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或許並不知道,植物也是會求偶交配的,植物分為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雌雄異株指在具有單性花的種子植物中,雌花與雄花分別生長在不同的株體。性別決定方式是XY型。僅有雌花的植株稱為雌株,僅有雄花的稱為雄株,花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在南非有一顆地球上最孤獨的樹,它就是伍德蘇鐵,伍德蘇鐵可以長高達6米。樹幹直徑30-50釐米,底部最闊,頂冠有50-150葉子。葉子光澤呈深綠色,長150-250釐米,有70-150塊小葉,小葉呈鐮狀,長13-15釐米,闊2-3釐米。
1895年,植物學家約翰·麥德利·伍德在南非見到了一棵漂亮的樹。它站在一片小森林的邊緣,看起來就像是一株棕櫚,,葉子深綠具有光澤,長達3米的葉子彎曲成優雅的弧形,遠遠望去就像是濃密的傘形王冠。花球呈圓柱狀,顏色呈耀眼的橙黃色。
伍德拔下了樹周圍的幾株櫱生苗(由主莖生出的吸芽長成),把一株寄給了倫敦。它將被命名為伍德蘇鐵。
2.8億年前,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二疊紀,地球上的生物圈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和更替,高大的蕨類植物因為無法適應逐漸幹化的土地而逐漸衰退,古生代植物開始了向中生代植物的過渡。
蘇鐵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崛起,它們起源於印度次大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種子植物。它們在侏羅紀到白堊紀期間達到全盛時代。它們佔據全球植物的五分之一,世界上幾乎每個角落都有它們的身影。,與擬蘇鐵類植物、銀杏類、球果類植物以其成為當時地球植被的主宰。因此這段時間也被古植物學家們稱為「蘇鐵類植物時代」。
然而到了現在,當地人過度砍伐伍德蘇鐵以作藥用,加速了野生種群最後的消失,而這顆伍德蘇鐵是地球上僅剩的最後一顆伍德蘇鐵。
蘇鐵是雌雄異體的植物。這是一株雄樹。因此它也被稱為全球最孤獨的樹,在過去的125年裡,它一直在等待配偶的出現,從而讓伍德蘇鐵的基因得以繼續留存。
伍德蘇鐵會長出吸芽,吸芽能發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科學家通過營養繁殖的方式,讓它的克隆體生長在全世界的植物園裡,但是這些克隆體當然也都是雄性。所有這些克隆和它的遺傳特徵都幾乎完全一樣。營養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種,不通過有性途徑,而是利用營養器官:根、葉、莖等繁殖後代。營養繁殖能夠保持某些栽培物的優良性徵,而且繁殖速度較快。
但是我們說過伍德蘇鐵是一種雌雄異株的植物。也就是說必須同時有雄株和雌株,才能進行有性繁殖產生後代。營養繁殖雖能產生新的個體,但那永遠都是自我的克隆。
科學家也曾經試圖利用內塔爾蘇鐵和伍德蘇鐵進行雜交,科學家本來期望,將混種不斷與伍德蘇鐵再進行混種,經過幾代後,雌株將會非常接近原有物種。但混種雌株葉綠體DNA的基因分析顯示,所有葉綠體都是承襲自內塔爾蘇鐵雌株,所以混種並不能獲得純正的伍德蘇鐵雌株。通過雜交來讓伍德蘇鐵種群延續的想法宣告破滅。
也許憑藉我們人類的力量,能將這棵伍德蘇鐵不斷地移植下去,讓它長在世界各地的植物園裡,等你們都過世了,它還旺盛地生長著。但自始至終,它都是孑然一身,沒有同伴。
不過伍德蘇鐵從來沒有放棄過尋找配偶,它仍在倔強地尋找自己的另一半。這125年的時間裡,伍德蘇鐵年年開花,釋放求偶信號。
希望在未來有一天,我們可以在人跡罕至的叢林,再次發現一顆伍德蘇鐵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