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的園林綠化工作中,如何豐富立交橋下、高樓背後等背陰處的綠化種類一直都是一個難題。由於缺少光照,再加上我市氣候條件的制約,很多的耐陰植物都很難成活。為了彌補這樣的空白,近幾年市園林科研所針對我市耐陰植物成活難的問題進行了專項課題研究,科學引種了一些適合我市綠化要求的耐陰植物,在今年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記者來到機場路附近的呼和浩特市植物園,市園林科研所的工作人員正在實驗苗圃裡對新引進的一些林下耐陰植物進行測量記錄。據了解,這些苗圃裡共種植了莢果蕨、金邊玉簪、美波、美國石竹等十餘種耐陰植物,而莢果蕨也是第一次在我市引種試種成功。據市園林科研所副高級園林工程師崔紅梅介紹,莢果蕨是目前為止呼市地區唯一一種能夠陸地越冬的蕨類植物。由於呼市地區氣候乾燥、風沙大,因此能夠越冬的蕨類植物非常少,莢果蕨的引種試種成功填補了我市蕨類植物應用的空白。
據了解,市園林科研所從2017年開始對耐陰地被植物進行調研,2019年正式立項,從東北、華北、西北三北地區進行篩選、引種、馴化。目前引種的30多個品種中有十餘種已經引種成功,在今年園林部門進行的遊園綠地「疏林草地」改造、豐富道路綠化種類等工作中就種植了部分耐陰植物。明年的綠化工作,這些耐陰植物會大量運用在立交橋下、高樓背陰處這樣的綠化區域。
市園林科研所副高級園林工程師崔紅梅對記者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基本引種成功的有十幾個品種,從今年開始已經應用到機場路的園林綠化中,包括莢果蕨、礬根、美國石竹等,景觀效果非常好。明年我們會給我市的城市園林綠化呈現出植物品種豐富多彩、讓人耳目一新的園林景觀效果。」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雲豔 整理)
【來源:呼和浩特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