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蘚綠化牆——把植物種在牆上,讓建築與綠地不再對立

2021-01-07 綠大健談
苔蘚綠化牆在室內商業空間的應用

前言

隨著城市人口的激增與都市環境的惡化,帶來了用地面積緊張和都市熱島效應等問題。

壁面綠化,是指將植物附著於牆面生長的一種綠化形式。從生態角度來說,壁面綠化可以在建築表面發揮隔熱效果,從而減少空調的使用,達到節能目的,也有減緩建築外立面的老化受損速度以及通過降低建築表面溫度來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積極生態影響;從景觀角度來說,通過壁面綠化可以在有限空間內增加城市的綠化率,促成美好的都市景觀的形成,植物充盈的環境也能夠治癒人的情緒,給城市帶來無限生機。

壁面綠化的現狀及問題

雖然人們想通過在城市建設中大力推廣壁面綠化來增加綠化覆蓋率,但壁面綠化製作成本較高,尤其是後期維護成本較高,以及由於部分壁面綠化的後期生長效果並不理想等原因,也讓很多人對這種綠化方式望而卻步。

其次,由於壁面綠化的種植基質較薄,在植物品種選擇上有較為苛刻的限制,常春藤、綠蘿、蕨類植物、天門冬、紫葉草、吊蘭、白鶴芋等是牆面綠化中最為常見的幾種植物。可供選擇的植物品種受限,導致各地的立體綠化呈現出設計同質化。

此外,目前常見的杯狀種植或種植袋的技術也存在近距離觀賞效果較差的問題。

設計同質化
後期養護不當,造成大批植物枯死
近距離觀賞效果欠佳

因此,探索出節約成本、效果美觀的壁面綠化技術,尋找到適合壁面綠化種植的植物,將有利於推動壁面綠化在城市的普及。

苔蘚在壁面綠化中的優勢

隨著對苔蘚植物研究的深入,其應用價值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苔蘚植物因其適應性強、介質需求少、重量輕等優點,所以在傾斜、垂直或不耐負重的屋頂也可以種植。不僅可以起到美化城市、淨化環境與調節生態的作用,其獨有的優雅、逸靜之美,更是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優勢1

苔蘚具有極強的耐旱性,可依靠吸收雨水和空氣中的水分來滿足部分水分需求,可離開土壤生存,實現其他立體綠化無法做到的的輕量化種植。

優勢2

苔蘚植物的營養需求較低,且保水能力極強,可以存儲相當於其自重20倍的水分,最大限度減少施肥、澆水等日常管理工作。

優勢3

苔蘚可自然抵抗室外的強風、乾燥、營養不足等環境壓力,因此可以減少大量後期的養護、維修工作。

優勢4

苔蘚質地細密,適合近距離觀賞,並且中大多數為耐陰品種,也有不少喜光品種,可以滿足室內、外種植的不同需求。

苔蘚壁面綠化的三種常見形式

苔蘚植物肌理細膩,具有獨特的自然美,無論近、遠距離觀賞,都極富趣味。苔蘚中有耐陰品種,也有不少喜光品種,因此只要根據苔蘚牆所處的環境,結合光照、溫度、溼度等因素合理地選擇苔蘚種類,在建築室內、外綠化方面,苔蘚植物都可以有極大的發揮空間。

目前,苔蘚植物在壁面綠化中主要有如下三種應用形式:塗鴉式、毯式、框架式。

塗鴉式苔蘚牆
塗鴉式苔蘚牆

塗鴉式苔蘚綠化牆是直接將苔蘚通過塗鴉手法「栽植」於牆面上的綠化形式。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將帶有苔蘚的土塊碾碎並按照一定比例與營養基質混合,形成苔蘚種植液,再用刷子將種植液「繪製」在牆面,待苔蘚生長成型,就形成了有創意的苔蘚景觀。

其優勢是可根據設計要求自由繪製,其缺點是苔蘚的成活率難以保障且成景時間長。

苔蘚毯種植基地
毯式苔蘚綠化牆

毯式苔蘚綠化牆是一種無土栽培形式,將苔蘚預先種植到毛氈布、種植毯或是棕櫚墊等基質布上進行培育,再將長滿苔蘚的基質布附著到牆面。

其優勢是無需土壤,後期可根據設計需求自由剪裁,展示形式靈活。其缺點是難以實現苔蘚在基質布上均勻生長,而且如果苔蘚後期生長狀態不佳也難以修復和更換。

框架式苔蘚綠化牆
框架式苔蘚綠化牆

框架式苔蘚綠化牆是先根據設計的形狀與規格做好框架和底盤,再將種獨立的植介質固定在種植框架中,最後將苔蘚固定在介質上的種植形式。

其優勢是便於模塊化栽植管理,成活率較高,局部生長不佳也可以進行單獨修復,其缺點是形狀較為規則。但相較於其他種植形式,框架式苔蘚綠化牆因其可控性最高,失敗風險最小,具有明顯的推廣優勢。

