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2021-01-09 澎湃新聞
打破國外壟斷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2020-07-02 0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來源:濟南日報

日前,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省創新研究院(濟南國科醫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功能擴展型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順利完成測試,各項指標性能達到現有商業儀器水平。目前,該儀器已開始依託山東省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進行對外服務,助力省內外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攻關。

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是重要的高端科研裝備,具有圖像清晰、解析度高等特點。目前,我國的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被國外蔡司、徠卡、奧林巴斯和尼康四家公司長期壟斷,價格高昂,嚴重製約我國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與成果落地。

2018年起,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省創新研究院開展了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的研發工作。通過研發創新,該顯微鏡的解析度達220nm,其四路雷射覆蓋可見光範圍內常用螢光激發。螢光探測模塊採用多通道濾光片和PMT,可實現多通道螢光信號的探測。在形態學、分子細胞生物學、神經科學、遺傳學等領域的研究中,可對活細胞和組織或細胞切片進行連續掃描,可以對較厚樣品進行連續光學切片及三維重建;由於多通道雷射同時成像,可在一張樣品上同時進行多重物質標記,實現同步觀察。

高端科研儀器的研製是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標誌,本儀器的研究突破了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成像多項關鍵技術,優化了光路及機械結構。下一步,山東省創新研究院將進一步提升成像質量,優化設計及生產工藝,降低整機成本,使之更好地推向市場,加快推動國產化高端儀器應用及產業化。

