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奴役:他人即地獄

2021-01-13 當下禪

他人即地獄——目光奴役:美杜莎的目光所及皆會被石化——觀察導致波函數坍縮:從如去如來的無相混沌態緣起為單一確定的經典態——萬法唯識:「坍縮發生在被意識接受的時刻」——睽睽眾目下,誰還是真己?怎樣是實相?——「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

有個被引用得有點發黴了的故事。某天,祖孫二人牽著毛驢去趕集。剛出村口,就遭到路人鬨笑:「嗬,瞧這倆傻呆,有驢子不騎,都走路。」爺爺一聽,覺得在理,就讓孫子去騎毛驢。走了一陣,又有路人說了:「嗬,這孫子真沒良心,自己騎毛驢,讓爺爺走路。」孫子聽了,心裡不是滋味,趕緊下來,換了爺爺去騎。又過了一陣,又有路人指指點點:「嗬,這爺爺真沒心肝,自己霸著毛驢,讓小孫子走路。」爺爺聽了,心裡過意不去,就叫孫子一起上來騎。祖孫倆屁股還沒捂熱,路人都叫起來了:「嗬嗬,一頭毛驢兩人騎,什麼世道呀。可憐的毛驢!」驢背上的一老一少聽了,更加不安,趕緊都下來了。孫子犯了愁:「這可怎麼辦呀?」爺爺聽罷,嘆口氣說:「得了,乾脆還是讓毛驢來騎我們吧。」於是把毛驢綁了,祖孫倆用扁擔扛著,繼續趕路。正「嗨喲」、「嗨喲」上了一座木橋,路人見了,大聲鬨笑起來:「呵呵,人不騎毛驢,毛驢騎人,你說稀奇不稀奇?」路人這麼一大笑,祖孫倆心都慌了。驢子也受了驚,猛一掙揣,「撲通」一聲栽到河裡去了。雖是一則笑話,卻深刻地反映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焉不察的一種現象——「羊群從眾效應」。因易受輿論環境心理暗示,尤其是權威人士的影響而習慣以他人為定向並從中獲得標準,陷入一種「場依賴症」。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我們常常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可是更多的時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世界上的很多人在意的不是自己眼中的自己,而是他人眼中的自己。誠如尼採說的,「幾人能走自己的路而不改其志、憑人家去說而無動於衷呢」?有幾個能逸得出勒龐意義上的「烏合之眾」的集合?幾個能不被角色或定位所綁定而道得出「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沒於眾人就是「存而不在」,「成為人就是成為個人」。但為什麼不願意有自我?鶴立雞群,八面受敵。俄國思想家舍斯託夫認為,當一個人與大眾一起行動思考,他會感受到牢靠,人云亦云與墨守成規裡有種安全感,這就是「合群的自大」的最終和最得意的誘惑。為了免被眾沫淹死,人們往往不會去「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只會「隨大潮」,成為一群所「思」所「信」皆灌輸的、極易引發「多數人暴Z」的「烏合之眾」——「彼何人斯?其為飄風」,又像「湍水」,「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

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在1944年發表了一部著名的哲理戲劇《禁閉》,劇中三人最後都發現:「用不著硫磺、火堆、鐵條——地獄,就是他人!」「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成為你自己」「活出自己的風採」是存在主義的思想核心,薩特的「他人即地獄」論一出便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他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太依賴於他人對自己的判斷,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一屁過江來」,那麼,他人對於我可能就是煎熬的地獄。世上有許多人就處在這種地獄般的境況中。薩特認為:從視覺的角度來說,當我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看外界即「你在橋上看風景」時,世界向我聚攏,我是世界的中心,我完全自由,我是主體,這就是薩特所謂「主體我」。而當我發現我被他人凝視即「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時,我則成了他者,我在他人的目光下變質了,也就是一種異化或物化,一種被目光奴役即對「我」這個主體的自由性和超越性的褫奪,於是「主體我」成了「對象我」,於是「我」就像薛丁格假想箱裡的貓,「其死活(即量子力學所謂『波粒二象性』)端決定於被看的狀況」,於是由我的目光建立起來的那個「我的世界」崩潰了,這就是所謂他人即地獄。

