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零件福音:研究人員開發用於大幅面3D列印的新型垂直技術

2020-09-04 AAU3D

總部位於印第安納州的Thermwood Corporation是最古老的、高度靈活的3軸和5軸CNC刻槽機製造商,並於5年前憑藉獨特的混合動力機器進入3D列印行業。從那時起,該公司就引入並不斷改進其大型增材製造(LSAM)系統。這些機器具有3D列印和修整功能,並且用於製造大型零件,例如熱塑性複合材料模具和工具,適用於航空航天、汽車、國防、、船舶和軍事等各行業。使用Thermwood的大型LSAM機器,用戶可以使用該公司的專利-垂直層列印(VLP)技術3D列印零件,且零件列印高度達20英尺,重達50,000磅。



據了解,VLP可以在垂直面上進行列印,而不是在水平面上進行列印,因此可以製造出比帶有水平層的列印產品更高的零件。但是現在,Thermwood宣布已經成功展示了使用該技術進行大幅面3D列印的新方法。



可移動的門架、固定的工作檯是Thermwood LSAM 3D列印系統的典型特徵,當需要對高處進行垂直列印時,可使用垂直的可移動工作檯,該工作檯由可在其上滑動的不鏽鋼皮帶支撐,主固定表的頂部。但是,Thermwood於去年發布了MT,這是一種價格較低的LSAM印表機,帶有可移動的工作檯和固定的機架,但可以在同一臺機器上進行修整。就像大型LSAM系統一樣,零件經過快速3D列印,然後在冷卻後加工成最終形狀和尺寸。



