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高能所成功研發中國首支P波段大功率連續波速調管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該所備受關注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項目研發出650兆赫茲(MHz)速調管樣管,近日已完成脈衝功率800千瓦(kW)和連續波功率400千瓦測試。

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首支P波段(300-1000兆赫茲)大功率連續波速調管,也是推進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關鍵技術突破不可或缺的一步,並為下一步發展國際領先水平的高效率速調管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科院高能所介紹說,此次速調管的研製採用產學研聯合模式,由中科院高能所、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崑山國力大功率器件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在2020年春節後疫情關鍵時期,項目組人員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加班加點開展測試工作。2月底和3月上旬,樣管的輸出功率分別達到連續波400千瓦和脈衝800千瓦,微波轉換效率達到62%的國際先進水平,1分貝(dB)帶寬大於1.0兆赫茲,增益大於43分貝。

據了解,中國自1964年成功研製出第一支大功率速調管以來,國產速調管取得長足發展,但國內大科學裝置中使用的P波段大功率速調管目前依然依賴進口。隨著大型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方案的提出,高效率連續波速調管已成為國際前沿熱點。中科院高能所此次650兆赫茲速調管樣管的研製成功,為未來高效率速調管的研製積累了寶貴經驗,打下了堅實基礎,對於推進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關鍵技術實現突破具有重要意義。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是中國高能物理學家提出建設的下一代大型對撞機方案,旨在通過超高能對撞實驗研究希格斯粒子之謎,推動科學家探索認知物質世界根本性質,尋找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和未來發展的突破口,圍繞該方案所引發的質疑與熱議也一直在持續。(完)

