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去年的夏天開始,有一檔節目的大火,讓一種起源於美國黑人的文化進入了中國大眾的視野——「中國有嘻哈」,今年的改名叫「中國新說唱」,今天也是中國新說唱的總決賽。
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直接從外表認出玩嘻哈的人來,他們可能有著以下特徵:
可能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
他們為什麼要戴這麼多黃金的東西?
他們幹嘛把頭髮弄成這樣?
他們這樣穿,真的覺得自己好看嗎?
……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探討一下嘻哈服飾(髮型)的起源(好好蹭一下嘻哈的熱點)。
其實嘻哈服飾的來源,用兩個詞就可以解釋:
超窮和超富。
▼
嘻哈文化非常年輕,到現在也就四十多年的樣子,它誕生於一九七〇年代的美國紐約布朗克斯區,這個區,裡面住的大部分都是黑人。
黑人家庭,生育率高,且窮。窮的話,就是能省就省。爸爸媽媽的大衣服拿給兒子女兒穿。要買衣服的話,也是買大好幾個號,可以穿上好多年,哥哥穿完了,還可以拿給弟弟穿。
而且他們很愛打籃球、棒球、橄欖球......總之很愛運動。閒來無事就打打街頭籃球啥的,大號的衣服也方便手腳活動。
▲ 黑人說唱組合 Wu-Tang Clan
所以,oversize(特大號),就是這樣傳承而來的,逐漸成為了嘻哈的代表風格之一。
▼
一九七〇年代的美國,正在經歷經濟危機,當時全國失業率非常高,更何況是那個年代的黑人。
黑人年輕人沒班可上,沒書可讀,窮窮如也。因此搞幫派的人就多了,幫派鬥毆,街區暴力常常上演,反正特別混亂。
這時有一個住在布朗克斯區的名叫酷黑客(Kool Herc)的人突然出來說道:
「不如蹦迪,搞幫派不如蹦迪,讓自己覺得舒服,是每個人的天賦。」
▲ DJ Kool Herc
酷黑客的迪一蹦不得了,他的DJ技術讓音樂高潮迭起,這感覺真是太棒了!
然後本來天天搞幫派鬥爭的那些人都不搞幫派了,黑人的音樂、舞蹈天賦在他的派對上盡顯無疑,嘻哈文化就這樣慢慢誕生了。
再然後,就開始出現了一些專門玩嘻哈的個人和團隊,慢慢發展到後面,嘻哈的粉絲越來越多。粉絲越來越多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就可以賺錢了啊!
所以,玩嘻哈音樂的黑人富起來了,本來大家都窮怕了,現在有錢了,所以就是看起來怎麼富貴怎麼來——
「金鍊子,我要最粗的!」
「金戒指,來十個!」
「金牙,來一排!」
「金表,來一塊!」
他們不會忌憚於自己財富的顯露,這些飾品反而代表了他們的態度,要做自己。金飾的富貴,對應的就是人的本性、欲望。他們開放地面對人的這些看似骯髒的心理特徵,不會去遮掩它們,讓它們真實且誇張地呈現。
這也仿佛是他們對自己的過往說再見的方式:「再見吶,超窮的自己,現在的我,超有錢!我要告訴所有人!」
▲ 說唱歌手 2 Chainz
當然,也是因為金飾本身就有這樣的張力,它比起銀飾或者其它的金屬,更炫,更靚,更blingbling,更能代表財富。
▼
但是富起來的畢竟是少數,還有一大堆黑人在貧困線下。而他們也想要得到個人身份的認同,也要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嘻哈的世界,時尚是一種語言。
有一個在紐約布魯克林區土生土長的黑人攝影師Jamel Shabazz說道:
「紐約的Delancey Orchard街是70年代黑人出沒最多的地區……儘管這些活躍在街頭的人們沒有昂貴的車和房子,但是他們擁有最棒的穿著風格。當他們穿上屬於自己的衣服,他們就是King(王者)。」
面對人種之間的階級斷層,服裝因此成為了媒介——通過選擇你身上所穿戴的樣子,似乎就可以跨越斷層。
那時紐約的街頭就如同時裝秀天橋,每個城區的穿著打扮各有不同。服裝設計師Guy Wood通過漫畫的形式對幾個黑人較多的城區的著裝風格進行了描繪:
BRONX(布朗克斯區)BROOKLYN(布魯克林區)
HARLEM(哈萊姆區)QUEENS(皇后區)
