo共同探測到的引力波事件GW 170817,是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由兩顆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引力波事件。隨後幾秒內,美國宇航局Fermi伽馬射線衛星和歐洲INTEGRAL衛星都探測到了一個極弱的短時標伽馬暴GRB 170817A。
-
雙中子星碰撞出的引力波被首次發現 中國做出重要貢獻
大眾網10月17日訊 全球多國科學家16日同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並同時「看到」這一壯觀宇宙事件發出的電磁信號。 引力波是由黑洞、中子星等碰撞產生的一種時空漣漪,宛如石頭丟進水裡產生的波紋。百年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直到2015年人類才首次探測到引力波,3名美國科學家因此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引力波「大事件」,中國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斬獲大成果
北京時間2017年10月16日22點,多國科學家聯合宣布發現「雙中子星引力波事件及電磁對應體」,中國科學家和天文設備參與其中。2017年8月17日,LIGO和Virgo(歐洲「室女座」引力波探測器)共同探測到的不同以往的新型引力波事件GW 170817,是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由兩顆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引力波。
-
新引力波發現全過程: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 從此對宇宙有了感知
當這兩個物體結合在一起時,它們彼此急速地相互纏繞,形成一個巨大的火球,用地球上的望遠鏡也可觀測到。全球三個不同的引力波觀測站在8月份收到了信號:兩個位於美國的觀測站, LIGO(這是去年歷史上首次發現引力波)以及位於義大利的第三個觀測站室女座。由於三家觀測站的合作,天文學家鎖定中子星合併區域,縮小範圍至南面天空一小塊區域。
-
中國睜「慧眼」洞見大宇宙
中國睜「慧眼」洞見大宇宙 A 實際上是一座小型空間天文臺 「慧眼」重約2.5噸,載荷重量981公斤,其上同時安裝了高、中、低能三組X射線望遠鏡,實際上是一座小型空間天文臺。 據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衛星有效載荷總設計師盧方軍介紹,這顆衛星首次實現了1-250keV的能區全覆蓋,有利於從不同能段來觀測和研究X射線天體的輻射機制。
-
我國首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望遠鏡參與監測首個引力波電磁對應體
北京時間2017年10月16日22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臺(Virgo)於2017年8月17日首次發現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事件(編號GW170817),國際引力波電磁對應體觀測聯盟發現該引力波事件的電磁對應體。
-
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 題: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國際天文界再次被引力波刷屏。多國科學家16日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雙中子星合併產生的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中子星引力波怎麼探測?引力波解答了哪些疑問?還有哪些未解之謎?
-
引力波大發現:雙中子星併合撞開宇宙起源新大門
據悉,本次引力波事件GW 170817是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由兩顆中子星併合產生的新型引力波事件(區別於以往發現的雙黑洞併合),發生在距離地球1.3億光年之外的編號為NGC 4993的星系中。引力波的探測被稱為一個「令人激動的裡程碑」——「多信使天文學」,因為它使人類在探測宇宙起源和仰望星空的的徵程中有了聯合起來的「絕佳錨點」,人類開啟了觀測宇宙的一扇新窗——引力波天文學。
-
「引力波新發現」彰顯中國科技創新實力
10月16日22時,國際天文界宣布:首次直接探測到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及其伴隨的電磁信號。這標誌著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臺和其他望遠鏡觀測到同一天體物理事件,預示著天文學研究進入「多信使」階段。中國慧眼HXMT望遠鏡,也對此次引力波事件成功監測。
-
南京紫金山天文臺聯攜70家機構首次發布 「雙中子星併合」引力波
LIGO/Virgo 引力波天文臺和位於中國的南京紫金山天文臺、位於德國的歐洲南方天文臺以及美國的 NASA 等 70 多個合作天文機構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觀測到了「雙中子星併合」所引發的引力波。
-
新引力波發現中國又一次拯救了世界!
近日中科院宣布新引力波發現,一時成為了大眾的焦點。這次新引力波發現,無論是對相對論,還是對世界天文學,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鑑於中國在此作出的貢獻,網友更是笑稱,中國又一次拯救了世界!新引力波發現北京時間10月16日22點,據中科院南極天文中心通報,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科學合作組織和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Virgo)合作組織聯合召開發布會,宣布新引力波發現。新引力波發現引力波也被稱為「時空的漣漪」。1916年,愛因斯坦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劇烈的天體活動會帶動周圍時空一起波動,這就是引力波的由來。
-
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正式服役
「慧眼」天文衛星示意圖。國家航天局提供原標題:「慧眼」正式服役開啟「發現極端宇宙」系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全球伽馬暴發現率最高設備之一,將持續探尋黑洞和中子星新京報訊(記者倪偉)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昨日在京宣布,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經過7個多月的試運行,圓滿完成各項測試,正式投入使用。
-
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新聞專題-科學網
【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 這次探測到的引力波是由13億光年之外的兩顆黑洞在合併的最後階段產生的。宇宙中大質量天體的加速、碰撞和合併等事件才可以形成強大的引力波,但能產生這種較強引力波的波源距離地球都十分遙遠,傳播到地球時變得非常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