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政策影響世界木材貿易,未來美國硬木出口能否恢復原有水平?

2020-11-22 整木圈

時間:2019-11-18 15:41:23 瀏覽:1次

關稅政策影響,美國全國住宅建築商協會(NAHB)日前公布的一份信息圖表顯示了哪些國家受目前木材貿易戰爭的影響最大(2016年-2018年)。
下圖為世界各國軟木類木材進口比率2016年-2018年增長比率。圖片來源:NAHB。

NAHB表示,川普政府公布的新關稅政策提高了基本建築用木材的價格,限制了木材原材料從墨西哥向美國進口。雜誌《市場觀察》(Market Watch)報導稱,這將抑制建築用材及木材市場的流動性。

去年,加拿大對軟木類木材的進口關稅約為21%。《市場觀察》稱,高關稅關稅迫使北美地區木材對全球供應鏈徹底重組,同時鼓勵美國買家從海外其他地區進口木材,而不再是將木材通過加拿大邊境運入國內。
NAHB表示,受貿易政策影響,美國國內木材市場軟木類木材進口比例也有所增長,但增幅不大。從2016年到2018年,這一比例僅從67%上升到了69%。
其中一些百分比增長似乎有些極端,如奧地利、挪威和捷克共和國等國家的木材進口比率。但很多產品一開始其實很難進口到美國,例如挪威的份額其實是從2016年的無限接近0%上升到2018年的0.03%。
中國及俄羅斯地區的增長均超過一般比例。考慮到中國日益增長的木材需求量,66%的增長實屬正常。

當前,中美貿易取得部分進展,不幸的是,即使與中國的貿易迅速而且全面地恢復到零關稅,美國硬木出口也回復不到爭端前的水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由於中國的監管部門努力控制債務和貿易緊張加劇對宏觀經濟產生了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放緩。這意味著中國在貿易緊張緩解後仍將面對經濟疲軟。同樣,這也意味著出口增長也將面臨疲軟。
2018年1月至8月底,中國佔到美國全部硬木鋸材的出口量的53%。到今年的8月底,這個比例下降到41%,但中國仍是赤樺木、白蠟木、櫻桃木、紅橡木、白橡木和胡桃木在全球最大的市場,即使比去年同期趨降了25%至49%。
如果中國的回升相對放緩,對這些樹種的鋸材的全球需求也同樣放緩。此外,雖然出口復甦可能是緩慢的,大概在關稅降低之前,這種復甦可能都不會開始——到目前為止,它還沒有被提議作為第一階段協議中的一部分。
我們可能看到在全球其他市場有一些額外的需求增長,抵消掉一些中國的繼續疲軟。然而,這種增長將被世界大多數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放緩而衝銷。在該組織的最新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調低了歐元區、英國、新興亞洲國家、墨西哥、中東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2019年和2020年的增長預期。
因此,雖然看來大概越來越可能達成某類協議,11月中旬和川普總統籤署下來,但這個初步協議是否將對硬木貿易產生什麼影響,還遠不是確定的……特別是如果它不包括關稅削減,而這恰恰對實現美國硬木出口具有意義的增長將是至關重要的,特別在面對中國經濟越來越趨緩的當下。

中華整木網版權聲明:

①本網註明來源:中華整木網、整木頭條、整木智庫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並註明"來源:中華整木網(www.cnzhengmu.com)"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並註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註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繫。

