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新技術!幾毫米的放射性粒子植入體內,就能殺死癌細胞

2021-01-15 騰訊網

李先生去年確診肺癌,雖然進行了手術,但是因為腫瘤位置不佳,術後效果並不是特別好。今年開始接受全身化療,但是不良反應明顯,病灶有復發的現象,李先生不敢再繼續下去了。一家人愁眉不展,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結果聽朋友介紹說有種治療方式——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效果很好,李先生打算試一試,但又不敢輕易行動,不知道是否適合自己的病情。

放射性粒子植入介紹

癌症常規的治療就是手術、放療和化療。而放射性粒子植入的療法,屬於放療的一個分支模式。傳統的放療是體外放療,利用輻射對癌細胞展開殺滅。而放射性粒子的植入,就是利用放療的這種原理,把帶有輻射性的微小粒子植入患者腫瘤病灶內部。

治療的原理還是跟體外放療差不多,只是放療源頭變成了微小的粒子形式,而且是從腫瘤的內部展開攻擊。這种放射性粒子很小,直徑只有0.8毫米,長度也只有4.5毫米左右。在CT或超聲引導下,通過穿刺微創手術的方式,將其植入到腫瘤內部。而後放射性粒子可以持續發出低能量的γ射線,對癌細胞展開持續性的殺滅。

放射性粒子植入優缺點

相比於傳統的手術以及放化療,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治療方式,不必像手術那樣大動幹戈,也不會像傳統的放化療那樣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

而且傳統的體外放療是間歇性的,給了癌細胞苟延殘喘的機會,而放射性粒子的植入,可以持續性治療。而且在治療之前,根據腫瘤的部位和大小,使植入體內粒子的劑量分布均勻,從而減少對體內正常組織的輻射損傷。

使用的放射性粒子是碘-125,它的輻射半徑在兩釐米左右,因此植入前測算好腫瘤的部位和大小很關鍵。一般植入之後可以永久存留在人體內,不用取出,也不會出現排異反應。

但是也正是因為它的輻射性,還是會存在一定的隱患。美國在2008年的時候,發生過一起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的不良事件。患者接受的是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療,但是植入體內的粒子因為輻射損傷到了直腸,患者的局部疼痛難忍,最終接受了手術切除受損組織的治療。

不過總體來說,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的方式還是有安全保證的,只要劑量精準,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而且也不會導致癌細胞的擴散。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劑量的把控,以及植入位置的精準。

此前美國發生的不良事件主要是兩種情況。一種是粒子的活度錯誤以及植入前的計劃設計誤差,另一種則是植入位置錯誤,正常組織和器官受到的輻射量超標。

所以,把控好劑量以及植入部位,才是安全治療的關鍵。事實上即便是在常規的放化療模式中,有時候也會出現劑量把控不精準的問題。這屬於治療上的失誤,而不是治療本身有問題。

而在臨床上,我國一些原發性前列腺癌患者,10年腫瘤特異性生存率可達90%以上,與根治性切除手術和外放射治療效果相似。所以,該療法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治療對象是否有要求?

目前在臨床上,原發、復發或者發生轉移的惡性實體瘤患者,都適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比如前列腺癌、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等。而且正規的醫院目前基本上都可以做植入治療,不過在治療之前,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醫療評估,以判定是否適合該療法。

所以對於一些癌症患者來說,放射性粒子植入,也可以是治療上的選項。關鍵要看自己的病情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準備好自己以往就診看病的所有資料,到醫院評估檢查即可。

參考資料:

[1]《幾毫米的粒子如何能消除腫瘤?》.健康時報網.2020-8-25.

[2]《美國退伍軍人醫院前列腺癌粒子植入醫療不良事件介紹》.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誌.2017-10-20.

