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電場超濾膜去除水中有機汙染物

2021-01-10 北極星環保網
附加電場超濾膜去除水中有機汙染物

北極星環保網訊:隨著環境分析技術的提高和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環境中的新型微量汙染物引起了廣泛關注。藥物和個人護理用品(PPCPs)就是一種重要的微汙染物,其中包括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香料、化妝品、染髮劑、髮膠、香皂、洗髮水等。目前人們廣泛使用的護髮、化妝和皮膚滋養產品中為了達到防曬保護的功能,一般都加入一種或多種防曬劑。該類物質中的主要有機活性成分大都含有單環或多環的類芳香結構,有著較強的親脂性。水體中的某些防曬劑具有一定的內分泌幹擾作用,對人體健康和水生生態系統具有潛在的危害性。

膜分離技術是近幾十年迅速發展起來的新興高效分離技術,被認為是「20世紀到21世紀中期最具有發展前途的高新技術之一」。國內外許多專家和學者對濃差極化和膜汙染的形成機理從理論上進行了分析,為減少乃至消除濃差極化和膜汙染的影響,採取了多種控制方法。將電場作用引入到膜分離過程中就是其中方法之一。附加電場在膜分離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電場的存在使得膜表面邊界層的顆粒濃縮得到緩解,膜阻力降低,而且隨著電場強度的增加,過濾速度(通量)也隨之增加。筆者以3-(4』-甲基亞苄基)-d-1-樟腦(4-MBC)作為目標汙染物,擬研究附加電場的膜處理工藝,比較分析附加電場後對膜濾過程的影響,並且考察該種改進的超濾膜工藝是否可以有效去除水體中典型的PPCPs類物質。

1、材料與方法

1.1試劑

乙腈,色譜純,德國CNW公司;氯化鈉、氫氧化鈉,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鹽酸,優級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腐殖酸,美國Sigma-Aldrich公司;4-MBC,質量分數98%,美國Sigma-Aldrich公司。超純水由Millipore超純水機製備。

1.2試驗裝置

試驗工藝流程見圖1。

試驗用膜為江蘇藍天佩爾膜廠家提供的聚偏氟乙烯(PVDF)浸沒式超濾平板膜,其單片膜有效面積為0.01937m2,膜孔徑0.08~0.10μm,外框架及骨架均為ABS;電極形狀為板狀,陽極為釕銥混合金屬氧化物塗層鈦陽極,陰極為由寶雞德臣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純鈦板,試驗時陽極放置於平板膜的進水一側,陰極放置於另外一側。直流電源採用雙路高精密直流穩壓電源(上海華陽電子儀器二廠),電壓可調範圍為0~60.0V,跨膜壓差採用精密真空表測量(上海自動化儀表股份有限公司),膜通量由電子天平(UW-6200H,日本島津公司)實時測量的質量換算而得。膜工作動力由蠕動泵(BT100-2J,保定蘭格恆流泵有限公司)提供,工作期間將膜裝置放入低溫恆溫槽(DKB-1615,上海精宏試驗設備有限公司),以保證溫度相對穩定。

1.3測試儀器與方法

在用去離子水配製原水考察超濾膜去除4-MBC效率時,採用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UV2550,日本島津公司)在308nm特徵波長下,根據吸光度進行定量計算。4-MBC在0~4mg/L範圍內,線性關係良好,標準曲線y=0.0927x+0.0056,R2=0.9988。

在用腐殖酸配製原水考察負載和不負載電場超濾膜去除4-MBC的效率時,利用高效液相色譜進行檢測(HPLC1200,美國Agilent公司)。檢測器:二極體陣列檢測器(DAD);檢測波長:308nm;C18色譜柱(250mm×4.6mm,德國CNW公司);流速:1.0mL/min;進樣量:10μL;混合流動相:水/乙腈(體積比1∶4)。根據峰面積的比值,進行去除率的計算。利用水質多參數分析儀(pH/cond340i,德國WTW公司)測量pH和電導率。

