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該所備受關注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項目研發出650兆赫茲(MHz)速調管樣管,近日已完成脈衝功率800千瓦(kW)和連續波功率400千瓦測試。
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首支P波段(300-1000兆赫茲)大功率連續波速調管,也是推進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關鍵技術突破不可或缺的一步,並為下一步發展國際領先水平的高效率速調管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科院高能所介紹說,此次速調管的研製採用產學研聯合模式,由中科院高能所、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崑山國力大功率器件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在2020年春節後疫情關鍵時期,項目組人員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加班加點開展測試工作。2月底和3月上旬,樣管的輸出功率分別達到連續波400千瓦和脈衝800千瓦,微波轉換效率達到62%的國際先進水平,1分貝(dB)帶寬大於1.0兆赫茲,增益大於43分貝。
據了解,中國自1964年成功研製出第一支大功率速調管以來,國產速調管取得長足發展,但國內大科學裝置中使用的P波段大功率速調管目前依然依賴進口。隨著大型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方案的提出,高效率連續波速調管已成為國際前沿熱點。中科院高能所此次650兆赫茲速調管樣管的研製成功,為未來高效率速調管的研製積累了寶貴經驗,打下了堅實基礎,對於推進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關鍵技術實現突破具有重要意義。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是中國高能物理學家提出建設的下一代大型對撞機方案,旨在通過超高能對撞實驗研究希格斯粒子之謎,推動科學家探索認知物質世界根本性質,尋找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和未來發展的突破口,圍繞該方案所引發的質疑與熱議也一直在持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