[3]《前列腺放射性粒子植入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2020-6-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粒子刀植入技術治療癌症有哪些優勢
    而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腫瘤治療的高新技術被研發出來,粒子刀療法就是其中代表。放射性碘粒子植入瘤體是微創介入療法中的一種較為新穎的療法。它所運用的原理和傳統體外放射治療是一樣的,只不過,它將放射源引入到患者的腫瘤內部,從而將療效提升,治療效果也就更加明顯了。
  • —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後病人的腫瘤消失了
    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肺癌的治療手段也越來越豐富。就連人們一直談「核」色變的放射性的碘125粒子也可用於癌症的治療了。正在家人一籌莫展的時候,醫生跟家屬介紹了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放射性粒子植入。王大爺用到的是放射性粒子是碘125粒子,醫生將微型放射源碘125粒子植入腫瘤內或受腫瘤侵犯組織中, 通過碘125源持續發出低能量γ射線,殺死腫瘤細胞或抑制。放射性粒子安全嗎?
  • ...我用放療做武器_王俊傑教授_北醫三院_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_醫脈通
    近些年來放療伴隨計算機、影像學技術的發展,放療理念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由過去傳統姑息治療時代,完全進入放射外科時代。腫瘤放療分為體內照射和體外照射。體內照射是把放射源直接插入腫瘤內(如皮膚癌、舌癌等),或器官內腔(如食管、子宮頸)進行照射,分別稱為組織間照射和腔內照射,現在多採用放射源後裝技術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技術進行體內治療。
  • 科學家治療癌症新方法:納米機器人殺死癌細胞
    納米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科學家需要大量研究來證明它們在人體中的安全性。你還記得電影《我,機器人》(I, Robot)裡的場景嗎?蘇珊·卡爾文博士給智慧機器人桑尼注射了納米粒子,以消除他的人工智慧。注射液中那些銀色的小東西怎麼可能毀掉機器人的全部智能呢?
  • 聽說納米機器人能殺死癌症?是真的嗎?
    納米是長度單位,一納米等於百萬分之一毫米。納米機器人是什麼呢?就是納米級別的機器人,小到分子級別可以編程控制的機器人。納米機器人學是關於建造納米級別機器或機器人的新興學科,屬於納米技術的範疇。關於這一技術科學家目前正在進行研究,而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2、納米技術如何應用於醫學領域?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療胰腺癌
    10日上午,北醫三院會場,應邀做有關「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療胰腺癌」報告的北醫三院普外科主任修典榮教授因手術繁忙未能到場,從手術室匆忙趕來很快要趕回去的李欣醫生代替修教授完成了這場報告。隨著近些年外科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一部分局部晚期的胰腺癌得以手術切除,但胰腺癌總的5年生存率仍然較低。我科在修典榮主任的帶領下,對胰腺癌患者進行了區分,分為可切除的胰腺癌及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分別對其進行不同的手術及聯合腫瘤放療科王俊傑主任以及超聲科冉維強主任進行綜合治療。
  • 納米機器人能殺死癌細胞嗎?
    納米機器人學是納米技術領域的一個理論分支,主要研究的對象是納米機器人。確切地說,納米機器人學指的是設計和建造由納米或分子級別成分構成的納米機器人,其大小在0.1至10微米之間。在醫學上,納米機器人是一種具有新穎特性的分子,可以在體內執行特定的任務。想像一下,一個極其微小的納米機器人,在我們的身體裡朝著某一個目標移動,完成特定的工作。
  • 市一院成功實施胰腺癌患者放射性粒子植入術
    近日,市一院腫瘤科與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室共同合作為一位胰腺癌患者施行了放射性粒子植入術,獲得成功。患者今年71歲,入院後經各項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為胰腺惡性腫瘤。經積極術前準備,患者於7月12日接受肝內膽管穿刺引流術,術後患者病情緩解,術後第六天因胰頭腫瘤壓迫膽管導致引流不暢,減黃效果不佳,遂於20日施行放射性粒子植入術,術後給予止血、補液、靜脈營養、抗胰酶等對症支持治療,患者恢復良好,各種不適症狀得到很大程度緩解,並於27日出院。此例手術是該院腫瘤科首例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引導下胰腺癌粒子植入術。
  • 碘125粒子治療癌症要多少錢