原標題:《打破國外壟斷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打破國外壟斷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
    打破國外壟斷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2020-07-02 0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高質量推進成果轉化
    作為中國科學院第一個落戶濟南的實體研發機構,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在濟南高新區成立的山東醫療器械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山東創新院),專注高端醫療裝備的核心技術攻關,建院兩年多來,邊建設邊科研邊出成果,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新型研發機構發展道路。
  • 打破國外壟斷 我國成功研發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日前,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省創新研究院(濟南國科醫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功能擴展型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順利完成測試,各項指標性能達到現有商業儀器水平。目前,該儀器已開始依託山東省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進行對外服務,助力省內外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攻關。
  • 蘇州醫工所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高端光學顯微鏡有了「中國造」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訊 26日,蘇州高新區傳來消息:「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通過專家組驗收!  這是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它標誌著我國在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的研製方面擁有了自主創新能力。
  • 蘇州醫工所成立「腦科學儀器創新研究中心」
    目前國內用於觀測腦神經信號的光學成像儀器、電子測量裝置和生化分析儀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嚴重欠缺自主研發力量,導致腦科學探索發現過程多以跟蹤前沿研究為主。蘇州醫工所瞄準國家這一重大戰略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布局,從基本元器件和生化檢驗試劑起步,向器件組裝、系統集成、生物應用各層面穩步積累。
  • 中科院「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通過驗收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科研人員操作研成成功的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孫自法 攝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研究員介紹說,該所通過「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研製的超分辨顯微鏡及核心部件,已經在中外多家研究機構使用並已取得部分成果。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揭牌,落戶濟南高新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月15日,濟南高新區管委會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項目合作籤約,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與醫療器械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
  • 張海波會見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客人
    7月5日,市委書記張海波會見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唐玉國一行,雙方就共建山東健康工程實驗室等合作事宜進行了深入交流。市委常委、秘書長侯世超,副市長張偉會見時在座。我市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今年6月,蘇州醫工所與威高集團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從研發、工程化到產業化的全方位合作。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醫工製造」的「工匠精神」—新聞—科學網
    圍繞我國生物醫學戰略發展目標、面向國際生物醫學工程科技前沿,中科院在蘇州布局了蘇州醫工所。籌建之初,蘇州醫工所就確立了目標:要破解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弱、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 「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首先得愛國忠誠,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得忠誠。我們搞科技的,要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 蘇州哪裡有雷射共聚焦顯微鏡規格
    蘇州哪裡有雷射共聚焦顯微鏡規格【上海曼戈斐光學技術有限公司】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它的發明,突破了人類的天然生理限制,把微小物體或物體的微細部分高倍放大,將視覺伸展到肉眼所不能見到的細小結構裡去了。從此,人們可以窺探自然界的秘密,把知識範圍大大擴展開來。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籤約落地棗莊市中區
    7月9日,棗莊市人民政府、棗莊市市中區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蘇州醫工所」)就共同建設「國科醫工(山東)智造基地」項目在蘇州舉行籤約儀式。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石愛作,棗莊市市中區委副書記、區長劉中波,蘇州醫工所所長唐玉國,黨委書記、副所長楊洪波代表各方進行籤約。
  • 我國已具備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研製能力
    據「科學大院」公眾號(kexuedayuan)12月29日消息,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蘇州醫工所」)已經研製出了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雙光子顯微鏡、受激發射損耗(STED)超分辨顯微鏡、雙光子-STED顯微鏡等高端光學顯微鏡。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姜濤主任、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骨科研究所所長張輝...
    近日,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姜濤主任、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骨科研究所所長張輝教授蒞臨我院指導工作,集團董事長馬斌、副董事長梁雪梅、山東手足外科醫院院長魏小龍、業務副院長王本亮陪同參觀。  隨後,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姜濤主任一席睿智之言擘畫集團未來發展:「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精神中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而人才強是實現科技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所以,高端人才促成企業發展強力之基將蔚然成風
  • 我國成功研製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
    新華社南京12月26日電(記者劉巍巍、董瑞豐)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26日在蘇州高新區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已經成功研製出高端超分辨光學顯微鏡。
  • 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鄭州工研院籤署戰略合作...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黨委副書記袁豔明,所務委員、所長助理、博士生導師董文飛,蘇州醫工所鄭州工研院常務副院長張京鍾,副院長王東,生殖中心主任劉瑩。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所長範漢傑和所黨委班子全體成員、所中層幹部及部分職工100餘人出席籤約儀式。
  • 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鄭州工研院籤署合作協議
    市場監管網-市場監管專刊訊(馬磊 通訊員 常存濤)9月22日,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鄭州工程技術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其超,鄭州市高新區管委會開放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首席經濟增長官鄭彥松,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黨委副書記袁豔明,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所長範漢傑等人出席籤約儀式。蘇其超指出,中科院蘇州醫工所鄭州工程研究院落戶在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是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基於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放眼未來,謀劃全局的一次重要戰略布局。
  • 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正式籤約落戶濟南
    4月15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唐玉國一行抵達濟南,就蘇州醫工所與濟南市合作共建在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研究院事宜  唐玉國表示,濟南目前掀起了新舊發展動能轉換的熱潮,蘇州醫工所此次與濟南市合作共建山東創新研究院,將會紮實推進先進醫療器械成果轉化與項目落地,支持和帶動先進醫療器械與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聚集人才、項目等優質資源,為濟南高新區下一步創新發展做出貢獻。
  • 科學網—為實現高端光學顯微鏡國產化不懈奮鬥
    ——記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運海
  • 張運海:為實現高端光學顯微鏡國產化不懈奮鬥---中國科學院
    近5年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雙光子—受激發射損耗(STED)複合顯微鏡」等國家省市項目、課題7項,其中經費超過1000萬元的有2項。  以國家迫切需求為指引、理論聯繫實際做研究是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蘇州醫工所)研究員張運海的初心。  面對國內生物醫學領域高端設備基本依賴進口的現狀, 強烈的使命感鞭策著張運海。
  • 中科院蘇州醫工所:不忘創新生物醫學工程初心—新聞—科學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隨著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呈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特點,其中,健康已經成為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中最為重要的內容。隨著科技的長足進步和社會的飛速發展,醫療儀器在檢測和治療各類疾病、保障生命和健康方面作用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