相關焦點

  • 速調管高功放維護及故障處理
    高功放是地球站重要播出設備, 它的作用是將上變頻器輸出的高頻信號放大成能滿足衛星接收需要的大功率微波信號。目前廣泛使用的有速調管( KH-PA)、行波管( TWTA )和全固態3 種類型高功放( SS-PA) , 其中速調管高功放的優點是輸出功率大。
  • 您從未聽說過的11個最偉大的真空電子管,在六七十年代獨領風騷
    加速器速調管照片圖片:檔案和歷史辦公室/ 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速調管幫助開創了高能物理大科學時代。SLAC速調管為真空管作為高級粒子物理和X射線光源設備的RF源的廣泛使用鋪平了道路。SLAC速調管的65兆瓦版本仍在生產中。速調管還用於貨物篩選,食品滅菌和放射腫瘤學。
  • UCB速調管調諧方法研究
    摘要:速調管是一種電子流速度受調製的微波電子管。在深入研究UCB速調管基本結構、調諧機理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UCB高功放五腔速調管調諧的方法和步驟。通過實際調諧實例驗證了調諧方法的有效性,並提出調諧注意事項。
  • ...謝家麟,加速原理,粒子加速器,速調管,大科學裝置,電子束流,北京...
    中新社北京2月14日電題:謝家麟院士:為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加速」  中新社記者孫自法  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為中國高能粒子加速器從無到有並躋身世界前沿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謝家麟院士,14日榮膺中國2011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雖然已屆92歲高齡,但謝家麟還在為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發展「加速」。
  • 大功率半導體雷射晶片新秀瑞波光電獲6500萬A輪融資
    《中國製造2025》的報告裡面提出要求,到2020年中國晶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十三五」以來,隨著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等國家戰略出臺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我國光電子器件產業也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但相關基礎研發薄弱、產業創新能力不強、產業鏈發展不均衡情況依然存在,核心高端光電子器件(例如雷射晶片)水平相對滯後已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
  • 從此天上有顆屠呦呦星 中國5位科學家獲小行星命名
    1920年生於哈爾濱,194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系,1951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獲博士學位,1955年衝破阻力回國,先後在中科院原子能所和高能物理所工作。曾任高能物理所副所長、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經理等職。1980年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等11項獎勵。2011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中國研發20吋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已大批量生產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由該所及科研同行與企業聯合研製、用於大科學裝置的核心探測器件——20吋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已實現大批量生產,這對中國未來前沿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中科院物構所攻克藍綠光固體雷射器關鍵技術
    由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洪茂椿院士為首席專家的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新材料與器件」,經過兩年多的協同攻關後開始步入收網階段。近日,福建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該重大專項中以全固態藍綠光雷射系統及模塊化晶體器件研發為內涵的第一專題(包括3個子課題)所產生的兩項重要成果進行技術鑑定。
  • 河南空管分局順利更換都卜勒天氣雷達速調管
    近日,河南空管分局氣象臺順利完成了都卜勒天氣雷達發射機速調管的更換工作。速調管是利用周期性調製電子注速度來實現振蕩或放大的一種微波電子管,是天氣雷達發射機的核心部件。目前在用的速調管於2016年6月上線使用,運行時間4年多,為保證雷達正常工作,氣象臺設備管理室在上報雷達停機維護計劃後對雷達速調管進行了更換。
  • 【科技日報】謝家麟:為高能物理「加速」
    決 策帶領中國跳上高能加速器的「列車」2月6日,當記者來到中科院高能所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II)中央控制室時,研究人員正在監測和調試加速器的運行狀況。我只能看到幾臺普通的電腦。回國後,他帶領不到十個人的小組,開始研製可向高能發展的電子直線加速器。除謝家麟外,小組裡都是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很多人甚至都沒聽過加速器。當時所面臨的情況可以用兩句話形容,即「一無所知」和「一無所有」。除了要研製加速管外,還需要使用當時世界上功率最大的速調管和調製器。這兩個系統的技術難度不亞於加速管本身。
  • 科學網—中科院高能所與中山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馬學濤)日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中山大學在該所東莞分部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論大功率次聲波的危害
    而大功率的次聲波危害極大,作用時間短就可使人出現各種急性症狀,而國家尚未對次聲波進行立法。大功率次聲波其器官性攻擊就不用說了,神經性攻擊會使目標產生長達十幾年甚至一生的抑鬱症,上世紀聽過混入次聲波的禁曲後很多人相繼自殺,這是因為大功率次聲波僅僅在幾分鐘甚至幾十秒就會另目標永久性聽力損失或永久性耳鳴,並帶有永久性精神抑鬱的可能,被攻擊者會終日惶恐不安必須有人陪伴,這是抑鬱症的表現而可怕的是,僅僅幾十秒就會使人這樣。
  • 半導體所製備成功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和紅外量子級聯雷射器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半導體材料科學重點實驗室、低維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及中科院等項目的支持下,經過努力探索,製備成功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和紅外量子級聯雷射器(QCL)系列產品系列產品。
  • 【中國科學報】國內首個光陰極X射線管研製成功
    【中國科學報】國內首個光陰極X射線管研製成功 2020-09-01 中國科學報 張行勇 【字體  近日,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光電子學研究室聯合該所條紋相機工程中心,研製出國內首個光陰極X射線管。
  • 中科院中北國技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發出大功率LED燈冷卻器
    然而,目前所用的自然對流散熱、風扇強制散熱以及各種熱管散熱方法的冷卻能力十分有限,已難以實現從高發熱強度的LED燈芯表面及時取熱並對外散熱,使其溫度降低到理想範圍內。  中科院中北國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發出微槽群複合相變LED燈冷卻器,該產品採用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06AA05Z225)的研究成果——微槽群複合相變冷卻技術(一種用於高熱流密度和大功率電力設備、微電子及光電子器件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一代冷卻技術),研製出的可用於各種大功率LED燈高效散熱的高技術產品。
  • 國際首臺25MeV連續波超導質子直線加速器通過達標測試
    據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網站8日消息,2017年6月5日至7日,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組織測試專家組對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聯合研製的ADS先導專項25MeV質子直線加速器進行了現場測試。測試專家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蘭州大學、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和近代物理所等單位的專家組成,近代物理所魏寶文院士擔任測試組組長。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打破國外壟斷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2020-07-02 0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極目」空間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深度好文: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研究進展!
    本文對半導體雷射器的發展歷史和現狀進行了綜述,並且具體介紹了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近年來在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特別是在大功率半導體雷射器的雷射光源、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和新型雷射器晶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