為了在LSAM-MT上實現垂直3D列印的高零件,該機器將需要公司在新聞稿中所宣稱的「根本不同的方法」。


Thermwood的新VLP方法將零件列印在支撐結構上,該支撐結構沿移動臺移動,但固定在背面。主桌的背面有第二個5&39;垂直安裝的列印桌,隨著零件的不斷變大,移動桌將其拉到支撐結構上。該過程允許LSAM-MT 3D印表機製造最大5&39;x 10'(ZXY軸)的零件。它使aau小編想起了更大版本的傳送帶3D印表機,起允許較長的零件列印,但不能確保垂直3D列印。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用於3D列印新型生物油墨
    【PConline 資訊】來自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學,麻薩諸塞綜合醫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生物油墨用於3D列印,其中包含富含血小板的血漿。這可以讓生物3D列印的組織具有改善的癒合性能。
  • 奧地利開發3D列印超磁體用於清潔能源設備
    來自奧地利格拉茨工業大學,維也納大學和FAU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FAU)的研究人員將3D列印釹(NdFeB)超級磁鐵用於清潔能源設備。釹鐵硼是一種與鐵和硼一起使用的稀土金屬元素,可產生堅固的永磁體。「通過增材製造技術,可以生產出具有更複雜設計的零件;然而,獲得功能材料的印刷工藝仍然是研發的主題,」發表的研究介紹說,「在LPBF中,[NdFeB]粉末被完全熔化,導致形成了一種新的微觀結構,從而起到了矯頑作用,增加磁場強度。」 3D列印的微型超級磁體 圖片TU Graz。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2020年7月27日,白令三維從外國媒體獲悉,受這種樂高玩具的啟發,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類似樂高木製玩具的生物支持,能夠更好地修復骨折和修復受損的器官組織。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研究人員擁有3d的微型樂高式「骨磚」,可以治癒骨折。 研究人員的微型空心磚只有跳蚤的大小,可以用作支架,硬和軟組織都可以再次生長。
  • 無需大型粉末床的多材料選區雷射燒結3D列印技術
    例如德國 EOS 公司推出了可實現精密、堅固零部件生產的FDR 選區雷射燒結技術,通過該技術製造的零件表面擁有精密細節解析度且最小壁厚僅為 0.22 mm;與 FDR 技術相比,EOS還推出了旨在最大限度提高生產率的LaserProFusion 選區雷射燒結技術,該技術的曝光速度不受組件的幾何形狀影響,可根據批量生產的要求靈活調整,縮短產品開發時間,在許多應用中甚至可以替代注塑成型。
  • 無需大型粉末床的多材料選區雷射燒結3D列印技術
    例如德國 EOS 公司推出了可實現精密、堅固零部件生產的FDR 選區雷射燒結技術,通過該技術製造的零件表面擁有精密細節解析度且最小壁厚僅為 0.22 mm;與 FDR 技術相比,EOS還推出了旨在最大限度提高生產率的LaserProFusion 選區雷射燒結技術,該技術的曝光速度不受組件的幾何形狀影響,可根據批量生產的要求靈活調整,縮短產品開發時間,在許多應用中甚至可以替代注塑成型。
  • 研究人員開發出基於雷射的新工藝,用於3D列印玻璃物體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基於雷射的新工藝,用於3D列印玻璃製成的複雜部件。隨著進一步的發展,這種新方法可以用於製造視覺、成像、照明或基於雷射的複雜光學器件。大多數3D列印工藝都是逐層建立一個物體,來自法國菲涅爾研究所和馬賽中央學院的研究小組開發的新工藝通過使用雷射束將液體前體轉化或聚合成固體玻璃,避免了這些工藝的局限性。利用這種方法,他們創建了各種二氧化矽玻璃物體,如自行車和艾菲爾鐵塔的微型模型,沒有任何孔隙或裂縫。3D列印方法基於多光子聚合,它確保了聚合(將液體單體分子連接在一起成為固體聚合物的過程)只在精確的雷射焦點處發生。
  • Fraunhofer IKTS開發多材料噴射3D列印技術,可製造陶瓷、金屬等材料
    德國Fraunhofer 陶瓷技術與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KTS)開發了一種多材料噴射3D列印系統(Multi Material Jetting,MMJ)。MMJ 3D列印技術目前一次最多可列印四種不同的材料,包括金屬、陶瓷這樣的高性能材料。
  • Fabrisonic將金屬粉末床融合與3D列印相結合,用於大型零件
    位於俄亥俄州的Fabrisonic公司開發了一種獨特的超聲波增材製造(UAM)工藝,該工藝利用超聲波將金屬箔層以固態形式融合在一起。它的混合3D列印過程安裝在傳統的CNC設備上,因此,一旦合併圖層,機器就可以切割出最終形狀。
  • 研究人員開發新型3D列印可穿戴天線,手機進化指日可待
    國家跨學科科學與技術研究所(NIIST)位於印度的蒂芙那萬那普蘭,最近,這些科學家們使用3D列印來開發一種可以嵌入織物的新型可穿戴天線,例如軍裝。天線和無線設備長期以來被整合到軍服中進行通信和監控,但總是並不完美的。或多或少有著不少問題,例如由於附著在玻璃增強環氧樹脂基材上的薄銅膜製成的,這使得它們很堅硬的並且難以摻入織物中。
  • 研究人員通過3D列印射頻探頭開發磁共振應用
