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 | 華大集團:關於生命密碼的微觀敘事

2020-08-22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可 生命是什麼?

如果你向華大基因集團的人詢問這個問題,他們一定會用最標準化的公式回答你:生命是分別帶有四種不同鹼基(ATCG)的核苷酸的組合,兩兩一組,排列有序。華大集團相信,這些看似枯燥的鹼基的排序中暗含著生命的密碼。

微觀敘事

DNA分子中的鹼基排列順序和數量決定了生命體的生老病死,對這些DNA分子進行測序能讓科學家們了解疾病與基因之間的聯繫。這關乎每個人的生命,但同時,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都太遙遠了。就像是看著潮汐起伏,卻很難相信眼前的一切與距離我們38萬千米的另一個星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基因同樣遙遠,只不過它是相較於宏大宇宙的極其微觀的敘事。

新冠疫情的來襲縮短了這個認知距離。基因技術層面的核酸檢測被視為新型病毒檢測的「金標準」,對新冠病毒的特徵RNA序列進行RT-PCR擴增反應及檢測,是判斷受檢者體內有無新冠病毒的直接證據。在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帶走了全球70餘萬人的生命的今天,任誰都能感受到核酸檢測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朱巖梅將新冠疫情定義為公司的第四次發展關鍵節點。比起因生產、銷售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所帶來的業績激增,朱巖梅認為因為新冠疫情,讓更多人意識到了華大在做的是一件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更重要。儘管比起「造福人類」這個目標來說,精準檢測病毒這件事顯得常規且基礎。

一切始於1999年,那時的華大是一個由幾個科學家牽頭成立的非盈利組織,目的是為了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在這個宗旨為測定組成人類染色體中所包含的六十億對鹼基序列、繪製人類基因組圖譜、最終目的為達到破譯人類遺傳信息的計劃中,華大的創始人代表中國申請承擔了人類基因組1%的任務。

承擔這1%的測序任務的意義是在其後才展現出來的,在那時,牽頭組建華大的人們只是覺得,中國應該參與到這個巨型科學探索項目中。從六國科學家用十餘年的時間和花費超過30億美元來繪製第一個人類基因圖譜,到現今華大可以通過其所自主研發的測序儀,可以實現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完成同樣的工作,成本卻大幅降低至500美元左右。像是基因測序成本從30億美元降至500美元,在2007年來到深圳後,華大在做的就是從1%出發並試圖無限接近100%。

「造福人類」

在深圳東部的這個8層建築,比起華大要做的事來說顯得有些「逼仄」,主樓甚至只開著一部更像是貨運電梯的電梯。華大的員工告訴記者,非有必要,他們平時並不提倡乘坐電梯,「華大有爬樓文化。」他們解釋道。華大的創始人之一汪建曾徵服過珠穆朗瑪峰,他所拍攝的珠峰照片可以在華大的大樓中輕易地找到。在理解生命意義這件事情上,人們的做法似乎可以被歸類總結。

若將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看作是華大發展的第一個裡程碑,2007年來到深圳,就是華大另一段徵程的開始。

來到深圳,華大沒有選擇位於南山、福田的核心商務區,而是選擇了鹽田,原因是汪建認為做科研得「心裡安靜」,最好還能有好山好水,有風景遠眺。

在華大鹽田總部的一個滿放著健身器材的站立辦公室裡,朱巖梅將華大乃至深圳的發展動因歸結為四個T。分別是技術(Technology)、人才(Talent)、包容(Tolerance)與目標(Target)。前三個T是美國學者理察·佛羅裡達著名的創新型經濟「3T要素」理論,這些創新經濟要素對於任何一家創新型公司都必不可少並能在公司的發展中覓得蹤影,但最後的「Target」在朱巖梅看來,才是華大之所以存在的核心。

儘管更多的人在高聲喊出「造福人類」這四個字時多少會覺得有些羞怯,但華大人卻總是能不帶一絲猶豫、自信地說出這一理念。

華大除了人類遺傳學研究,主導或參與人類蛋白質組計劃、中華千種單基因病研究、古人類基因組、國際癌症基因組計劃、糖尿病關聯基因及變異研究、國際千人基因組計劃、炎黃計劃外,還對大豆、桑蠶、蘭花、黃瓜、企鵝、北極熊、藏羚羊、大熊貓、萬種脊椎動物進行了基因組重測序或開展基因層面的研究。