綠大科技自主研發的框架式苔蘚綠化技術

綠大健康空間(汕頭站)的苔蘚綠化招牌

正是看到苔蘚在立體綠化牆中的應用優勢和發展前景,綠大科技自主研發了一種新型框架式苔蘚綠化牆的專利技術。有該技術支持的苔蘚綠化牆長勢良好,日常維護工序少、成本低,苔蘚隨著時間流逝形成斑駁的色彩變化,自成一景。

施工過程圖——在框架上固定種植基質
施工過程圖——種植苔蘚
苔蘚長勢良好

該框架式苔蘚綠化牆技術是以金屬板圍合成種植槽,植槽內盛裝以塊為單位的種植基質,將苔蘚附著於種植基質上,種植基質和自動灌水系統可以為苔蘚提供必須的生長基礎。該苔蘚綠化牆技術的優勢在於通過採用24小時自動注灌技術減少日常人工維護的成本,獨立的種植基質安裝方式靈活,方便後期更換與維修。

該苔蘚綠化牆不僅可以獨立欣賞,也可以結合其他設計方案打造出更豐富的景觀,例如苔蘚廣告牌、主體背景牆或藝術品等。

活用方式1

結合其他配景材料,打造出帶有不同藝術美感的景觀。如添加枯木、瓦礫等材料,增加質樸韻味,模擬古典園林的苔蘚景觀;或增加一些觀葉植物,增加色彩變化與層次感;或結合水景,打造自然的雨林景觀。

活用方式2

通過利用苔蘚的不同形狀或不同質感的對比,創造出豐富肌理。即使是同品種的苔蘚,組合在一起也會產生凹凸起伏或是粗糙與細膩質感的對比效果,僅僅通過多樣的肌理對比,苔蘚植物也可以形成一幅韻味悠長的畫卷。

活用方式3

苔蘚創意平面構成設計。通常使用平面構成的手法,將苔蘚以「點」「線」「面」的形態呈現,通過排列、組合或是特定的排布方式,營造畫面的節奏感與秩序美。

活用方式4

豐富色彩變化。苔蘚植物以綠色為主,不同品種在顏色深淺上會有所差異,另外,隨環境中光照和溼度的變化,苔蘚的顏色也會發生略微變化,苔蘚成熟的孢子也會從綠色轉變為橙紅色、橙黃色,所以在一面苔蘚綠化牆中,會隨時間變化和環境變化產生豐富的色彩變化。