相關焦點

  • 宋湘燕、趙亞琪:美國關稅政策的理論誤區與現實目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模型顯示,在中美全部貿易品加徵25%關稅的情況下,中國電子產品和其他製造業出口至美國市場的增加值將轉移至亞洲和北美等地區,產業鏈相關國家對中國出口也將顯著下降。二是降低資源配置效率。關稅壁壘導致貿易總量下降的同時,過去根據各國比較優勢做出的最優投資決策失效,導致全球範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損失。三是不利於美國相關產業競爭力的提高。
  • RCEP和中國加入CPTPP將深刻影響世界貿易和中美貿易格局
    東亞及太平洋這十五國無論人口、經濟總量和出口總量,均超過歐盟和北美,但沒有全區域貿易一體化。因而影響了這個地區在世界經濟和貿易中的整體地位和作用,也影響了全區域內部經濟貿易潛力的充分發揮。RCEP的達成,掃清了十五國之間的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在服務貿易、智慧財產權保護、貿易規則等廣泛領域打通了整個大市場,從而歐洲、北美、東亞太平洋三大經濟貿易板塊及一體化最終形成鼎足之勢。
  • 10位業內專家解讀中美貿易戰對跨境電商的影響
    其他的鮮果,如乾果、葡萄酒,對於跨境電商進口賣家影響很大。對於從事進口生鮮、水果等類目的進口跨境電商來說是利空。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再過兩個月,美國的車釐子來到中國估計價格要比往年翻倍了。中美貿易戰開打其實是一把雙刃劍,這其中是會給中國的出口外貿以及跨境電商和物流相關行業帶來一定的衝擊。 無論跨境進出口,上了中美提高關稅的名單,會受到特殊照顧,成本上首先都有會大幅提高。
  • 匯率報復案下的中美2005:與貿易大戰擦肩而過
    2005年4月份,美國參議員舒默提出「匯率報復案」,中美之間的貿易大戰一觸即發。面對美國高懸起「實施懲罰性關稅27.5%」的「大棒」,中國政府在事態不確定的情形下,經多次與美國政府談判與協商,最終阻止了最壞結果的出現。  因為匯率之爭的本質是中美貿易不平衡,而中美貿易不平衡的核心,又是中美兩國國際貿易競爭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儘管這一變化剛剛開始。
  • 中美貿易戰對聚烯烴和塑料製品影響
    美方挑起摩擦震動全球市場  2019中美貿易戰對聚烯烴和塑料製品影響5月9日,美國政府宣布,自2019中美貿易戰對聚烯烴和塑料製品影響5月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中美貿易戰對聚烯烴和塑料製品影響清單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美方上述措施導致中美經貿摩擦升級。
  • 金鐘:頁巖油時代美國的原油出口和中美貿易赤字
    美國的石油禁出口政策持續了40多年,自從1970年代的中東石油危機以來,為了保障自身能源供給的安全,美國除了個別情況下,禁止國內開採的原油出口到其他國家。這在頁巖油時代之前並沒有什麼很大的問題,美國作為一個能源消耗大國,多年以來一直是世界第一原油進口大國,自身生產的原油供給國內的市場還不夠用,出口的動力也不是很大。
  • 美國為什麼對中國加徵關稅打貿易戰目的原因 美國結果會怎樣
    在場專家表示,歷史上,美國就曾吞下過貿易戰的惡果。早在20世紀30年代,為了緩解出口貿易惡化,美國出臺被稱為「20世紀美國最愚蠢法案」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大幅提高美國進口關稅。連美國前總統裡根也稱其為「史上最具破壞性的貿易法」,加劇了當時的經濟大蕭條。
  • 需求回暖,美國五大硬木價格均上漲,出口形勢幾何?
    編者按 2019年年底,美國硬木的出口需求正在上升、單幢住宅市場復甦,就業市場強勁等表明硬木業2020年有著積極的前景。但是這種復甦只是持續到2020年2月底,接踵而至的卻是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美國的疫情處世界之最。
  • 中美貿易戰最新進展:中美貿易摩擦結局會是什麼?
    相較於中美兩國的經濟體量,受影響的貿易總額相對較小,但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是自20世紀30年代《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實施以來涉及範圍最廣的進口保護措施。川普還準備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的進口關稅,甚至威脅對涉及5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中美貿易摩擦將對兩國產生怎樣的影響?結局會是什麼?
  • 美國豁免中國丁腈手套關稅 藍帆醫療高管:行業或加速擴產
    這意味著,藍帆醫療和國內同行出口到美國的工業級丁腈手套的關稅,將恢復到原有的正常徵收水平。3月7日,藍帆醫療高級副總裁兼防護事業部總經理孫傳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關稅影響了美國市場,但是接下來,作為需求端的美國市場,會有一個相對較大的增長。