「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一個社會化的人,似乎只有得到別人的肯定才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為此,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便常常違心地改變自己,以博取他人的讚許。於是,自己因「他人的目光」而痛苦地扭曲,「他人」便成了自我不願意去卻不得不去的「地獄」。反之,「天堂就是孤獨或隔絕。」如果孤獨的生活,沒有人能夠成為「人」——是我們互相使對方成為了「人」。我們的人性是其他人「傳染」給我們的。作為人類而言,我們是這種社會傳染的產物。彼此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下,每個人無時不在他人的目光中存在並受到審視與監督,這種目光的注視是永恆不可逃避的:「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獄!」《禁閉》的深刻含義和深遠影響已遠遠超出了戲劇範疇。「他人的目光」就是刑具和烈火——薩特認為,人總是把「他人」看成一個客體,而不是跟自己一體的主體,這就粗暴地剝奪了他人的主觀性、個體性,把活生生的人變成了「物」。他人的目光不僅把「我」這個自由的主體變成了僵化的客體,而且還迫使「我」按他們的看法來判定自己,修改自己。當然,「我」對別人也是這樣。「我努力把我從他人的支配中解放出來,反過來力圖控制他人,而他人也同時力圖控制我。」據說「群眾最大的特色就是喜歡言不及義地閒扯」。一個人若總是「於是是非非之中,倚枯附朽,如大末蟲之見物則緣,若狂犬之聞聲則吠」,一味地活在他人的意見裡,把自己的大腦「作為他人思想的跑馬場」,並以他人的眼光來剪裁自己的人格。——或者用海德格爾的語詞說,為了在與常人「共在」的存在狀態中尋求安寧,「親在」怯於或放棄了選擇個性的種種可能性,喪失了個體的獨立性,不敢正視人生,以此來逃避本真的存在——那麼,儘管心靈在本質上是一個自我控制的系統,它還是會使個體成為「偷他自己的賊和強盜……感染上集體思想的麻風病……阻止人們發現真正的自我」——何謂「他人即地獄」?這就是。

「不管我們處於何種地獄般的環境之中,我想我們都有自由去打碎它。」薩特曾恨得牙齦痒痒地說:「我時刻逃避存在,然而我存在!」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覺醒的另一個名字。人只有通過選擇真我才能獲取自由,如果我們放棄了真我選擇,過於依附於他人的評價,被他人的目光扭曲,別人認為你應怎樣你就怎樣,囿於一系列陳規陋習,為之痛苦卻不設法加以改變,你就猶如生活在精神地獄中的活死人——那麼解脫的道路在哪裡呢?按佛教的,就是「以醒而夢,向無而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外緣內空,內空外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你好歹要失去它。他人已經有他人來活了,我為什麼要活成他的樣子?假的再真,終究不過是個贗品。「你注視我,我討厭你」,被窺的人往往躲躲閃閃,生怕暴露的太多,跳脫不出別人對自己的評判標準枷鎖,你就如生活在地獄中。何以出獄?如馬奈《草地上的午餐》畫中的裸美自信的展示自己:「看就看,怕什麼,我就不怕被別人看」。彼之蜜糖,吾之砒霜。築舍道旁,三年不成。八風不動始為佛。美國學者馬克·鮑爾萊恩說過一句經典的話:「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人之所以不快樂,很多時候都是因為過分高估了自己在別人眼中的份量,或者理解錯了別人對自己的關注度。當你不再需要旁人的認可來填補內心,你的成熟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他人即地獄,但地獄的鑰匙在自己手裡
    薩特說:「他人即地獄」能夠幫助你離開地獄的,其實一直都只是你自己而已。不妨回想一下:當你不小心摔倒時,你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傷痛,還是摔倒的姿勢在別人眼裡是不是很滑稽可笑?當你遭到領導的批評和指責時,你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積極改正錯誤和策略,還是同事們究竟怎麼看待你,會不會在背後嘲笑你?
  • 從人際關係和自我自由的角度,聊一聊「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這句話,出自存在主義哲學保羅·薩特的一部戲劇《禁閉》的臺詞。故事講述的是三個生前有罪,死後在地獄中相遇的靈魂相互之間的折磨和糾纏。密室裡沒有鏡子,鬼魂沒有眼皮,眼睛永遠地睜著,刀子也殺不死人。
  • 「他人即地獄」沒有必然性,那麼薩特的《禁閉》想表達什麼?
    他說這地獄中雖然沒有殘酷的刑罰和劊子手,以及那些能撕裂人體的酷刑,但他「寧可遍體鱗傷,給鞭子抽,被硫酸澆,也不願使腦袋受折磨。」緊接著說出了那句最著名的臺詞:他人即地獄!第一次閱讀劇本,看到這句話時我也非常震驚。但按薩特本人的解釋,「他人即地獄」這種狀況是有前提條件的,不具備普遍性和必然性。
  • 薩特為什麼說「他人即地獄」?