1.4標液與腐殖酸配製方法

每次試驗前,取4-MBC純品0.1g置於100mL棕色容量瓶中,以甲醇定容,作為1g/L的標準儲備液,放置4℃冰箱內避光儲存。根據具體試驗要求,用去離子水或者腐殖酸溶液稀釋,配製4-MBC質量濃度為4mg/L的原水。

將2.0g腐殖酸溶解於10mL氫氧化鈉溶液中(2mol/L),攪拌使其溶解。然後用去離子水將其稀釋至2000mL。經磁力攪拌器攪拌24h後,移至棕色廣口試劑瓶中,放入冰箱在4℃下保存作為儲備溶液,腐殖酸質量濃度為1g/L。每次過濾試驗時,取儲備溶液400mL,用去離子水稀釋至10L,用適當的NaOH和HCl溶液調節pH至6.5~7.5之間(近於中性),作為原水。多次配製的腐殖酸原水UV254平均為1.12cm-1,20℃電導率平均為52μS/cm。

1.5膜阻力的計算方法

膜過濾原水時產生的阻力是由多種阻力造成的。過濾通量與各個阻力的關係可以通過式(1)表示。

式中:J———膜過濾通量,m/s;

ΔP———過濾壓力,Pa;

μ———水的黏性係數,Pa•s;

Rm———膜阻力,m-1;

Rc———濾餅層阻力,m-1;

Ri———濃差極化阻力,m-1;

