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成果獲國際期刊專輯發布
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8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科學家們通過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最新完成的21篇科技成果論文,近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高能天體物理學期刊》以專輯形式發布。
-
「慧眼」首發!!我國首顆硬x射線望遠鏡衛星
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是一顆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天文衛星,於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該衛星主要用於觀測黑洞、中子星、超新星爆發等,加深對緻密天體和黑洞強引力場中動力學和高能輻射過程的認識,使中國高能天體物理觀測研究進入國際先進水平。
-
中國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發射成功:能做些什麼
攝影/王佳雯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6月15日11時00分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慧眼」。該衛星工程是國防科工局牽頭組織實施的重大空間科學任務,將顯著提升我國大型科學衛星研製水平,填補我國空間X射線探測衛星的空白,實現我國在空間高能天體物理領域由地面觀測向天地聯合觀測的跨越。「慧眼」全稱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HXMT),是繼中歐合作地球空間探測雙星,「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之後,我國又一顆重要的空間科學衛星。
-
「慧眼」X射線天文衛星以專輯形式發布一批成果
近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高能天體物理學期刊》以專輯形式發布了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的部分技術和科學結果,共包括21篇論文。《高能天體物理學期刊》主編Diego F. Torres和「慧眼」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共同撰文對該專輯進行介紹。
-
我國首顆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解開黑洞謎團
6月15日,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它將揭示宇宙中驚心動魄的圖景:黑洞吞噬被撕裂的星星、脈衝星瘋狂旋轉、宇宙深處猛烈的爆炸……這顆衛星名為「慧眼」,重約2.5噸,載荷重量981公斤,其上同時安裝了高、中、低能三組X射線望遠鏡和一個太空環境探測器(space environmental detector),實際上是一座小型空間天文臺。
-
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成功獲得首批數據
據國防科工局報導,6月16日10時46分25秒,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喀什站在第十六圈次成功跟蹤、接收到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的首軌下行數據,並將所接收的衛星數據實時傳送至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空間科學任務大廳。 衛星首軌任務時長4分55秒,接收數據量約2.1GB,密雲站和三亞站也同時成功實現了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的信號跟蹤。
-
揭秘中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
「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計劃今年內發射,可觀測黑洞、中子星、超新星爆發等。這將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
-
我國首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望遠鏡參與監測首個引力波電磁對應體
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HXMT望遠鏡--在引力波事件發生時成功監測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區,對其伽馬射線電磁對應體(簡稱引力波閃)在高能區(MeV,百萬電子伏特)的輻射性質給出了嚴格的限制,為全面理解該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閃的物理機製做出了重要貢獻,相關探測結果發表在報告此次歷史性發現的研究論文中。
-
中國睜「慧眼」洞見大宇宙
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升空,將揭示宇宙中驚心動魄的圖景 6月15日,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它將揭示宇宙中驚心動魄的圖景:黑洞吞噬被撕裂的星星、脈衝星瘋狂旋轉、宇宙深處猛烈的爆炸…… 據國防科工局消息,這顆衛星全稱為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由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送入550公裡近地圓軌道。
-
中國慧眼衛星確認快速射電暴來自於磁星