    廈門大學的研究人員擁有3D列印的射頻(RF)探頭,能夠執行常規和非常規的磁共振(MR)實驗。MR技術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地質調查和臨床診斷(例如MRI掃描)中。RF探頭是MR系統的核心組件,通常用於執行電化學分析,原位反應監測和MR成像。
  • ORNL研究人員開發出3D列印的二氧化碳吸收裝置
    中國3D列印網8月25日訊,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3D列印設備,該設備能加從燃燒化石燃料中捕獲的二氧化碳量。利用3D列印技術研究人員能夠將熱交換器和質量交換接觸器結合在一起,成為多功能的CO2吸收裝置。鋁製設備的原位冷卻能力使更多的二氧化碳從氣體轉移到液態,從而提高了碳的保留率。
  • 利用磁鐵進行3D列印,研究人員的新技術:可生出更堅固的材料嗎?
    來自佛羅裡達州立大學高性能材料研究所和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並研究了一種新的3D列印技術,這種技術可以生產出更堅固的材料,可以用於各種工程應用。因為這項技術還很新,研究人員仍在尋找改進這一過程的方法。3D列印有時會將各種材料製成的纖維添加到用於列印的塑料或其他物質中,一種能提高成品強度的技術,當這些纖維從噴嘴中出來時,它們的方向平行於該噴嘴的流動方向。
  • 3D列印助力中國航空事業:長徵5號火箭有50個3D列印零件
    這不僅是其首款從頭開始設計的運載火箭,專門針對非高液性液體火箭推進劑,而且還採用了50個3D印表機製作的零件,3D列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再立一功。3D列印公司的解決方案加工而成,他們使用了雷射燒結平臺和高性能材料,為火箭的靜態發射裙生產了50個零件。
  • 贏創與惠普合作開發用於Multi Jet Fusion 3D列印技術的熱塑性彈性體
    贏創與其長期行業合作夥伴惠普一起,聯合開發1了一款主要應用於3D列印領域的全新彈性體。此款聯合開發的新材料是一種基於熱塑性聚醯胺(TPA)的柔性高性能特種粉末,並針對行業領先的惠普 Multi Jet Fusion™(多射流熔融)技術進行了優化,將於今年11月10至12日舉辦的Formnext Connect展會上亮相。
  •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獲得3M贈款,用於研究金屬3D列印的質量
    PSU研究人員演示了用於分析波傳播數據的技術。 在2018年,PSU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穎的3D列印方法來創建具有微孔的組織構建塊,涉及從人類脂肪中提取的3D列印幹細胞與海藻中的藻酸鈉致孔劑混合而成。不久之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另一個研究小組找到了一種使用高精度納米級3D列印使LED燈泡發出的光量最大化的方法。 最近,PSU在參加NASA的3D列印的火星人居挑戰賽後獲得了75,000美元的資金,用於開發其3D列印混凝土系統。
  • 技術革新:德國IFAM開發金屬FDM 3D列印技術
    德國Fraunhofer製造技術與先進材料研究所IFAM(Fraunhofer IFAM)開發了金屬FDM / FFF 3D列印工藝。兩步法既包括擠出和燒結。 3D列印葉輪採用新型金屬FDM 3D列印工藝製成    儘管規則有若干例外,但用於3D列印塑料材料的技術通常與用於3D列印金屬的技術不同。
  • 美國實驗室開發自修復3D列印材料
    近年來,彈性體3D列印材料提供的柔韌性和強度,推動了其在消費產品領域中的應用。許多研究人員開發了增強的彈性體基述職,以試圖擴大其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美國陸軍實研究實驗室與德克薩斯AM大學聯合,開發具有自愈功能的3D聚合物材料,該技術將會應用於從人造肢體到柔性航空部件等多個領域。
  • 美國實驗室開發自修復3D列印材料
    近年來,彈性體3D列印材料提供的柔韌性和強度,推動了其在消費產品領域中的應用。許多研究人員開發了增強的彈性體基述職,以試圖擴大其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美國陸軍實研究實驗室與德克薩斯AM大學聯合,開發具有自愈功能的3D聚合物材料,該技術將會應用於從人造肢體到柔性航空部件等多個領域。
  • 研究人員開發的3D列印功能性人類卵巢生物墨水取得進展
    中國3D列印網1月9日訊,西北大學和芝加哥安·羅伯特·H·盧裡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用於生物3D列印卵巢墨水的持續開發。這種墨水中充滿了源自豬卵巢的結構蛋白。這些蛋白質的位置已在研究中作圖和鑑定。
  • 研究人員使用機器學習技術開發更堅固的3D列印建築
    為了開發一種對3D列印的地質聚合物樣本進行分類的過程,研究團隊針對了特定變量,並使用機器學習方法優化了3D列印的材料的組成。該研究不僅可以產生具有更高抗壓強度的建築複合材料,還可以為建築行業中使用的其他3D列印化合物的穩定性進行分類的路線圖。 該團隊解釋說:「目的是引入一種可行的方法來對通過增材製造技術製成的地聚合物樣品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