結語

加之以藝術手法的苔蘚綠化牆設計,有美化城市、改善環境與環保節能等多重作用,是自然元素與美學藝術的完美結合。綠大科技的苔蘚綠化牆技術為植物立體綠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將此技術與形態、色彩和肌理設計相結合,可以創造出多樣、美觀且持久的立體綠化景致,無論在室內或室外,隨著它的推廣與應用,植物將以一種新的形式融入人們的生活,讓人們可以更多地感受到植物治癒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建築學的未來:讓建築披上地衣
    大多數建築師認為,建築物上長滿苔蘚和地衣是不祥的徵兆。建築材料是專門用來抵抗生物生長的,很多研究研製藥物和生物殺滅劑,目的為了水泥、樹木和瓷磚表面免受植物的生長。但是,一個全新的團體試圖推翻以往的慣例。與其抵抗苔蘚、地衣, BiotA研究所希望研究出適合生物生長的表殼。
  • 42種植物「海綿綠地」當主力
    昨天在京舉行的中國風景園林生態保護專業委員會年會上,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該院最新的課題成果,有42種北京常見植物耐澇性較好,適合在海綿型綠地中種植。所謂海綿型綠地,是指通過科學的植物配置和配套的工程措施,讓綠地最大限度發揮吸水、蓄水、滲水、淨水的功能,減少市政管道的雨水排放壓力,並實現綠地系統內的水資源循環利用。
  • 4種苔蘚植物對乾旱的適應能力研究
    4種苔蘚植物對乾旱的適應能力研究 苔蘚植物是自然界的拓荒者之一,其中不少種類具有很強的耐旱能力,能夠生長在裸露的巖壁和極端乾旱的環境中。
  • 苔蘚植物的物種多樣性和特徵植物景觀價值
    苔蘚植物作為新興的景觀植物,由於其獨特的形態特徵,帶來新的觀賞感受的同時也有其區別於其他植物的特有的應用前景。1 苔蘚植物的物種多樣性和特徵苔蘚植物種類繁多,世界約有 23000 種,我國有2800 多種 。我國也是很多珍惜苔蘚植物的產地,包括圓葉裸蒴苔、東亞蟲葉苔、臺灣角苔、藻蘚、疣黑蘚、多性鳳尾蘚、樹形小金髮蘚等。
  • 葉子長得特別像鹿角的植物,被人釘在牆上養著,變家裡的寶貝
    鹿角蕨是一種比較少見的觀賞性蕨類植物,它在我國是比較少見的,現在比較常見的觀賞性絕類植物,就包括波斯頓蕨、腎蕨、鳥巢蕨、鐵線蕨、銀脈蕨和鳳尾蕨,鹿角蕨的葉子長得特別像鹿角,很適合製作垂直景觀。鹿角蕨原本是附生在熱帶雨林地區的一種草本植物,在全世界大概有18種原生的鹿角蕨,它們大多數都是附生在樹木或石頭上生存的,有一些懸崖邊,有一些小瀑布,鹿角蕨就能夠在旁邊的石縫中生存。
  • 景觀微綠地_2020年景觀微綠地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微地形作用  1)景觀結構作用 微地形可以通過控制景觀視線來構成不同的空間類型。     1、微地形概念  園林地形指一定範圍內承載樹木、花草、水體和園林建築等物體的地面。「園林微地形」是專指一定園林綠地範圍內植物種植地的起伏狀況。在造園工程中,適宜的微地形處理有利於豐富造園要素、形成景觀層次、達到加強園林藝術性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2、園林綠地微地形處理原則  園林綠地可分自然式、平板式、臺階式、混合式等幾種微地形模式。根據作者多年研究,根據其功能對不同微地形模式提出以下處理原則。
  • 福建龍巖梅花山發現中國新記錄苔蘚植物6種
    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苔蘚植物多樣性調查工作近期正式結束。此次調查填補了閩西地區苔蘚植物專項調查空白,發現中國新記錄6種。據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陳慕欽介紹,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賈渝教授團隊負責的「探蘚」調查,歷時3年共在梅花山發現苔蘚植物77科,195屬,394種,8亞種,6變種。其中,包括首次在國內被發現的粗齒光萼苔羽枝亞種、北美毛耳苔、曲葉灰氣蘚、長柄灰氣蘚、卷葉擬假懸蘚等6種苔蘚植物在內,共70種苔蘚植物首次在福建境內被記錄。
  • 苔蘚的小記 作者:鄭文濤
    苔蘚的小記 作者:鄭文濤苔蘚好像是世上最安靜的植物了。它們不爭不搶,安安靜靜。或生長在院子的角落裡,或生長在水池邊,或在樹根旁,或在溪水旁,或在牆上……苔蘚不會苛求良好的生存土壤和環境,沒有過多奢求。
  • 山野中的苔蘚植物
    春天來臨了,在森林的深處,有著一些苔蘚植物,長得很茂盛。還零星記得一些初中的生物,裡面有介紹苔蘚植物的,它們會產生孢子,在環境適宜的地方,就會發芽生根。昨天下雨,今天樹林中土壤溼潤,苔蘚們看起來長得很鮮嫩。它們靜靜的而生長著,在溫潤中悄悄長大。
  • 苔蘚植物有什麼作用? 苔蘚植物的作用盤點