慧眼衛星觀測磁星 圖:中科院高能所磁星是表面磁場強度為地球磁場強度百萬億倍以上的中子星,在活躍期間會出現劇烈的X 射線暴發,因此很多理論家認為它們也可以產生快速射電暴。2020年4月中旬,SGR J1935+2154進入了一個新的活躍期,開始出現頻繁的X射線暴發。在這種情況下,慧眼衛星調整了既定的觀測計劃,對這顆磁星進行了長時間定點觀測。
-
引力波「大事件」,中國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斬獲大成果
北京時間2017年10月16日22點,多國科學家聯合宣布發現「雙中子星引力波事件及電磁對應體」,中國科學家和天文設備參與其中。2017年8月17日,LIGO和Virgo(歐洲「室女座」引力波探測器)共同探測到的不同以往的新型引力波事件GW 170817,是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由兩顆中子星併合產生的引力波。
-
【中國科學報】「慧眼」直接測量到宇宙最強磁場
「慧眼」衛星藝術圖 圖片來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0億特斯拉!日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科研人員藉助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對X射線吸積脈衝星的一次暴發進行了詳細觀測,通過X射線能譜首次直接測量到迄今為止宇宙中的最強磁場。相關研究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 宇宙中,中子星具有強磁場,其與伴隨恆星可組成X射線雙星系統,在中子星強引力作用下,恆星氣體會落向中子星並形成吸積盤。
-
中國首臺空間望遠鏡升空,曾因質疑和經費「難產」20多年
6月15日11時,中國首顆空間望遠鏡衛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搭乘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成功發射升空。它是世界上覆蓋能量範圍最廣的望遠鏡衛星之一,將肩負起高精度探測宇宙中黑洞和中子星的使命。
-
慧眼發射:四顆中國星,圓滿完成空間戰略先導專項十二五任務
「慧眼」,全稱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Hard X-ray Mulation Telescope,簡稱HXMT)是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專項中,十二五期間最後一顆發射的衛星。戰略性先導專項,顧名思義要優先發展,要傾斜資源,從而形成重大創新突破和集群優勢。那麼,為什麼要給空間科學設先導專項呢?
-
中國首顆天文望遠鏡衛星發射 可獲高能天體動態圖景
15日,我國首顆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在酒泉成功發射。這一衛星的發射有什麼意義?與國際上同類衛星相比有哪些優勢?將對我國的空間科學技術發展帶來哪些進步?國防科工局供圖 接收分析X射線,勾畫天體輪廓,並窺探黑洞一角 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介紹,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是我國首顆大型天文望遠鏡,能穿過星際物質的遮擋「看」到宇宙中的X射線,相當於我國在空間探測領域多了雙眼睛。
-
宇宙架設起中國空間天文臺——黑洞,中國「慧眼」來了
6月15日,我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乘坐長徵四號乙型火箭飛向蒼穹,成功躋身太空觀察員俱樂部,與蜚聲國際的「哈勃」「錢德拉」等天文望遠鏡衛星一道,「站」在大氣層之上嘗試巡天遙看一千河。自此,我國在空間高能天體物理領域長期沒有自主觀測數據的歷史將要結束。
-
首席科學家揭秘給衛星取名:「慧眼」有中英文名還有暱稱!
這枚歷經24年,自主研發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也是中國首枚太空望遠鏡。它有個美麗的名字叫「慧眼」。發射現場關於這顆衛星,大家有很多好奇。今日,長江日報記者採訪到HXMT首席科學家張雙南,為大家一一揭秘。 1、這顆衛星是做什麼的科學裝置?
-
解讀中國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觀測能力有多強?
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結構示意圖茫茫天宇間,在軌運行的太空飛行器「中國方陣」中,除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等之外,還有一顆近日發射升空的新衛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HXMT)。與其他太空飛行器相比,這顆重約2.5噸,在距地面550公裡的軌道上運行的衛星看起來其貌不揚,卻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高度關注。
-
細數國際X射線空間觀測「大家庭」
HXMT衛星上天以後,將加入到國際X射線空間觀測的大家庭中去。說起這個大家庭,成分可是相當複雜,有來自美國的「錢德拉」大表哥,來自日本的「朱雀」二表姐,來自歐洲的「牛頓」大叔……「慧眼」號這些「遠房親戚」都是何方神聖,與他們相比「慧眼」號又具有哪些獨到之處?請跟隨《經濟日報》記者一起去探探親。
-
科學網—「慧眼」直接測量到宇宙最強磁場
「慧眼日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科研人員藉助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對X射線吸積脈衝星的一次暴發進行了詳細觀測,通過X射線能譜首次直接測量到迄今為止宇宙中的最強磁場。相關研究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 宇宙中,中子星具有強磁場,其與伴隨恆星可組成X射線雙星系統,在中子星強引力作用下,恆星氣體會落向中子星並形成吸積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