對這些物種進行測序的必要性是什麼呢?潮汐與月亮的問題似乎再次來到身邊,似乎要置身於另外一個維度才能試圖去解答這個問題,而這另一個維度的目的地,也許是生命的奧秘。

在朱巖梅看來,是汪建將「造福人類」的使命賦予給華大的,但也正是因為「造福人類」的目標,才讓華大能夠長久地存在。

華大除了常規發展的業務和研究,在面臨如新冠肺炎這樣的重大疫情時,就得傾力投入,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組建新的業務線,新的產品,新的管理方法隨繼而出。但疫情過後,下一個「新的」業務線是什麼呢?華大隨時做好了準備,卻沒人不知道下一個挑戰會是什麼。在核心的業務布局上,基礎而常規是一種常態,沒有什麼是小到不應該投入的,卻也沒有什麼是大到處理不了的。

在現今的華大集團中,上市公司華大基因做服務、華大智造做設備、以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為首的機構做科研。以民生為頂端,產業與科研作為底角,所形成的閉合三角形被朱巖梅稱作是華大的「增長飛輪」。她以一項唐氏篩查技術——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為例,這項檢查可以在懷孕的第十二周進行,可以通過分析母親血液中提取到的胎兒DNA,判斷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異常。從民生的角度來說,唐氏篩查有助於預防出生缺陷,大人群的民生成果又能推動和反哺大數據科研。