Rn———吸附阻力,m-1。

實驗分四步測定膜的阻力,利用蠕動泵連續進樣。膜片先用pH=12的NaOH溶液清洗15min,後用pH=2的HCl溶液清洗15min,再用純水清洗5min,此時認為是潔淨的平板膜,可以進入後面膜阻力的測定。在各步膜阻力測定中,各步驟的完成時間是靠流量能夠連續穩定達到的時間確定的。第一步:過濾純水20min,濾餅層阻力、濃差極化阻力和吸附阻力可以視為零,得到膜固有阻力Rm。第二步:過濾配製的原水140min,得到的為總阻力Rt,即Rm+Rc+Ri+Rn。第三步:過濾純水20min。由於是純水,不存在濃差極化阻力Ri,得到的阻力為膜固有阻力、濾餅層阻力和吸附阻力之和Rm+Rc+Rn。第四步:將膜表面的濾餅層用純淨水洗淨後,再用純水過濾20min,測定其通量。此時不存在濾餅層阻力Rc和濃差極化阻力Ri,得到是膜固有阻力和吸附阻力之和Rm+Rn。將以上4個步驟得到的阻力值依次相減,就可以得到各個部分的膜阻力值。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AM:澱粉樣原纖維氣凝膠,用於可持續去除水中的有機汙染物
    有機汙染物對水體的汙染是影響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風險。有機汙染物在土壤中具有持久性、流動性、環境累積性,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在有機汙染物中,農藥、酚類化合物和藥物被認為是新出現的令人擔憂的汙染物。
  • 水中的有機物質是指什麼
    目前,水中的有機物主要是指植物腐敗的產物和代謝的產物、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的有機類汙染物等。
  • 納濾有效去除水中汙染物為飲水安全保駕護航
    近年來,藥品和個人護理品作為一種新興的有機汙染物,在地表水、地下水、飲用水、土壤和汙泥中普遍被檢出,引起了國內外廣大水環境工作者的重視    我國水環境中藥品和個人護理品的汙染現狀    據《環境保護前沿》期刊發表的《水中藥物和個人護理品去除技術研究進展》一文介紹,我國對水中PPCPs汙染已開展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有上百種PPCPs在我國地表水體中被檢出,其中抗生素類檢出濃度較高,珠江流域和遼河流域汙染較為嚴重。
  • 超濾膜能去除鈣鎂離子嗎?
    超濾膜一般孔徑都在0.1-0.01um,截留的分子量做1000-30萬之間。而鈣鎂離子的直徑、分子量都要遠遠小於該數值,鈣鎂可以通過超濾膜的膜孔,所以超濾膜不能去除鈣鎂。超濾膜具有強烈的過濾及純化處理效果,主要用來截留水中有害物質,同時保持產水pH值不變。而超濾可有效地除去大蛋白、細菌類似物質,如果您要去除鈣鎂離子,建議可以採用納濾膜或者反滲透膜。膜處理當中,一般可以分為超濾,納濾和反滲透。
  • 淺談超濾膜技術在環境工程水處理中的應用
    5.耐熱溫度可達到140℃,可採用超高溫的蒸汽和環氧乙烷殺菌消毒;能在較寬的PH範圍內使用,可以在強酸和強鹼和各種有機溶劑條件下使用。6.過濾精度高,能有效濾除水中99.99%的膠體、細菌、懸浮物等有害物質。7.與常規水處理系統費用相當生活汙水經過超濾使處理水質變好從而進行回用,而工業廢水中由於一般技術不能達標,採用超濾技術能充分處理廢水。
  • 反滲透膜和超濾膜在功能上有哪些不同?
    反滲透膜和超濾膜都是能夠進行水處理的膜,能夠對水中的有機物與細菌等進行過濾,都是比較受歡迎的產品。那麼反滲透膜和超濾膜在功能上有哪些不同,下面小編來為大家做一個比較。一、對細菌的處理效果不同反滲透膜的孔徑小且化學穩定性好,反滲透膜處理過的水菌落總數比超濾膜淨化後的菌落總數少許多,因此反滲透膜處理水中細菌的能力要比超濾膜性能更為優越。
  • 超濾膜廠家 九力信來告訴大家超濾膜與ro膜的區別
    超濾膜廠家 九力信來告訴大家超濾膜與ro膜的區別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越高,越來越多的環保設備被應用到各種環保處理中,如在處理廢水時,很多人不知道超濾膜和反滲透膜(ro膜)是什麼,及如何區別。而ro膜的孔徑僅為超濾膜孔徑的1/100,所以ro膜可以去除水中的極小的有機分子汙染,比如化學有機物、有機農藥汙染等。而超濾膜則不能。反滲透膜還有軟化水質的作用,將硬水轉為軟水。2、過濾精度不同:超濾膜的過濾精度為0.01微米,可以去除微生物,膠體,硅藻以及其他引起渾濁的物質。
  • 水處理技術|RO反滲透膜、超濾膜、納濾膜的區別
    納濾膜的操作區間介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其截留有機物的分子量約為200-800MW左右,截留溶解鹽類的能力為20%-98%之間,對可溶性單價離子的去除率低於高價離子,納濾一般用於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機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鐳,且部分去除溶解鹽,在食品和醫藥生產中有用物質的提取、濃縮。納濾膜的運行壓力一般3.5-30bar。
  • 超濾膜在水處理應用中的工藝解析