  • 美國為何挑起對華貿易摩擦
    該報告將川普上臺以來的貿易政策描述為「美國貿易政策的新時代」,以「五個支柱」來概括當前美國貿易政策的目標,即支持國家安全、加強美國經濟、談判達成更好的貿易協議、執行和維護美國貿易法、改革世界貿易組織。川普政府貿易政策的一個重要偏好,是致力於以雙邊談判方式重新界定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係。
  • 美貿易政策使世界經濟環境持續惡化
    原標題:美貿易政策使世界經濟環境持續惡化   德國是歐洲經濟「火車頭」,出口又是德國經濟的重要引擎之一,其表現直接影響德國經濟增速。中國是德國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引發了德國企業的擔憂。
  • 中美經貿摩擦的實質及其影響
    中美經貿摩擦的實質及其影響  此次中美經貿摩擦引起了國內外的極大關注。這場貿易摩擦的實質是什麼?中國應當怎樣破解迷局、走出困境?  被誇大的對華貿易逆差與不斷升級的中美經貿摩擦  美國認為其對華貿易存在逆差,為此美方不僅指責中國的貿易政策,還不斷做出升級貿易摩擦的做法。
  • 以史為鑑:美國如何利用貿易戰稱霸世界
    關稅保護  然而,光靠技術推動還遠遠不夠,為了提升本國的紡織業發展水平,美國的紡織製造商在1816年大張旗鼓地要求關稅保護。事實也證明,美國的紡織業「幾乎完全依賴保護」。  到1825年,美國已經建起了世界上規模第二的以工廠為基礎的紡織業。
  • 瞭望|「貿易霸凌」四大效應衝擊世界經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布《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點擊看全文),指出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和貿易霸凌主義行為,並闡明其不當做法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危害本期《瞭望》刊載文章《「貿易霸凌」四大效應衝擊世界經濟》:美國單邊主義的「貿易霸凌」行為以及由此引發的各國反制措施,不僅將直接衝擊全球貿易,而且有可能通過信心
  • 中美貿易摩擦的新趨勢及原因探析
    貿易摩擦:日益複雜的新問題美國是世界上對我國產品提起反傾銷訴訟最多、力度最大的國家。自1980年7月2日美國對中國薄荷醇進行首次傾銷調查以來,共對我國出口產品實施了100多項反傾銷措施,涉及中國產品的範圍非常廣泛,如紡織、家電、家具、化工、五金及農副產品等製造業,涉及的金額呈擴大趨勢。反傾銷摩擦成為中美貿易摩擦的重要形式。
  • 原磊、鄒宗森:企業異質性、出口決策與就業效應—兼論中美貿易戰的...
    文/原磊(中國社會科學院)、鄒宗森(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當前,世界經濟格局和國際貿易環境正發生深刻的變化。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逆全球化」興起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開始挑戰現有國際貿易規則。尤其是2018年7月以來,美國開始對華34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並決定對額外的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 中國擬對美大豆汽車飛機等加徵25%關稅
    例如,美國出口中國大豆佔全部出口大豆的62%。美國種植大豆的農民希望中美經濟關係友好,因為他們可以從健康發展的中美經濟關係中受益。不過,美國去年向中國出口大豆量達到3285.4萬噸,佔中國整個進口的34.39%,出口量太大。中國種植大豆的農民向相關協會提出了訴求,美國政府方面的補貼已經影響到了中國種植大豆農民的利益。
  • 貿易摩擦的背後,是國運的彼此較量!萬字雄文說透中美貿易戰本質
    兩個多月過去了,中美貿易摩擦的走向基本與本文的判斷一致,體現了作者很強的前瞻性。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複雜的關係,中美貿易摩擦涉及到法律問題、經濟貿易問題,以及中美關係的全局。這其中的任何一個領域都需要非常長期的知識積累,需要很高的專業門檻才能夠做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評論。
  • 全球貿易低迷不振 2020年機遇挑戰並存
    該讀數全部6個分項指數即國際航空貨運指數、汽車產銷指數、農業原材料指數、出口訂單指數、電子元件指數和貨櫃港口吞吐量指數,均低於趨勢水平,部分指數接近或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此外,全球出口訂單指數亦低於趨勢水平,降至2012年10月份以來最低水平。在服務貿易方面,全球服務貿易大多數分項指數均出現下跌,顯示服務貿易面臨強勁阻力並暫失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