為了fresh(新鮮)這條硬指標,那就是要儘量unique(獨一無二)、special(特別)。所以服裝顏色是五彩斑斕的,服裝上的印花是獨特且有個性和力量的,服裝的款式是五花八門的。
「當你衣著光鮮時,風格就好像是你的翅膀,你可以飛翔。這也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會不一樣,它會帶著你走向另一個階級的世界。」
——饒舌歌手NAS
▼
「我買不起時尚,但我渴望擁抱時尚。」
在嘻哈服裝中,奢侈品牌是不可忽視的風格之一,它最初的由來是因為一個叫Dapper Dan的黑人裁縫。
▲ Dapper Dan 1980s
儘管黑人年輕人很窮,但是他們也想要穿奢侈品,什麼LV啊,Gucci啊,Prada啊都想整一套,可是沒錢,買不起。Dapper Dan也鍾情於這些奢侈品大牌,所以他就將這些奢侈品的Logo、元素,加入進自己的設計裡面。
比如說把LV包包設計到袖子上,再配上一個毛皮大衣,看起來特土豪。
甚至是全身上下都是LV的logo,帽子、衣服、褲子。
總之就是要直接在服裝上顯露出來自己的奢侈感,讓所有人都能穿上奢侈品。結果沒想到爆紅,從他以後,慢慢地,嘻哈服裝也跟奢侈品掛上了鉤。
他自己其實從未料想到這種情況,他說:
「我從未想過它在後來會引起那麼大的轟動,我只是想要把自己設計的衣服提供給朋友、我的黑人同胞和鄰居。」
▲ Dapper Dan 2017
▼
接下來是髒辮。髒辮的出現,多是因為功能性的原因。髒辮源自於非洲大陸,當地黑人土著為了涼爽和防蟲,所以把頭髮纏在一起形成髒辮。
後來到大航海時代,水手們長期在海上生活,也是因為熱且長期淡水缺乏,沒辦法洗頭,因此也喜歡弄個髒辮來。
▲ 加勒比海盜 傑克船長
隨著時代的發展,髒辮演變成了一種文化現象,成為了個性的象徵,成為一種時尚元素。
雷鬼音樂的代表人物Bob Marley就留著一頭髒辮,還有很多玩嘻哈的黑人也留著一頭髒辮。
當雷鬼、嘻哈音樂文化傳播開了,追隨者多了後。在明星效應和文化影響下,除了黑人,其他人種也開始留髒辮了。
黑人留髒辮,有因為他們的民族原因,有一種民族精神意義蘊含其中。Bob Marley所加入的拉斯特法裡教,這個教是一個黑人基督教派,就要求信徒要留髒辮。
▼
對了,還有墨鏡,它跟個人風格更為相關,主要原因也是為了酷。
▲ Biggie & Puffy
當然,也是因為有一部分的嘻哈明星愛戴墨鏡,然後把風氣帶起來了。再加上我們前面說到嘻哈源自於幫派街區,幫派大佬也常是戴著墨鏡的嘛。
在「中國有嘻哈」和「中國新說唱」中,主要是幾位製作人,每場必戴墨鏡,不論是室外還是室內,我想應該是想要塑造出一種OG(老炮兒)的感覺吧。
PS. 如果說室內燈光不是很足的情況下,戴墨鏡的話,其實是有點傷害眼睛的,不建議效仿。
▼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
嘻哈穿著,大致上滿足這樣一些條件,要酷(cool),要新鮮(fresh),要富(rich),其中再帶著一些傳承與效仿(respect)。
有人說這是keep real(保持真實),有人說這是vanity(虛榮),褒貶不一,不過在美國這些評論與人種、民族和階級問題是離不開的。
我覺得最初的「嘻哈」就好像我國的一個群體——從鄉村進城的一些年輕人。他們的一些穿著打扮、行為舉止常被人說是「low、俗、土」。
可是對於他們而言,他們只不過是進到城市後,穿戴上了他們覺得最好看的服飾,燙了他們覺得最靚麗的髮型,那些誇張的行為舉止是他們覺得最酷的行為模式。他們的初衷其實和大多數人都一樣,都只是在追尋美而已,只不過因為教育、環境、階級不同,這個美有著很大的偏差。
風格,作為這個世界的另一種視覺語言,它能夠準確地對外表達你所處的地位和身價,或者是你所嚮往的生活方式。
嘻哈服飾風格來自於貧窮,來自於階級的不同,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只是想要別人看得起他們。
不過,如今嘻哈已經走向了國際,已經脫離了當初貧窮的土壤,成為了高級的時尚,成為了反而會被奢侈品借鑑的靈感來源,已然是一副貴公子的形象了。
<END>
- 今日互動 -
你喜歡嘻哈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