    苔蘚植物有什麼作用? 苔蘚植物的作用盤點時間:2017-03-20 10:43   來源:花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苔蘚植物有什麼作用?苔蘚植物的作用盤點 苔蘚植物的生態功能 防止水土流失 苔蘚植物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而且生長十分繁密、迅速,一般為密集叢生,吸水量有時甚至可以達到乾重的15到20倍,因而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促進土壤形成 苔蘚植物在生長的過程   原標題:苔蘚植物有什麼作用?
  • 「植物王國的小矮人」——苔蘚
    苔蘚個子矮,是因為,它們的身體裡少了一個「脊椎」。人類有脊椎,一般來說,植物也都長了維管組織,它負責在植物的身體裡上下運輸營養,同時也負責支撐身體。苔蘚植物長得各式各樣。比方說,長得像一根根鳥的羽毛的,是大羽蘚;像傳說中鳳凰尾巴的,是鳳尾蘚……苔蘚家族很龐大,僅次於被子植物。
  • 苔蘚植物賞析
    苔蘚的種類千差萬別,仔細觀察它們就像是一個微縮的「森林」,有的苔蘚像「青青草地」,有的苔蘚像「小型灌木」,還有各種直立生長的高低不同的苔蘚,像是森林中高低不同的樹木
  • 地錢——身邊的苔蘚植物
    該物種在我國各省區均有分布,從其學名中的種加詞(polymorpha)不難發現該物種具有在形態多變的特性,正是這種在形態上的多變造就了地錢較強的生態適應能力。地錢是葉狀體類苔綱植物的典型代表,通常生長在陰溼的泥土和巖石表面,是人們在公園、鄉間公路兩旁最容易發現的苔蘚植物之一。其配子體呈多次二歧狀分叉,葉狀體表面氣孔呈規則的六邊形。
  • 中國長城站,附近地衣、苔蘚植物和藻類大量生長,建設設施齊全
    之後,其中11個最理想的是費爾德斯半島南部,這是一個階梯狀的鵝卵石地帶,有三個淡水湖適合飲用;海岸線長,海灘平坦,便於小船在海灘上降落;距離智利馬爾什基地機場僅2.3公裡,交通便利,夏季露頭多,苔蘚、苔蘚等植物發育好於其他地方,企鵝和企鵝也優於其他鳥類棲息繁殖的地方,適宜開展多學科調查。最後,南極長城站就設在這裡。長城站附近地衣、苔蘚植物和藻類大量生長,南極有花植物只有4種。
  • 真蘚【苔蘚植物專題NO.2】
    真蘚科(Bryaceae)真蘚屬(Bryum Hedw.)在世界範圍共約400種(不完全統計),中國約20種(維基百科),常見3種,分別是真蘚、柔葉真蘚和細葉真蘚,本期收錄1種真蘚。另:辨認苔蘚種類最好用放大鏡,肉眼辨認較困難。一 . 真蘚(Bryum argenteum Hedw.)真蘚是真蘚科真蘚屬下的一種,全世界範圍都有分布,在中國分布非常廣泛,北至內蒙古,南至臺灣省,東至上海,西至新疆都有分布,屬於最常見的苔蘚植物,能適應大部分環境,城市中常見生長。
  • 你對苔蘚,蕨類植物都了解嗎
    苔蘚苔蘚植物過去是歸在低等植物類群裡的,後來,植物學家研究後發現,這類植物更多地具有高等植物的特徵。苔蘚植物雖然沒有真根、真莖、真葉,但卻有相當一部分苔蘚植物具有類似根、莖、葉的分化形式,而且,原認為苔蘚植物無維管束,現已證明苔蘚植物有輸導組織,能吸收水分、無機鹽,並通過光合作用製造養料,獨立生活,但有的是腐生。
  • 擁有苔蘚的另一種方式
    ▲俞競作品,紙本水墨世界上大約有2萬種苔蘚植物,其中3千餘種生活在中國。山林、郊野、村落乃至水泥森林——我們居住的城市裡,它們無處不在。苔蘚植物通常「偏好」陰涼溼潤的地方,但不同種類具體需求的環境條件往往各不相同。
  • 苔蘚植物是怎麼成為「高等植物」的
    &nbsp&nbsp&nbsp&nbsp我參加的雲南科考冬令營共9天,以調查學習為主,有關於天文、植物、地質等等,雖然很累,但收穫多多。其中在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苔蘚植物調查,我至今記憶猶新。那天,我們坐車前往哀牢山腳下的金山埡口景區,那裡有未經人類破壞的原始常綠闊葉林。
  • 苔蘚植物小明星:無處不在的真蘚
    圖1 銀葉真蘚配子體群落每當提及或野外遇到真蘚類植物,我總會情不自禁地為它們打個廣告:「苔蘚分布那類強,真蘚類群放光芒」 !在《名醫別錄》、《本草綱目》、《植物名實圖考及長篇》等古籍著作中提到的「垣衣」或「屋遊」,苔蘚學者推測可能為(銀葉)真蘚。判斷依據之一就是其為隨遇種類,分布範圍廣泛且生境多樣。真蘚屬的拉丁名為Bryum,在希臘古代即用以指整個苔蘚植物,也進一步印證了真蘚類植物的分布廣泛和物種繁多。
  • 從古詩「苔」談苔蘚植物
    圖為某種苔蘚植物的孢蒴,是不是很像米粒?細葉小羽蘚可不是一年四季都有孢蒴的,夏、秋季節的細葉小羽蘚只有葉狀體匍匐生長,一片翠綠,被稱為苔蘚王國的小矮人。其實苔蘚植物長得都非常矮小,因為它只有莖和葉、沒有真正的根,需要葉片幫助吸收水分,這也是苔蘚植物往往生活在「白日不到處」的陰暗潮溼環境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