    廣州仁愛姚波教授表示以往的癌症病人都是通過手術或者是放化療來治療癌症的,而這兩種治療方式不僅是副作用大,並且價格也較高,而新技術碘125粒子植入的費用就相對較低。
  • 它真的能殺死癌細胞嗎?
    納米技術在殺死癌細胞中的作用納米醫學是利用納米級設備對各種疾病進行診斷、預防和治療的科學,其出現改變了現代醫學的面貌這些微小的納米粒子有能力改變身體的動態,並產生最小的副作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利用小鼠腫瘤模型進行了一項研究,精確地展示了納米機器人如何殺死癌細胞。這些納米機器人是由DNA納米結構(DNA進行了摺疊以達到90nm的尺度)和凝血酶組成的。這些納米機器人的目標是一種叫做核仁素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只存在於癌細胞表面。
  • 科學家發現新的牛痘病毒 可以殺死一切癌細胞?
    近日,科學家們發現一種新的牛痘病毒,這種病毒可以殺死所有類型的癌細胞。
  • 癌細胞怕熱,體溫達到43度就能殺死它?醫生:和你想得不一樣
    癌症是當今社會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類型,為了找到治療癌症的有效方法,許多學者日夜奮戰、研究,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癌症的治療做出偉大貢獻,但是,一些所謂「專家」卻在沒有充分理論依據的情況下得出一些看似有用的結論,對治療癌症無益,卻誤導了許多真心尋求癌症治療方法的普通民眾,「癌細胞怕熱,通過提升體溫的方式可以殺死癌細胞
  • 中子散射技術產業化開花結果 有望精準「殺死」癌細胞
    該裝置的成功研製,為我國醫用BNCT治療裝置整機國產化和產業化奠定了技術基礎,將為我國腫瘤治療帶來技術性革新。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馬駿、蔣幸端 通訊員張瑋只「殺死」癌細胞不損傷周圍細胞據了解,BNCT是目前國際最先進的癌症治療手段之一。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3D列印模板指導粒子植入治療肺轉移癌
    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8日訊(通訊員 李文佳)「真是想都不敢想,一周之前我還徘徊在生死邊緣,誰料到現在體內腫瘤正在萎縮消融。」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放射科主任何玉成針對老人的病情組織全科討論,最終決定給患者採用新的抗腫瘤辦法——3D列印技術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術。 「由於碘125粒子的持續低劑量組織內照射,使局部腫瘤高劑量、周圍正常組織低劑量,且操作易行,併發症少,針對此類患者,更為合適。」何玉成說。
  • 「小粒子 大宇宙」系列課程
    如果你想到的是像核磁共振、核醫學檢測、放射性醫學檢測,那麼你可以聽從你的直覺,未來去從事醫學,去報考醫學院。 如果你想到的是核武器,原子彈、氫彈,那麼國防建設需要你! 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會想到的是核電站、核反應堆等等這些,因為我們要和平地去利用核。
  • 小粒子的大作為,帶你了解碘125粒子植入治療腫瘤
    小粒子的大作為,帶你了解碘125粒子植入治療腫瘤 2020-07-06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能獵殺癌細胞的醫學中心九月武漢開建
    精準獵殺癌細胞並阻止復發武漢重離子醫學中心項目負責人之一、武大人民醫院院長助理兼漢南醫院院長胡欽勇介紹,傳統的放射治療腫瘤疾病中,使用X射線、光子射線,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連帶殺死人體內正常細胞。重離子射線,則通過醫用重離子加速器,可把肉眼無法看見的碳離子以每秒21萬公裡速度,像「穿甲彈」一樣打入病人體內,這種射線瞄準的只是癌細胞,對人體正常細胞傷害很少。除了精準,重離子技術還讓腫瘤病人最擔心的復發問題得到遏制。相比傳統的放療,重離子束造成DNA的雙鏈斷裂,讓癌細胞自行修復困難。由此,重離子成為當前世界上最先進但也最昂貴的放療技術。
  • 香港中文大學:螺旋藻製造微型機器人,殺死癌細胞!
    幾十年來,生物醫學工程師們一直試圖製造智能給藥/手術微型機器人,就像科幻電影《神奇之旅》(Fantastic Voyage)裡的血管飛船一樣。
  • 新技術用無線電波為體內植入裝置充電
    新華社華盛頓6月5日電(記者周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一種利用無線電波為人體內植入裝置充電的新技術,有望應用於體內給藥、監測身體狀況等領域。  麻省理工學院日前發表新聞公報說,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使用可安全穿透機體組織的無線電波,在1米距離外給埋在豬皮下10釐米的裝置充電。
  • 七種食物殺死癌細胞
    還有七種食物可以殺死癌細胞,它們是什麼呢?請看下面文章的介紹。1、大蒜許多研究都證實大蒜具有防癌抗癌能力,大蒜中的脂溶性揮發性油能激活巨噬細胞,提高機體的抗癌能力,還含有一種含硫化合物,也具有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