    他為什麼說「他人即地獄」?6月21日,北大教授董強所做的「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第三十一講《薩特:一位哲學家的文學夢》給予了解答。被稱為「世紀的良心」讓-保爾薩特是二十世紀法國聲譽最高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是戰後法國知識界的一面旗幟,享有「世紀偉人」「世紀的良心」之盛譽。
  • 8.4分黑暗韓劇《他人即地獄》:變態和我們,僅一牆之隔
    壓抑的氣氛、變態的劇情,加上任時完(《未生》主演)、李棟旭等演員的演技,共同構築出了《他人即地獄》灰黑底色的詭異肅殺質感。1《他人即地獄》改編自韓國網絡高人氣漫畫《驚悚考試院》,該漫畫在韓網NAVER的評分高達9.9,點擊量達8億次,並曾蟬聯39周韓網漫畫榜冠軍。劇版的《他人即地獄》基本保留了《驚悚考試院》的故事內核和主線,只在一些角色和情節設定上做了修改。不過觀眾對於這些修改褒貶不一。
  • 《他人即地獄》真正的地獄來自於人內心的黑暗
    「他人即地獄」來自薩特的戲劇《禁閉》,是說當你和周遭的人相處不愉快,難以調和之時,他人對你而言就只能是地獄了。韓劇《他人即地獄》根據韓國作家金基石漫畫《驚悚考試院》改編,講述了從鄉下初到首爾工作的年輕人尹鍾宇租住在考試院,意外遭遇了他人製造的地獄的驚悚故事。
  • 一個人的判斷太依賴別人時,他人即地獄!
    《他人即地獄》裡面有大家最愛的「地獄使者」李棟旭出演。很多網友對這部劇的評價就是「不敢往下看但又停不下來」。這部劇是改編自韓國網絡高人氣漫畫《驚悚考試院》,這個漫畫在韓網NAVER的評分高達9.9分,點擊量也是高達8億次,並曾蟬聯39周韓網漫畫榜冠軍,真的是實力不容小覷啊!
  • 哲學名言「他人即地獄」是什麼含義
    加爾森說:「我萬萬沒想到,地獄裡該有硫磺,有熊熊的火堆,有用來烙人的鐵條。這真是天大的笑話!用不著硫磺、火堆、鐵條,地獄,就是他人!」世界上的確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生活在地獄裡,因為他本人太依賴別人的判斷了。
  • 《他人即地獄》每個人都有成為變態的潛力
    男孩緊盯著電腦屏幕,手指不停敲打著鍵盤,臉上逐漸露出一個詭異的笑容,在他始終注視的屏幕上,滿屏寫著「去死去死去死……」這是韓劇《他人即地獄》的最後一個場景,描述的是主人公尹宗佑從滿是殺人犯的考試院逃出後在醫院醒來的場景,從劇情來看,他應該剛剛完成了一個從社會正直善良男到心理變態殺人狂的巨大心理轉變。
  • 淺析《他人即地獄》那些充滿「惡」的暗示和詭異的鏡頭
    韓劇《他人即地獄》的劇名,引用了法國哲學家讓·保羅·薩特的名句。「你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你就身處地獄了」,但在《他人即地獄》這故事裡,並非因為過於關注他人的看法和意見,才令自己活在水深火熱的地獄中;而是「他人打造了地獄」——惡的環境不僅會影響並改變自身,同時,惡的環境還會挖掘出自身隱秘的惡。
  • 他人即地獄?錯了,想奪回被綁架的人生,藉助他人的力量才是答案
    01 「 他人即地獄?」「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現在一提起「他人即地獄」,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那部同名高分韓劇。其實,這句話最早出自於法國著名的哲學家薩特的哲理劇《禁閉》,三個罪惡的靈魂,被投進地獄。每個靈魂想要看清自己,只能依靠其他人的描述。
  • 《他人即地獄》之後,人氣校園殭屍漫畫《極度恐慌》將改編成韓劇
    #韓劇#韓劇近來趨勢多為漫改劇,韓國很多人氣網漫改編的電視劇都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包括《梨泰院CLASS》、《他人即地獄》、《很便宜,千裡馬超市》、《喜歡的話請響鈴》等等。像改編自人氣網漫《驚悚考試院》的韓劇《他人即地獄》,以伊甸考試院為主要背景,無論是任時完飾演的被精神折磨的尹鍾宇,還是李棟旭飾演的連續殺人魔徐文祖,都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令2019年的炎熱的暑假變得陰寒,網友也評價沒有爛尾,是一部誠意十足的電視劇,觀看的過程也能感受到劇組和演員們的用心。