    根據中空纖維超濾膜的特性,有一定的供水前處理要求。因為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微生物和其他雜質會附於膜表面,而使膜受到汙染。由於超濾膜水通量比較大,被截留雜質在膜表面上的濃度迅速增大產生所謂濃度極化現象,更為嚴重的是有一些很細小的微粒會進入膜孔內而堵塞水通道。另外,水中微生物及其新陳代謝產物生成粘性物質也會附著在膜表面。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超濾膜透水率的下降以及分離性能的變化。
  • 【技術聚焦】水中隱藏的微汙染物不可忽視!
    這些微汙染物大多來自於人類活動中大量使用的化合物及其殘餘,以ng-μg濃度存在並廣泛分布於各類水體當中,難以被生物降解及去除。即使微汙染物在水體中的濃度很低,它們仍時刻威脅著生態及人類健康,並為現有的水質監測技術及水處理工藝帶來了巨大挑戰。本文概述了水環境中有機微汙染物的分類及分布、特性與危害、新興監測技術和常用工業處理工藝。未來,還需探索更便捷的監測技術和可持續的替代處理工藝。
  • 1分鐘教你去除水中氟化物
    在水中存在著由腐植質等形成的一些有機配體,也可和氟與金屬離子(Pb2+、 Hg2+、 Co2+、Zn2+等)形成複雜的絡合物和螯合物。地表水、生活飲用水、汙水及含氟工業廢水的排放標準如表1所示。除這兩類方法外,還有離子交換樹脂除氟法、超濾膜法、電凝聚法、電滲析法,由於成本高和除氟率低等原因,這些方法至今很少推廣應用於常用除氟工藝。吸附法一般將吸附劑裝入填充柱,採用動態吸附方式進行,操作簡便,除氟效果穩定,適用於水量較小的飲用水深度處理。
  • 生物碳吸附劑去除水體有機汙染
    近年來,我國的工業水平和社會經濟都在高速發展,但是環境保護、汙染治理的工作卻未能及時跟上,許多生活和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流入附近的水體中,對水環境的汙染越來越嚴重,特別是水中有機汙染物含量逐漸升高
  • 環保工程水處理過程中的超濾膜技術應用
    ,超濾膜水處理技術不僅可以像傳統水處理技術一樣,將水中的懸浮顆粒物、雜質過濾,對於水中的細菌、病毒、微生物等物質也有著很明顯的處理效果。1超濾膜技術的原理超濾膜技術是指在溶液在自身壓力作用下,利用濾膜的篩分穿透特性,使水中的低分子溶質穿透濾膜,高分子溶質被濾膜截留,無法穿透濾膜,從而實現汙水處理的一項物理處理技術,超濾膜水處理技術不僅可以像傳統水處理技術一樣,將水中的懸浮顆粒物、雜質過濾,對於水中的細菌、病毒、微生物等物質也有著很明顯的處理效果。
  • 地下水中主要汙染物治理的常見方法概述
    地下水中主要汙染物治理的常見方法概述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 摘 要:近年來,地下水汙染治理技術成為研究的熱點。通過介紹我國目前地下水開採引發的地下水汙染狀 況以及地下水的預防措施和治理技術,希望提高全民對地下水汙染的認知。
  • 磁性納米顆粒可以輕鬆去除廢水中的微汙染物!
    微汙染物對水道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但是從廢水中去除它們需要相當大的技術資源。現在,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這些有問題的物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使用大量的化學物質,包括化妝品、藥物、避孕藥、植物肥料和清潔劑——所有這些都有助於使人們的生活更容易。
  • 超濾膜的種類、生產方法、應用領域
    1超濾膜的分類及製備方法 超濾膜的製備材料大體可分為有機高分子材料和無機材料兩大類。有機高分子材料由於具有品種多、韌性好、成本低等點,而且,制膜工藝簡單,膜結構形態易於控制,因而成為超濾膜製造工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材料。無機超濾膜進入工業領域較晚,研發時間短,市場應用較少。
  • 半導體IC製程中的各種汙染物類型以及汙染物的去除方法
    半導體IC製程中的各種汙染物類型以及汙染物的去除方法 炬豐科技 發表於 2020-12-29 14:49:15 摘要:介紹了半導體IC製程中存在的各種汙染物類型及其對IC製程的影響和各種汙染物的去除方法,並對溼法和幹法清洗的特點及去除效果進行了分析比較
  • 淨水器超濾膜知識講解
    超濾機主要是以超濾膜為介質,在源水的壓力下,水分子通常超濾膜的孔徑,成為乾淨的生活用水,而汙染物被截留,成為濃縮廢水。 在源水裡面90%的有害物質都在0.2微米左右,所以如果家裡的水裡面雜質比較多,那麼只需要安裝一個超濾機,就可以去除掉大部分的汙染物,可以為後面的反滲透純水機節省大部分的工作量,同時也使反滲透的純水機濾芯使用壽命要長的多。
  • 納米吸附性材料去除水環境中汙染物的研究進展
    納米材料的基本結構決定其具有超強的吸附能力,因此納米材料作為吸附劑去除水環境中的汙染物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總結了近年來的相關研究資料,歸納了幾種比較常見的納米吸附材料在去除水汙染物方面的研究進展,並指出目前納米材料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對納米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