華大集團新總部大樓正在建設,選址在深圳大梅沙鹽壩高速以北。看規劃圖,新的總部大樓恢弘寬敞,更重要的是,它仍舊遠離鋼鐵叢林,有好山好水,有風景遠眺。

相關焦點

  • 解讀基因的 「生命密碼」---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韓文嘉 實習生 蔡敏鈴)昨日,華大基因CEO尹燁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他以《四大夢想——基因帶來的福祉》為題,暢談基因,解讀關於基因的「生命密碼」。
  • 深航舉行機上主題活動 慶祝特區成立40周年
    來源:讀特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為紀念深圳特區的生日,8月20日至8月31日期間,深航在深圳至西寧、煙臺指定往返航班上舉行「有你『圳』好,見證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特色主題活動。機上餐飲服務結束以後,「有你『圳』好,見證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機上活動正式拉開序幕,深航乘務員以溫情的聲音開始了特色航班廣播,表達了對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的美好祝福,對每一位乘機旅客的溫情祝願,隨後邀請旅客參加有獎問答遊戲互動。旅客們踴躍參與、呼喚鈴聲此起彼伏,搶答正確的旅客獲得深航定製公仔、深航空姐打卡深圳地標明信片一份,客艙內氛圍熱鬧非凡,所有人都沉浸於歡慶特區生日的歡樂之中。
  • 深航首推中秋禮盒 致敬深圳特區40周年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7日消息: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致敬深圳40周年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深航特別推出深航中秋禮盒。該禮盒將深圳特區40年的發展變化歷程融入包裝設計,以每十年作為一個分界線,以深圳標誌性建築為代表,同時突出深航元素,記錄深圳變化。
  • 深圳特區40周年 金融科技企業順勢而為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時間,深圳從曾經的邊陲漁村演進成為亞洲第五大城市、完成了全球第十一位金融中心城市的華麗蛻變。在敢為人先的改革開放中,深圳書寫了一部充滿活力、改革創新的奮進史。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9周年紀念日 深圳特區成立時間是哪一年?
    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深圳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沿海,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總面積327.5平方公裡,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別合作區。
  • 盒子科技榮獲「致敬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創新企業」
    「致敬深圳經濟特區成立 40 周年——創新企業」。在當天由《經濟觀察報》舉辦的深圳經濟特區成立 40 周年特別盛典上,經過眾多智庫機構、專家學者的評審,盒子科技這家植根深圳、在創新中持續成長的企業獲得這一殊榮。
  •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入選「深圳經濟特區40年40人」
    記者今天獲悉,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鼓舞鬥志,進一步激發乾事創業熱情,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深圳市委和市政府發布關於表彰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的決定,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董事長馬明哲等40名優秀代表入選。
  • 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 企鵝是怎麼飛起來的
    2004年上市以來,騰訊股價經過復權,已較發行價上漲了600餘倍,即便從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的2009年起算,其漲幅亦接近40倍。 超級成長股的背後則是紮實的經營業績。2004-2019年,騰訊控股營業收入增長達到330倍,複合增長率為47%,歸母淨利潤增長206倍,複合增長率達到43%。
  • 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華為:艱難成長、卓然不群
    面對被全球最強國家打壓及新冠疫情肆虐的情況,華為,這家在30多年前靠倒賣香港的程控交換機出身卻一路成長為全球第一通信設備製造商的深圳企業,表現出了驚人的生命力和抗壓性。華為於1987年成立於深圳,它的成長經歷常被外界拿著放大鏡觀察、總結經驗。
  • 「飛越廣東特區40年」主題航班來了,歡迎登機
    就像這樣↓↓↓「飛越廣東•特區40年」的主題航班8月20日,在上海虹橋飛往廣州的MU5301航班上,東東家進行了一場「飛越廣東•特區40年」主題航班活動……萬米高空上,東航為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獻上祝福。
  • 東航舉辦「飛越廣東•特區40年」主題航班活動
    特區40年」的主題航班活動,在萬米高空為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獻上祝福。東航首架空客A350-900引進於2018年,當年正值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東航選用該機型執飛此次主題航班,以最先進機型、最好運營水平、最高服務標準,攜手廣大旅客共同致敬特區不平凡的40年發展歷程,與特區一起向改革新徵程「啟航出發」。在主題航班客艙內,放眼望去都是慶祝「特區40年」的特別裝飾,全艙先進的視頻系統耀眼奪目,紅彤彤的電子屏幕烘託出一派喜慶氛圍。
  • 獻禮特區成立40周年,「深圳星」在西昌成功發射
    在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之際,「深圳造」衛星成功發射。7月9日晚20時11分04秒,亞太6D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CZ-3B F69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經過約25分鐘飛行後,準確將亞太6D衛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星箭分離正常、太陽帆板一次展開正常。
  • 健康產業發展40年巡禮: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華大:源起人類基因組計劃,取得眾多頂尖科研成果Start From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to Receive Many Leading Scientific Achievements1999年,為承擔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1%計劃),華大註冊成立。
  • 亞太6D衛星成功發射,獻禮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
    亞太6D衛星也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深圳星」,該星是亞太衛星寬帶通信(深圳)有限公司採購的一顆商業通信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衛星事業部抓總研製,將在軌為機載、船載、車載等移動通信應用提供優質、高效、經濟的衛星寬帶通信服務。
  • 萬米高空祝福經濟特區 東航舉辦「飛越廣東特區40年」主題航班活動
    來源:讀特8月20日,中國東方航空在上海虹橋飛往廣州的MU5301航班上,進行了一場名為「飛越廣東•特區40年」的主題航班活動,在萬米高空為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獻上祝福。東航首架空客350-900引進於2018年,當年正值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東航選用該機型執飛此次主題航班,以最先進機型、最好運營水平、最高服務標準,攜手廣大旅客共同致敬特區不平凡的40年發展歷程,與特區一起向改革新徵程「啟航出發」。
  • 特區40年|海航助力深圳對外開放,為特區擴展「朋友圈」
    海南航空深圳-羅馬首航航班。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9日訊(記者 陳致遠)8月18日晚,海航集團旗下海南航空一架空客A330飛機,滿載口罩等防疫物資,從深圳起飛前往雪梨。這是4月份以來海航相繼開通的9條深圳出發的客改貨定期航線之一。從深圳飛世界,海航開通深圳航線近80條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的重大歷史機遇下,海航加快深圳航線業務拓展。
  • 新時代·新城市·新文學——第七屆深圳文學季開幕
    《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強調,深圳要進一步弘揚開放多元、兼容並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大力弘揚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精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
  • 深圳特區同款無人機大秀 空降韶關!點亮韶關夜
    我們這次帶來了一個令全韶關人振奮的好消息深圳特區同款無人機大秀不久前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那場衝上熱搜,被各大媒體紛紛轉載的大製作便是由高巨創新無人機編隊表演完成2020年8月26日深圳特區40歲生日當晚由南山區委宣傳部發起高巨遠度826架無人機再次升空
  • 特區40年|鄭永年:在「世界地圖」上定位和認識深圳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系統總結經濟特區的成功經驗和發展啟示,不斷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提供新的經驗借鑑和理論支持,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出水平,深圳特區報聯合深圳發布從6月15日起推出「經濟特區40年 先行示範再出發高端訪談」,敬請垂注。
  • 南航,與經濟特區同飛——南航舉辦主題航班活動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8月25日,乘坐南航從廣州、深圳、汕頭、珠海前往北京大興機場的CZ3149、CZ3238、CZ6571、CZ3731航班的旅客,登機時都聽到乘務員的這句特別登機祝福。這四個航班是南航為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推出的系列主題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