  • 堪稱中國版《他人即地獄》
    不少網友看後甚至紛紛表示,鹿晗此次的表演堪稱中國版《他人即地獄》!雖然鹿晗的演技技術得到了提高並受到了網友的稱讚,但他在這部電視劇中的造型卻不免讓人感到異常的壓抑。雜亂的長髮遮住了半邊臉,讓鹿晗整個人離以往的陽光的形象漸行漸遠。甚至不少網友在看到了鹿晗在這部電視劇中的形象後還紛紛吐槽鹿晗是不是得罪了化妝師和造型師,準備放飛自我。
  • 從地獄到佛的生命層次論
    在那些偉大的經典詩篇裡,將人世分為地獄、煉獄、人間與天國,或分為魔界、神界,而這一切無非是人心境的外化。現代存在主義說得更為明確:天堂和地獄就在我們心中。佛教認為生命存在共有十個層次,即十界。這十界不是指人死後進入的某種有差別的世界,而是生命在現實中的感覺境界的斷與續。這就好比生命在痛苦時,世界會呈現黑色,連太陽也不例外。當生命重現歡欣時,整個世界也仿佛亮麗、粉紅。
  • 異度空間:他人、怪物和地獄——科幻電影中的封閉空間
    ▼他人式地獄薩特有一部著名的戲劇《禁閉》,主角是三個死後被投入地獄的罪人:郵政局小職員伊內絲、巴黎貴婦艾斯黛兒、報社編輯加爾森。地獄與他們想像的完全不同,沒有不熄的火焰更沒有各種刑具,反而是三張躺椅、一座青銅像、一盞永不熄滅的電燈,以及一個聽差。但這看起來像是客廳的地方並沒有讓他們好過,三人相互需要又相互迫害,最終的地獄不在別處,因為「他人即地獄」,而[科佛洛道10號]等電影正是立意於此。
  • [任務]50級『地獄火』任務流程
    聯盟術士:50級『地獄火』任務流程1,首先你必須達到50級(做此任務最好53-55級,或者請大量朋友幫忙)                                                   ↓2,先到血毒瀑布,過了橋右手不遠處.有一個侏儒術士和一個小鬼npc_先和術士對話接到[50]What
  • 加爾魯什·地獄咆哮,露面於燃燒的遠徵,成長於巫妖王之怒
    燃燒軍團給了舊部落力量,並在隨後奴役了整個獸人部族。在加爾魯什眼裡,像薩爾及大地之環的薩滿不過是一些弱者:普通的薩滿只是在尋求元素的幫助,而黑暗薩滿則是號令元素,迫使元素執行自身的意願。而加爾魯什本人,也並沒有通過仁政或交涉來統治部落,他只是單純地命令所有盟友服從,所有的異議人士都會被毫不留情地斬殺。
  • 地獄之王無法得到認可!
    而且地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位面,墨菲斯託統治了地獄中的主要地盤,但是還有一些人一直想要挑戰他的地位,比如他的兒子黑心,或者一些想要奪取地獄王座的次級惡魔。在數千年以來,所有的惡靈騎士都受到了墨菲斯託的奴役,畢竟復仇之靈的力量雖然來自於上帝,但是墨菲斯託卻奴役了扎坦諾斯的靈魂,這讓所有的惡靈騎士背負著詛咒,他們永遠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墨菲斯託的結局卻有些悲劇,當他來到人間之後,惡魔之王的城堡就變成了一座空城,強尼·布雷澤決定去奪取地獄之王的寶座。
  • 天堂與地獄
    明星會與他坐而論道,會讓他聆聽渺渺仙音,會解他人生之惑,會升華他的身心。明星會成為他的朋友,他簡直擁有明星了。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讓他去做明星粉絲,在哪裡他將墮入地獄。一旦明星震怒,那也是赤地千裡。這是哪兒啊,不要懷疑,這裡是地獄!
  • 被奴役的亞洲象
    我發現,僅僅是湄公河流域的寮國段,以沙耶武裡為中心的數百公裡的區域裡,就有近1500頭大象被強制奴役到原始森林中搬運木材。另外還有緬甸、泰國的一些森林,也有被人奴役著運送木頭的大象。每當看到它們邁著沉重的步履艱難地拖拽著木頭前行的場景,我都痛心得無法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